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5-18  11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载设备的可阵列排放、组合装配使用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


    背景技术:

    2.目前,用于侦查需要,海上投放用的筒装投放物数量逐渐增多,由于筒装投放物外形为圆柱形,在机上贮存时定点定位有序摆放相对困难,为解决机上筒装投放物的贮存难题,相应的贮存装备需求凸显。
    3.当前,国内现有的筒装投放物贮存设备能基本满足筒装投放物存放要求,但其采用合金材料拼装、焊接固定成型设计,箱体体积庞大、重量偏大,浪费飞机有效载荷;并且筒装投放物可贮存数量确定后,贮存设备的外形随之确定,在机上狭小空间内拆装极不方便,维修、维护难度大;该类型贮存设备箱体采用大面积薄壁铝合金交叉焊接而成的结构,外表面有大量焊缝、焊瘤,外观质量差;从该类型贮存设备取出筒装投放物前,需先用工具将限位锁解锁,操作相对繁琐,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5.提供一种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该单元以阵列化排布的支撑筒作为贮存筒装投放物的空间,通过筒装投放物周向被支撑筒限位,轴向被后面板和限位锁限位,实现筒装投放物的可靠贮存,通过在贮存单元前面板设置多组限位锁,实现对阵列的支撑筒内的筒装投放物进行锁制,实现多枚筒装投放物的贮存,通过可手动解锁的锁舌与筒装投放物台阶面的配合,实现筒装投放物的快速存取。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本单元的各贮存工位呈阵列式排布,组成贮存单元。贮存单元箱体的前、后面板采用织物预浸料湿法成型工艺压制成,贮存单元箱体框架采用树脂真空导入技术工艺成型的泡沫夹心结构制成,支撑筒采用碳纤维缠绕工艺制造成刚度高、重量轻的镂空网式管状,前、后面板四周边缘及支撑筒安装孔边缘设置翻边凹槽结构,使用胶铆连接与箱体框架形成高刚、强度的整体箱体结构,贮存单元外形规整、承载力强、重量轻,满足多枚筒装投放物的贮存需求。
    8.本单元作为轻便的小模块,其箱体框架顶部设置燕尾形凹槽,底部面板设置梯形滑块,框架两侧设置快卸销安装孔,用于贮存单元之间及与安装底座之间嵌套连接,实现单元间快速组合拼装,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贮存单元数量,提高机内空间利用效率。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0.本单元前面板安装若干限位锁,用于筒装投放物的轴向限位,限位锁锁定机构符合人机工程学,手指按压即可解锁,筒装投放物存取便捷。
    11.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材料遵循轻便化设计制造,在充分满足筒装投放物贮存数量
    及承载能力要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贮存单元的重量;贮存单元箱体框架上端面设置采用燕尾式凹槽,箱体框架下端面设置梯形滑块,两侧设置快卸销孔,便于若干贮存单元之间实现准确定位、快速组合安装,解决了机上狭小空间不利于体积太大的贮存设备拆装、搬运和转移的问题,提高了产品使用维护性能。贮存单元作为一个外形规整的模块,可根据实际任务需求合理配备贮存单元数量,提升机内空间利用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飞机执行任务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国内现有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的安装示意图;
    15.图3是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贮存单元贮存筒装投放物的示意图;
    17.图5是贮存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支撑圈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是限位锁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筒装投放物、2.孔巢、3.限位锁、4.前面板、5.上板、6.连接角、 7.后板、8.侧板、9.连接片、10.底板、11.加强角、12.贮存单元、13.底座、 14.地板、15.梯形滑块、16.燕尾凹槽、17.快卸销、18.角铁连接块、19.角铁、 20.螺栓、21.支撑筒、22.限位锁、23.箱体框架、24.前面板、25.后面板、27. 锁舌、28.拨片、29.凸轮机构、3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各个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考和引用。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3.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的核心部件由燕尾凹槽16、角铁连接块18、支撑筒21、限位锁22、箱体框架23、前面板24、后面板25等组成。贮存单元的箱体框架23为泡沫夹心结构,采用树脂真空导入技术工艺成型,箱体框架23上部设置燕尾凹槽16,下部设置梯形滑块15,用于贮存单元箱体之间及箱体与安装底座13之间连接。贮存单元箱体框架的棱边位置设置角铁连接座,用于配合快卸机构将贮存单元箱体牢靠固定连接。贮存单元的前面板24、后面板25采用织物预浸料湿法成型工艺,其四周边缘及圆孔边缘设置翻边结构,用于与箱体框架
    和支撑筒21胶铆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有效保证箱体强度、刚度。贮存单元的支撑筒采用碳纤维缠绕工艺制造而成,其网状结构既能保证刚度,又能减轻产品重量。箱体背部、腰部及底座设置有与机体连接的角铁支座,可保证与机体连接强度。
    24.贮存单元结构模块化,能够实现互换、重组;多组贮存单元之间及贮存单元与安装底座之间采用燕尾凹槽和梯形滑块连接、快卸机构辅助限位的固定方式组合成完整的整体。最底层的贮存单元12与底座13使用螺栓20安装在地板 14上,贮存单元12与底座13之间通过梯形滑块15、燕尾凹槽16和快卸销17 连接固定。限位锁22穿过箱体前面板24后通过螺母固定在箱体上,每四个支撑筒中间安装一个限位锁22,每一个支撑筒被一个限位锁22的锁舌27锁定。用手向逆时针方向拨动拨片28即可解除对筒装投放物的限制,亦可使用工具插入凸轮机构29后顺时针旋转完成多个工位筒装投放物的解锁,完成筒装投放物的存取。本实用新型可阵列排放、组合装配使用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贮存单元的数量,通过各部件的便捷组合拼装即可实现快速组合安装,有利于狭小空间下的快速分拆、轻便搬运后进行维护工作;通过按压限位锁锁舌即可快捷实现筒装投放物的锁闭与解锁,存取筒装投放物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2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载设备的能够快速组合安装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该贮存单元由前面板、箱体框架、支撑筒、后面板及限位锁组成,可以实现筒装投放物的贮存及运载。将筒装投放物底端对准贮存单元前面板对应的支撑筒孔,拨开支撑筒孔旁的限位锁锁舌,即可将筒装投放物推进支撑筒内,随筒装投放物底面触碰贮存单元后面板,松开限位锁锁舌,锁舌卡在筒装投放物台阶边缘,完成筒装投放物轴向限位,筒装投放物在贮存单元的固定存放完成。需取出筒装投放物时,拨开限位锁锁舌,使其脱离筒装投放物台阶面,向外拖拽筒装投放物即可从贮存单元取出。
    26.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用于存贮多枚筒装投放物 1,包括:安装底座13、箱体框架23、梯形滑块15、燕尾凹槽16、角铁连接块 18、支撑筒21、限位锁22、前面板24、后面板25。其中:前面板24、后面板 25设置在箱体框架23的前面和后面;箱体框架23上部设置燕尾凹槽16,下部设置梯形滑块15,用于贮存单元箱体之间及箱体与安装底座13之间连接;前面板24上开有多个圆孔;各个圆孔内装有支撑筒21;支撑筒21用于存贮筒装投放物1;支撑筒21是碳纤维缠绕成的硬质网状结构件;限位锁22穿过箱体前面板24后通过螺母固定在前面板24上,每4个支撑筒21中间安装一个限位锁 22,每一个支撑筒21被一个限位锁22的锁舌27锁定。
    27.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锁22的主锁体包括:锁舌27、拨片28、凸轮机构 29、螺钉30;锁舌27、和拨片28通过螺钉30连接;当存取筒装投放物1时,按压拨片28带动锁舌27转动,将限位锁22解锁,快速存取筒装投放物1;凸轮机构29用于机械工具解锁。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框架23两侧面各设置两组角铁连接块18;角铁连接块18上设置快卸销孔,被配置为若干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之间的定位和组合安装。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3,将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与飞机机舱的地板连接。
    30.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框架23为泡沫夹心结构,采用树脂真空导入技术工艺成型。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逆时针方向拨动拨片28,解除对筒装投放物的限制;
    32.当工具插入凸轮机构29后顺时针旋转完成多个位置的支撑筒21中投放物的解锁。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筒装投放物周向被支撑筒21限位,轴向被后面板和限位锁22限
    位。
    34.在一些实施例中,锁舌27外侧为斜边,内侧为直角边,被配置为筒装投放物1装入时的自动锁闭和装入后的可靠锁止。
    35.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材料遵循轻便化设计制造,在充分满足筒装投放物贮存数量及承载能力要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贮存单元的重量;贮存单元箱体框架上端面设置采用燕尾式凹槽,箱体框架下端面设置梯形滑块,两侧设置快卸销孔,便于若干贮存单元之间实现准确定位、快速组合安装,解决了机上狭小空间不利于体积太大的贮存设备拆装、搬运和转移的问题,提高了产品使用维护性能。贮存单元作为一个外形规整的模块,可根据实际任务需求合理配备贮存单元数量,提升机内空间利用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飞机执行任务的工作效率。
    3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流程操作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应用,为了简明,不再赘述各种组合的实现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按实际需要将上述的操作步骤的顺序进行灵活调整,或者将上述步骤进行灵活组合等操作。
    37.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者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用于存贮多枚筒装投放物(1),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3)、箱体框架(23)、梯形滑块(15)、燕尾凹槽(16)、角铁连接块(18)、支撑筒(21)、限位锁(22)、前面板(24)、后面板(25),其中:前面板(24)、后面板(25)设置在箱体框架(23)的前面和后面;箱体框架(23)上部设置燕尾凹槽(16),下部设置梯形滑块(15),用于贮存单元箱体之间及箱体与安装底座(13)之间连接;前面板(24)上开有多个圆孔;各个圆孔内装有支撑筒(21);支撑筒(21)用于存贮筒装投放物(1);支撑筒(21)是碳纤维缠绕成的硬质网状结构件;限位锁(22)穿过箱体前面板(24)后通过螺母固定在前面板(24)上,每4个支撑筒(21)中间安装一个限位锁(22),每一个支撑筒(21)被一个限位锁(22)的锁舌(27)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其特征在于,其中:限位锁(22)的主锁体包括:锁舌(27)、拨片(28)、凸轮机构(29)、螺钉(30);锁舌(27)、和拨片(28)通过螺钉(30)连接;当存取筒装投放物(1)时,按压拨片(28)带动锁舌(27)转动,将限位锁(22)解锁,快速存取筒装投放物(1);凸轮机构(29)用于机械工具解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其特征在于,其中:箱体框架(23)两侧面各设置两组角铁连接块(18);角铁连接块(18)上设置快卸销孔,被配置为若干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之间的定位和组合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座(13),将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与飞机机舱的地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其特征在于,其中:箱体框架(23)为泡沫夹心结构,采用树脂真空导入技术工艺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其特征在于,其中:当逆时针方向拨动拨片(28),解除对筒装投放物的限制;当工具插入凸轮机构(29)后顺时针旋转完成多个位置的支撑筒(21)中投放物的解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其特征在于,其中:筒装投放物周向被支撑筒(21)限位,轴向被后面板(25)和限位锁(22)限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12),其特征在于,其中:锁舌(27)外侧为斜边,内侧为直角边,被配置为筒装投放物(1)装入时的自动锁闭和装入后的可靠锁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筒装投放物贮存单元,包括:安装底座、箱体框架、梯形滑块、燕尾凹槽、角铁连接块、支撑筒、限位锁、前面板、后面板,其中:箱体框架上部设置燕尾凹槽,下部设置梯形滑块;前面板上开有多个圆孔;各个圆孔内装有支撑筒;限位锁穿过箱体前面板后通过螺母固定在前面板上,每4个支撑筒中间安装一个限位锁,每一个支撑筒被一个限位锁的锁舌锁定。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贮存单元的重量,解决了机上狭小空间不利于体积太大的贮存设备拆装、搬运和转移的问题,提高了产品使用维护性能。提高了产品使用维护性能。提高了产品使用维护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恒超 周重点 赵庆晗 赵乐海 刘杰才 李新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4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