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5-27  6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


    背景技术:

    2.一般的座椅,如汽车座椅和办公座椅等均具有靠背及坐垫,靠背用于支撑腰背,减轻腰背压力,使用更加舒适,由于使用者的体型不同,坐姿习惯不同,靠背对于使用者的支撑感受不同,且部分使用者的腰部与靠背之间悬空,得不到支撑,长时间保持该坐姿时较为劳累,虽然一部分汽车座椅上配备有可调节的腰部支撑功能,但该功能价格较高,且调节范围有限,并且无法从座椅上拆下安装至其他座椅上。
    3.因此,需要一种可调节支撑位置、适配各种座椅、且价格实惠的腰部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包括:主体,用于支撑在座椅上;靠板,用于承托人体的腰部,包括承托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承托部具有与人体的腰部相适配的弧面;调节板,与所述主体可活动的连接,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所述调节板可与所述主体相对活动以调节所述靠板与所述主体之间的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可带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的第二转轴移动,以改变所述靠板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角度,通过调节板和角度调节装置共同调节靠板与腰部的支撑位置。
    7.作为优选,所述主体与所述调节板之间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将所述调节板活动后定位在相应的位置,便于调节板位置改变后定位。
    8.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的前端和上端分别设有前窗口和上窗口,所述前窗口与所述上窗口相连通或不连通,所述调节板安装后,所述第一转动座可从所述上窗口伸出,所述第二转动座可从所述前窗口伸出,便于调节板调节高度和靠板调节角度。
    9.作为优选,所述前窗口的两侧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水平连线距离小于所述调节板的最大宽度;
    10.作为优选,所述前窗口与所述上窗口之间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主体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的所述调节板包围,防止调节板从主体上掉落。
    11.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板单独在所述容腔内移动或所述调节板与靠板连接后的整体在所述容腔内移动时,所述第二挡块始终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实现调节板的移动限位。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顶杆,所述调节板的侧部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
    定位槽,容腔的侧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顶杆的连接孔,所述顶杆可在所述连接孔内伸缩移动,并可伸入或离开所述定位槽中,结构简单,定位稳定。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动座内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内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第二转轴,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或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将所述第二转轴保持在伸入所述轴孔中的状态,通过改变第二转轴的铰接位置改变靠板的角度。
    14.作为优选,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设置于所述滑块远离靠板的一侧,所述滑动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滑块、主体贴合,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滑块中的其中一个设有第一滑槽,另一个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可伸入所述第一滑槽配合实现联动,联动结构简单,且两个第二转轴可同时进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轴孔中。
    15.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板设有倾斜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八字形,所述滑动板向下移动时,所述滑块沿相互靠近方向移动,第二转轴脱离相应的轴孔,便于使用者使用时在不需要观察位置即可调节。
    16.作为优选,所述主体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腰枕固定在不同的座椅,可适配汽车座椅或普通座椅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主体和靠板之间设置调节板和角度调节装置,便于改变靠板与腰部的支撑距离和支撑高度;调节板与角度调节装置之间可联动调节或单独调节,使用更加方便;通过固定件将腰枕通过不同的固定方式安装至不同的座椅上,使腰枕的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腰枕整体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腰枕爆炸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腰枕位置调节前剖面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腰枕位置调节后剖面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装置爆炸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装置爆炸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转轴伸缩状态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联动机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26.图9是本实用新型联动机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联动机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9.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的列出哪些过程、系统、产品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列出的或对于这些单元、过程、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单元或者过程等。
    30.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设”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当安装方式被描述为“相连”或者“连接”等词语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居中组件间接相连。如无相反提示,一部件“设有”、“设于”、“设在”、“连接”另一组件,并不排除该两组件为一体结构。
    31.此外,空间上相对的术语,诸如底部、顶部等可被用来描述一个元件和/或特征与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和/或(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关系,例如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将理解的是,空间上相对的术语意在涵盖除去附图中绘出的朝向之外设备在使用和/或操作中的不同朝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过来,则被描述为“前”面的元件可以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后面”。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如,旋转90度或按照其他朝向)并且本文使用的空间上的相对的描述被相应地做出解释。
    32.参见图1-10,一种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包括主体1、靠板2和位置调节装置,主体1用于支撑在座椅上,靠板2直接或间接的与主体1连接,用于承托人体的腰部,包括承托部21,第一固定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承托部21具有与人体的腰部相适配的弧面以提高承托舒适度。
    33.本实施例中,为了适配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场景,位置调节装置包括高度调节装置3和角度调节装置4,高度调节装置3用于调节腰枕的支撑高度,以适配身高不同的使用者,角度调节装置4用于调节主体1与靠板2承托部21之间的距离,即承托部21的支撑深度,以适配不同的使用者的不同腰部曲线,高度调节装置3与角度调节装置4之间可以是联动配合实现同步调节,也可以是单独控制其中一个调节装置调节。
    34.具体的,高度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板31,调节板31与主体1可活动的连接,并设有第一转动座32和第二转动座33,第一转动座32与第一固定部22转动连接,第二固定部23与第二转动座33转动连接,调节板31可相对主体1上下移动实现靠板2的高度调节。
    35.主体1内设有容腔10,调节板31安装在容腔10内,容腔10的前端和上端分别设有前窗口11和上窗口12,前窗口11和上窗口12连通或不连通设置,调节板31安装后,第一转动座32可从上窗口12伸出,第二转动座33可从前窗口11伸出,便于与第一固定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连接,且在调节板31移动时不会受到主体1的阻碍。
    36.本实施例中,前窗口11的两侧设有第一挡块13,第一挡块13的水平连线距离小于调节板31的最大宽度,第一挡块13将调节板31限位在容腔10内,防止调节板31从容腔10内掉落,在其他实施例中,前窗口11和上窗口12之间设有第二挡块14,第二挡块14与主体1将位于第一转动座32与第二转动座33之间的调节板31包围,位于两侧的第二挡块14支架内的连线距离小于两个第一挡块13的连线距离,或者是左右两侧的第二挡块14相连接以将前窗口11和上窗口12隔断,由于调节板31在主体1上向上移动时,调节板31与主体1之间的重合
    面积减小,人体的支撑力向上移动,使调节板31或主体1受到的压强增大,相连的第二挡块14设置,可增加主体1的强度,防止调节板31的下端向前从第一挡块13或第二挡块14之间的空隙内脱出。
    37.优选的,主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前盖15和后盖16,第一挡块13、第二挡块14与前盖15一体成型,前盖15、后盖16、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4均由塑料注塑成型,将第一挡块13、第二挡块14和前盖15一体成型设置可减少固定连接的安装次数,方便生产并降低成本,而前盖15和后盖16的分体设置便于前盖15与后盖16的注塑生产。
    38.优选的,主体1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用于限定调节板31的移动范围,本实施例中,调节板31的移动范围为10mm-100mm,调节板31的移动范围过大容易造成强度降低,使用时受力破损,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可设置在容腔10的内壁或侧壁上,也可以将相连的第二挡块14形成第一定位部,通过第二转动座33或调节板31的其他位置与第二挡块14接触后限位,同时,第一转动座32和第二转动座33均向前突出于调节板31的表面,调节板31单独在容腔10内移动时第二挡块14始终位于第一转动座32和第二转动座33之间,也可以将第一转动座32或第二转动座33设置为与调节板31表面齐平,在调节板31与靠板2连接后在容腔10内移动时,第二挡块14始终位于第一转动座32和第二转动座33/第一固定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之间。
    39.上述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3还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设置于主体1与调节板31之间,用于将调节板31活动后定位在相应的位置,防止在使用时调节板31受力移动位置。
    40.具体的,第一定位装置包括顶杆51,调节板31的侧部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槽53,容腔10的侧部设有用于安装顶杆51的连接孔54,顶杆51可在连接孔54内伸缩移动,并可伸入或离开定位槽53,实现调节板31与主体1之间的锁定和解锁。
    41.本实施例中,顶杆51连接有第一弹性件52,第一弹性件52的弹力将顶杆51保持在伸入定位槽53中的状态,顶杆51的端面设置为弧面,使得在拉动调节板31时顶杆51受力自动从定位槽53中移出并进入另一个定位槽53中,在锁定和解锁时更加方便,无需单独操控顶杆5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定位装置设置于主体1与调节板31的其他相邻的表面,或者是将顶杆51设置为插销结构,通过单独控制顶杆51移动定位。
    42.上述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开关,为了使靠板2与调节板31之间连接更加稳固,第二转轴40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调节板31的两侧,且为了使两个第二转轴40的移动更加同步,调节开关可控制两个第二转轴40同时移动。
    43.调节开关包括滑动板41、滑块42和联动机构,滑块42可带动第二固定部23与第二转动座33之间的第二转轴40移动,以改变靠板2与主体1之间的角度,第二固定部23与第二转动座33中的其中一个设有第二转轴40,另一个设有多个轴孔24,滑块42可带动第二转轴40从其中一个轴孔24移出并进入另一个轴孔24中。
    44.具体的,第二转动座33内设有第二滑道43,第二滑道43内设置两个滑块42,滑块42的外侧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0,滑块42与第二转动座33之间或两个滑块42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44,第二弹性件44的弹力将第二转轴40保持在伸入轴孔24中的状态。滑动板41设置于滑块42远离靠板2的一侧,滑动板41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滑块42、主体1贴合,本实施例中,联动机构包括滑槽和滑杆,滑动板41与滑块42中的其中一个设有第一滑槽45,另一个
    设有第一滑杆46,第一滑杆46可伸入第一滑槽45内配合实现联动,且滑动板41至少部分位于主体1外侧以形成供人手操控的控制部411,主体1设有供控制部411伸出的第三窗口,第三窗口可以是单独的窗口,也可以是与前窗口11或上窗口12相连通,即第三窗口也可以是前窗口11或上窗口12。
    45.优选的,滑动板41的移动方向与滑块42的移动方向不同,本实施例中,滑动板41设有倾斜的第一滑槽45,第一滑槽45呈八字形,滑动板41向下移动时,滑块42沿相互靠近方向移动,第二转轴40脱离相应的轴孔24,滑块42的前侧设有水平的第二滑槽421,调节板31设有可深入第二滑槽421的第二滑杆422,第二滑槽421与第二滑杆422限定滑块42的移动范围。
    46.优选的,滑动板41与主体1/调节板31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47,第三弹性件47的弹力使滑动板41移动后自复位。
    47.在其他实施例中,联动机构还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如图8,联动机构包括齿轮414和齿条,滑动板41设有第一齿条412,滑块42设有第二齿条413,第一齿条412和第二齿条413前后层叠设置并同时与齿轮414啮合,滑动板4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齿条412带动齿轮414转动,齿轮414带动第二齿条413和滑块42沿第二方向移动。
    48.也可以设置为,如图9,联动机构包括拉索415,拉索415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41和滑块42固定连接,拉索415中部的一侧设有滑轮或支杆416使拉索415的两端沿不同的方向延伸,滑动板4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拉索415将滑块42向第二方向拉动。
    49.还可以是,如图10,联动机构包括连杆417,连杆417呈l形,具有两个端部和一个拐角部,连杆417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滑动板41和滑块42转动连接,连杆417的拐角部转动连接在支杆416上,滑动板4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连杆417绕支杆416转动并带动滑块42沿第二方向移动。
    50.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或接近垂直。
    51.上述实施例中,调节板31背面的侧部设有卡勾311,卡勾311与滑动板41的边缘相贴合并将滑动板41固定在调节板31的背部,使滑动板41可相对调节板31上下移动,主体1的表面设有用于减小移动摩擦的纹路,滑动板41与主体1之间或滑动板41与调节板31之间设有开关(图中未示出),开关可控制滑动板41与调节板31之间的移动状态,在开关的不同状态下,滑动板41可跟随调节板31同步移动或各自单独移动,以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自动选择联动调节或单独调节。
    52.滑动板41设有用于安装第三弹性件47的弹簧槽48,调节板31设有用于伸入弹簧槽48内压缩第三弹性件47的第一凸块312,第一凸块312的两侧设有第二凸块313,第二凸块313可伸入滑动板41的第三滑槽49,第二凸块313与第三滑槽49可限定滑动板41的移动范围。1
    53.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23与靠板2分体成型后固定连接,且各轴孔24沿水平方向或倾斜方向排列。
    54.优选的,靠板2前侧设有靠垫20。
    55.为了将腰枕固定在不同的座椅上,本实施例中,主体1设有第三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包括用于安装挂绳的挂孔61,挂绳可将腰枕套设在座椅上,第三固定部还包括插板62,插板62转动连接在主体1的底部,并可伸入到汽车座椅的靠背和椅面之间的缝隙中,防止腰枕
    使用时移位。
    56.具体的,插板62包括铰接部63和插接部64,铰接部63用于与主体1连接,并设有第四弹性件65,便于将插板62和主体1保持在预设的角度上,插接部64由柔性材料制成或外侧包覆有软胶,便于保护座椅,防止插接部64划伤座椅。
    57.优选的,插接部64的外端部设有第三凸块66,第三凸块66的厚度不小于插接部64中部位置的厚度,可起到防脱作用,第三凸块66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斜面67,便于第三凸块66进入或离开靠背和椅面之间的缝隙。
    58.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2和第一转动座32之间设有第五弹性件25,第一弹性件52、第二弹性件44、第三弹性件47、第四弹性件65和第五弹性件25设置为弹簧。
    59.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用于支撑在座椅上;靠板,用于承托人体的腰部,包括承托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承托部具有与人体的腰部相适配的弧面;调节板,与所述主体可活动的连接,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所述调节板可与所述主体相对活动以调节所述靠板与所述主体之间的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可带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的第二转轴移动,以改变所述靠板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调节板之间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将所述调节板活动后定位在相应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的前端和上端分别设有前窗口和上窗口,所述前窗口与所述上窗口相连通或不连通,所述调节板安装后,所述第一转动座可从所述上窗口伸出,所述第二转动座可从所述前窗口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窗口的两侧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水平连线距离小于所述调节板的最大宽度;和/或,所述前窗口与所述上窗口之间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主体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的所述调节板包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单独在所述容腔内移动或所述调节板与靠板连接后的整体在所述容腔内移动时,所述第二挡块始终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顶杆,所述调节板的侧部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槽,容腔的侧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顶杆的连接孔,所述顶杆可在所述连接孔内伸缩移动,并可伸入或离开所述定位槽中。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轴孔,所述第二转动座内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内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第二转轴,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或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将所述第二转轴保持在伸入所述轴孔中的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设置于所述滑块远离靠板的一侧,所述滑动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滑块、主体贴合,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滑块中的其中一个设有第一滑槽,另一个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可伸入所述第一滑槽配合实现联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设有倾斜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八字形,所述滑动板向下移动时,所述滑块沿相互靠近方向移动,第二转轴脱离相应的轴孔。10.根据权利要求1-6,8-9任一项所述的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体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将腰枕固定在不同的座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和调节角度的腰枕,包括:主体,用于支撑在座椅上;靠板,用于承托人体的腰部,包括承托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承托部具有与人体的腰部相适配的弧面;调节板,与所述主体可活动的连接,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所述调节板可与所述主体相对活动以调节所述靠板与所述主体之间的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可带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的第二转轴移动,以改变所述靠板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主体和靠板之间设置调节板和角度调节装置,便于改变靠板与腰部的支撑距离和支撑高度的优点。撑距离和支撑高度的优点。撑距离和支撑高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魏正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正平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6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