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5-05  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


    背景技术:

    2.色母粒广泛应用于大部分热性树脂注塑、抽粒、压板、吹膜、线材、管材等生产加工中。色母粒由炭黑、载体和助剂等化工原料组成,以上原料需要经过充分搅拌混合,才能够进入密炼环节。现有技术中的色母粒原料搅拌装置基本采用单轴搅拌,即单个搅拌杆转动以带动搅拌件转动来对色母粒原料进行搅拌。该搅拌过程中,色母粒原料的流动较为规则,使得原料中的各种成分未能够充分混合,使得色母粒原料的混合效果不佳,且搅拌杆上的桨叶与搅拌容腔的内壁存在着间隙,而间隙部分的原料是无法很好的搅拌混合。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
    4.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包括:
    5.料桶,其具有上开口的投料口,其内腔下端面为两相连的内凹弧面;
    6.双轴搅拌组件,其包括两间隔转动设置于料桶内腔的搅拌轴,两搅拌轴的中心轴线与两内凹弧面的圆心分别一一对应重合设置,在搅拌轴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远离搅拌轴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活动抵触于内凹弧面上。
    7.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两内凹弧面的下端均贯穿有与搅拌轴同轴向的卸料槽口,所述料桶下端面铰接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上凸起有供与卸料槽口封堵配合的堵头,所述卸料板与所述料桶之间设有供锁止卸料板翻转的锁止构件,以使堵头保持封堵卸料槽口的配合状态。
    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卸料槽口的长度与料桶的宽度相等。
    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构件包括活动杆与转动设置于活动杆两端的限位块,所述料桶两侧位于卸料板下方设有活动斜槽,所述活动杆活动设置于活动斜槽上并抵持于卸料板下方,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勾部为可弹性形变设置,所述料桶一侧设有与挂钩勾部相勾接配合的固定轴。
    10.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两搅拌轴一端均设有齿轮,两齿轮啮合以使两搅拌轴相对转动,在料桶上设有供驱使搅拌轴转动的电机。
    1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料桶下端设有若干支撑杆。
    1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卸料板上供与所述活动杆的抵持面设有 pvc软垫。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双轴搅拌的形式以替代传统单轴搅拌流动规则的问题,以使原料各成分充分混合,且搅拌桨叶在转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桨叶上的轮轴随转动抵持着料桶下端两内凹弧面壁面移动,进而,实现高效充分搅拌,以避免搅拌桨叶与腔体内
    壁间隙的原料无法混合搅拌而影响效果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的剖面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的剖面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如图1至4所出示的,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较佳地提供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包括:料桶1,其具有上开口的投料口,其内腔下端面为两相连的内凹弧面2;双轴搅拌组件,其包括两间隔转动设置于料桶1内腔的搅拌轴3,两搅拌轴3的中心轴线与两内凹弧面2的圆心分别一一对应重合设置,在搅拌轴3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搅拌桨叶4,所述搅拌桨叶4远离搅拌轴3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轮轴5,所述轮轴5 活动抵触于内凹弧面2上。具体的,通过双轴搅拌的形式以替代传统单轴搅拌流动规则的问题,以使原料各成分充分混合,且搅拌桨叶4 在转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桨叶1上的轮轴5随转动抵持着料桶1下端两内凹弧面2壁面转动移动,进而,实现高效充分搅拌,以避免搅拌桨叶4与料桶1腔体内壁间隙的原料无法混合搅拌而影响效果成品质量。
    21.在两内凹弧面2的下端均贯穿有与搅拌轴3同轴向的卸料槽口6,所述料桶1下端面铰接有卸料板7,所述卸料板7上凸起有供与卸料槽口6封堵配合的堵头8,所述卸料板7与所述料桶1之间设有供锁止卸料板7翻转的锁止构件,以使堵头8保持封堵卸料槽口6的配合状态。具体的,通过堵头8为可弹性形变的硅胶密封制品或者堵头8 与卸料槽口6之间设置的密封环以实现卸料槽口6的密封,当需要卸料时,通过解锁锁止构件以使卸料板7翻转,进而,堵头6随卸料板 7翻转脱离,料桶1内腔物料经卸料槽口6随卸料板7导向输出至一预先放置于卸料板7下方的集料桶中。
    22.所述卸料槽口6的长度与料桶1的宽度相等。
    23.所述锁止构件包括活动杆9与转动设置于活动杆9两端的限位块 10,所述料桶1两侧位于卸料板7下方设有活动斜槽11,所述活动杆9活动设置于活动斜槽11上并抵持于卸料板7下方,所述限位块 10上设有挂钩12,所述挂钩12的勾部为可弹性形变设置,所述料桶 1一侧设有与挂钩12勾部相勾接配合的固定轴21。具体的,通过挂钩12的勾部随限位块10转动勾接于料桶1的固定轴21,以实现活动杆9相对活动斜槽11内位置的固定,当密封卸料槽口6时,活动杆9位于活动斜槽11上端时,挂钩12与固定轴21勾接锁止配合,当需要打开卸料槽口6,挂钩12的可弹性形变勾部脱离固定轴21,进而活动杆9沿活动斜槽11移动至活动斜槽11下端,进而卸料板7 向下翻转成卸料的导板。
    24.在两搅拌轴3一端均设有齿轮13,两齿轮13啮合以使两搅拌轴3相对转动,在料桶1上设有供驱使搅拌轴3转动的电机14。
    25.所述料桶1下端设有若干支撑杆15。
    26.所述卸料板7上供与所述活动杆9的抵持面设有pvc软垫。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桶(1),其具有上开口的投料口,其内腔下端面为两相连的内凹弧面(2);双轴搅拌组件,其包括两间隔转动设置于料桶(1)内腔的搅拌轴(3),两搅拌轴(3)的中心轴线与两内凹弧面(2)的圆心分别一一对应重合设置,在搅拌轴(3)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搅拌桨叶(4),所述搅拌桨叶(4)远离搅拌轴(3)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轮轴(5),所述轮轴(5)活动抵触于内凹弧面(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其特征在于:在两内凹弧面(2)的下端均贯穿有与搅拌轴(3)同轴向的卸料槽口(6),所述料桶(1)下端面铰接有卸料板(7),所述卸料板(7)上凸起有供与卸料槽口(6)封堵配合的堵头(8),所述卸料板(7)与所述料桶(1)之间设有供锁止卸料板(7)翻转的锁止构件,以使堵头(8)保持封堵卸料槽口(6)的配合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槽口(6)的长度与料桶(1)的宽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构件包括活动杆(9)与转动设置于活动杆(9)两端的限位块(10),所述料桶(1)两侧位于卸料板(7)下方设有活动斜槽(11),所述活动杆(9)活动设置于活动斜槽(11)上并抵持于卸料板(7)下方,所述限位块(10)上设有挂钩(12),所述挂钩(12)的勾部为可弹性形变设置,所述料桶(1)一侧设有与挂钩(12)勾部相勾接配合的固定轴(2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其特征在于:在两搅拌轴(3)一端均设有齿轮(13),两齿轮(13)啮合以使两搅拌轴(3)相对转动,在料桶(1)上设有供驱使搅拌轴(3)转动的电机(14)。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下端设有若干支撑杆(15)。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7)上供与所述活动杆(9)的抵持面设有pvc软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轴搅拌拌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桶,其具有上开口的投料口,其内腔下端面为两相连的内凹弧面;双轴搅拌组件,其包括两间隔转动设置于料桶内腔的搅拌轴,两搅拌轴的中心轴线与两内凹弧面的圆心分别一一对应重合设置,在搅拌轴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远离搅拌轴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活动抵触于内凹弧面上。通过双轴搅拌的形式以替代传统单轴搅拌流动规则的问题,以使原料各成分充分混合,且搅拌桨叶在转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桨叶上的轮轴随转动抵持着料桶下端两内凹弧面壁面移动,进而,实现高效充分搅拌,以避免搅拌桨叶与腔体内壁间隙的原料无法混合搅拌而影响效果成品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铁鹰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2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