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4-13  157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线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


    背景技术:

    2.配电线路是指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送到配电变压器或将配电变电站的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配电线路电压为3.6kv~40.5kv,称高压配电线路;配电电压不超过1kv、频率不超过1000hz、直流不超过1500v,称低压配电线路,配电线路的建设要求安全可靠,保持供电连续性,减少线路损失,提高输电效率,保证电能质量良好。
    3.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配电线路的总长逐年增减,但是一般配电线路都是架设在野外,在外界天气条件较为恶劣时,容易导致线缆的外侧保护层发生破损,出现线路漏电的情况,因此需要线路工作人员对配电线路进行巡查,但是现有的线路总长较长,覆盖范围较广,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逐步巡查,工作量较大,同时工作效率较低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以对配电线路进行逐步检测,同时可以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检查线路效率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遮雨盖,所述上箱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下箱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线缆本体,所述下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重盒,所述遮雨盖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
    7.为了达到对上箱体和下箱体进行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杆、螺纹块、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卡套,所述上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套。
    8.为了达到对需要检查的线缆本体进行固定,防止线缆在本装置内部的位置脱离指定区域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拉杆、固定管、弹簧和转动管,所述上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管的内壁焊接,所述下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拉杆配合使用的转动管。
    9.为了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遮雨盖进行拆装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优选的,所述上箱体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遮雨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10.为了达到使得本装置可以在线缆外侧运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套,所述下箱体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二卡套的内圈设置有软垫。
    11.为了达到第二转动辊的运动可以带动本装置在线缆本体外侧运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优选的,所述上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辊,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内部均开设有与线缆本体配合使用的放置孔。
    12.为了达到使得重心集中在下箱体内部,进而防止本装置在使用期间翻转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优选的,所述增重盒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增重块,所述增重盒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
    13.为了达到对需要检查的线缆进行漏电检查,并对工作人员发出警示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优选的,所述上箱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漏电检测器本体,所述漏电检测器本体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报警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该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工作人员将上箱体和下箱体放置完毕后,拉动拉杆,拉杆带动弹簧压缩,然后转动转动管,使得拉杆底部进入转动管内部,松开拉杆,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拉杆与和转动管连接紧密,进而使得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紧密,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本装置进行拆装,通过设置连接固定组件,线缆本体放置在放置孔的内圈,同时第二卡套与线缆本体紧密贴合,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螺纹块运动,螺纹块带动第一连接杆运动,进而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卡套运动,使得第一卡套与线缆本体的外侧紧密连接,从而对线缆本体进行固定,使得线缆本体可以被紧紧的固定住,防止线缆本体得本装置运行期间脱离指定区域,妨碍漏电检测器本体对线缆进行巡查,解决了现有的线路总长较长,覆盖范围较广,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逐步巡查,工作量较大,同时工作效率较低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和第二转动辊的连接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a处的结构放大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b处的结构放大图。
    22.图中标号:1、上箱体;2、下箱体;3、遮雨盖;4、固定组件;41、螺纹杆;42、螺纹块;43、第一连接杆;44、第一卡套;5、连接组件;51、拉杆;52、固定管;53、弹簧;54、转动管;6、线缆本体;7、增重盒;8、第一螺栓;9、固定杆;10、第二连接杆;11、第二卡套;12、第一转动辊;13、电机;14、第二转动辊;15、放置孔;16、软垫;17、增重块;18、底盖;19、第二螺栓;20、蓄电池;21、漏电检测器本体;22、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和第二转动辊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b处的结构放大图。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雨盖3,上箱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组件4和连接组件5,下箱体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线缆本体6,下箱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重盒7,遮雨盖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8。
    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固定组件4包括螺纹杆41、螺纹块42、第一连接杆43和第一卡套44,上箱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1,螺纹杆4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2,螺纹块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3,第一连接杆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套44。
    26.第二连接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套11,下箱体2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12,第二卡套11的内圈设置有软垫16。
    27.上箱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辊14,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内部均开设有与线缆本体6配合使用的放置孔15。
    28.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将上箱体1和下箱体2连接完毕,使得线缆本体6的外侧与第二卡套11紧密连接,同时在软垫16的作用下,使得线缆本体6的外侧不会被刮伤,然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41,螺纹杆41带动螺纹块42运动,螺纹块42带动第一连接杆43运动,进而第一连接杆43带动第一卡套44运动,使得第一卡套44与线缆本体6的外侧连接紧密,然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第二转动辊14转动,第二转动辊14的外侧与线缆本体6的外侧有一定的摩擦力,因此第二转动辊14的转动可以带动本装置进行缓慢移动,进而可以对线缆本体6进行巡查。
    29.参考图2所示,连接组件5包括拉杆51、固定管52、弹簧53和转动管54,上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52,固定管5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51,拉杆51的外侧套设有弹簧53,弹簧53的一端与固定管52的内壁焊接,下箱体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拉杆51配合使用的转动管54。
    30.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在对线缆本体6进行巡查时,将上箱体1和下箱体2放置完毕,然后工作人员拉动拉杆51,使得拉杆51带动弹簧53运动,然后转动转动管54,使得拉杆51的底部进入转动管54的内部,进而使得上箱体1和下箱体2连接紧密,防止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分散,影响对线缆本体6的漏电检查。
    31.参考图1、图2和图6所示,上箱体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顶部与遮雨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下箱体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
    32.增重盒7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增重块17,增重盒7的底部设置有底盖18,底盖1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9。
    33.上箱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20,蓄电池20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漏电检测器本体21,漏电检测器本体21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报警器22。
    34.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将线缆本体6固定完毕后,将遮雨盖3放置在固定杆9的顶部,然后转动第一螺栓8,使得遮雨盖3、固定杆9和上箱体1连接紧密,进而放置雨水大量的进入本装置内部,影响本装置的正常使用,然后工作人员将增重块17放入增重盒7的内部,
    转动第二螺栓19,第二螺栓19进入底盖18和增重盒7的内部,进而使得本装置的重心稳定在下箱体2的内部,防止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翻转的情况,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增重块17进行拆装,在对线缆本体6进行检测时,漏电检测器本体21检测到漏电的情况时,通过报警器22对工作人员发出警示。
    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6.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下箱体2放置在线缆本体6的底部,使得线缆本体6进入放置孔15的内部,然后工作人员对上箱体1和下箱体2进行连接,工作人员拉动拉杆51,使得拉杆51带动弹簧53运动,然后转动转动管54,使得拉杆51的底部进入转动管54的内部,进而使得上箱体1和下箱体2连接紧密,在软垫16的作用下,使得线缆本体6的外侧不会被刮伤,然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41,螺纹杆41带动螺纹块42运动,螺纹块42带动第一连接杆43运动,进而第一连接杆43带动第一卡套44运动,使得第一卡套44与线缆本体6的外侧连接紧密,然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第二转动辊14转动,第二转动辊14的外侧与线缆本体6的外侧有一定的摩擦力,因此第二转动辊14的转动可以带动本装置进行缓慢移动,进而可以对线缆本体6进行巡查,工作人员将线缆本体6固定完毕后,将遮雨盖3放置在固定杆9的顶部,然后转动第一螺栓8,使得遮雨盖3、固定杆9和上箱体1连接紧密,进而放置雨水大量的进入本装置内部,影响本装置的正常使用,然后工作人员将增重块17放入增重盒7的内部,转动第二螺栓19,第二螺栓19进入底盖18和增重盒7的内部,进而使得本装置的重心稳定在下箱体2的内部,防止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翻转的情况,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增重块17进行拆装,在对线缆本体6进行检测时,漏电检测器本体21检测到漏电的情况时,通过报警器22对工作人员发出警示。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所述上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雨盖(3),所述上箱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组件(4)和连接组件(5),所述下箱体(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线缆本体(6),所述下箱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重盒(7),所述遮雨盖(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螺纹杆(41)、螺纹块(42)、第一连接杆(43)和第一卡套(44),所述上箱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1),所述螺纹杆(4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2),所述螺纹块(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3),所述第一连接杆(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套(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拉杆(51)、固定管(52)、弹簧(53)和转动管(54),所述上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52),所述固定管(5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51),所述拉杆(51)的外侧套设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的一端与固定管(52)的内壁焊接,所述下箱体(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拉杆(51)配合使用的转动管(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顶部与遮雨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套(11),所述下箱体(2)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12),所述第二卡套(11)的内圈设置有软垫(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辊(14),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内部均开设有与线缆本体(6)配合使用的放置孔(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盒(7)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增重块(17),所述增重盒(7)的底部设置有底盖(18),所述底盖(1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20),所述蓄电池(20)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漏电检测器本体(21),所述漏电检测器本体(21)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报警器(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该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遮雨盖,所述上箱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下箱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线缆本体,所述下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重盒,所述遮雨盖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线路故障巡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线路总长较长,覆盖范围较广,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逐步巡查,工作量较大,同时工作效率较低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飞 姜诗茂 赵蕾 余跃坤 龚喜旺 王建军 张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恒胜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1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