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踩踏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5-05  104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抢救抢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踩踏平台。


    背景技术:

    2.在使用抢救抢险车进行救险时,由于车体底架较高,需要工作人员攀登扶梯上下抢救抢险车。目前的扶梯结构简单,仅由两个竖向管和多个横向管焊接而成,这种结构的扶梯工作人员攀登起来较为费力,同时工作人员往往需要携带工具进行攀登,导致工作人员攀登过程耗时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踩踏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人员上下抢救抢险车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踩踏平台,包括:
    5.支撑板,数量为两个,呈竖向设置,且均用于安装在车体外侧;两个所述支撑板间隔平行设置,且与车体固定连接;
    6.台阶踏板,数量为多个,均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多个所述台阶踏板自下向上依次间隔设置,各所述台阶踏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7.安装板,用于安装在车体底架上;所述安装板水平设置,且一侧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沿背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工作人员手扶的扶手;
    8.容纳盒,固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所述容纳盒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开口。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转动轴和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上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用于遮蔽所述开口;所述遮挡板上设有用于锁闭的锁具。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遮挡板上设有用于拉动所述遮挡板转动的扣手槽。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手为倒置的u型结构,所述扶手为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两侧;两个所述扶手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工作人员握持的凹槽,所述凹槽为长条结构,且与多个所述台阶踏板相对应。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台阶踏板上均设有防滑凸起。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为朝向另一个所述支撑板凸起的弧形板,用于避让车体的车轮,所述弧形板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立柱。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用于与车体外侧面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多个用于与车体底架上端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垫板的一侧面与所述支撑板靠近车体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沉孔。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台阶踏板之间均设有所述垫板。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踩踏平台,安装时,将安装板安装在车体底架上,且两个支撑板抵接于车体底架的外侧面上,并使安装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车体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踩踏多个台阶踏板自地面向车体攀登,并且手握安装板上的扶手,更容易向上用力,从而方便地登上车体;同时车体底架上设有与容纳盒相适配的缺口,容纳盒安装在缺口内,安装板支撑于车体底架上,将工具穿过开口存储于容纳盒,工作人员在攀登多个台阶踏板后,即将登上车体时再自容纳盒中取出工具,因而无需在攀登多个台阶踏板时携带工具,降低了工具携带的时间,更为省时地进行攀登,从而达到工作人员上下抢救抢险车省时省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俯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左视图。
    2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4.1、支撑板;11、凹槽;12、立柱;13、垫板;14、第一连接孔;15、弧形板;2、台阶踏板;21、防滑凸起;3、安装板;31、扶手;32、转动轴;33、遮挡板;34、锁具;35、扣手槽;36、第二连接孔;4、容纳盒;5、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进行说明。一种踩踏平台,包括支撑板1、台阶踏板2、安装板3以及容纳盒4;支撑板1的数量为两个,呈竖向设置,且均用于安装在车体5外侧;两个支撑板1间隔平行设置,且与车体5固定连接;台阶踏板2的数量为多个,均安装于两个支撑板1之间;多个台阶踏板2自下向上依次间隔设置,各台阶踏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固定连接;安装板3用于安装在车体5底架上;安装板3水平设置,且一侧固定安装于两个支撑板1的上端,安装板3的另一侧沿背离支撑板1的方向延伸;安装板3的上端设有用于工作人员手扶的扶手31;容纳盒4固设于安装板3的下端;容纳盒4靠近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开口。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时,将安装板3安装在车体5底架上,且两个支撑板1抵接于车体5底架的外侧面上,并使安装板3和支撑板1固定连接在车体5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踩踏多个台阶踏板2自地面向车体5攀登,并且手握安装板3上的扶手31,更容易向上用力,从而方便地登上车体5;同时车体5底架上设有与容纳盒4相适配的缺口,容纳盒4安装在缺口内,安装板3支撑于车体5底架上,将工具穿过开口存储于容纳盒4,工作人员在攀登多个台阶踏板2后,即将登上车体5时再自容纳盒4中取出工具,因而无需在攀登多个台阶踏板2时携带工具,降低了工具携带的时间,更为省时地进行攀登,从而达到工作人员上下抢救抢险车省时省力的目的。
    31.请参阅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板3靠近支撑板1的一端设有转动轴32和连接于转动轴32上的遮挡板33,遮挡板33用于遮蔽开口;遮挡板33上设有用于锁闭的锁具34,在安装板3的下端设置两个安装座,转动轴32转动的两端连接在两个安装座上,遮挡板33固定安装在转动轴32的外侧面上,且遮挡板33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轴32的长度方向相同,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转动轴32和遮挡板33转动,而打开或者封闭容纳盒4上的开口。在工作结束后将工具收回容纳盒4内,使用遮挡板33封闭开口,最后使用锁具34锁定遮挡板33与支撑板1。锁具34可采用推拉锁或者挂锁。容纳盒4与安装板3之间设有间隙,在安装板3的下端开设两个滑动槽,两个安装座的上端分别滑动配合于两个滑动槽内,因此在转动遮挡板33打开容纳盒4上的开口后,继续转动遮挡板33至与安装板3平行,然后借助安装座与滑动槽的滑动配合,就可以推动遮挡板33完全呈水平状进入到安装板3下方的间隙。
    32.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遮挡板33上设有用于拉动遮挡板33转动的扣手槽35,工作人员在打开遮挡板33时,手部握持于扣手槽35内,可以方便快捷地操控转动轴32和遮挡板33发生转动。扣手槽35为一个或者两个。扣手槽35为两个时,分别设于遮挡板33前端面的左右两侧。
    33.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扶手31为倒置的u型结构,扶手31为两个,分别固设于安装板3的上端面两侧;两个扶手3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工作人员在攀登该踩踏平台时可以使用手部握持在一个扶手31上,进而可以用力且平稳地向上攀登;工作人员在攀登至踩踏平台高处时,两只手分别抓紧在两个扶手31上,进而就可以快速、安全的登上安装板3、车体5底架上,使用方便,攀登操作安全快速。设置两个扶手3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使习惯左手或者右手者均能进行操作。
    34.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板1
    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工作人员握持的凹槽11,凹槽11为长条结构,且与多个台阶踏板2相对应,工作人员在刚开始攀登该踩踏平台时,距离安装板3上的扶手31较远,因此可以手部握持在支撑板1外侧的凹槽11中,进而可以更好地发力向上攀登,也更为安全。凹槽11为长条结构,与各台阶踏板2一一对应,因此工作人员在向上攀登至安装板3上上,始终可以握持在凹槽11内。
    35.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板3和台阶踏板2上均设有防滑凸起21,在抢救抢险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雨天、雪天等,导致工作人员在攀登多个台阶踏板2时极易出现打滑,对工作人员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在安装板3和台阶踏板2上安装多个防滑凸起21,多个防滑凸起21布满安装板3的上端面和台阶踏板2的上端面,降低工作人员发生打滑的概率,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36.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个支撑板1为朝向另一个支撑板1凸起的弧形板15,用于避让车体5的车轮,弧形板15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安装板3连接的立柱12,由于车体5底架上安装有车轮,因此在安装该踩踏平台时,为了节省安装空间,设置其中一个支撑板1为弧形板15,弧形板15的内凹弧面避让车轮,而不影响该踩踏平台的正常安装。同时在该弧形板15的上端处安装立柱12,安装板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立柱12和另一个支撑板1上,进而使两个支撑板1仍稳定、准确地与安装板3相连接。
    37.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支撑板1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垫板13,垫板13上设有用于与车体5外侧面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4;安装板3的上端设有多个用于与车体5底架上端连接的第二连接孔36,在车体5底架的上端面和外侧面均开设多个螺孔,在将安装板3和支撑板1安装在车体5底架上后,垫板13上的第一连接孔14与车体5底架外侧面上的螺孔一一同轴对齐,安装板3上的第二连接孔36与车体5底架上端面的螺孔一一同轴对齐,然后使用螺栓等紧固件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14、第二连接孔36并与对应位置的螺孔螺纹连接,实现安装板3、支撑板1与车体5底架固定连接的目的。垫板13安装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使垫板13和紧固件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
    38.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垫板13的一侧面与支撑板1靠近车体5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连接孔36为沉孔,即,支撑板1的侧面与车体5底架的外侧面贴合安装后,垫板13也与车体5底架的外侧面相接触,使垫板13与车体5底架外侧面之间不存在间隙,而后再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时,垫板13不会发生变形,确保垫板13与车体5底架连接地牢靠度。设置第二连接孔36为沉孔,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36并与螺孔螺纹连接后,螺栓的头部完全进入到第二连接孔36内,不会凸出在安装板3的上端,避免工作人员不小心而碰触到螺栓,提高了该踩踏平台的安全性。
    39.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台阶踏板2之间均设有垫板13,多个台阶踏板2自下向上间隔设置,使整个踩踏平台具有一定的竖向尺寸,因此在相邻的两个台阶踏板2之间均设置垫板13,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借助多个垫板13和多个螺栓使支撑板1可以更牢固、稳定地固定安装在车体5底架上,同时这种垫板13的布置方式,也是支撑板1的受力更为均匀,使支撑板1不易发生变形,安装准确度更高。在两个支撑板1的相对的侧面上均加工安装垫板13,使支撑板1各处受力均匀。
    4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数量为两个,呈竖向设置,且均用于安装在车体外侧;两个所述支撑板间隔平行设置,且与车体固定连接;台阶踏板,数量为多个,均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多个所述台阶踏板自下向上依次间隔设置,各所述台阶踏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安装板,用于安装在车体底架上;所述安装板水平设置,且一侧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沿背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工作人员手扶的扶手;容纳盒,固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所述容纳盒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转动轴和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上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用于遮蔽所述开口;所述遮挡板上设有用于锁闭的锁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上设有用于拉动所述遮挡板转动的扣手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为倒置的u型结构,所述扶手为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两侧;两个所述扶手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工作人员握持的凹槽,所述凹槽为长条结构,且与多个所述台阶踏板相对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台阶踏板上均设有防滑凸起。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支撑板为朝向另一个所述支撑板凸起的弧形板,用于避让车体的车轮,所述弧形板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立柱。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用于与车体外侧面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多个用于与车体底架上端连接的第二连接孔。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一侧面与所述支撑板靠近车体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沉孔。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踩踏平台,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台阶踏板之间均设有所述垫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踩踏平台,属于抢救抢险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台阶踏板、安装板以及容纳盒,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呈竖向设置,且均用于安装在车体外侧,两个支撑板间隔平行设置,且与车体固定连接,台阶踏板的数量为多个,均安装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多个台阶踏板自下向上依次间隔设置,各台阶踏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安装在车体底架上,安装板水平设置,且一侧固定安装于两个支撑板的上端,安装板的另一侧沿背离支撑板的方向延伸,安装板的上端设有扶手,容纳盒固设于安装板的下端;容纳盒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踩踏平台,达到工作人员上下抢救抢险车省时省力的目的。抢救抢险车省时省力的目的。抢救抢险车省时省力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毛向东 冯广斌 王正军 刘永进 张连武 梁伟杰 黄文斌 李万领 於磊 赵晔 蔡娜 鲁吉林 吕艳梅 张东 梁兵 方东兴 孙华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2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