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益智玩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益智迷宫。
背景技术:
2.迷宫是一种通过设置特定的入口和出口、内部分隔设置有多条交错通道但仅有一条通道连通特定的入口和出口的益智玩乐设备。通过在其内部不断穿梭寻找正确通道,能够满足多人追逐玩乐需求或单人玩乐需求,在玩耍的过程中锻炼使用者的方向感,培养使用者观察、思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尤其适用于儿童的脑部智力开发。针对部分可安装于室内的大型迷宫而言,为了便于搬运和收纳,迷宫的板墙部件通常会采用轻质材料,但这种轻量化设计会导致迷宫安装时稳定性相对较差,而室内地面又不允许使用地钉等固定件进行加固,此外,如果设置过多加固构件,还会增加迷宫的安装工作,使得迷宫不便于被简便拆装。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益智迷宫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现有大型迷宫安装于室内时安装稳定性较差、设置过多加固构件后又会降低拆装便利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益智迷宫,所述益智迷宫包括板墙结构、伸缩构件和锁定构件,所述板墙结构内设置有多个独立空间,相邻的独立空间之间以及邻近外界的独立空间与外界之间均相连通,所述伸缩构件包括沿竖向设置于所述板墙结构顶部的套筒和以滑动方式嵌设于所述套筒内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一节或多节,所述伸缩杆在数量为多节时能够通过首尾依次滑动嵌设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便所述伸缩杆能够通过伸展方式顶靠至室内天花板上进而限制所述板墙结构移动,所述锁定构件设置成能够锁定所述伸缩杆的伸展状态。
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安装好后的益智迷宫的板墙结构的底部能够紧密抵接至地面、顶部能够借助伸缩杆紧密抵接至室内天花板,从而从上下两侧对板墙结构进行移动限位,防止板墙结构发生沿地面滑动、倾倒等情况,保证了板墙结构的安装稳定性。同时,拆装益智迷宫时仅需操作伸缩杆伸展或收拢,不仅操作便利性强,还不会在室内留下固定痕迹,实现了益智迷宫的无痕固定。
7.在上述益智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构件包括压动结构、连杆、锁定结构和弹性构件,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容纳腔以及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分别连通,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且其杆身与所述套筒枢转连接,所述第一导槽与外部连通,所述压动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内,所述压动结构的按压端伸出至外部,所述压动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枢转连接,所述锁定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内,所述锁定结构靠近锁定端的位置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所述弹性构件以压缩方式设置于所述锁定结构的另一端与所
述第二导槽之间,在锁定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促使所述锁定结构靠近所述伸缩杆并因此促使所述锁定端抵紧至所述伸缩杆上,在解锁状态下,所述按压端受压并促使所述压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伸缩杆,所述连杆转动并促使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锁定结构克服所述弹性构件的弹力远离所述伸缩杆移动,所述锁定端远离所述伸缩杆。
8.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通过按压按压端的方式允许伸缩杆向外抽拉,在需要锁定伸缩杆的伸展状态时只需松开按压端即可,一方面,锁定及松开限制的操作便于实现,安装时无需复杂繁琐的操作动作,只需根据锁定需求选择性地向按压端施加压力。另一方面,锁定构件与套筒一体设置,不会从套筒上脱离丢失,在益智迷宫的收纳及安装场景下均不用考虑锁定构件的保存问题。
9.在上述益智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棘齿,所述锁定端能够通过抵接至所述棘齿之间的方式锁定所述伸缩杆的伸展状态。
10.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锁定端能够通过卡置于棘齿之间的凹槽的方式限制伸缩杆伸缩滑动,增大了锁定端与伸缩杆之间的接触部位,并且能够通过不平行于伸缩杆的滑动方向的抵靠作用力来辅助伸缩反保持当前伸展状态,极大程度地提升了锁定构件相对于伸缩杆的限位可靠性。
11.在上述益智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端设置有由内至外逐渐收拢的坡面。
12.在上述益智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杆为圆杆,所述圆杆的外侧沿杆长方向设置有平直切面,所述棘齿设置于所述平直切面上。
1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棘齿之间的凹槽与锁定端之间的限位配合在限制伸缩杆伸缩滑动的同时还能可靠限制伸缩杆相对于套筒转动,优化了伸缩杆与套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伸缩杆能够更稳定地抵接至室内天花板,使得益智迷宫的安装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14.在上述益智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通过与所述伸缩杆抵接配合的方式限制所述伸缩杆从所述套筒的底部移出。
15.在上述益智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益智迷宫还包括供能模块、控制模块和照明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照明模块分别与所述供能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照明模块打开或关闭,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供能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板墙结构上,所述板墙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照明模块相连的第一接电触点,所述套筒上设置有与所述供能模块相连的第二接电触点,在安装好的情形下,所述第一接电触点和所述第二接电触点相连。
16.在上述益智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接电触点和所述供能模块之间通过接线相连,所述伸缩杆沿杆长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接线能够通过沿所述通槽滑动的方式允许所述伸缩杆从所述套筒中移出。
17.在上述益智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将所述安装腔与外部连通的散热结构。
18.在上述益智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板墙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套筒卡置于所述插槽中。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益智迷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实用新型的伸缩构件和锁定构件的装配示意图;
22.图3a是图2中伸缩构件沿a-a方向剖切后得到的剖视图;
23.图3b是图2中伸缩构件沿b-b方向剖切后得到的剖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益智迷宫的隔板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益智迷宫的隔板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1、围板;11、围板门;2、隔板;21、隔板门;211、显示屏;212、电磁锁;22、缺口;3、套筒;31、容纳腔;32、第一导槽; 33、第二导槽;34、限位结构;35、安装腔;36、散热结构;37、插缝; 4、伸缩杆;41、平直切面;42、棘齿;43、通槽;44、指示灯;441、灯罩;45、扬声器;5、锁定构件;51、压动结构;52、连杆;53、锁定结构;531、坡面;54、弹性构件;6、供能模块;61、充电插口;7、控制模块;8、照明模块;9、第一接电触点;10、第二接电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如图1、图2和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益智迷宫包括板墙结构、伸缩构件和锁定构件5。其中,板墙结构为益智迷宫的主体结构,板墙结构由多块板墙搭建而成,该多块板墙包括两类板件,其中一类板件是用于围设于外侧的围板1,另一类板件是用于分隔设置于内部的隔板2。在一种具体的优选示例中,多块围板1的左右侧部依次首尾相连,以便围成一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的外围结构,多块围板1将外围结构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隔开,围成迷宫的整体内部活动空间。每相邻两块围板1 的夹角侧与中心位置之间均分隔设置有一块隔板2,在安装好的情形下,多块隔板2从外围结构的中心位置至边缘呈放射状布置,每两块相邻隔板2和一块围板1共同围成一个三棱柱形的活动空间,在外围结构内分隔出多个独立的活动区域(见图1中的多块围板1和多块隔板2的布置方式)。围板1上设置有能够将三棱柱形的活动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围板门 11,使用者通过围板门11进出外围结构内的任意一个三棱柱形的活动空间,隔板2上设置有隔板门21,每个隔板门21均能够连通两个相邻的三棱柱形的活动空间,使用者能够通过隔板门21在各三棱柱形的活动空间之间移动,以便基于上述内部被分隔出多个活动空间的益智迷宫进行多人追逐活动,或者结合特定多个门体(包括围板门11和隔板门21)的开关设定设置唯一可走路线进而展开单人解谜活动。伸缩构件设置于板墙结构的顶部、多块隔板2的相交部位,伸缩构件具体包括套筒3和至少一根伸缩
杆4,套筒3沿竖向设置,套筒3的底部连接至多块隔板2的相交部位的顶部,伸缩杆4以滑动方式嵌设于套筒3内,以便能够从套筒3 的顶部开口滑出或滑入,在伸缩杆4的数量为一节时,该伸缩杆4可滑动地设置于套筒3内,套筒3内仅滑动嵌设有一节伸缩杆4,在伸缩杆4 的数量为多节时,其中一节伸缩杆4直接与套筒3滑动连接,其余节伸缩杆4通过首尾依次滑动嵌设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即,在第一节伸缩杆4 滑动嵌设于套筒3内的情形下,第二节伸缩杆4滑动嵌设于第一节伸缩杆4内,并能够从第一节伸缩杆4的头部滑出或滑入,通过此方式,多节管径依次减小的伸缩杆4顺次首尾滑动嵌设连接,在伸缩杆4向外滑出的情形下,套筒3和伸缩杆4的整体伸展高度变大,使得伸展后的伸缩杆4能够紧密顶靠至室内天花板上,室内天花板的反作用力促使多块隔板2的底部紧密抵接于地面,从而使多块隔板2的上方和下方均被限制移动,并且间接限制外围结构移动,可靠限制板墙结构倾倒、晃动或沿地面滑移。锁定构件5能够锁定伸缩杆4的伸展状态,防止伸缩杆4 滑动伸展后回缩移位,促使伸缩杆4可靠保持抵靠于室内天花板的状态。
30.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上述锁定构件5包括压动结构51、连杆 52、锁定结构53和弹性构件54。在伸缩杆4的数量为一节、锁定构件5 需要锁定该节伸缩杆4相对于套筒3的伸展状态的情形下,套筒3上设置有容纳腔31以及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槽32和第二导槽33,第一导槽32 和第二导槽33设置于套筒3的筒壁上,容纳腔31形成于套筒3的内侧,并且容纳腔31将第一导槽32和第二导槽33分别与套筒3的筒内空间连通,连杆52设置于容纳腔31内,并且连杆52的杆身与容纳腔31的腔壁(即套筒3内侧壁)枢转连接,第一导槽32与外部连通,压动结构51 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槽32内,压动结构51远离伸缩杆4的一端设置成按压端,压动结构51的按压端伸出至外部并相对于套筒3的外侧壁凸出,压动结构51的另一端与连杆52的第一端枢转连接,以便按压端被按压、靠近套筒3的外侧壁移动时能够促使压动结构51沿第一导槽32 靠近套筒3内部滑动,从而带动连杆52的第一端靠近伸缩杆4移动并因此带动连杆52转动。锁定结构53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槽33内,锁定结构53靠近伸缩杆4的一端设置成锁定端,锁定结构53靠近锁定端的位置与连杆52的第二端枢转连接,弹性构件54以压缩方式设置于锁定结构53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槽33之间,以便弹性构件54在自然状态下能够通过恢复形变的趋势促使锁定结构53靠近伸缩杆4、使得锁定结构53 的锁定端抵接于伸缩杆4的外侧。作为示例,弹性构件54优选为沿第二导槽33的槽向设置的弹簧,弹簧的一端抵接(或连接)至第二导槽33 的槽壁,另一端抵接(或连接)至锁定结构53远离锁定端的一端。
31.通过上述设置,在锁定状态下,按压端未被按压,弹性构件54恢复被压缩形变的趋势促使其朝向伸缩杆4推挤锁定结构53,使得锁定结构 53靠近伸缩杆4且其锁定端抵紧至伸缩杆4外侧,以便限制伸缩杆4沿套筒3滑动、锁定伸缩杆4当前相对于套筒3伸出的状态;
32.在解锁状态下,按压端受压并促使压动结构51带动连杆52的第一端靠近伸缩杆4,进而促使连杆52转动,转动的连杆52带动其第二端远离伸缩杆4移动,以便通过连杆52的第二端带动锁定结构53克服弹性构件54的弹力远离伸缩杆4移动,锁定结构53的锁定端远离伸缩杆4 的外侧,伸缩杆4与锁定端之间的抵接限位消失,伸缩杆4能够沿套筒3 自由滑动。
33.更进一步地,伸缩杆4为圆杆,该圆杆外侧靠近锁定结构53的位置沿杆长方向设置有平直切面41,该平直切面41上排列布置有多条棘齿 42,锁定结构53的锁定端抵接至相邻两条棘齿42之间、卡接于棘齿42 间隙内,以便提升对伸缩杆4的限位可靠性。锁定结构53的
锁定端优选设置有由内至外逐渐收拢的坡面531,使得锁定端的末端形成尖端形状,锁定端通过该尖端卡置于棘齿42间隙内,该坡面531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在锁定端进入两个棘齿42之间时发挥导向作用,提升锁定端滑入并卡置于棘齿42间隙内时的动作流畅性,另一方面能够缩减棘齿42宽度及排列密度,使得棘齿42区域的卡卡置位置更多,提升了锁定构件5的锁定精度,便于伸缩杆4在抵接至室内天花板时能够良好适应室内天花板的设置高度进而可靠抵紧天花板。
34.关于上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锁定构件5的结构并不局限与上述,例如,在伸缩杆4和套筒3设置成方杆、方筒的情形下,棘齿42可直接设置于方杆靠近锁定结构53的外侧壁上,无需设置平直切面41,或者,棘齿42结构还可以被替换成凹槽结构等其余能够供锁定端卡置抵接的结构,或者,锁定构件5还可以设置成其余结构,如在套筒3上设置螺纹孔,锁定构件5为锁定螺钉,锁定螺钉的一端露出于外部,另一端在旋入螺纹孔后可抵接至伸缩杆4外侧进而限制伸缩杆4移动。
35.另外,锁定构件5的数量不局限于一个,在伸缩杆4的数量为多节时,如两节时,锁定构件5的数量可相应设置成多个,套筒3的顶部与第一节伸缩杆4之间设置有一个锁定构件5以限制第一节伸缩杆4相对于套筒3滑动,第一节伸缩杆4的顶部与第二节伸缩杆4之间设置有另一个锁定构件5以限制第二节伸缩杆4相对于第一节伸缩杆4滑动。
36.优选地,套筒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结构34,该限位结构34阻挡于套筒3的底部开口位置,将伸缩杆4向套筒3内部滑动时伸缩杆4尾部的极限滑入位置限制在限位结构34处,通过与伸缩杆4底部抵接配合的方式限制伸缩杆4从套筒3的底部移出。
37.如图2、图3a、图4-5所示,针对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益智迷宫还包括供能模块6、控制模块7和照明模块8,控制模块7 和照明模块8分别与供能模块6相连,以便为控制模块7和照明模块8 提供运行能量,控制模块7能够控制照明模块8打开或关闭。照明模块8 包括多个照明构件,多个照明构件分散布置于每块隔板2上,如各隔板2 的底部,控制模块7和供能模块6与套筒3一体设置,套筒3内设置有安装腔35,控制模块7和供能模块6均容纳于安装腔35中,控制模块7 与供能模块6之间通过接线电连接,隔板2上设置有与各照明构件相连的第一接电触点9,套筒3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接电触点10,第二接电触点10通过连线与供能模块6电连接,在套筒3固定于隔板2顶部的情形下,第一接电触点9和第二接电触点10相连,以便在照明构件和供能模块6之间连成供电通路。
38.本实用新型的益智迷宫的其余用电配件也可以通过第一接电触点9 和第二接电触点10设置供电支路进行供电。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益智迷宫还包括设置于隔板门21上的显示屏211和电磁锁212,显示屏211和电磁锁212分别与控制模块7相连,在益智迷宫的解谜游戏中,显示屏 211能够显示各隔板门21对应的谜题以及接收使用者输入的解谜答案,控制模块7能够判断解谜答案是否正确,并且解谜答案正确的情形下控制电磁锁212打开,允许该隔板门21打开。在此情形下,显示屏211和电磁锁212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电触点9,以便通过第一接电触点9和第二接电触点10连接至供能模块6和控制模块7。
39.在第二接电触点10与供能模块6之间的接线设置于套筒3内部的情形下,伸缩杆4沿杆长方向开设有通槽43,接线设置于套筒3内、位于伸缩杆4的内部,接线的两端能够通过通槽43分别连接至供能模块6和第二接电触点10,接线能够通过沿通槽43滑动的方式允许伸缩杆4从套筒3上下移动。
40.套筒3上还设置有散热结构36,该散热结构36包括多个分布于套筒 3筒壁上的散热孔,如靠近安装腔35设置并与安装腔35连通的散热孔、设置于套筒3底部的多个散热孔等。
41.在供能模块6具备充电供能的情形下,套筒3的筒壁上还设置有与安装腔35相连的安装孔,供能模块6的充电插口61通过该安装孔与外部连通。
4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益智迷宫还包括通知模块,通知模块与套筒3和/或伸缩杆4一体设置,并且与供能模块6和控制模块7分别连通。作为示例,通知模块包括用于发出灯光提示信息的指示灯44以及用于播报语音/提示音信息的扬声器45,指示灯44包括设置于最后一节伸缩杆4 顶部的灯珠以及罩设于灯珠外侧的灯罩441,伸缩杆4通过灯罩441抵靠于室内天花板。伸缩杆4上设置有与杆内空间连通的安装槽,扬声器45 安装于安装槽内,并且扬声器45和供能模块6之间的接线从伸缩杆4内部连接至供能模块6。
43.更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套筒3卡置固定于多块隔板2 的顶部,具体而言,每块隔板2顶部靠近外围结构的中心位置的一侧的边角位置均设置有缺口22,在多块隔板2相交于中心位置并放射分布的情形下,多块隔板2的缺口22沿周向围设成插槽,套筒3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卡置固定于该插槽中。上述第一接电触点9设置于缺口22位置,以便套筒3卡置到位时第一接电触点9能够与第二接电触点10可靠连接。更具体地,隔板2之间的夹角优选相等,并且套筒3的外筒壁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边长数量与隔板2数量相等),第一接电触点9设置于套筒3各外侧壁的中心区域,以便套筒3的各棱面抵接卡置于安装槽的各缺口22侧部时第一接电触点9和第二接电触点10能够恰好彼此对准。
44.可替代地,在多块隔板2与天花板之间的间距较大时可不在隔板2 的顶部设置缺口22(如安放在复式房下层时,距离较近,无翻转之忧且不好安装套筒3,所以需要开设缺口22,但是在天花板高度较高的室内环境中可不设置缺口22),直接将套筒3插接卡置于多块隔板2的顶部聚集处的空隙内,在安装好的情形下,套筒3的各棱面分别抵靠至一块隔板2的侧端面上,第一接电触点9设置于隔板2侧端面的顶部位置、与套筒3的插入深度相适配。
45.如图3b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当隔板2的厚度尺寸较小时,套筒3的底部沿周向设置有多条插缝,插缝沿竖向设置,并且插缝37的宽度尺寸与隔板2的厚度尺寸相匹配,在安装好的情形下,每个插缝37 内均卡置有一块隔板2。在此情形下,可以通过无线供电和无线物联通讯技术替代第一接电触点9和第二接电触点10的接线通电方式,实现显示屏211、电磁锁212和照明模块8与供能模块6之间的非物理接触式电能及信号传输。
46.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套筒3与板墙结构的可拆卸安装,并且拆卸后套筒3与板墙结构之间无接线暴露,尤其是将供能模块6、控制模块 7等配件内置于套筒3或伸缩杆4内,不仅能通过套筒3或伸缩杆4保护相关配件不受损伤,还能减少益智迷宫的拆装步骤,在套筒3部分安装或拆卸后顺带完成多个配件模块的拆装工作,使用便利性强。
47.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益智迷宫包括板墙结构、伸缩构件和锁定构件,所述板墙结构内设置有多个独立空间,相邻的独立空间之间以及邻近外界的独立空间与外界之间均相连通,所述伸缩构件包括沿竖向设置于所述板墙结构顶部的套筒和以滑动方式嵌设于所述套筒内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一节或多节,所述伸缩杆在数量为多节时能够通过首尾依次滑动嵌设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便所述伸缩杆能够通过伸展方式顶靠至室内天花板上进而限制所述板墙结构移动,所述锁定构件设置成能够锁定所述伸缩杆的伸展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构件包括压动结构、连杆、锁定结构和弹性构件,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容纳腔以及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分别连通,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且其杆身与所述套筒枢转连接,所述第一导槽与外部连通,所述压动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内,所述压动结构的按压端伸出至外部,所述压动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枢转连接,所述锁定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内,所述锁定结构靠近锁定端的位置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所述弹性构件以压缩方式设置于所述锁定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槽之间,在锁定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促使所述锁定结构靠近所述伸缩杆并因此促使所述锁定端抵紧至所述伸缩杆上,在解锁状态下,所述按压端受压并促使所述压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伸缩杆,所述连杆转动并促使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锁定结构克服所述弹性构件的弹力远离所述伸缩杆移动,所述锁定端远离所述伸缩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棘齿,所述锁定端能够通过抵接至所述棘齿之间的方式锁定所述伸缩杆的伸展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端设置有由内至外逐渐收拢的坡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圆杆,所述圆杆的外侧沿杆长方向设置有平直切面,所述棘齿设置于所述平直切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通过与所述伸缩杆抵接配合的方式限制所述伸缩杆从所述套筒的底部移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益智迷宫还包括供能模块、控制模块和照明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照明模块分别与所述供能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照明模块打开或关闭,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供能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板墙结构上,所述板墙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照明模块相连的第一接电触点,所述套筒上设置有与所述供能模块相连的第二接电触点,在安装好的情形下,所述第一接电触点和所述第二接电触点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电触点和所述供能模块之
间通过接线相连,所述伸缩杆沿杆长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接线能够通过沿所述通槽滑动的方式允许所述伸缩杆从所述套筒中移出。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将所述安装腔与外部连通的散热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益智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墙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套筒卡置于所述插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益智玩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益智迷宫,旨在解决现有大型迷宫安装于室内时安装稳定性较差、设置过多加固构件后又会降低拆装便利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益智迷宫包括板墙结构、设置于板墙结构顶部的套筒以及能够相对于套筒伸缩滑动的伸缩杆,通过该设置,使得安装好后的益智迷宫的板墙结构的底部能够紧密抵接至地面、顶部能够借助伸缩杆紧密抵接至室内天花板,以便从上下两侧对板墙结构进行移动限位,从而防止板墙结构发生沿地面滑动、倾倒等情况,保证了板墙结构的安装稳定性。同时,拆装益智迷宫时仅需操作伸缩杆伸展或收拢,不仅操作便利性强,还不会在室内留下固定痕迹,实现了益智迷宫在室内环境中的无痕固定。痕固定。痕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颜灵智 王开明 谢红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尔衣联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