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QC串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5-05  187


    upqc串联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upqc串联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设备越来越多,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改善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各种电能质量调节器应运而生。现阶段,市场上比较多的电能质量调节器在功能上说比较单一,面对多种多样的电能质量问题不能完全解决,而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是具有两个变流器的电能质量调节器,其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但upqc目前也具有若干缺点,如:外观偏大、内部结构复杂、散热效果不佳等。
    3.专利文献cn208078650u公开了一种upqc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正面轴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柜体的内部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侧轴连接有第一轴套,所述轴套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内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上端连通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散热孔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侧固定套接有第二轴套。但其体积仍然很大,而且并未对内部空间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pqc串联装置。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upqc串联装置,包括箱体前板、箱体后板、箱体左板、箱体右板、箱体底板、箱体顶板、风机安装板、电容板安装板、电感板安装板、控制元件安装板以及散热片;
    6.所述箱体前板、箱体后板、箱体左板、箱体右板、箱体底板、箱体顶板形成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风机安装板、电容板安装板、电感板安装板、控制元件安装板以及散热片均设置在容纳空间中;
    7.所述风机安装板与所述箱体底板垂直布置,所述风机安装板的底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风机安装板的顶端与所述电容板安装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电容板安装板与所述箱体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电容板安装板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前板上,所述电容板安装板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左板、箱体右板连接;
    8.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板与所述箱体底板平行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电容板安装板的上方,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板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前板上,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板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左板、箱体右板连接;
    9.所述电容板安装板的后端通过第一钣金与散热片的前端连接,所述散热片的后端通过第二钣金与所述电感板安装板的前端连接,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电容板安装板的底端的高于所述散热片顶端的;
    10.所述电感板安装板与所述箱体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电感板安装板的后端安装在所
    述箱体后板上,所述电感板安装板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左板、箱体右板连接;
    11.所述电容板安装板、第一钣金、散热片顶端、第二钣金以及电感板安装板将容纳空间分为上腔室以及下腔室;
    12.所述风机安装板用于安装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散热片;电容板安装板用于安装电容pcb板;电感板安装板用于安装电感pcb板、滤波pcb板、端子pcb板;
    13.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长翅片厚基板散热片。
    14.优选的,包括后端子板,所述后端子板设置在上腔室,且安装在所述电感pcb 板上,所述后端子板悬空安装在电感pcb板上;所述悬空安装为后端子板通过支脚安装在所述电感pcb板上,后端子板本身不与电感pcb板接触。
    15.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熔断器与第二熔断器,所述第一熔断器与第二熔断器均安装在电容pcb板上,所述第一熔断器与第二熔断器采用对叠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容pcb板上,所述对叠安装为,通过支架使第一熔断器设置在第二熔断器的上方。
    16.优选的,还包括接地点,所述接地点设置在箱体后板上,所述接地点为凸台,所述凸台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箱体后板。
    17.优选的,电容板采线采用线材连接。
    18.优选的,所述支脚为螺柱。
    19.优选的,还包括后端子,所述后端子的一端通过导线集中于所述后端子板上,所述后端子的另一端与动插件结构相匹配。
    20.优选的,所述风机安装板、电容板安装板、电感板安装板、控制元件安装板均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左板、箱体右板连接。
    21.优选的,所述第一钣金与第二钣金均与所述箱体底板垂直布置。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大,很大程度的缩小了upqc串联装置的外形尺寸及设备重量,节约了运输成本及钣金材料成本;并且通过散热片、风机共同作用,更有利于整体散热。
    24.2、本实用新型整体上下腔室布置,且电子层密封,更有效的保障了元器件的操作环境,减少粉尘对元器件的影响,大大的延长元器件寿命。
    25.3、本实用新型装置内部结构简单明了,拆装方便,接线均位于上腔室,便于生产加工及后期维护;
    26.4、后端子与动插接结构匹配,更便捷更安全,同时接地点采用了凸台设计,更好的保证了接地端子的接触性,提升了upqc串联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8.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后侧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后视图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右视图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接地点示意图
    33.图6本发明后端子悬空布置示意图;
    34.图7本发明熔断器对叠安示意图。
    35.图中示出:
    [0036][0037]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9]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pqc串联装置,包括箱体前板1、箱体后板2、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箱体底板5、箱体顶板6、风机安装板7、电容板安装板8、电感板安装板9、控制元件安装板10、散热片11、后端子板16、第一熔断器14、第二熔断器15以及接地点18;
    [0040]
    如图1-图4所示,所述箱体前板1、箱体后板2、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箱体底板5、箱体顶板6形成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设置有容纳空间,内部有钣金对接;所述风机安装板7、电容板安装板8、电感板安装板9、控制元件安装板10 以及散热片11均设置在容纳空间中;
    [0041]
    所述风机安装板7与所述箱体底板5垂直布置,所述风机安装板7的底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底板5上,所述风机安装板7的顶端与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底端连接,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与所述箱体底板5平行设置,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前板1上,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连接;
    [0042]
    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板10与所述箱体底板5平行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上方,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板10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前板1上,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板10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连接;
    [0043]
    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后端通过第一钣金12与散热片11的前端连接,所述散热片11的后端通过第二钣金13与所述电感板安装板9的前端连接,也就是说,散热片11靠第一钣金12和第二钣金13前后挤压且固定在一起,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钣金12与第二钣金13均与所述箱体底板5垂直布置。所述散热片11安装在所述箱体底板5上;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底端的高于所述散热片11顶端;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散热片11为长翅片厚基板散热片,使upqc串联装置中的igbt 模组可以有效的进行散热,同时由于电容板安装板8的底端的高于所述散热片11 顶端,即电容高度抬高至散热片11上端,从而减少了电容的阻挡对风速的影响,更好的进行igbt的散热。值得注意的是,平行布置的电容板安装板8与控制元件安装板10,将所述容纳空间的一端分为三层结构,更大程度的利用了空间。
    [0044]
    所述电感板安装板9与所述箱体底板5平行设置,所述电感板安装板9的后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后板2上,所述电感板安装板9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左板 3、箱体右板4连接;
    [0045]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风机安装板7、电容板安装板8、电感板安装板9、控制元件安装板10均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连接。
    [0046]
    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第一钣金12、散热片11顶端、第二钣金13以及电感板安装板9将容纳空间分为上腔室以及下腔室;所述upqc串联装置中绝大部分电子元器件均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所述上下腔室的设计可以有效的进行电子层密封,减少灰尘对元器件的影响,延长元器件的寿命。
    [0047]
    所述风机安装板7用于安装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散热片11;装置内部为主要为风冷散热,辅助以自然散热,散热效果明显,特别地,散热风机选用通风量大,噪音低的散热风机,充分发挥风机的散热效果。电容板安装板8用于安装电容pcb板17;电感板安装板9用于安装电感pcb板21、滤波pcb板、端子pcb 板;控制元件安装板10用于安装电源pcb板、信号pcb板、采样pcb板、长条pcb板等。在一个优选例中,电源pcb板、信号pcb板、采样pcb板、长条pcb板分层布设置于控制元件安装板10上,更好的利用了空间,减少了upqc串联装置的整体尺寸;
    [0048]
    所述upqc串联装置还包括后端子板16与后端子19,所述后端子19的一端通过导线集中于所述后端子板16上,所述后端子19的另一端与动插件结构相匹配,使所述upqc串联装置需要外接铜排时,可以更快捷、更准确的完成对接;所述后端子板16独立设计安装,将后端子19集中一体,便于集中接线处理,且后端子板16体积小巧,便于后期端子更换维修。除此以外,所述后端子板16设置在上腔室,且安装在所述电感pcb板21上,所述后端子板16悬空安装在电感pcb板21上;如图6所示,所述悬空安装为后端子板16通过支脚安装在所述电感pcb板21上,后端子板16本身不与电感pcb板接触,此设计能更好的节省了空间,缩短了upqc 串联装置的纵向尺寸。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支脚为螺柱。
    [0049]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熔断器15均安装在电容pcb板17上,所述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熔断器15采用对叠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容pcb板17上,所述对叠安装为,通过支架使第一熔断器14设置在第二熔断器15的上方。此设计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能更好的节省了安装空间。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熔断器15的型号相同,所述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熔断器15之间存在第一平面,使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熔断器15沿所述第一平面对称,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箱体底板5。
    [0050]
    如图与图5所示,所述接地点18设置在箱体后板2上,所述接地点18为凸台,所述凸台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箱体后板2。此设计可以保证接地端子与接地点18更好的接触,保证完好的接地状态;
    [0051]
    在一个优选例中,电容板采线采用线材连接,减少的铜排的使用率,降低了成本,同时避免了多个铜排搭接的情况,简化了安装方式。
    [005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轻简的upqc串联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钣金零件等组装成一个简易的箱式结构,其目的在于upqc串联装置即有源滤波装置的电器元件不外露,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且拼装方便,便于后期维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风冷和自然冷却两种冷却方式,加之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有效的发挥风机和散热片11的能效,更好的达到模块的散热效果;同时采用上下腔室布置的布置方式,一方面更大程度的利用了空间,另一方面保证了电子层的密封;此外后端接线采用动插接,且后端子19通过导线集中于后端子板16上,更好的保证了接线的集中性和安全性;最后本使用新型还设计了接地点18的凸台结构,更好的保证了接地的安全性;通过以上几点的改进优化,使得该模块布置合理、拆装方便、结构紧凑、散热性能好、安全性能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upqc串联装置,特别是,upqc 串联侧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优化,主要解决了现有upqc串联装置结构外观偏大、内部结构复杂、接线不方便、对外联通困难能技术难点;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腔室的设计实现电子层密封,通过风冷和自然冷却并用的双向散热方式,更好的保护元器件,增加了元器件使用寿命;
    [0053]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54]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前板(1)、箱体后板(2)、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箱体底板(5)、箱体顶板(6)、风机安装板(7)、电容板安装板(8)、电感板安装板(9)、控制元件安装板(10)以及散热片(11);所述箱体前板(1)、箱体后板(2)、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箱体底板(5)、箱体顶板(6)形成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风机安装板(7)、电容板安装板(8)、电感板安装板(9)、控制元件安装板(10)以及散热片(11)均设置在容纳空间中;所述风机安装板(7)与所述箱体底板(5)垂直布置,所述风机安装板(7)的底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底板(5)上,所述风机安装板(7)的顶端与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底端连接,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与所述箱体底板(5)平行设置,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前板(1)上,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连接;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板(10)与所述箱体底板(5)平行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上方,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板(10)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前板(1)上,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板(10)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连接;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后端通过第一钣金(12)与散热片(11)的前端连接,所述散热片(11)的后端通过第二钣金(13)与所述电感板安装板(9)的前端连接,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箱体底板(5)上;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的底端的高于所述散热片(11)顶端的;所述电感板安装板(9)与所述箱体底板(5)平行设置,所述电感板安装板(9)的后端安装在所述箱体后板(2)上,所述电感板安装板(9)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连接;所述电容板安装板(8)、第一钣金(12)、散热片(11)顶端、第二钣金(13)以及电感板安装板(9)将容纳空间分为上腔室以及下腔室;所述风机安装板(7)用于安装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散热片(11);电容板安装板(8)用于安装电容pcb板;电感板安装板(9)用于安装电感pcb板(21)、滤波pcb板、端子pcb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1)为长翅片厚基板散热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子板(16),所述后端子板(16)设置在上腔室,且安装在所述电感pcb板(21)上,所述后端子板(16)悬空安装在电感pcb板(21)上;所述悬空安装为后端子板(16)通过支脚安装在所述电感pcb板(21)上,后端子板(16)本身不与电感pcb板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熔断器(15),所述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熔断器(15)均安装在电容pcb板(17)上,所述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熔断器(15)采用对叠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容pcb板上,所述对叠安装为,通过支架使第一熔断器(14)设置在第二熔断器(15)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点(18),所述接地点(18)设置在箱体后板(2)上,所述接地点(18)为凸台,所述凸台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箱体后板(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容板采线采用线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螺柱(20)。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端子(19),所述后端子(19)的一端通过导线集中于所述后端子板(16)上,所述后端子(19)的另一端与动插件结构相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安装板(7)、电容板安装板(8)、电感板安装板(9)、控制元件安装板(10)均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左板(3)、箱体右板(4)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qc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钣金(12)与第二钣金(13)均与所述箱体底板(5)垂直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PQC串联装置,包括箱体前板、箱体后板、箱体左板、箱体右板、箱体底板、箱体顶板、风机安装板、电容板安装板、电感板安装板、控制元件安装板以及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电容板安装板的底端的高于所述散热片顶端的;所述电容板安装板、第一钣金、散热片顶端、第二钣金以及电感板安装板将容纳空间分为上腔室以及下腔室;所述风机安装板用于安装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散热片;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大,很大程度的缩小了UPQC串联装置的外形尺寸及设备重量,节约了运输成本及钣金材料成本;并且通过散热片、风机共同作用,更有利于整体散热。更有利于整体散热。更有利于整体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齐新新 张宁 刘金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希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2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