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线圈缠绕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机内芯缠绕完成后,通常会在电机端部线圈回环部位通过绝缘纸将线圈之间间隔,间隔后通过端部绕穿绝缘绳将绝缘纸与线圈锁紧固定至一体,此种操作方式可直接将线圈与绝缘纸之间位置固定并且通过绳子将线圈锁固至原地无法挪移,提高了线圈稳定性。目前此种作业是通过手工作业完成,主要步骤是通过一个类似锥子的工具将绝缘绳顶过线圈然后通过手动实现系扣,目前遇到的问题是:1.绝缘绳为带状结构,其在通过锥状工具施力时不容易实现定点受力(即总是将绝缘绳扎透),不容易顶过线圈;2.绝缘绳在绕穿过程中操作现场无涨紧装置,绝缘绳在线辊上容易松动散落一地,影响作业人员周边的作业环境;3.现有的此类工具较为简单,使用不方便、作业效率慢。
3.针对现有技术上的弊端,作为本行业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改善,设计一款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其能够实现绝缘绳涨紧、穿插,以解决本行业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其可以实现对电机线圈以及绝缘纸固定时稳定供应绝缘绳,方便作业人员操作并且可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本装置实现以上技术功能的具体结构为:
5.一种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其包括一个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设置有绝缘绳固定辊实现自动释放绝缘绳,支撑架的后侧设置有一个拉伸架,所述的拉伸架上设置有竖直牵拉模块以及水平牵拉模块,通过水平牵拉模块与竖直牵拉模块配合实现绝缘绳的牵伸拉紧,所述的拉伸架的后侧设置有一个手锥,靠近手锥设置旋转台,将电机内芯放置到旋转台上实现电机内芯旋转时的绝缘绳穿插作业;所述的手锥包括一个锥把,锥把前侧为锥头,所述的锥把和锥头通透设计,所述的锥头的端部为平头设计;所述的锥头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槽,所述的卡槽为u型结构设置,其竖直通透实现绝缘绳向前推进时的卡固。
6.所述的牵拉模块包括一个竖直u型框架,所述的竖直u型框架内设置有竖直导轨,配合竖直导轨设置有牵拉装置,绝缘绳绕过牵拉装置向上延伸,在牵拉装置作用下,实现竖直导轮牵拉绝缘绳使其拉紧,所述的竖直牵拉模块上设置有入料导轮和出料导轮实现绝缘绳进入和导出的约束导向。
7.所述的水平牵拉模块包括一个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的水平杆上设置有斜支撑杆,所述的斜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拉簧实现牵伸杆的牵拉,所述的牵伸杆铰接在水平杆上,牵伸杆的末端设置有上导轮;上导轮的下部,在水平杆的尾端设置有下导轮。
8.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益效果总结如下:
9.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其通过绝缘绳固定辊实现绝缘绳的固定,在支撑
架上设置有竖直牵拉模块以及水平牵拉模块,通过两个牵拉模块配合实现绝缘绳的涨紧,在两者的后侧设置有手锥可有效的实现对绝缘绳的牵拉和推进,通过手锥刺穿绝缘纸将绝缘绳束紧在线束和绝缘纸上,其打结方式如图4中电机内芯上部的打结方式,可有效的实现线束束紧,并且时刻保持绝缘绳的涨紧,同时可提高穿插效率,是一种理想的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锥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锥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支撑架,11、绝缘绳固定辊,2、拉伸架,3、竖直牵拉模块,31、竖直u型框架,32、竖直导轨,33、竖直导轮,34、入料导轮,35、出料导轮,4、水平牵拉模块,41、固定架,42、水平杆,43、斜支撑杆,44、拉簧,45、牵伸杆,46、上导轮,47、下导轮,5、手锥,51、锥把,52、锥头,53、卡槽,54、通孔 ,6、旋转台,61、旋转座,7、电机内芯,8、绝缘绳系扣,9、绝缘绳,10、绝缘纸。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实现对本装置的进一步详细讲解:
17.一种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其应用目的是实现如图4所示的,将绝缘绳9贯穿绝缘纸10后和线束锁紧固定至一体,实现以上几部分的锁紧固定;在此过程中,手锥5需要将绝缘绳9送入电机内芯7内部,被送入至电机内芯7内部的绝缘绳被从顶部绕过后再次实现绝缘绳的穿入后第二次向电机内芯7内部顶入,实现第二个系扣的继续。
18.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置有绝缘绳固定辊11实现自动释放绝缘绳9,支撑架1的后侧设置有一个拉伸架2,所述的拉伸架2上设置有竖直牵拉模块3以及水平牵拉模块4,通过水平牵拉模块4与竖直牵拉模块3配合实现绝缘绳9的牵伸拉紧,其目的是实现在绝缘绳拉伸过程中始终处于涨紧或不松驰状态,以上所述的竖直牵拉模块3包括一个竖直u型框架31,所述的竖直u型框架31内设置有竖直导轨32,配合竖直导轨32设置有牵拉装置,此种牵伸装置包括一个可实现与竖直轨道32配合的竖直导轮33,此种竖直导轮33通过绝缘绳9绕过后向上延伸,在此种竖直导轮33竖向牵拉作用下,实现其牵拉绝缘绳9使其拉紧;进一步的,所述的竖直牵拉模块3上皆设置有入料导轮34和出料导轮35,如图2所示,通过两者相结合实现绝缘绳进入和导出的约束导向。
19.所述的水平牵拉模块4包括一个固定架41,所述的固定架41上的水平杆42上设置有斜支撑杆43,所述的斜支撑杆43的末端设置有拉簧44实现牵伸杆45的牵拉,所述的牵伸杆45铰接在水平杆42上,牵伸杆45的末端设置有上导轮46;上导轮46的下部,在水平杆42的尾端设置有下导轮47,通过此种结构设置,绝缘绳通过出料导轮35导出后,其延伸至下导轮47,通过下导轮47延伸至上导轮46,通过上导轮46实现绝缘绳的拉紧。
20.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牵拉模块4与竖直牵拉模块3配合后实现牵伸,在拉伸架2的
后侧设置有一个手锥5,靠近手锥5是一个旋转台6,将电机内芯7放置到旋转台6上的旋转座61上实现电机内芯7旋转时的绝缘绳穿插作业;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手锥5包括一个锥把51,锥把51前侧为锥头52,所述的锥把51和锥头52通透设计,其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通孔54,所述的锥头52的端部为平头设计,在实际使用时,必须保证锥头52对绝缘绳的稳定推送,本实用新型在锥头52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槽53,所述的卡槽53为u型结构设置,其竖直通透实现绝缘绳9向前推进时的卡固。
21.总结: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其通过绝缘绳固定辊11实现绝缘绳9的放线固定,在支撑架2上设置有竖直牵拉模块3以及水平牵拉模块4,通过两个牵拉模块配合实现绝缘绳9的涨紧,在两者的后侧设置有手锥5可有效的实现对绝缘绳的牵拉和推进,通过手锥5刺穿绝缘纸10将绝缘绳9束紧在线束和绝缘纸10上,其打结方式如图4中电机内芯上部的打结方式,可有效的实现线束束紧,并且时刻保持绝缘绳的涨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其包括一个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设置有绝缘绳固定辊实现自动释放绝缘绳,其特征在于:支撑架的后侧设置有一个拉伸架,所述的拉伸架上设置有竖直牵拉模块以及水平牵拉模块,通过水平牵拉模块与竖直牵拉模块配合实现绝缘绳的牵伸拉紧,所述的拉伸架的后侧设置有一个手锥,靠近手锥设置旋转台,将电机内芯放置到旋转台上实现电机内芯旋转时的绝缘绳穿插作业;所述的手锥包括一个锥把,锥把前侧为锥头,所述的锥把和锥头通透设计,所述的锥头的端部为平头设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头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槽,所述的卡槽为u型结构设置,其竖直通透实现绝缘绳向前推进时的卡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拉模块包括一个竖直u型框架,所述的竖直u型框架内设置有竖直导轨,配合竖直导轨设置有牵拉装置,绝缘绳绕过牵拉装置向上延伸,在牵拉装置作用下,实现竖直导轮牵拉绝缘绳使其拉紧,所述的竖直牵拉模块上设置有入料导轮和出料导轮实现绝缘绳进入和导出的约束导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牵拉模块包括一个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的水平杆上设置有斜支撑杆,所述的斜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拉簧实现牵伸杆的牵拉,所述的牵伸杆铰接在水平杆上,牵伸杆的末端设置有上导轮;上导轮的下部,在水平杆的尾端设置有下导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手操装置,其通过绝缘绳固定辊实现绝缘绳的固定和释放,在支撑架上设置有竖直牵拉模块以及水平牵拉模块,通过两个牵拉模块配合实现绝缘绳的涨紧,在两者的后侧设置有手锥可有效的实现对绝缘绳的牵拉和推进,通过手锥刺穿绝缘纸将绝缘绳束紧在线束和绝缘纸上,其可有效的实现线束束紧,并且时刻保持绝缘绳的涨紧,同时可提高穿插效率,是一种理想的电机铜线绝缘绳穿插工具。绳穿插工具。绳穿插工具。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斌 赵岩 李德玉 王荣林 姚文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兴恒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3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