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河道水质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2.河道是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一般河道都由几条或多个细小的河流组成,从而形成较大的河道。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现有大多数河水中都含有较多的垃圾和细小的杂质,这使得河水在进行流淌时很容易对周围的草树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现有的河道环境保护装置大多数都采用单层过滤网对垃圾或水中的杂质进行阻挡,但其效果却较差,无法起到其应有的过滤和阻挡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河道环境保护装置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河道里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空心槽,所述壳体位于空心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壳体位于空心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架板,所述固定架板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外侧,所述固定架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杆的外侧,所述固定架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板,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一活性炭板之间设置有过滤块,所述第一活性炭板远离过滤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远离第一活性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板,所述第二过滤网与第二活性炭板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板的内部。
7.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壳,所述收集壳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块。
8.可选的,所述第二活性炭板远离第二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架板上。
9.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上侧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挡板,所述壳体的上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挡板靠近加固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活动卡接在卡槽的内部。
10.可选的,所述壳体远离收集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壳体远离收集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
11.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插块,所述加固插块呈倒三角状。
12.可选的,所述螺杆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表面固定
连接有橡胶防滑套。
13.可选的,所述收集壳的上侧呈斜角设置,所述引导块呈倒梯形状,所述收集壳的上侧开设有流水槽,所述螺杆与固定杆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5.1.本装置中固定杆和螺杆可对固定架板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使得固定架板在进行使用时不易因河水的冲击而发生破损,固定架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可对河水进行首次的过滤和对垃圾的阻挡,使得垃圾与较大的杂质不易在河水中继续流动,第一过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板,第一活性炭板可对第一过滤网过滤后的河水中的较小杂质进行吸附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过滤效果。
16.2.本装置中加固板可对固定架板的一侧进行加固,同时可对固定架板进一步的进行加固,使得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固定架板内部的第一过滤网、过滤块、第一活性炭板、第二过滤网与第二活性炭板,不易因河水的冲击而发生断裂或损坏,壳体的上侧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挡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收集壳和引导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技术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说明:
24.1、壳体;2、空心槽;3、固定架板;4、固定杆;5、螺杆;6、第一过滤网;7、过滤块;8、第一活性炭板;9、第二过滤网;10、第二活性炭板;11、第一固定块;12、加固板;13、收集壳;14、加固插块;15、第二支撑板;16、挡板;17、第一支撑板;18、卡槽;19、加固块;20、橡胶防滑套;21、转块;22、引导块;23、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实施例: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参阅图1-3,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河道里的壳体1,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空心槽2,壳体1位于空心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23,壳体1可通过固定架板3的开设对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23起到固定和安装的作用,使得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23可顺利的进行使用,且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28.第一固定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第二固定块2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5,壳体1位于空心槽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架板3,固定架板3螺纹连接在螺杆5的外侧,固定架板3滑动连接在固定杆4的外侧,当固定架板3与固定杆4和螺杆5连接时,螺杆5可进行转动,在螺杆5转动的同时将会带动固定架板3一起进行旋转,但因固定架板3与固定杆4之间连接
的关系,使得螺杆5在转动时固定架板3将会被固定杆4所限位,并使得在螺杆5转动时可带动固定架板3进行移动,同时固定杆4和螺杆5可对固定架板3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使得固定架板3在进行使用时不易因河水的冲击而发生破损。
29.固定架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6,第一过滤网6可对河水进行首次的过滤和对垃圾的阻挡,使得垃圾与较大的杂质不易在河水中继续流动,第一过滤网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板8,第一活性炭板8可对第一过滤网6过滤后的河水中的较小杂质进行吸附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过滤效果。
30.参阅图3-5,第一过滤网6和第一活性炭板8之间设置有过滤块7,第一过滤网6和第一活性炭板8可对过滤块7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过滤块7在受到河水的冲击时,可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晃动,当第一过滤网6在进行过滤时,可能会遗漏较小的垃圾,从而使得较小的垃圾会跟随河流一起进行流通,而过滤块7可对较小的垃圾进行阻挡。
31.第一活性炭板8远离过滤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9,第二过滤网9远离第一活性炭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板10,第二过滤网9与第二活性炭板10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板3的内部,第二过滤网9与第二活性炭板10可再次对第一过滤网6与第一活性炭板8过滤后的河水进行过滤和吸附,使得河水中的水质可得到一定的提高。
32.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壳13,当河水中具有较重的垃圾时,垃圾会因自身重量的原因跟随河水在水底进行移动,这使得较重的垃圾很有可能对第一过滤网6形成堵塞,而收集壳13可对较重的垃圾进行收集,使得垃圾在不影响第一过滤网6过滤的同时,也可被限位收集,不易再次跟随河水进行移动,收集壳13远离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块22,引导块22可对较重的垃圾进行引导,使得垃圾在与收集壳13接触时,不易因收集壳13与河底为垂直角度的原因,而被卡在收集壳13的外侧,从而使得垃圾可顺利的进入收集壳13的内部。
33.参阅图6,第二活性炭板10远离第二过滤网9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板12,加固板12固定连接在固定架板3上,加固板12可对固定架板3的一侧进行加固,同时可对固定架板3进一步的进行加固,使得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固定架板3内部的第一过滤网6、过滤块7、第一活性炭板8、第二过滤网9与第二活性炭板10,不易因河水的冲击而发生断裂或损坏,壳体1的上侧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挡板16,当河流较大时,河水可能会从壳体1的上侧流过,这使得本装置将无法对部分河水起到过滤效果,而挡板16可对壳体1上侧的河水进行阻挡,使得当河流较大时,本装置仍可以对河水进行过滤净化。
34.壳体1的上侧开设有卡槽18,挡板16靠近加固板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7,壳体1可通过卡槽18可对第一支撑板17起到限位作用,因挡板16与第一支撑板17之间连接的关系与第一支撑板17被卡槽18限位的原因,使得挡板16在进行使用时,壳体1可通过卡槽18对挡板16进行卡住,增加了挡板16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使得挡板16不易因河流冲击力较大的原因,而发生断裂或破损。
35.第一支撑板17活动卡接在卡槽18的内部,壳体1远离收集壳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15可对壳体1背对河水冲击力的一侧进行支撑和加固,从而增了壳体1在面对河水冲击时的稳定性,使得壳体1在进行使用时更加坚固。
36.参阅图1和图4,壳体1远离收集壳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块19,加固块19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5上,加固块19可用于加固第二支撑板15,使得第二支撑板15在对壳体1进
行支撑时,自身具有较高的牢固性,不易发生断裂或破损,壳体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插块14,加固插块14呈倒梯形状,加固插块14可插接在河流下侧的泥土中,从而进一步的对壳体1起到固定和加固的作用,同时因加固插块14呈倒倒梯形状,使得加固插块14与泥土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
37.螺杆5远离第一固定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块21,转块21可使得工作人员在对螺杆5进行转动时更加方便,转块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套20,因转块21设置在水中,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通过转块21对螺杆5进行转动时,可能会出现手滑的现象,橡胶防滑套20可增加转块21与工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从而减少工作人员手滑的情况,收集壳13的上侧呈斜角设置,这使得底部的河水可被收集壳13进行移动并流入至固定架板3的内部,引导块22呈三角状,收集壳13的上侧开设有流水槽,这使得河底较重的垃圾可顺利的移动至收集壳13的内部,且垃圾不易因河水的流动而从收集壳13的内部一起流出,螺杆5与固定杆4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这使得螺杆5与固定杆4设置在河水中时,不易因长时间的与水接触而发生氧化损坏。
38.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本装置在使用时可先将第一过滤网6、过滤块7、第一活性炭板8、第二过滤网9和第二活性炭板10固定至固定架板3的内部,之后将加固插块14卡接至河水下侧的泥土中,将壳体1固定至河水的内部,之后可将固定架板3连接至固定杆4与螺杆5的表面,与此同时可通过转块21转动螺杆5,螺杆5将会带动固定架板3一起进行旋转,但因固定杆4对固定架板3的限位,螺杆5在进行转动时,将会带动固定架板3进行移动,当固定架板3被移动安装至壳体1的内部时,固定架板3即可顺利的进行使用。
39.当河水带动垃圾和水中的杂质进行流动时,第一过滤网6将会对较大的垃圾进行首次阻挡,之后通过第一过滤网6的河水中的较小垃圾将会被过滤块7所阻挡,被第一过滤网6和过滤块7过滤过的河水中的杂质将会被第一活性炭板8进行吸附阻挡,之后的河水将再次被第二过滤网9和第二活性炭板10进一步的进行吸附和过滤,从而减少水中的垃圾和杂质,提高河流的水质,至此即可解决现有河道环境保护装置效果较差的问题。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河道里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空心槽(2),所述壳体(1)位于空心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23),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第二固定块(2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5),所述壳体(1)位于空心槽(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架板(3),所述固定架板(3)螺纹连接在螺杆(5)的外侧,所述固定架板(3)滑动连接在固定杆(4)的外侧,所述固定架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6),所述第一过滤网(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板(8),所述第一过滤网(6)和第一活性炭板(8)之间设置有过滤块(7),所述第一活性炭板(8)远离过滤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9),所述第二过滤网(9)远离第一活性炭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板(10),所述第二过滤网(9)与第二活性炭板(10)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板(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壳(13),所述收集壳(13)远离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块(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炭板(10)远离第二过滤网(9)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板(12),所述加固板(12)固定连接在固定架板(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侧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挡板(16),所述壳体(1)的上侧开设有卡槽(18),所述挡板(16)靠近加固板(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7),所述第一支撑板(17)活动卡接在卡槽(18)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远离收集壳(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5),所述壳体(1)远离收集壳(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块(19),所述加固块(19)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5)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插块(14),所述加固插块(14)呈倒三角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远离第一固定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块(21),所述转块(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套(20)。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壳(13)的上侧呈斜角设置,所述引导块(22)呈倒梯形状,所述收集壳(13)的上侧开设有流水槽,所述螺杆(5)与固定杆(4)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水河道水质净化组合装置,涉及河道水质进化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连接在河道里的壳体,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空心槽,壳体位于空心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改善了现有河道环境保护装置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中固定架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可对河水进行首次的过滤和对垃圾的阻挡,使得垃圾与较大的杂质不易在河水中继续流动,第一过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板,第一活性炭板可对第一过滤网过滤后的河水中的较小杂质进行吸附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过滤效果。提高了本装置的过滤效果。提高了本装置的过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廉 谢宁意 胡文敏 张长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贵人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