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汽车端子排相机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2.汽车保险丝端子排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测,以便检查端子排外轮廓尺寸是否合格,现有技术中,采用单片手持检测仪检测,效率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汽车端子排相机检测机构,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所要解决的问题。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汽车端子排相机检测机构,包括:
5.电缸,所述电缸设于固定板上;
6.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通过电缸带动;
7.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与滑台气缸连接,所述相机组件包括有相机,所述相机固定于所述相机固定板内侧;
8.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直线导轨,所述固定板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定位机构设于相机组件的运动方向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支板、定位气缸、定位板,所述支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定位气缸固定在支板上,所述定位板与定位气缸轴端连接,当载具运动到定位机构上方时,由定位板对载具进行定位。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台气缸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电缸移动块连接。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台气缸轴端连接到相机组件固定板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应用本实用的技术方案,电缸设于固定板上,滑台气缸通过电缸带动,相机组件与滑台气缸连接,相机组件包括有相机,相机固定于相机固定板内侧,支架上设有直线导轨,固定板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通过电缸带动相机组件移动,移动到固定位置后,滑台气缸工作将相机组件移动到指定位置,相机对载具上的端子排外部轮廓进行扫描,由外部软件进行判别。
附图说明
14.图1是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施例检测工作示意图。
16.图中:1直线导轨、2固定板、3支架、4支板、5定位气缸、6定位板、7相机组件、8滑台气缸、9电缸、10连接板、11相机、1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18.参照图1,提供一种自动汽车端子排相机检测机构,包括电缸,所述电缸9设于固定板2上,滑台气缸8通过电缸9带动,所述相机组件7与滑台气缸8连接,通过滑台气缸轴端连接到相机组件固定板上,所述支架3上设有直线导轨1,所述固定板2与直线导轨1滑动配合,所述相机组件7包括有相机11,所述相机11固定于所述相机固定板内侧,具体的,所述滑台气缸8上固定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与电缸移动块连接,保证电缸9工作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设于相机组件7的运动方向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支板4、定位气缸5、定位板6,所述支板4固定在底座12上,所述定位气缸5固定在支板4上,所述定位板6与定位气缸5轴端连接。
19.实施例,参照图2,当载具上的端子排运动输送到定位机构上方时,定位气缸5开始工作,带动定位板6顶起载具后,电缸9开始工作,电缸9带动滑台气缸8 运动到指定位置,固定板2与直线导轨1滑动配合,固定板2由外部机构带动沿着直线导轨1运动,对滑台气缸8位置进行控制,滑台气缸8工作将相机组件7移动到指定位置,相机11对载具上的端子排外部轮廓进行扫描,由外部软件进行判别。
20.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汽车端子排相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缸,所述电缸设于固定板上;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通过电缸带动;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与滑台气缸连接,所述相机组件包括有相机,所述相机固定于所述相机固定板内侧;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直线导轨,所述固定板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汽车端子排相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设于相机组件的运动方向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支板、定位气缸、定位板,所述支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定位气缸固定在支板上,所述定位板与定位气缸轴端连接,当载具运动到定位机构上方时,由定位板对载具进行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汽车端子排相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气缸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电缸移动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汽车端子排相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气缸轴端连接到相机组件固定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汽车端子排相机检测机构,包括:电缸,所述电缸设于固定板上;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通过电缸带动;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与滑台气缸连接,所述相机组件包括有相机,所述相机固定于所述相机固定板内侧;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直线导轨,所述固定板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本实用用于检测汽车端子排,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韶平 沈琨 汪乐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蒙德拉贡自动化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