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除静电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布料除静电系统。
背景技术:
2.布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使得布料带上静电,若不对布料上的静电进行去除,则布料会吸附上灰尘,影响布料的生产质量,传统的布料静电去除设备,主要依靠电离空气,使其带有产生正负离子的风,吹向布料,使其中和布料上的静电,但是若不控制好空气中的正负离子含量,可能会导致多余的正负离子吸附于布料上,从而降低布料的静电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除静电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4.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布料除静电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固定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导电轮座,所述导电轮座右侧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电离圆筒座,所述电离圆筒座右侧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滚轮座,二个所述导电轮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布料剩余静电去除的副静电去除组件,二个所述电离圆筒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布料大部分静电去除的主静电去除组件;
5.所述副静电去除组件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导电轮,二个所述导电轮内均设置有导电筒,二个所述导电轮和对应侧的所述导电筒之间均固定有金属杆,二个所述导电筒内均转动配合有导电轴,二个所述导电轴内均滑动配合有导电块,二个所述导电块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导电筒内壁抵接;
6.所述主静电去除组件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电离筒,二个所述电离筒内均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密封盘,二个所述电离筒内均设置有限位块,二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密封盘滑动配合,二个所述限位块内均设置有丝杆,二个所述丝杆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密封盘螺纹配合。
7.优选地,后侧的所述导电轮座内设有齿轮腔,二个所述导电筒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于前后两侧的所述导电轮座内,二个所述导电筒后侧部分均向后延伸至所述齿轮腔内,二个所述导电筒后侧末端均固定有从动齿轮,二个所述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齿轮腔后侧设有与后侧的所述导电轮座固设的电机,所述电机前端动力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前侧部分向前延伸至所述齿轮腔内,所述电机轴前侧末端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下侧的所述从动齿轮啮合,通过所述主动齿轮带动上下两侧的从动齿轮转动,以此实现上下两侧的所述导电轮同时相向转动。
8.优选地,二个所述导电轴前后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的所述导电轮座内,二个所述导电轴内均设有开口向上的导电块腔,二个所述导电块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导电块腔滑动配合,二个所述导电块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导电块腔底壁之间固定有导电块弹簧,所述底座下端面固定有接地针,所述接地针和二个所述导电块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利用所述导
电轮与布料接触,能够将布料上的静电所述导电轮和所述接地针接地,以此提高布料除静电效果。
9.优选地,二个所述电离圆筒座均固定有于所述底座上端面上,二个所述电离筒前后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的所述电离圆筒座内侧端壁上,二个所述电离筒内均设有电离腔,二个所述电离腔外侧均连通设有排气口,下侧的所述排气口位于下侧的所述限位块上侧,上侧的所述排气口位于上侧的所述限位块下侧,二个所述排气口远离对应侧的所述限位块一端开口设置,二个所述限位块内均设有左右贯通的丝杆腔,二个所述丝杆腔前后端壁内均转动配合有转动轴,四个所述转动轴内侧部分均向内延伸至所述丝杆腔内,其外侧部分向外延伸至对应侧的所述电离圆筒座内,四个所述密封盘和对应侧的所述电离腔滑动配合,通过调节前后两侧的所述密封盘的间距,能够控制排气口吹出的风的宽度,使其与布料宽度相匹配。
10.优选地,后侧的所述电离圆筒座内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后侧设有锥齿轮腔,后侧的二个所述转动轴均向后延伸至所述皮带腔内,所述锥齿轮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有转盘轴,所述转盘轴后侧部分向后延伸至后侧的所述电离圆筒座外,其前侧部分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锥齿轮腔至所述皮带腔内,后侧的所述转动轴后侧末端和所述转盘轴前侧末端之间动力配合有皮带,所述转盘轴后侧末端固定有转盘。
11.优选地,所述锥齿轮腔上侧设有变阻腔,所述变阻腔下端壁内转动配合有丝杆轴,所述丝杆轴上侧部分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变阻腔至所述变阻腔上端壁内,其下侧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所述丝杆轴下侧末端和所述转盘轴外周上均固定有锥齿轮,二个所述锥齿轮分别位于所述锥齿轮腔内,二个所述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变阻腔上下端壁之间固定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外周上固定有线圈,所述丝杆轴上螺纹配合有导电拨片,所述导电拨片和所述变阻腔之间滑动配合,二个所述电离筒外周上均固定有电离块,二个所述电离块分别位与对应侧的所述排气口相对设置,二个所述电离筒外周上固定有位于所述电离块左侧的进气口,二个所述电离块均与所述导电杆下端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电拨片后端通过导线连接于电源,所述导电拨片和所述线圈外周抵接,通过改变所述导电拨片与所述线圈的抵接位置,能够改变所述电离块的防电量,以此调节电离腔内空气的正负离子含量。
12.优选地,二个所述滚轮座均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端面上,二个所述滚轮座之间固定有上下对称的滚轮轴,二个所述滚轮轴外周上均转动配合有滚轮。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电离块电离电离腔内的空气,使其产生正负离子,再通过排气口吹向布料,使得布料上的静电被中和,可调整间距的前后两侧的限位块,使得排气口吹出的风的宽度能够根据布料宽度调节,同时电离块的放电量减小,使得电离产生的正负离子量降低,从而避免过多的正负离子吹向布料而降低静电去除效果,而且,通过上下两侧的导电轮与布料抵接,能够将布料上残余的静电通过接地针接地,进一步提高布料静电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15.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布料除静电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发明图2中a-a的示意图;
17.图4是本发明图2中b-b的示意图;
18.图5是本发明图2中导电轮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6是本发明图2中密封盘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7是本发明图3中导电轴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8是本发明图4中丝杆轴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9是本发明图4中密封盘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中:
24.10、底座;11、导电轮座;12、导电轮;13、密封盘;14、滚轮轴;15、滚轮;16、滚轮座;17、电离圆筒座;18、导电轴;19、金属杆;20、皮带腔;21、接地针;22、丝杆轴;23、进气口;24、电离块;25、导电筒;26、导电块腔;27、导电块;28、导电块弹簧;29、电离腔;30、丝杆腔;31、限位块;32、电离筒;33、排气口;34、主动齿轮;35、电机轴;36、电机;37、齿轮腔;38、从动齿轮;39、线圈;40、转动轴;41、导电杆;42、锥齿轮;43、皮带;44、锥齿轮腔;45、转盘轴;46、转盘;47、导电拨片;48、变阻腔;49、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下面详尽说明该一种布料除静电系统的具体特征:
26.参照图1-图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布料除静电系统,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侧固定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导电轮座11,所述导电轮座11右侧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电离圆筒座17,所述电离圆筒座17右侧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滚轮座16,二个所述导电轮座11之间设置有用于布料剩余静电去除的副静电去除组件,二个所述电离圆筒座17之间设置有用于布料大部分静电去除的主静电去除组件;
27.所述副静电去除组件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导电轮12,二个所述导电轮12内均设置有导电筒25,二个所述导电轮12和对应侧的所述导电筒25之间均固定有金属杆19,二个所述导电筒25内均转动配合有导电轴18,二个所述导电轴18内均滑动配合有导电块27,二个所述导电块27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导电筒25内壁抵接;
28.所述主静电去除组件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电离筒32,二个所述电离筒32内均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密封盘13,二个所述电离筒32内均设置有限位块31,二个所述限位块31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密封盘13滑动配合,二个所述限位块31内均设置有丝杆49,二个所述丝杆49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密封盘13螺纹配合。
29.其中,后侧的所述导电轮座11内设有齿轮腔37,二个所述导电筒25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于前后两侧的所述导电轮座11内,二个所述导电筒25后侧部分均向后延伸至所述齿轮腔37内,二个所述导电筒25后侧末端均固定有从动齿轮38,二个所述从动齿轮38之间相互啮合,所述齿轮腔37后侧设有与后侧的所述导电轮座11固设的电机36,所述电机36前端动力连接有电机轴35,所述电机轴35前侧部分向前延伸至所述齿轮腔37内,所述电机轴35前侧末端固定有主动齿轮34,所述主动齿轮34与下侧的所述从动齿轮38啮合,通过所述主动齿轮34带动上下两侧的从动齿轮38转动,以此实现上下两侧的所述导电轮12同时相向转动。
30.其中,二个所述导电轴18前后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的所述导电轮座11内,二个所述导电轴18内均设有开口向上的导电块腔26,二个所述导电块27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导电块腔26滑动配合,二个所述导电块27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导电块腔26底壁之间固定有导电块弹簧28,所述底座10下端面固定有接地针21,所述接地针21和二个所述导电块27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利用所述导电轮12与布料接触,能够将布料上的静电所述导电轮12和所述接地针21接地,以此提高布料除静电效果。
31.其中,二个所述电离圆筒座17均固定有于所述底座10上端面上,二个所述电离筒32前后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的所述电离圆筒座17内侧端壁上,二个所述电离筒32内均设有电离腔29,二个所述电离腔29外侧均连通设有排气口33,下侧的所述排气口33位于下侧的所述限位块31上侧,上侧的所述排气口33位于上侧的所述限位块31下侧,二个所述排气口33远离对应侧的所述限位块31一端开口设置,二个所述限位块31内均设有左右贯通的丝杆腔30,二个所述丝杆腔30前后端壁内均转动配合有转动轴40,四个所述转动轴40内侧部分均向内延伸至所述丝杆腔30内,其外侧部分向外延伸至对应侧的所述电离圆筒座17内,四个所述密封盘13和对应侧的所述电离腔29滑动配合,通过调节前后两侧的所述密封盘13的间距,能够控制排气口33吹出的风的宽度,使其与布料宽度相匹配。
32.其中,后侧的所述电离圆筒座17内设有皮带腔20,所述皮带腔20后侧设有锥齿轮腔44,后侧的二个所述转动轴40均向后延伸至所述皮带腔20内,所述锥齿轮腔44后端壁内转动配合有转盘轴45,所述转盘轴45后侧部分向后延伸至后侧的所述电离圆筒座17外,其前侧部分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锥齿轮腔44至所述皮带腔20内,后侧的所述转动轴40后侧末端和所述转盘轴45前侧末端之间动力配合有皮带43,所述转盘轴45后侧末端固定有转盘46。
33.其中,所述锥齿轮腔44上侧设有变阻腔48,所述变阻腔48下端壁内转动配合有丝杆轴22,所述丝杆轴22上侧部分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变阻腔48至所述变阻腔48上端壁内,其下侧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44内,所述丝杆轴22下侧末端和所述转盘轴45外周上均固定有锥齿轮42,二个所述锥齿轮42分别位于所述锥齿轮腔44内,二个所述锥齿轮4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变阻腔48上下端壁之间固定有导电杆41,所述导电杆41外周上固定有线圈39,所述丝杆轴22上螺纹配合有导电拨片47,利用所述丝杆轴22转动,所述导电拨片47能够上下运动,所述导电拨片47和所述变阻腔48之间滑动配合,二个所述电离筒32外周上均固定有电离块24,二个所述电离块24分别位与对应侧的所述排气口33相对设置,二个所述电离筒32外周上固定有位于所述电离块24左侧的进气口23,二个所述电离块24均与所述导电杆41下端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电拨片47后端通过导线连接于电源,所述导电拨片47和所述线圈39外周抵接,通过改变所述导电拨片47与所述线圈39的抵接位置,能够改变所述电离块24的防电量,以此调节所述电离腔29内空气的正负离子含量。
34.优选地,二个所述滚轮座16均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端面上,二个所述滚轮座16之间固定有上下对称的滚轮轴14,二个所述滚轮轴14外周上均转动配合有滚轮15,上下两侧所述滚轮轴14与对应侧的所述滚轮15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布料在输送过程中能保持绷紧。
35.本发明的一种布料除静电系统,其工作流程如下:
36.本发明将布料从右侧穿过上下两侧的滚轮15之间、上下两侧的电离筒32之间和上下两侧的导电轮12之间,二个导电轮12均与布料相抵接。
37.启动本发明,使得导电杆41通电,从而使得上下两侧的电离块24得电,则二个电离块24产生尖端放电,使得二个电离块24对对应侧的电离腔29内的空气电离,使得其内的空气产生正负离子。
38.二个进气口23一端均连接于气泵,启动气泵使得进气口23对对应侧的电离腔29内吹气,使得对应侧的电离腔29内的空气通过对应侧的排气口33向布料吹气,则带有正负离子的空气吹向布料,使得布料上带有的静电被其中和,以此减少布料上所带的静电。
39.与此同时,启动电机36,则使得电机轴35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34转动,进而使得下侧的从动齿轮38转动,进而带动上侧的从动齿轮38转动,从而使得上下两侧的导电筒25同时相对转动,从而带动上下两侧的导电轮12同时相对转动,则使得布料向左输送,布料上残余静电通过导电轮12、金属杆19、导电筒25以及导电块27,再由导线和接地针21输入地下,以此实现将静电完全除去干净。
40.若待除静电的布料宽度较小,则转动转盘46,使得转盘轴45转动,通过皮带43带动上下两侧的转动轴40同时转动,进而带动上下两侧的丝杆49转动,进而使得前后两侧的密封盘13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从排气口33吹出的风宽度减小,以此与布料宽度相对应。
41.同时,转动转盘轴45,带动后侧的锥齿轮42转动,从而使得上侧的锥齿轮42转动,进而带动丝杆轴22转动,进而使得导电拨片47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线圈39的电阻增大,进而使得电离块24通电量降低,从而使得电离块24尖端放电量减小,进而使得电离腔29内的电离量降低,从而避免了减少通风量的排气口33吹出的风带有过多的正负离子,而导致布料除静电后过多的正负离子重新吸附于布料上。
4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