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
背景技术:
2.神经功能障碍或下巴肌肉张力高的患者导致其嘴巴无法闭合,形成张口呼吸,张口呼吸时未经湿化过滤的气体直接经口腔进入下呼吸道,产生口腔,咽喉、下呼吸道干燥,引起气管上皮细胞损伤,发生呼吸道黏膜糜烂、细菌感染、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阻塞、甚至窒息;针对这类患者需要外部辅助装置将其嘴巴闭合,使用鼻腔呼吸,但是目前没有专门的用于张开呼吸患者辅助口部闭合装置,因此需要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具备辅助患者口部闭合等优点,解决了患者嘴巴无法闭合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包括闭合带本体和口部限定面料,所述闭合带本体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处胶合固定有硅胶环;所述闭合带本体靠近两端的中央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闭合带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力绑带;所述口部限定面料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两个所述固定带分别可拆卸固定于闭合带本体的两侧,所述松紧调节带包括第一弹力带和固定连接于第一弹力带中部的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二弹力带的正面呈“八”字形,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两端和第二弹力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固定于闭合带本体的两侧。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对口部起到向上提拉的效果,使得患者嘴巴能够保持闭合,还能够对患者的上嘴唇和下嘴唇起到挤压固定的作用,避免患者张嘴呼吸。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的俯视面呈椭圆形,所述硅胶环的形状结构与第一通孔的形状结构契合。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使得闭合带本体与皮肤表面之间留出间隙,提高了透气性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以闭合带本体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绑带一共有两根,两个所述弹力绑带分别固定于闭合带本体一端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弹力绑带以闭合带本体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闭合带本体的顶部不会与患者头顶接触,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透气性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绑带的一面缝制固定有第一魔术贴公
面,所述闭合带本体远离弹力绑带一侧且与弹力绑带对应的位置处缝制固定有第一魔术贴母面。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对弹力绑带进行固定。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部限定面料的内侧且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处均胶合固定有硅胶条,两个所述硅胶条以口部限定面料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对患者的上嘴唇和下嘴唇起到挤压固定的作用,避免患者张嘴呼吸,进而预防各种不必要的疾病发生。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远离口部限定面料的一侧缝制固定有第二魔术贴公面,所述闭合带本体的两侧分别缝制固定有第二魔术贴母面。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对口部限定面料进行固定和拆卸。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闭合带本体和口部限定面料均采用竹炭纤维面料编织成的网状结构。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该装置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气、吸汗和抑菌的功效。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魔术贴公面,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魔术贴公面,所述松紧调节带通过第三魔术贴公面和第四魔术贴公面与闭合带本体粘贴固定。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松紧调节带在安装在闭合带本体上后,能够对闭合带本体起到向上提拉的作用,且三角形的连接结构有助于该装置稳定的佩戴在患者头部,不易产生松动,提高患者佩戴该装置时的稳定性。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闭合带本体上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患者在佩戴该装置的时候,下巴和耳朵可以露在外界,避免被闭合带本体包裹住而产生不适,并且第一通孔处还设置有硅胶环,能够使得闭合带本体与皮肤表面之间留出间隙,提高了透气性能,通过设置的弹力绑带,使该装置能够固定在患者头部,并能够对口部起到向上提拉的效果,使得患者嘴巴能够保持闭合,再配合口部限定面料上设置的两个硅胶条,能够对患者的上嘴唇和下嘴唇起到挤压固定的作用,避免患者张嘴呼吸,进而预防各种不必要的疾病发生。
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松紧调节带,配合松紧调节带有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组成的设置,以及第二弹力带正面呈“八”字形的设置,使得松紧调节带在安装在闭合带本体上后,能够对闭合带本体起到向上提拉的作用,且三角形的连接结构有助于该装置稳定的佩戴在患者头部,不易产生松动,提高患者佩戴该装置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正面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口部限定面料背面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松紧调节带正面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闭合带本体;2、第一通孔;3、硅胶环;4、第二通孔;5、弹力绑带;6、口部限定面料;7、固定带;8、硅胶条;9、第一弹力带;10、第二弹力带。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31.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包括闭合带本体1和口部限定面料6,闭合带本体1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的边缘处胶合固定有硅胶环3,闭合带本体1靠近两端的中央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4,闭合带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力绑带5,口部限定面料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7,两个固定带7分别可拆卸固定于闭合带本体1的两侧,该装置能够对口部起到向上提拉的效果,使得患者嘴巴能够保持闭合,还能够对患者的上嘴唇和下嘴唇起到挤压固定的作用,避免患者张嘴呼吸,闭合带本体1和口部限定面料6均采用竹炭纤维面料编织成的网状结构,使得该装置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气、吸汗和抑菌的功能,松紧调节带包括第一弹力带9和固定连接于第一弹力带9中部的第二弹力带10,第二弹力带10的正面呈“八”字形,第一弹力带9的两端和第二弹力带1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固定于闭合带本体1的两侧。
33.请参阅图1,第一通孔2的俯视面呈椭圆形,硅胶环3的形状结构与第一通孔2的形状结构契合,能够使得闭合带本体1与皮肤表面之间留出间隙,提高了透气性能。
34.请参阅图1,两个第二通孔4以闭合带本体1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
35.请参阅图1,弹力绑带5一共有两根,两个弹力绑带5分别固定于闭合带本体1一端的两侧,且两个弹力绑带5以闭合带本体1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使闭合带本体1的顶部不会与患者头顶接触,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透气性能。
36.请参阅图2,弹力绑带5的一面缝制固定有第一魔术贴公面,闭合带本体1远离弹力绑带5一侧且与弹力绑带5对应的位置处缝制固定有第一魔术贴母面,方便工作人员对弹力绑带5进行固定。
37.请参阅图3,口部限定面料6的内侧且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处均胶合固定有硅胶条8,两个硅胶条8以口部限定面料6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能够对患者的上嘴唇和下嘴唇起到挤压固定的作用,避免患者张嘴呼吸,进而预防各种不必要的疾病发生。
38.请参阅图3,固定带7远离口部限定面料6的一侧缝制固定有第二魔术贴公面,闭合带本体1的两侧分别缝制固定有第二魔术贴母面,方便工作人员对口部限定面料6进行固定和拆卸。
39.请参阅图1和图4,第一弹力带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魔术贴公面,第二弹力带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魔术贴公面,松紧调节带通过第三魔术贴公面和第四魔术
贴公面与闭合带本体1粘贴固定,使得松紧调节带在安装在闭合带本体1上后,能够对闭合带本体1起到向上提拉的作用,且三角形的连接结构有助于该装置稳定的佩戴在患者头部,不易产生松动,提高患者佩戴该装置时的稳定性。
40.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将闭合带本体1绕患者头部自下向上拉伸,使患者下巴穿过第一通孔2,耳朵穿过第二通孔4,随后拉动弹力绑带5并将弹力绑带5通过第一魔术贴公面粘接在闭合带本体1另一侧的第一魔术贴母面上,完成对闭合带本体1的固定,随后工作人员再将口部限定面料6贴合在患者嘴部,使两个硅胶条8分别压住患者的上嘴唇和下嘴唇,之后再将固定带7粘接闭合带本体1的两侧,最后将第一弹力带9和第二弹力带10分别粘贴在闭合带本体1两侧即可将闭合带本体1拉紧,起到辅助患者嘴巴闭合的作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包括闭合带本体(1)、口部限定面料(6)和松紧调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带本体(1)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2)的边缘处胶合固定有硅胶环(3),所述闭合带本体(1)靠近两端的中央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4),所述闭合带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力绑带(5),所述口部限定面料(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7),两个所述固定带(7)分别可拆卸固定于闭合带本体(1)的两侧;所述松紧调节带包括第一弹力带(9)和固定连接于第一弹力带(9)中部的第二弹力带(10),所述第二弹力带(10)的正面呈“八”字形,所述第一弹力带(9)的两端和第二弹力带(1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固定于闭合带本体(1)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的俯视面呈椭圆形,所述硅胶环(3)的形状结构与第一通孔(2)的形状结构契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4)以闭合带本体(1)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绑带(5)一共有两根,两个所述弹力绑带(5)分别固定于闭合带本体(1)一端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弹力绑带(5)以闭合带本体(1)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绑带(5)的一面缝制固定有第一魔术贴公面,所述闭合带本体(1)远离弹力绑带(5)一侧且与弹力绑带(5)对应的位置处缝制固定有第一魔术贴母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限定面料(6)的内侧且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处均胶合固定有硅胶条(8),两个所述硅胶条(8)以口部限定面料(6)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7)远离口部限定面料(6)的一侧缝制固定有第二魔术贴公面,所述闭合带本体(1)的两侧分别缝制固定有第二魔术贴母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带本体(1)和口部限定面料(6)均采用竹炭纤维面料编织成的网状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带(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魔术贴公面,所述第二弹力带(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魔术贴公面,所述松紧调节带通过第三魔术贴公面和第四魔术贴公面与闭合带本体(1)粘贴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包括闭合带本体和口部限定面料,其特征在于:闭合带本体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边缘处胶合固定有硅胶环,闭合带本体靠近两端的中央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闭合带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力绑带,口部限定面料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两个固定带分别可拆卸固定于闭合带本体的两侧,闭合带本体和口部限定面料均采用竹炭纤维面料编织成的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并能够对口部起到向上提拉的效果,使得患者嘴巴能够保持闭合,还能够对患者的上嘴唇和下嘴唇起到挤压固定的作用,避免患者张嘴呼吸。避免患者张嘴呼吸。避免患者张嘴呼吸。
技术研发人员:潘雷 秦冬冬 单娥仙 邱梅华 吴丹丽 华云珍 周莹 武若雯 李川雄 单灵敏 施英华 龚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