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辅助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
背景技术:
2.旋叶式压缩机缸体是压缩机的核心零部件,见图8,因而其加工质量的优劣对压缩机总成乃至运行震动噪声等会带来直接影响,有时会成为制约产品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缸体椭圆和端面均采用磨削加工,加工时两面的结合部会出现棱边和毛刺,
3.现有技术中多利用人力,采用锉刀或者油石直接对棱边进行去倒棱去毛刺,但是受力较难控制,容易出现棱边倒棱不均匀的情况,因此,需要使用特定的除毛刺设备进行处理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严重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旋叶式压缩机缸体进行去倒棱和取毛刺工作时,容易出现棱边倒棱不均匀而影响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所述用于旋叶式压缩机缸体的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包括工作台、上料传送机构、工件夹持机构、倒棱去毛刺机构、下料传送机构和夹紧旋转机构,所述工作台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下侧,所述上料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的一侧,所述下料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的另一侧,以实现对倒棱完成的工件的下料工作,所述工件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上侧,所述工件夹持机构用以实现工件的转运,所述夹紧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的下侧,所述夹紧旋转机构通过翻转从而配合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实现对工件的各端面的倒棱处理;
6.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包括配重块、倒棱头、第一气缸、倒棱头安装柱、倒棱上下气缸、第一导轨和安装板,所述配重块和所述倒棱头均与所述倒棱头安装柱连接,所述倒棱头安装柱则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倒棱上下气缸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且所述倒棱上下气缸带动所述安装板上下运动,所述安装板与外接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通过外接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气缸也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7.所述工作台承载各组件,所述上料传送机构放置多个工件,并将工件进行限位,所述工件夹持机构配合工件,从而将工件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送至所述夹紧旋转机构中,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配合所述夹紧旋转机构完成对工件的倒棱,所述下料传送机构配合所述工件夹持机构,从而将完成倒棱的工件送至外界,所述倒棱头安装柱用以安装所述倒棱头,所述倒棱上下气缸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由所述倒棱上下气缸带动所述安装板上下运动,当进行倒棱时,随着棱边形状上下浮动,从而满足非圆面的倒棱需求,倒棱时,利用所述倒棱头增加所述配重块的方式,通过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大小调节棱角大小。
8.其中,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还包括气动马达、第二气缸、倒棱滑块、砂轮、底板、第二导轨、第一安装立板、第二安装立板和前后气缸,所述第一安装立板和所述前后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导轨则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立板上,所述第二安装立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侧,且所述第二安装立板与所述倒棱上下气缸和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气动马达和所述第二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砂轮与所述气动马达连接,所述倒棱滑块与所述底板连接。
9.倒棱完成后,采用所述气动马达带动所述砂轮旋转的方式实现对工件的去毛刺工作,所述倒棱滑块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倒棱滑块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所述底板的底部与所述前后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立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倒棱上下气缸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立板上。
10.其中,所述工件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安装支架、导轨安装板、导轨、滚珠丝杠和夹持电机,所述夹持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导轨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夹持安装支架上,所述导轨、所述滚珠丝杠和所述夹持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导轨安装板上。
11.所述夹持安装支架用以安装所述导轨安装板,再通过在所述导轨安装板上安装所述导轨、所述滚珠丝杠和所述夹持电机。
12.其中,所述工件夹持机构还包括夹爪、夹紧气缸、旋转气缸、联结板、压紧气缸、压紧盘、夹持上下气缸和夹持滑块,所述夹持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内,且通过所述滚珠丝杠实现传动,所述压紧气缸和所述夹持上下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夹持滑块上,所述压紧盘设置于所述压紧气缸的下侧,所述联结板设置于所述夹持上下气缸的下侧,所述旋转气缸设置于所述联结板上,所述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旋转气缸的下侧,且所述夹紧气缸的两端安装所述夹爪。
13.所述夹持滑块安装在所述导轨上,通过所述滚珠丝杠传动,所述压紧气缸和所述夹持上下气缸安装在所述夹持滑块上,所述压紧气缸下设置有所述压紧盘,所述联结板设置在所述夹持上下气缸的下侧,所述旋转气缸安装到所述联结板上。
14.其中,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挡料块、上料传送带、上料电机和上料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挡料块、所述上料传送带和所述上料电机均设置于所述上料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挡料块用以限制工件的方向,以确保各工件的朝向一致,便于后续夹紧和翻转,所述上料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侧。
15.所述第一挡料块对工件进行限位,便于所述工件夹持机构夹持到所述夹紧旋转机构上进行夹紧,所述上料传送带实现多工件的同时摆放,所述上料电机驱使所述上料传送带输送工件,所述上料安装支架用以安装各组件。
16.其中,所述下料传送机构包括第二挡料块、下料传送带、下料电机和下料安装支架,所述第二挡料块、所述下料传送带和所述下料电机均设置于所述下料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挡料块配合实现工件的下料,所述下料电机驱使所述下料传送带转动。
17.所述第二挡料块用以限位工件,所述下料传送带在所述下料电机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以输送工件,所述下料安装支架则用以安装各组件。
18.本发明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结构,通过增设自动化设备,采用配置有所述配重块的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配合所述倒棱头对倒棱大小进行控制,再辅以所述气动马达带动所述砂轮旋转,进而实现去毛刺,从而有效解决棱
边倒棱效率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的工件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的倒棱去毛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的下料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的夹紧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发明的工件图。
28.1-工作台、2-上料传送机构、3-工件夹持机构、4-倒棱去毛刺机构、5-下料传送机构、6-夹紧旋转机构、21-第一挡料块、22-上料传送带、23-上料电机、24-上料安装支架、31-夹持安装支架、32-夹爪、33-夹紧气缸、34-旋转气缸、35-压紧盘、36-导轨安装板、37-联结板、38-压紧气缸、39-夹持上下气缸、310-夹持滑块、311-导轨、312-滚珠丝杠、313-夹持电机、41-配重块、42-倒棱头、43-第一气缸、44-倒棱头安装柱、45-倒棱上下气缸、46-第一导轨、47-安装板、48-气动马达、49-第二气缸、410-砂轮、411-底板、412-第二导轨、413-倒棱滑块、414-第一安装立板、415-前后气缸、416-第二安装立板、51-第二挡料块、52-下料传送带、53-下料电机、54-下料安装支架、61-夹紧滑块、62-弹簧、63-底座、64-传动块、65-锥形顶块、66-滚柱轴承、67-旋转皮带、68-第一皮带轮、69-第二皮带轮、610-圆盘、611-夹紧电机、612-浮动接头、613-夹紧安装支架、614-顶升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
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所述用于旋叶式压缩机缸体的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包括工作台1、上料传送机构2、工件夹持机构3、倒棱去毛刺机构4、下料传送机构5和夹紧旋转机构6,所述工作台1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2的下侧,所述上料传送机构2设置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4的一侧,所述下料传送机构5设置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4的另一侧,以实现对倒棱完成的工件的下料工作,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2的上侧,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用以实现工件的转运,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设置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4的下侧,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通过翻转从而配合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4实现对工件的各端面的倒棱处理;
32.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4包括配重块41、倒棱头42、第一气缸43、倒棱头安装柱44、倒棱上下气缸45、第一导轨46和安装板47,所述配重块41和所述倒棱头42均与所述倒棱头安装柱44连接,所述倒棱头安装柱44则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7上,所述倒棱上下气缸45与所述安装板47连接,且所述倒棱上下气缸45带动所述安装板47上下运动,所述安装板47与外接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47通过外接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3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气缸43也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7上。
33.所述工作台1承载各组件,所述上料传送机构2放置多个工件,并将工件进行限位,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配合工件,从而将工件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2送至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中,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4配合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完成对工件的倒棱,所述下料传送机构5配合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从而将完成倒棱的工件送至外界,所述倒棱头安装柱44用以安装所述倒棱头42,所述倒棱上下气缸45与所述安装板47连接,由所述倒棱上下气缸45带动所述安装板47上下运动,当进行倒棱时,随着棱边形状上下浮动,从而满足非圆面的倒棱需求,倒棱时,利用所述倒棱头42增加所述配重块41的方式,通过所述配重块41的重量大小调节棱角大小。
34.进一步的,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4还包括气动马达48、第二气缸49、倒棱滑块413、砂轮410、底板411、第二导轨412、第一安装立板414、第二安装立板416和前后气缸415,所述第一安装立板414和所述前后气缸415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导轨412则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立板414上,所述第二安装立板416设置于所述底板411的上侧,且所述第二安装立板416与所述倒棱上下气缸45和所述第一导轨311连接,所述气动马达48和所述第二气缸49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7上,且所述砂轮410与所述气动马达48连接,所述倒棱滑块413与所述底板411连接。
35.倒棱完成后,采用所述气动马达48带动所述砂轮410旋转的方式实现对工件的去毛刺工作,所述倒棱滑块413与所述底板411连接,所述底板411通过所述倒棱滑块413与所述第二导轨412配合,所述底板411的底部与所述前后气缸415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立板416设置在所述底板411上,所述第一导轨311和所述倒棱上下气缸45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立板416上。
36.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安装支架31、导轨安装板36、导轨311、滚珠丝杠312和夹持电机313,所述夹持安装支架3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导轨安装板36设置于所述夹持安装支架31上,所述导轨311、所述滚珠丝杠312和所述夹持电机313均设置于所述导轨安装板36上。
37.所述夹持安装支架31用以安装所述导轨安装板36,再通过在所述导轨安装板36上安装所述导轨311、所述滚珠丝杠312和所述夹持电机313。
38.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还包括夹爪32、夹紧气缸33、旋转气缸34、联结板37、压紧气缸38、压紧盘35、夹持上下气缸39和夹持滑块310,所述夹持滑块310设置于所述导轨311内,且通过所述滚珠丝杠312实现传动,所述压紧气缸38和所述夹持上下气缸39均设置于所述夹持滑块310上,所述压紧盘35设置于所述压紧气缸38的下侧,所述联结板37设置于所述夹持上下气缸39的下侧,所述旋转气缸34设置于所述联结板37上,所述夹紧气缸33设置于所述旋转气缸34的下侧,且所述夹紧气缸33的两端安装所述夹爪32。
39.所述夹持滑块310安装在所述导轨311上,通过所述滚珠丝杠312传动,所述压紧气缸38和所述夹持上下气缸39安装在所述夹持滑块310上,所述压紧气缸38下设置有所述压紧盘35,所述联结板37设置在所述夹持上下气缸39的下侧,所述旋转气缸34安装到所述联结板37上。
40.进一步的,所述上料传送机构2包括第一挡料块21、上料传送带22、上料电机23和上料安装支架24,所述第一挡料块21、所述上料传送带22和所述上料电机23均设置于所述上料安装支架24上,所述第一挡料块21用以限制工件的方向,以确保各工件的朝向一致,便于后续夹紧和翻转,所述上料安装支架24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侧。
41.所述第一挡料块21对工件进行限位,便于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夹持到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上进行夹紧,所述上料传送带22实现多工件的同时摆放,所述上料电机23驱使所述上料传送带22输送工件,所述上料安装支架24用以安装各组件。
42.进一步的,所述下料传送机构5包括第二挡料块51、下料传送带52、下料电机53和下料安装支架54,所述第二挡料块51、所述下料传送带52和所述下料电机53均设置于所述下料安装支架54上,所述第二挡料块51配合实现工件的下料,所述下料电机53驱使所述下料传送带52转动。
43.所述第二挡料块51用以限位工件,所述下料传送带52在所述下料电机53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以输送工件,所述下料安装支架54则用以安装各组件。
44.本发明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结构,通过增设自动化设备,采用配置有所述配重块41的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4,配合所述倒棱头42对倒棱大小进行控制,再辅以所述气动马达48带动所述砂轮410旋转,进而实现去毛刺,从而有效解决棱边倒棱效率不足的问题。
45.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包括夹紧安装支架613、顶升气缸614、夹紧电机611、浮动接头612、第一皮带轮68、滚柱轴承66和传动块64,所述夹紧安装支架613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侧,所述顶升气缸614和所述夹紧电机611均设置于所述夹紧安装支架613上,所述浮动接头612设置于所述顶升气缸614的上端,所述第一皮带轮68设置在所述夹紧电机611的外侧,所述传动块64设置于所述滚柱轴承66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皮带轮68配合。
46.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还包括弹簧62、底座63、锥形顶块65、旋转皮带67、第二皮带轮69、圆盘610和两块夹紧滑块61,两块所述夹紧滑块61和所述弹簧62均设置于所述底座63上,所述第二皮带轮69设置于所述传动块64的下侧,所述锥形顶块65设置于所述底座63和所述传动块64的内侧,所述圆盘610设置于所述锥形顶块65的下侧,且带动所述锥形顶块65
上下移动,所述锥形顶块65带动两块所述夹紧滑块61向外运动,所述旋转皮带67套设于所述第二皮带轮69和所述第一皮带轮68的外侧。
4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安装支架613用以安装所述顶升气缸614和所述夹紧电机611,所述浮动接头612安装在所述顶升气缸614的上端,工件利用所述顶升气缸614顶升所述锥形顶块65,从而带动两块所述夹紧滑块61向外运动,从而夹紧工件,在夹紧前,还利用所述夹紧气缸33带动所述压紧板压紧工件,所述夹紧安装支架613安装到所述工作台1下,所述顶升气缸614和所述夹紧电机611安装到所述夹紧安装支架613上,所述浮动接头612安装到所述顶升气缸614上端,所述第一皮带轮68安装到所述夹紧电机611上,所述滚柱轴承66安装到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传动块64安装到所述滚柱轴承66内侧,所述滚柱轴承66安装到所述传动块64上,所述底座63安装到所述传动块64上,所述夹紧滑块61、所述弹簧62安装到所述底座63上,所述第二皮带轮69安装到所述传动块64下方,所述锥形顶块65安装到所述底座63和所述传动块64中,所述圆盘610安装到所述锥形顶块65下,所述皮带安装到所述第一皮带轮68和所述第二皮带轮69上,所述夹紧电机611通过所述第一皮带轮68、所述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轮69带动所述传动块64和所述底座63旋转,所述顶升气缸614通过所述浮动接头612、所述圆盘610带动所述锥形顶块65上下运动,所述锥形顶块65带动两块所述夹紧滑块61向外运动,起到夹紧工件的功能,所述顶升气缸614退回后两块所述夹紧滑块61通过所述弹簧62弹力向里运动松开工件。
48.具体运动过程如下:
49.所述上料传送带22实现加工零件多件摆放,并通过所述第一挡料块21对工件进行限位,便于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夹持到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上进行夹紧,夹紧前采用所述压紧气缸38带动所述压紧盘35进行压紧,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通过所述顶升气缸614顶升所述锥形顶块65带动所述夹紧滑块61向外运动,对缸体进行夹紧,所述夹紧电机611通过皮带传动带动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旋转,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4通过所述倒棱上下气缸45带动向前运动到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气缸43缩回,所述倒棱头42接触工件棱边,对工件棱边倒棱,完成后第二气缸49伸出,所述第一气缸43缩回,所述气动马达48开始旋转,所述砂轮410与缸体棱边接触,对缸体毛刺进行去除,完成后去所述第二气缸49缩回,然后倒棱去毛刺机构4通过气缸向后运动,所述夹持电机313停止旋转,所述夹紧旋转机构6通过所述顶升气缸614缩回,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通过所述夹紧气缸33带动所述夹爪32对工件夹持并通过所述旋转气缸34进行翻转,对工件另外一端面进行倒棱去毛刺,重复以上倒棱去毛刺动作后,所述工件夹持机构3将工件移动到所述下料传送带52上,所述下料传送带52的所述下料电机53开始转动,将工件传动到下料位置,工件加工完成。
5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旋叶式压缩机缸体的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包括工作台、上料传送机构、工件夹持机构、倒棱去毛刺机构、下料传送机构和夹紧旋转机构,所述工作台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下侧,所述上料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的一侧,所述下料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的另一侧,以实现对倒棱完成的工件的下料工作,所述工件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上侧,所述工件夹持机构用以实现工件的转运,所述夹紧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的下侧,所述夹紧旋转机构通过翻转从而配合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实现对工件的各端面的倒棱处理;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包括配重块、倒棱头、第一气缸、倒棱头安装柱、倒棱上下气缸、第一导轨和安装板,所述配重块和所述倒棱头均与所述倒棱头安装柱连接,所述倒棱头安装柱则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倒棱上下气缸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且所述倒棱上下气缸带动所述安装板上下运动,所述安装板与外接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通过外接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气缸也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棱去毛刺机构还包括气动马达、第二气缸、倒棱滑块、砂轮、底板、第二导轨、第一安装立板、第二安装立板和前后气缸,所述第一安装立板和所述前后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导轨则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立板上,所述第二安装立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侧,且所述第二安装立板与所述倒棱上下气缸和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气动马达和所述第二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砂轮与所述气动马达连接,所述倒棱滑块与所述底板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安装支架、导轨安装板、导轨、滚珠丝杠和夹持电机,所述夹持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导轨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夹持安装支架上,所述导轨、所述滚珠丝杠和所述夹持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导轨安装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持机构还包括夹爪、夹紧气缸、旋转气缸、联结板、压紧气缸、压紧盘、夹持上下气缸和夹持滑块,所述夹持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内,且通过所述滚珠丝杠实现传动,所述压紧气缸和所述夹持上下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夹持滑块上,所述压紧盘设置于所述压紧气缸的下侧,所述联结板设置于所述夹持上下气缸的下侧,所述旋转气缸设置于所述联结板上,所述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旋转气缸的下侧,且所述夹紧气缸的两端安装所述夹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挡料块、上料传送带、上料电机和上料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挡料块、所述上料传送带和所述上料电机均设置于所述上料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挡料块用以限制工件的方向,以确保各工件的朝向一致,便于后续夹紧和翻转,所述上料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传送机构包括第二挡料块、下料传送带、下料电机和下料安装支架,所述第二挡料块、所述下料传送带和所述下料电机均设置于所述下料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挡料块配合实现工件的下料,所述下料电机驱使所述下料传送带转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辅助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用于旋叶式压缩机缸体的椭圆端面双面倒棱去毛刺设备包括工作台、上料传送机构、工件夹持机构、倒棱去毛刺机构、下料传送机构和夹紧旋转机构,倒棱去毛刺机构包括配重块、倒棱头、第一气缸、倒棱头安装柱、倒棱上下气缸、第一导轨和安装板,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结构,通过增设自动化设备,采用配置有配重块的倒棱去毛刺机构,配合倒棱头对倒棱大小进行控制,再辅以气动马达带动砂轮旋转,进而实现去毛刺,从而有效解决棱边倒棱效率不足的问题。边倒棱效率不足的问题。边倒棱效率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炯文 邓钰严 胡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建设车用空调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