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3-04-08  126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与传统的lcd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面板)相比,不需要背光源,可实现自发光,具有结构简单、轻薄、亮度高、发光效率好、宽视角、可折叠等优势,在穿戴、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3.oled器件采用薄的有机材料和玻璃基板组成,通过驱动电路产生电流控制有机材料发光。oled器件的驱动电路由各种图案化的金属走线组成,具有较强的反射,会影响屏幕的出光效果。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oled器件的反射,通常贴附偏光片。但偏光片存在透过率较差以及功耗大的缺点,会使得oled器件的功耗明显增加。
    4.所以存在现有技术采用滤光片,这能够降低oled器件的反射,并且相比于采用偏光片的方案改善了功耗。但会出于设备精度、oled像素设计或者光学效果考虑等,滤光片中的彩膜会存在不同的开口尺寸。当彩膜的开口尺寸大于oled像素尺寸时,由于未被黑色矩阵遮盖的驱动电路层中金属走线部分的反射率较高,使得oled面板的整体反射率会增加,oled面板的出光效果变差,不利于oled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降低oled显示器件的反射率。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7.基板;
    8.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oled像素;
    9.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多层具有透光部和非透光部的有机薄膜,所述非透光部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以及
    10.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设置在所述oled像素上方的彩膜;所述彩膜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一投影区域,所述oled像素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二投影区域,所述薄膜封装层中的有机薄膜的非透光部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三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中去除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交集区域后的区域形成第四投影区域,所述第三投影区域覆盖所述第四投影区域。
    11.可选地,所述彩色滤光层还包括设于相邻所述彩膜之间的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彩膜的接触面均为倾斜的坡面,且所述黑色矩阵的端面形成的第一坡面随着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基板之间距离的增加而远离所述彩膜。
    12.可选地,所述有机发光层还包括用于界定出所述oled像素所在区域的像素定义
    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基板的一侧表面涂敷有黑色不透光材料。
    13.可选地,涂敷有黑色不透光材料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五投影区域,所述第四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五投影区域重合。
    14.可选地,所述有机发光层还包括用于界定出所述oled像素所在区域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oled像素的接触面均为倾斜的坡面,且所述像素定义层的端面形成的第二坡面随着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基板之间距离的增加而远离所述oled像素,所述第一坡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坡面。
    15.可选地,所述有机发光层还包括用于界定出所述oled像素所在区域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材质为黑色不透光材质。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坡面所在平面经过所述oled像素靠近所述基板一侧的端面的中心点,且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0
    °
    ~80
    °

    17.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抗反射薄膜,所述抗反射薄膜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8.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抗反射薄膜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与所述封装盖板之间,或者位于所述封装盖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9.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
    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显示面板,上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提供一基板;
    22.在所述基板上制作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oled像素;
    23.在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制作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多层具有透光部和非透光部的有机薄膜,所述非透光部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
    24.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制作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设置在所述oled像素上方的彩膜;所述彩膜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一投影区域,所述oled像素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二投影区域,所述薄膜封装层中的有机薄膜的非透光部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三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中去除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交集区域后的区域形成第四投影区域,所述第三投影区域覆盖所述第四投影区域。
    2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2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27.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在薄膜封装层中的有机薄膜层设置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的非透光部,对驱动电路层中的金属走线部分透出的反射光实现遮盖,有利于降低oled器件反射率,提升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2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材料、装置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37.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具有”以及“设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38.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叠设的驱动电路层101、有机发光层、薄膜封装层104、彩色滤光层以及封装盖板107。有机发光层包括oled像素102以及用于界定出oled像素102所在区域的像素定义层103。彩色滤光层包括设置在oled像素102上方的彩膜105以及设于相邻彩膜105之间的黑色矩阵106。彩膜105与oled像素102相对应,且彩膜105用于使oled像素102发出的光透过。由于黑色矩阵106的光透过率几乎为零,因此oled像素102发出的光只能从彩膜105透过。
    39.当彩膜105的开口尺寸大于oled像素102的开口尺寸时(如图1所示的圆角矩形框即为开口大于的部分),比如可能出于增加大视角亮度衰减角度的考虑等,此时也即,彩膜105在整个显示面板上的占比增加,相应地会导致黑色矩阵106在整个面板上的占比减小,由于彩膜105的反射率大于黑色矩阵106的反射率,因此,未被黑色矩阵106遮盖的驱动电路层中金属走线部分的反射率也较高,将导致oled面板的出光效果较差,不利于oled面板的显示效果。
    40.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叠设的基板201、驱动电路层202、有机发光层、薄膜封装层301以及彩色滤光层。有机发光层位于上述基板201的一侧,上述有机发光层包括oled像素203以及用于界定出上述oled像素203所在区域的像素定义层204。具体而言,有机发光层包括像素定义层204以及由像素定义层204界定出的像素区域,像素区域内设置有上述oled像素203。驱动电路层202位于上述基板201与
    有机发光层之间。
    41.薄膜封装层301位于上述有机发光层背离上述基板201的一侧,包括多层具有透光部205和非透光部206的有机薄膜。上述非透光部206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也即,薄膜封装层301由无机薄膜207和有机薄膜交替层叠形成,其中有机薄膜具有透光部205和非透光部206。透光部205基于基板201的投影与oled像素203基于基板201的投影重合。
    42.上述黑色不透光材质可以是感光树脂组成物,该感光树脂组成物可以包括粘合剂树脂、光可聚合单体、光聚合起始剂、黑色着色剂及溶剂等。上述抗反射颗粒可以包括碳粉颗粒,该抗反射颗粒可以采用二氧化钛等材料制成。
    43.其中,彩色滤光层位于薄膜封装层301背离基板201的一侧,彩色滤光层包括设置在上述oled像素203上方的彩膜208,以及设于相邻彩膜208之间的黑色矩阵209。上述彩膜208基于上述基板201形成第一投影区域,上述oled像素203基于上述基板201形成第二投影区域,上述薄膜封装层301中有机薄膜的非透光部206基于上述基板201形成第三投影区域。上述第一投影区域中去除上述第一投影区域与上述第二投影区域的交集区域后的区域形成第四投影区域。上述第三投影区域覆盖上述第四投影区域。也就是说,第三投影区域包含上述第四投影区域。
    44.本实施例通过在薄膜封装层301中的有机薄膜层设置成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的非透光部206,对驱动电路层202中的金属走线部分透出的反射光实现遮盖,可以降低该金属走线部分的反射率,有利于降低oled器件反射率,提升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45.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彩色滤光层中的黑色矩阵209与上述彩膜208的接触面均为倾斜的坡面,且上述黑色矩阵209的端面形成的第一坡面随着上述黑色矩阵209与上述基板201之间距离的增加而远离上述彩膜208,随着上述黑色矩阵209与上述基板201之间距离的逐渐减小而逐渐靠近上述彩膜208。该黑色矩阵209的材质为黑色不透光材质。
    46.该实施例中,利用黑色矩阵209来遮挡驱动电路层202中的金属走线部分透出的反射光,有利于降低oled器件反射率,提升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47.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坡面所在平面经过上述oled像素203靠近上述基板201一侧的端面的中心点,且上述第一坡面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如图3所示的α)范围为0
    °
    ~80
    °

    48.图3中的α也即为大视角亮度衰减角度,这样通过对黑色矩阵209与彩膜208的接触端面采用倾斜图案化设计,在保证oled面板低反射率的同时增加了大视角亮度衰减角度,有利于增强oled面板的户外可视功能,避免了需要增大彩膜208开口尺寸而导致增大oled面板反射率的问题。
    49.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薄膜封装层301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设计,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封装结构设计,即利用常规结构的薄膜封装层实现的上述实施例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50.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像素定义层204的材质为上述黑色不透光材质。这样利用黑色不透光材质的像素定义层204遮挡驱动电路层202
    中的金属走线部分透出的反射光,可以降低该金属走线部分的反射率,有利于降低oled器件反射率,提升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51.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像素定义层204背离基板201的一侧表面涂敷有黑色不透光材料,形成黑色像素定义层401。这样可以在满足遮挡驱动电路层202中的金属走线部分透出的反射光的前提下,只需对像素定义层204一侧表面采用黑色不透光材料制成,有利于节省工艺,降低面板制作成本以及制作时间。
    52.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涂敷有黑色不透光材料的上述像素定义层204基于上述基板201形成第五投影区域,上述第四投影区域与上述第五投影区域重合。也即,只需对像素定义层204一侧表面的局部涂敷上述黑色不透光材料,上述黑色像素定义层401只覆盖于像素定义层的局部表面。这样可以在满足遮挡驱动电路层202中的金属走线部分透出的反射光的前提下,不必对该侧表面整体涂敷黑色不透光材料,可以节省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进而降低面板制作成本以及制作时间。
    53.上述黑色不透光材料可以是感光树脂组成物,包括粘合剂树脂、光可聚合单体、光聚合起始剂、黑色着色剂及溶剂等。
    54.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参考图3,上述像素定义层204与上述oled像素203的接触面均为倾斜的坡面,且上述像素定义层204的端面形成的第二坡面随着上述像素定义层204与上述基板201之间距离的增加而远离上述oled像素203。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平行,这样有利于增加大视角亮度衰减角度,有利于增强oled面板的户外可视功能。
    55.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上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抗反射薄膜601以及封装盖板602。其中,封装盖板602位于上述彩色滤光层背离上述基板201的一侧。该实施例中,抗反射薄膜601位于上述彩色滤光层与上述封装盖板602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抗反射薄膜601也可以位于封装盖板602背离上述基板201的一侧,也可以位于上述薄膜封装层301背离上述基板201的一侧,也可以位于薄膜封装层301与彩色滤光层之间。利用抗反射薄膜601可以减弱驱动电路层202中的金属走线部分透出的反射光,有利于降低oled器件反射率,提升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56.抗反射薄膜601可由包括金属材料膜(cr、mo、ti等)和介电材料膜(介电材料为sio2等)两层或多层交替堆叠而成。外界光被金属材料膜吸收或发射,介电材料膜可以调节或补偿光的相位差,使光发生相消干涉,降低反射,提高对比度。抗反射薄膜601的透过率大于44%。该抗反射薄膜601利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57.上述抗反射薄膜601可以为抗反增透膜,该抗反增透膜中包含有光学增透膜,其中光学增透膜的厚度为可见光波长的1/4。
    5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上述所有实施例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实施,组合后得到的实施例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59.如图7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s10,提供一基板。
    61.s20,在上述基板上制作有机发光层。上述有机发光层包括oled像素。
    62.s30,在上述有机发光层背离上述基板的一侧制作薄膜封装层。上述薄膜封装层包
    括多层具有透光部和非透光部的有机薄膜。上述非透光部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
    63.s40,在上述薄膜封装层背离上述基板的一侧制作彩色滤光层。上述彩色滤光层包括设置在上述oled像素上方的彩膜。上述彩膜基于上述基板形成第一投影区域,上述oled像素基于上述基板形成第二投影区域,上述薄膜封装层中的有机薄膜的非透光部基于上述基板形成第三投影区域,上述第一投影区域中去除上述第一投影区域与上述第二投影区域的交集区域后的区域形成第四投影区域。上述第三投影区域覆盖上述第四投影区域。
    64.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的详细结构特征和优势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媒体播放器、手表装置、挂件装置、耳机或耳机装置、导航装置、可穿戴或微型装、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安装在自助服务终端或汽车中的系统的嵌入式装置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65.综上,本技术公开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66.本技术公开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在薄膜封装层中的有机薄膜层设置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的非透光部,和/或在黑色矩阵与彩膜的接触端面采用倾斜图案化设计,和/或对像素定义层采用黑色材料,对驱动电路层中的金属走线部分透出的反射光实现遮盖,有利于降低oled器件反射率,提升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67.另一方面,对黑色矩阵与彩膜的接触端面采用倾斜图案化设计,在保证oled面板低反射率的同时增加了大视角亮度衰减角度,有利于增强oled面板的户外可视功能,避免了需要增大彩膜开口尺寸而导致增大oled面板反射率的问题。
    6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纵向”、“横向”、“上”、“下”、“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6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者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oled像素;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多层具有透光部和非透光部的有机薄膜,所述非透光部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以及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设置在所述oled像素上方的彩膜;所述彩膜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一投影区域,所述oled像素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二投影区域,所述薄膜封装层中的有机薄膜的非透光部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三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中去除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交集区域后的区域形成第四投影区域,所述第三投影区域覆盖所述第四投影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层还包括设于相邻所述彩膜之间的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彩膜的接触面均为倾斜的坡面,且所述黑色矩阵的端面形成的第一坡面随着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基板之间距离的增加而远离所述彩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还包括用于界定出所述oled像素所在区域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基板的一侧表面涂敷有黑色不透光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涂敷有黑色不透光材料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五投影区域,所述第四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五投影区域重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还包括用于界定出所述oled像素所在区域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oled像素的接触面均为倾斜的坡面,且所述像素定义层的端面形成的第二坡面随着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基板之间距离的增加而远离所述oled像素,所述第一坡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坡面。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还包括用于界定出所述oled像素所在区域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材质为黑色不透光材质。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所在平面经过所述oled像素靠近所述基板一侧的端面的中心点,且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0
    °
    ~80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抗反射薄膜,所述抗反射薄膜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抗反射薄膜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与所述封装盖板之间,或者位于所述封装盖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1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制作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oled像素;在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制作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多层具
    有透光部和非透光部的有机薄膜,所述非透光部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制作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设置在所述oled像素上方的彩膜;所述彩膜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一投影区域,所述oled像素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二投影区域,所述薄膜封装层中的有机薄膜的非透光部基于所述基板形成第三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中去除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交集区域后的区域形成第四投影区域,所述第三投影区域覆盖所述第四投影区域。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有机发光层,位于基板一侧,有机发光层包括OLED像素;薄膜封装层,位于有机发光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包括多层具有透光部和非透光部的有机薄膜,非透光部采用黑色不透光材质或填充有抗反射颗粒;以及彩色滤光层,位于薄膜封装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包括设置在OLED像素上方的彩膜;彩膜基于基板形成第一投影区域,OLED像素基于基板形成第二投影区域,薄膜封装层中有机薄膜的非透光部基于基板形成第三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中去除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交集区域后的区域形成第四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覆盖第四投影区域;本申请降低了OLED器件的反射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0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