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6-01  11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


    背景技术:

    2.3c产品是近几年来伴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而新兴起的,主要是指计算机类(computer)、通信类(communication)、消费类(consumer)电子产品,在这一行业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升级换代频繁,几乎每个月都要推出大量新产品,这也就成为产品设计的热点领域。
    3.在精密电子类3c产品的生产中,一部分产品是散件形式,传统工艺对于该类产品的上料、检测、包装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或者人工辅助治具进行,该种生产方式过度依赖人工,使生产过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的振动盘上料装置、第一搬运装置、第二搬运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转盘装置和载带包装装置;
    6.转盘装置包括转动盘以及设置于转动盘的若干个用于放置工件的定位治具;
    7.振动盘上料装置配置为输入工件;
    8.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与转动盘之间,配置为对工件是否开裂进行检测;
    9.第一搬运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一侧,配置为吸取振动盘上料装置出料端的工件并将其输送至第一检测装置以及将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完成后的工件吸取并输送至定位治具;
    10.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二搬运装置沿转动盘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转动盘的外周;
    11.第二检测装置配置为对定位治具内的工件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测;
    12.第二搬运装置配置为吸取定位治具内的工件并将其运输至载带包装装置;
    13.载带包装装置设置于振动盘上料装置、第一检测装置、转盘装置的一侧且包装载带的输送方向与振动盘上料装置的送料方向相平行,配置为对第二搬运装置输出的工件进行包装。
    14.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该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15.产品散件通过振动盘上料,然后通过第一搬运装置搬运至开裂检测工位上。第一检测装置进行开裂检测,完成后通过第一搬运装置运输至转动盘的定位治具上,第二检测
    装置对定位治具上的产品进行外观尺寸以及底部处的共面度检测,检测完成后把通过第二搬运装置将良品放入包装载带,将不良品分入不良品盒。最后,通过载带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得到成品包装载带。
    16.本实用新型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可以实现对散件产品的检测和包装,通过自动化设备生产替代人工,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机构、安装座以及棱镜检测治具,安装座安装于机体,棱镜检测治具安装于安装座的上端面,第一检测机构安装于机体且第一检测机构的检测镜头位于棱镜检测治具的上方,棱镜检测治具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工件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每个第一限位部的外周至少设置有一个棱镜。由此,第一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搬运装置将振动盘上料装置输出的工件进行吸取并放置在第一限位部内,然后第一检测装置开始检测,棱镜起到反射作用,可全面多角度的对工件进行检测,判断工件是否开裂,区分良品或者废品。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搬运装置包括第一多轴驱动机构和第一吸料机构,第一多轴驱动机构安装于机体,第一吸料机构安装于第一多轴驱动机构且与工件相配合,第一吸料机构包括有与第一限位部相对应的第一吸嘴模组,第一搬运装置在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向与振动盘上料装置的送料方向相平行。由此,第一多轴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吸料机构在多轴方向运动,实现对工件的运输。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装置为转盘式结构,转盘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动盘旋转的第一驱动模组,第一驱动模组设置于转动盘的下方且与转动盘动力连接,定位治具上设有多个与工件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第一吸料机构还包括有与第二限位部相对应的第二吸嘴模组。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搬运装置包括第二多轴驱动机构和第二吸料机构,第二多轴驱动机构安装于机体,第二吸料机构安装于第二多轴驱动机构且与工件相配合,第二吸料机构包括有与第二限位部相对应的第三吸嘴模组,第二搬运装置在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向与第一搬运装置在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向相垂直。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沿转动盘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转动盘的外周且两者的检测镜头均位于定位治具的上方,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均为ccd视觉检测模组。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带包装装置包括从头至尾依次设置的第一放料机构、输送料道、热封机构、拉料机构和第一收卷机构,热封机构设在于输送料道的末端,第二搬运装置架设于输送料道的外周且能够供输送料道穿过,第二搬运装置能够吸取定位治具内的工件并将其输送至位于输送料道上的包装载带上。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还包括补料装置,补料装置设置于机体且位于载带包装装置的外侧,补料装置配置为对包装载带上的空位进行补料。由此,由于废品的存在,包装载带会存在空位,通过补料装置可对包装载带的空位进行补料,得到一条完整且高品质的成品料带,完成收卷,便于后续使用。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料装置包括第二放料机构、第二收卷机构和补料机构,第二放料机构用于放卷补料料带,第二收卷机构用于收卷补料载带,补料载带的输送方向与包装载带的输送方向相平行,补料机构用于吸取补料料带上的补料工件并将其运输至所述包
    装载带的空位。由此,补料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第二放料机构对补料料带进行放卷,第二收卷机构用于对用完的补料料带进行收卷,补料机构可吸取补料料带上的补料工件并将其运输至包装载带的空位内。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模组和第四吸嘴模组,第二驱动模组安装于机体,第四吸嘴模组安装于第二驱动模组且与补料载带上的补料工件相配合。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可以实现对散件产品的检测和包装,通过自动化设备生产替代人工,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所示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30.图3为图1所示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31.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检测装置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图3所示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第一搬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图3所示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转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图8所示的转盘装置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图3所示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第二搬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图1所示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39.图12为图11所示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载带包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13为图11所示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补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1~13中的附图标记:1-机体;2-振动盘上料装置;3-第一搬运装置; 4-第二搬运装置;5-第一检测装置;6-第二检测装置;7-转盘装置;8-载带包装装置;9-补料装置;31-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2-第一吸料机构;41-第二多轴驱动机构;42-第二吸料机构;51-第一检测机构;52-安装座;53-棱镜检测治具;61-第二检测机构;62-第三检测机构;71-转动盘;72-定位治具;73-第一驱动模组;81-第一放料机构;82-输送料道;83-热封机构;84
    ‑ꢀ
    拉料机构;85-第一收卷机构;91-第二放料机构;92-第二收卷机构;93-补料机构;100-工件;200-包装载带;321-第一吸嘴模组;322-第二吸嘴模组; 531-第一限位部;532-棱镜;721-第二限位部;931-第二驱动模组;932-第四吸嘴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43.图1~1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
    44.如图1~13所示,该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于机体1 的振动盘上料装置2、第一搬运装置3、第二搬运装置4、第一检测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6、转盘装置7和载
    带包装装置8。
    45.转盘装置7包括转动盘71以及设置于转动盘71的若干个用于放置工件100的定位治具72;
    46.振动盘上料装置2配置为输入工件100;
    47.第一检测装置5设置于振动盘上料装置2与转动盘71之间,配置为对工件100是否开裂进行检测;
    48.第一搬运装置3设置于第一检测装置5的一侧,配置为吸取振动盘上料装置2出料端的工件100并将其输送至第一检测装置5以及将第一检测装置5检测完成后的工件100吸取并输送至定位治具72;
    49.第一检测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6和第二搬运装置4沿转动盘71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转动盘71的外周;
    50.第二检测装置6配置为对定位治具72内的工件100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测;
    51.第二搬运装置4配置为吸取定位治具72内的工件100并将其运输至载带包装装置8;
    52.载带包装装置8设置于振动盘上料装置2、第一检测装置5、转盘装置 7的一侧且包装载带200的输送方向与振动盘上料装置2的送料方向相平行,配置为对第二搬运装置4输出的工件100进行包装。
    53.如图4~6所示,第一检测装置5包括第一检测机构51、安装座52以及棱镜检测治具53。安装座52安装于机体1,棱镜检测治具53安装于安装座52的上端面。第一检测机构51安装于机体1且第一检测机构51的检测镜头位于棱镜检测治具53的上方。棱镜检测治具53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工件100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部531。每个第一限位部531的外周至少设置有一个棱镜532。由此,第一检测装置5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搬运装置3将振动盘上料装置2输出的工件100进行吸取并放置在第一限位部531内,然后第一检测装置5开始检测,棱镜532起到反射作用,可全面多角度的对工件100进行检测,判断工件100是否开裂,区分良品或者废品。
    54.如图7所示,第一搬运装置3包括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1和第一吸料机构32。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1安装于机体1,第一吸料机构32安装于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1且与工件100相配合,第一吸料机构32包括有与第一限位部531相对应的第一吸嘴模组321,第一搬运装置3在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向与振动盘上料装置2的送料方向相平行。由此,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1能够驱动第一吸料机构32在多轴方向运动,实现对工件100的运输。
    55.如图8~9所示,转盘装置7为转盘式结构,转盘装置7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动盘71旋转的第一驱动模组73,第一驱动模组73设置于转动盘71 的下方且与转动盘71动力连接,定位治具72上设有多个与工件100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721,第一吸料机构32还包括有与第二限位部721相对应的第二吸嘴模组322。
    56.第一限位部531、第二限位部721可以为多个限位条围合形成的限位空间,也可以为限位槽;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限位部531为多个限位条围合形成的容纳腔,第二限位部721为限位槽。
    57.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驱动模组73均可以为旋转电机与减速器等的用于驱动转动盘71转动的旋转驱动组合结构。
    58.如图10所示,第二搬运装置4包括第二多轴驱动机构41和第二吸料机构42。第二多轴驱动机构41安装于机体1,第二吸料机构42安装于第二多轴驱动机构41且与工件100相配合,第二吸料机构42包括有与第二限位部721相对应的第三吸嘴模组。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吸嘴模组可以为变距吸嘴。第二搬运装置4在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向与第一搬运装置3在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向相垂直。
    59.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1和第二多轴驱动机构41可以为 ppu两轴驱动机械手,再加上用于驱动吸嘴模组升降的升降驱动气缸,可形成三轴驱动,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1和第二多轴驱动机构41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考“申请号为2020216895915、专利名称为一种小工件自动贴胶摆盘设备”的中国实用新型中的描述。
    60.第二检测装置6包括第二检测机构61和第三检测机构62。第二检测机构61和第三检测机构62沿转动盘71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转动盘 71的外周且两者的检测镜头均位于定位治具72的上方,第二检测机构61 和第三检测机构62均为ccd视觉检测模组。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机构 61和第三检测机构62可以由ccd相机和光源组成,ccd相机设置于定位治具72的上方,光源设置于定位治具72与ccd相机之间。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机构61主要用于检测工件100是否存在“脏污”等问题,第三检测机构62主要用于检测工件100外观是否存在“压伤、碰伤、变形”等三伤问题。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还可以设置激光检测装置。激光检测装置具体可以为购自深视智能(sszn)公司的3d线扫相机。该仪器可实现尺寸、厚度、平整度、段差等多种参数的检测。可直接代替第二检测装置6。
    61.如图11~12所示,载带包装装置8包括从头至尾依次设置的第一放料机构81、输送料道82、热封机构83、拉料机构84和第一收卷机构85。热封机构83设在于输送料道82的末端,第二搬运装置4架设于输送料道82 的外周且能够供输送料道82穿过,第二搬运装置4能够吸取定位治具72 内的工件100并将其输送至位于输送料道82上的包装载带200上。
    62.如图11~13所示,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还包括补料装置9,补料装置9 设置于机体1且位于载带包装装置8的外侧,补料装置9配置为对包装载带200上的空位进行补料。由此,由于废品的存在,包装载带200会存在空位,通过补料装置9可对包装载带200的空位进行补料,得到一条完整且高品质的成品料带,完成收卷,便于后续使用。
    63.补料装置9包括第二放料机构91、第二收卷机构92和补料机构93。第二放料机构91用于放卷补料料带,第二收卷机构92用于收卷补料载带,补料载带的输送方向与包装载带200的输送方向相平行,补料机构93用于吸取补料料带上的补料工件100并将其运输至所述包装载带200的空位。由此,补料装置9的工作原理为:第二放料机构91对补料料带进行放卷,第二收卷机构92用于对用完的补料料带进行收卷,补料机构93可吸取补料料带上的补料工件100并将其运输至包装载带200的空位内。
    64.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放料机构81、第一收卷机构85、第二放料机构91、第二收卷机构92为常用收、放卷料设备。
    65.补料机构93包括第二驱动模组931和第四吸嘴模组932,第二驱动模组931安装于机体1,第四吸嘴模组932安装于第二驱动模组931且与补料载带上的补料工件100相配合。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驱动模组931为x、y、 z三轴驱动组件构成,x轴和y轴驱动组件可以为丝杆螺母、电机、直线导轨以及滑块等组成的直线第一驱动模组73,z轴则可以通过升降驱动气缸实现高度高向的进给,这是市面上比较常用的三轴驱动结构,具体结构不再说明。
    66.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振动盘上料装置2、第一搬运装置3、第二搬运装置4、第一检测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6、转盘装置7和载带包装装置8、补料装置9等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可以为工业电脑或者plc控制器等。
    6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该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68.产品散件通过振动盘上料,然后通过第一搬运装置3搬运至开裂检测工位上。第一检测装置5进行开裂检测,完成后通过第一搬运装置3运输至转动盘71的定位治具72上,第二检测装置6对定位治具72上的产品进行外观尺寸以及底部处的共面度检测,检测完成后把通过第二搬运装置4 将良品放入包装载带200,将不良品分入不良品盒。然后,包装载带200 上的空位通过补料装置9进行补料,最后,通过载带包装装置8进行包装,得到成品包装载带200。
    69.本实用新型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可以实现对散件产品的检测和包装,通过自动化设备生产替代人工,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7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的振动盘上料装置(2)、第一搬运装置(3)、第二搬运装置(4)、第一检测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6)、转盘装置(7)和载带包装装置(8);所述转盘装置(7)包括转动盘(71)以及设置于转动盘(71)的若干个用于放置工件(100)的定位治具(72);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2)配置为输入工件(100);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设置于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2)与转动盘(71)之间,配置为对工件(100)是否开裂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搬运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的一侧,配置为吸取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2)出料端的工件(100)并将其输送至第一检测装置(5)以及将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检测完成后的工件(100)吸取并输送至定位治具(72);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6)和第二搬运装置(4)沿所述转动盘(71)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转动盘(71)的外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6)配置为对定位治具(72)内的工件(100)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搬运装置(4)配置为吸取所述定位治具(72)内的工件(100)并将其运输至载带包装装置(8);所述载带包装装置(8)设置于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2)、第一检测装置(5)、转盘装置(7)的一侧且包装载带(20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2)的送料方向相平行,配置为对第二搬运装置(4)输出的工件(100)进行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包括第一检测机构(51)、安装座(52)以及棱镜检测治具(53),所述安装座(52)安装于机体(1),所述棱镜检测治具(53)安装于安装座(52)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检测机构(51)安装于机体(1)且所述第一检测机构(51)的检测镜头位于所述棱镜检测治具(53)的上方,所述棱镜检测治具(53)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工件(100)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部(531),每个所述第一限位部(531)的外周至少设置有一个棱镜(5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装置(3)包括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1)和第一吸料机构(32),所述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1)安装于机体(1),所述第一吸料机构(32)安装于第一多轴驱动机构(31)且与工件(100)相配合,所述第一吸料机构(32)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531)相对应的第一吸嘴模组(321),所述第一搬运装置(3)在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向与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2)的送料方向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装置(7)为转盘式结构,所述转盘装置(7)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71)旋转的第一驱动模组(73),所述第一驱动模组(73)设置于所述转动盘(71)的下方且与所述转动盘(71)动力连接,所述定位治具(7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工件(100)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721),所述第一吸料机构(32)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721)相对应的第二吸嘴模组(3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搬运装置(4)包括第二多轴驱动机构(41)和第二吸料机构(42),所述第二多轴驱动机构(41)安装于机体(1),所述第二吸料机构(42)安装于第二多轴驱动机构(41)且与工件(100)相配合,所述第二吸料机构(42)包括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721)相对应的第三吸嘴模组,所述第二搬运装
    置(4)在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向与第一搬运装置(3)在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向相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6)包括第二检测机构(61)和第三检测机构(62),所述第二检测机构(61)和第三检测机构(62)沿所述转动盘(71)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转动盘(71)的外周且两者的检测镜头均位于所述定位治具(72)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机构(61)和第三检测机构(62)均为ccd视觉检测模组。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包装装置(8)包括从头至尾依次设置的第一放料机构(81)、输送料道(82)、热封机构(83)、拉料机构(84)和第一收卷机构(85),所述热封机构(83)设在于输送料道(82)的末端,所述第二搬运装置(4)架设于所述输送料道(82)的外周且能够供所述输送料道(82)穿过,所述第二搬运装置(4)能够吸取所述定位治具(72)内的工件(100)并将其输送至位于输送料道(82)上的包装载带(200)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料装置(9),所述补料装置(9)设置于机体(1)且位于所述载带包装装置(8)的外侧,所述补料装置(9)配置为对所述包装载带(200)上的空位进行补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装置(9)包括第二放料机构(91)、第二收卷机构(92)和补料机构(93),所述第二放料机构(91)用于放卷补料料带,所述第二收卷机构(92)用于收卷补料载带,所述补料载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包装载带(200)的输送方向相平行,所述补料机构(93)用于吸取补料料带上的补料工件(100)并将其运输至所述包装载带(200)的空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机构(93)包括第二驱动模组(931)和第四吸嘴模组(932),所述第二驱动模组(931)安装于机体(1),所述第四吸嘴模组(932)安装于第二驱动模组(931)且与所述补料载带上的补料工件(100)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的振动盘上料装置、第一搬运装置、第二搬运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转盘装置和载带包装装置;第一检测装置配置为检测工件是否开裂;第一搬运装置配置为将工件输送至第一检测装置以及定位治具;第二检测装置配置为对定位治具内的工件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测;第二搬运装置配置为将工件运输至载带包装装置;载带包装装置配置为对工件进行包装。本实用新型的振盘检测载带包装机可以实现对散件产品的检测和包装,通过自动化设备生产替代人工,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日传 肖飞 杨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7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