1.本实用新型属于牙齿矫治技术领域,更确切的说涉及牙齿矫治器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牙颌模型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2.壳状牙齿矫治器是一种治疗错颌畸形的装置,采用安全的弹性透明高分子材料,使矫治过程几乎在旁人无察觉中完成,其生产流程包括备膜、压膜、打标、切割、清洗等工序。在壳状牙齿矫治器压膜工序中,需要将牙颌模型放置在牙颌模型承载盘上,然后再将牙颌模型承载盘和牙颌模型输送至压膜处进行压膜,形成带有牙颌模型的初始壳状牙齿矫治器,而为了使牙颌模型能够按照一定的定位流转至下一道工序,需将牙颌模型固定在牙颌模型承载盘上。
3.目前,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压膜工序中,牙颌模型承载盘通常是直接与运动机构固定在一起,工作时,所述运动机构带动所述牙颌模型承载盘一起运动从而将牙颌模型运送至压膜工位,进而完成压膜。但是,在有工艺要求下更换其他牙颌模型承载盘时,比如,牙颌模型的固位结构调整或者从单模压膜切换到双模压膜时,牙颌模型的承载盘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才能适应新的工艺需求。现有的固定连接模式,需要使用工具将原牙颌模型承载盘、运动结构等其他部件全部拆卸下来,再更换新的牙颌模型承载盘,然后再用工具将新牙颌模型承载盘、运动机构等部件全部安装好,这导致牙颌模型承载盘的更换过程复杂,且更换过程需使用专门的拆卸及安装工具,从而使得牙颌模型承载的更换效率低下,极不方便,这进一步地可能会影响生产节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方便拆装且结构简单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降低了更换过程带来的对生产节拍或生产效率的影响。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基座和紧固件,所述承载本体包括承载盘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凸设于所述承载盘下方,所述基座中部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部上设有紧固孔;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定位孔使所述承载本体和所述基座装配在一起,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定位孔后,所述紧固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基座下方,所述基座邻近所述紧固件的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紧固件对应所述限位部设有配合部;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孔并使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将所述承载本体与所述基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导引部,在所述紧固件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邻近所述导引部的位置设置所述配合部。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承载盘
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紧固件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接触。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端部和限位本体,所述限位本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限位端部可上下伸缩,所述限位端部高出所述第二表面。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孔时,所述导引部将所述限位端部压回所述限位本体中,所述限位部到达所述配合部时,所述限位端部弹出插入所述配合部中将所述紧固件固定。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配合部为限位孔或限位槽,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与所述限位端部配合的部分设有导引斜面。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为弹簧柱塞,所述弹簧柱塞嵌入安装所述基座中,所述弹簧柱塞的球头至少部分高出所述第二表面。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部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孔的形状基本匹配。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承载盘用于承载牙颌模型,所述承载盘上设有用于固定牙颌模型的定位结构。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承载盘一体成型或为分体结构固定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牙颌模型承载装置通过设置基座和与该基座可快速拆装的承载本体,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更换时,能够方便且迅速地将基座与承载本体进行拆卸或安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地也降低了因更换承载本体带来的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比如,尽量地降低了更换过程带来的对生产节拍或生产效率的影响。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承载牙颌模型时的分解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承载牙颌模型时的俯视示意图;
20.图3为图2沿a-a的剖视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本体承载两个牙颌模型的分解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的承载两个牙颌模型的俯视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本体另一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的另一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2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
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28.实施例1
29.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牙颌模型承载装置(未标号),包括承载本体1、基座2和紧固件3,承载本体1上可承载牙颌模型11,承载本体1设置于基座2上,基座2与运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机器运行过程中,运动结构带动基座2、基座2带动承载本体1在垂直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承载本体1包括承载盘12和定位部13,承载盘12呈圆盘状,定位部13与承载盘12一体成型或为分体结构固定连接,定位部13凸设于承载盘12下方,在基座2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可供定位部13穿设的定位孔21,定位部13上设有紧固孔131,定位部13穿过定位孔21使承载本体1和基座2装配在一起,定位部13穿过定位孔21后,紧固孔131至少部分位于基座2下方,紧固孔131超过基座2部分的形状大小与紧固件3的形状大小匹配,基座2邻近紧固件3的一侧设有限位部22,紧固件3对应限位部22设有配合部31,紧固件3穿过紧固孔131并使配合部31与限位部22配合,将承载本体1与基座2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得承载本体1可更换的组装定位在基座2上。
30.所述紧固件3大致呈长条形,包括第一端部32和与第一端部32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33,第一端部32设有把手,在第一端部32施加力用于取出或推入紧固件3,第二端部33设有导引部331,在紧固件3朝向基座2的一侧邻近导引部331的位置设置配合部31,限位部22通过导引部331进入配合部31,将基座2和承载本体1固定在一起,省时省力。基座2大致呈圆柱形,其包括第一表面(未标号)和第二表面(未标号),组装后,所述第一表面与承载盘12的下侧面接触,承载盘12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端,所述第二表面与紧固件3朝向基座2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与运动结构的连接结构(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设置基座2,拆卸承载本体1时不需要拆卸运动结构等其他部件,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当然,基座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够承载承载本体即可。
31.所述限位部22包括限位端部221和限位本体222,限位本体222设置在基座上2,限位端部221可上下伸缩,组装后,限位端部221高出所述基座2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配合部31为限位孔或限位槽,限位孔或限位槽与限位端部221配合的部分设有导引斜面(未标号),导引斜面用于引导限位端部221更好地进入配合部31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2为弹簧柱塞,弹簧柱塞通过基座2上的容置孔(未标号)嵌入安装到基座2中,弹簧柱塞的球头至少部分高出所述基座2的所述第二表面。
32.所述定位部13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孔21的形状需要基本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13基本呈柱体状,并与所述基座2上的定位孔21相配合,将基座2的放置方向进行定位,从而使所述承载本体1与基座2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紧固件3插入紧固孔131中时所述紧固件3始终处于限位部22的下方且紧贴所述基座2的所述第二表面。
33.所述承载本体1包括承载盘12,承载盘12用于承载牙颌模型11,承载盘12上设有用于固定牙颌模型11的定位结构14。本实施例的牙颌模型11的定位结构14是具有通孔的定位块,承载盘12上设有螺纹孔,定位块与承载盘12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定位结构14可以有多组构成,已完成对牙颌模型11的定位及固位,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牙颌模型11与承载盘12是可分离的,压一次膜只需要更换一个牙颌模型11,承载本体1不需要更换。
34.实施例2
35.参见图5至图6,本实施例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包括另一种形式的承载本体1’,本实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是双压工艺,也就是一次压膜完成对两个牙颌模型11’的压膜,所述承载盘12’上承载有两个牙颌模型11’。在本实施例中,牙颌模型承载装置的其他部分的结构具备实施例1中的所有结构特征,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36.参见图1至图6,当操作人员根据工艺要求,将单压工艺的承载本体1更换为双压工艺的承载本体1’时,向所述紧固件3的第一端部32施加向外取出的力,接着限位部22离开配合部31,导引部,331将限位端部221压回限位本体222中,将紧固件3从紧固孔131中取出,使承载本体1与基座2分离后,即可方便且迅速的将承载本体1取出,替换承载本体1’,接着将承载本体1’的定位部13穿过基座2的定位孔21,向紧固件3的第一端部32施加向内推进的力,紧固件3穿过紧固孔131时,导引部331将限位端部221压回限位本体222中,限位部22到达配合部31时,限位端部221弹出插入配合部31中将紧固件3固定,使得承载本体1’与基座2组装在一起。
37.实施例3
38.参见图7至图8,本实施例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是另一种不同于实施例1的牙颌模型定位结构的承载本体1”,本实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牙颌模型承载本体1”上设置的牙颌模型11”的定位结构14”是两个水平方式设置的定位条,定位条之间间隙设置,定位条固定在承载盘12”上,牙颌模型11”下端设有与定位条对应设置的两个凹槽(未标号),通过凹槽与定位条的配合,使得牙颌模型11”固定在承载盘12”上,牙颌模型11”与承载盘12”是可分离的,压一次膜只需要更换一个牙颌模型11”,承载本体1”不需要更换,定位条的位置可根据牙颌模型11”的摆放位置改变而改变。在本实施例中,牙颌模型承载装置的其他部分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应部分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9.本实用新型牙颌模型承载装置通过设置基座和与该基座可快速拆装的承载本体,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更换时,能够方便且迅速地将基座与承载本体进行拆卸或安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地也降低了因更换承载本体带来的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比如,尽量地降低了更换过程带来的对生产节拍或生产效率的影响。
4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本体、基座和紧固件,所述承载本体包括承载盘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凸设于所述承载盘下方,所述基座中部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部上设有紧固孔;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定位孔使所述承载本体和所述基座装配在一起,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定位孔后,所述紧固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基座下方,所述基座邻近所述紧固件的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紧固件对应所述限位部设有配合部;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孔并使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将所述承载本体与所述基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导引部,在所述紧固件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邻近所述导引部的位置设置所述配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承载盘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紧固件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端部和限位本体,所述限位本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限位端部可上下伸缩,所述限位端部高出所述第二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孔时,所述导引部将所述限位端部压回所述限位本体中,所述限位部到达所述配合部时,所述限位端部弹出插入所述配合部中将所述紧固件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限位孔或限位槽,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与所述限位端部配合的部分设有导引斜面。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弹簧柱塞,所述弹簧柱塞嵌入安装所述基座中,所述弹簧柱塞的球头至少部分高出所述第二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孔的形状基本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用于承载牙颌模型,所述承载盘上设有用于固定牙颌模型的定位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承载盘一体成型或为分体结构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颌模型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基座和紧固件,承载本体包括承载盘和定位部,定位部凸设于承载盘下方,基座中部形成有定位孔,定位部上设有紧固孔,定位部穿过定位孔使承载本体和基座装配在一起,定位部穿过定位孔后,紧固孔至少部分位于基座下方,基座邻近紧固件的一侧设有限位部,紧固件对应限位部设有配合部,紧固件穿过紧固孔并使配合部与限位部配合,将承载本体与基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座和与该基座可快速拆装的承载本体,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更换时,能够方便且迅速地将基座与承载本体进行拆卸或安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波 姚峻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隐齿丽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