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
背景技术:
2.牵引带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的工具,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或手术前后的辅助固定治疗等,它可以使骨折复位,尤其是矫正骨折短缩移位,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旋转移位,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使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目前,一般的牵引带主要用于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但是在维持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不能运动,就容易使骨折部位出现血栓,会对腿部造成较大的损伤,且现有的牵引带一般仅仅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使用时表面较凉,会引起一定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血栓和具有加热功能的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包括第一牵引结构和第二牵引结构,所述第一牵引结构的一侧与第二牵引结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结构包括气压腔、充气泵、底座、充气嘴、换气管和电热丝,所述气压腔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下方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的一侧设置有换气管,所述充气泵之间设置有电热丝,充气泵、底座、充气嘴、换气管为按压式增压器的主要结构,其结构可通过按压的形式,将气体由充气嘴输入进入气压腔的内部,便可完成对牵引带的增压任务,在进行牵引带的使用时,可通过电热丝进行牵引带的预热,使牵引带表面具温度适宜,消除在进行腿部的牵引时产生的不适感。
6.较佳地,所述第一牵引结构还包括绑定带、粘带、粘布和牵引织带,所述绑定带的一侧与粘带固定连接,粘带相对一侧的所述绑定带的上表面与粘布固定连接,绑定带上表面的所述粘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牵引织带,绑定带用于进行牵引带的整体定位和气压防护,并防止第二牵引结构的滑脱,粘带在进行对患侧肢体进行包裹时,起到对牵引带的绑带作用,牵引织带用于进行绑定带的连接和绑定。
7.较佳地,所述绑定带内部设置有气压腔,气压腔内部的所述充气泵之间设置有电热丝,气压腔用于为高压气体提供承载的环境和所需的高压空间。
8.较佳地,所述第二牵引结构包括连接带扣、牵引包覆带、连接织带和防脱踏板,所述连接带扣的一端与连接织带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织带的下方与牵引包覆带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织带一端通过连接带扣与防脱踏板活动连接,连接带扣用于织带之间的连接,起到连接枢纽的作用,牵引包覆带用于患侧肢体进行包裹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连
接织带用于进行牵引包覆带的连接和绑定,防脱踏板用于配合第一牵引结构对第二牵引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连接,防止牵引带的脱落。
9.较佳地,所述第一牵引结构中的牵引织带的一端通过连接带扣与第二牵引结构中的牵引包覆带活动连接,通过牵引织带的一端通过连接带扣与牵引包覆带活动连接的方式,用于进行第一牵引结构和第二牵引结构的连接绑定。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包括第一牵引结构和第二牵引结构,解决了引发血栓的问题,在第一牵引结构和第二牵引结构中设置有气压腔、充气泵、底座、充气嘴和换气管,其中充气泵、底座、充气嘴、换气管为按压式增压器的主要结构,其结构可通过按压的形式,将气体由充气嘴输入进入气压腔的内部,气压腔内部产生高压环境,使牵引带向外膨胀拓展,对腿部施加向内的压力作用,以防止骨折引起的血栓;
12.本实用新型的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包括第一牵引结构和第二牵引结构,解决了使用不适的问题,在第一牵引结构和第二牵引结构中设置有绑定带、牵引包覆带和电热丝,其中绑定带和牵引包覆带为牵引带的包覆主体,可对患侧肢体进行包裹,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而在进行牵引带的使用时,可通过电热丝进行牵引带的预热,使牵引带表面具温度适宜,消除在进行腿部的牵引时产生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解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牵引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牵引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脱踏板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图。
19.附图中,1、第一牵引结构;2、第二牵引结构;101、绑定带;102、粘带;103、粘布;104、牵引织带;105、气压腔;106、充气泵;107、底座;108、充气嘴;109、换气管;110、电热丝;201、连接带扣;202、牵引包覆带;203、连接织带;204、防脱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21.实施例1
22.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包括第一牵引结构1和第二牵引结构2,第一牵引结构1的一侧与第二牵引结构2活动连接,通过牵引织带104的一端通过连接带扣201与牵引包覆带202活动连接的方式,用于进行第一牵引结构1和第二牵引结构2的连接绑定,第一牵引结构1包括气压腔105、充气泵106、底座107、充气嘴108、换气管109和电热丝110,气压腔105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充气泵106,充气泵106的下方与
底座107固定连接,底座107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嘴108,充气嘴108的一侧设置有换气管109,充气泵106之间设置有电热丝110。
23.较佳地,第一牵引结构1还包括绑定带101、粘带102、粘布103和牵引织带104,绑定带101的一侧与粘带102固定连接,粘带102相对一侧的绑定带101的上表面与粘布103固定连接,绑定带101上表面的粘布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牵引织带104。
24.绑定带101内部设置有气压腔105,气压腔105内部的充气泵106之间设置有电热丝110;
25.绑定带101为绑定在膝盖偏上方的大腿部位的绑带,其内部结构与第二牵引结构2相同,用于进行牵引带的整体定位和气压防护,并防止第二牵引结构2的滑脱,粘带102与粘布103为配套使用的粘定结构,在进行对患侧肢体进行包裹时,起到对牵引带的绑带作用,牵引织带104为固定在绑定带101外表面的绑定织带,用于进行绑定带101的连接和绑定,气压腔105设置在绑定带101的内部,为封闭的空间结构,用于为高压气体提供承载的环境和所需的高压空间,充气泵106、底座107、充气嘴108、换气管109为按压式增压器的主要结构,其中充气泵106为气体输入气压腔105的结构,底座107为充气泵106固定和连接的底部结构,充气嘴108设置在气压腔105的内部,与气压腔105互通,换气管109为换气的管道,与外界互通,其结构可通过按压的形式,将气体由充气嘴108输入进入气压腔105的内部,便可完成对牵引带的增压任务,电热丝110设置在气压腔105内部的充气泵106之间,在进行牵引带的使用时,可通过电热丝110进行牵引带的预热,使牵引带表面具温度适宜,消除在进行腿部的牵引时产生的不适感。
26.较佳地,第二牵引结构2包括连接带扣201、牵引包覆带202、连接织带203和防脱踏板204,连接带扣201的一端与连接织带203活动连接,连接织带203的下方与牵引包覆带202固定连接,连接织带203一端通过连接带扣201与防脱踏板204活动连接;
27.连接带扣201为连接织带203和牵引织带104连接和绑定的结构,用于织带之间的连接,起到连接枢纽的作用,牵引包覆带202为小腿和脚部包覆的结构,为主要的腿部和脚部牵引结构,用于对患侧肢体进行包裹牵引,并进行小腿和脚部的定位,防止脚部下垂,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连接织带203为固定在牵引包覆带202外表面的绑定织带,用于进行牵引包覆带202的连接和绑定,防脱踏板204为设置在脚部的牵引带定位结构,用于配合第一牵引结构1对第二牵引结构2进行进一步的连接,防止牵引带的脱落和脚部下垂。
28.较佳地,第一牵引结构1中的牵引织带104的一端通过连接带扣201与第二牵引结构2中的牵引包覆带202活动连接;
29.通过牵引织带104的一端通过连接带扣201与牵引包覆带202活动连接的方式,用于进行第一牵引结构1和第二牵引结构2的连接绑定。
30.本实用新型的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牵引带通电预热,然后将第一牵引结构1对应在骨折腿的大腿的位置,将第二牵引结构2对应在骨折的小腿位置,并将防脱踏板204放置在脚底,然后将绑定带101和牵引包覆带202在腿部进行围绕,然后通过粘带102和粘布103进行粘接,然后在绑定后的牵引带的两侧找到充气泵106所在位置,并通过双手按压,将气体由充气嘴108输入进入气压腔105的内部,便可完成对牵引带的增压任务。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牵引结构(1)和第二牵引结构(2),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的一侧与第二牵引结构(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包括气压腔(105)、充气泵(106)、底座(107)、充气嘴(108)、换气管(109)和电热丝(110),所述气压腔(105)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充气泵(106),所述充气泵(106)的下方与底座(10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7)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嘴(108),所述充气嘴(108)的一侧设置有换气管(109),所述充气泵(106)之间设置有电热丝(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还包括绑定带(101)、粘带(102)、粘布(103)和牵引织带(104),所述绑定带(101)的一侧与粘带(102)固定连接,粘带(102)相对一侧的所述绑定带(101)的上表面与粘布(103)固定连接,绑定带(101)上表面的所述粘布(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牵引织带(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带(101)内部设置有气压腔(105),气压腔(105)内部的所述充气泵(106)之间设置有电热丝(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结构(2)包括连接带扣(201)、牵引包覆带(202)、连接织带(203)和防脱踏板(204),所述连接带扣(201)的一端与连接织带(203)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织带(203)的下方与牵引包覆带(2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织带(203)一端通过连接带扣(201)与防脱踏板(204)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中的牵引织带(104)的一端通过连接带扣(201)与第二牵引结构(2)中的牵引包覆带(202)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包括第一牵引结构和第二牵引结构,其中第一牵引结构的一侧与第二牵引结构活动连接,第一牵引结构包括气压腔、充气泵、底座、充气嘴、换气管和电热丝,气压腔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充气泵,充气泵的下方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嘴,充气嘴的一侧设置有换气管,充气泵之间设置有电热丝。本实用新型的骨科防足下垂气压牵引带结构简单,不仅具有牵引固定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增压的形式来防止血栓和防足下垂,可同时满足医疗和防护,具有良好的医用价值。好的医用价值。好的医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黄梦婷 张小虎 罗雪 侯晴晴 邓秀香 黄彩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