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及应用

    专利查询2023-06-04  120



    1.本发明属于中药物质基础解析与优化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及其在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医疗资源,在临床应用中优势显著。物质基础解析是阐释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基础的核心内容。然而,中药成分复杂,药效作用往往依赖多成分的多靶点综合效应,其物质基础解析与优化的难度较高,且缺乏以系统科学为指导的现代分析模式。中药组分制剂在遵循中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将中药多成分的复杂问题简易化,为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模式,已成为中药制剂研究的热点,也被认为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中药组分制剂物质基础的基本单元是组分。“中医传药不传量”或“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的认识表明组成复方的各单味药之间的量及量关系是防病治病的关键,那么组分作为中药物质基础基本单元,组分内/组分间也必然存在着复杂的量比关系。组分内/组分间复杂的量比关系即为“组分结构”,中国药科大学贾晓斌/封亮课题组提出的“组分结构”理论明确指出组分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第一维是成分明确的单体;第二维是具有相同母核结构的成分构成的组分,组分内各成分存在一定的量比关系;第三维是多组分按照一定的量比关系构成的整体。在中医药君臣佐使及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上,开展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研究,从单一成分的量-效关系丰富为可代表整个中药物质基础的多维结构的质-效关系,从而打破传统的有效成分的定义,有利于实现中药的国际化发展。
    4.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的关键点与难点在于药效活性的准确表征,在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组分药效活性需要通过多模型,多作用部分和多药效指标的“三多”模式综合评价。然而,不同模型,不同作用部位和不同药效指标的权重系数缺乏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制约了中药组分药效活性表征的标准化进程,成为中药组分制剂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因此,本发明基于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空白组和模型组的指标差异分析,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进一步,对实验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权重系数计算实验组的药效贡献度,表征中药组分的药效活性,指导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在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6.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分离或制备中药潜在活性组分;
    8.建立目标药效活性评价模型,获得潜在活性组分的若干个药效评价指标结果;
    9.计算空白组和模型组中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参数,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通过权重系数计算其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实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不同潜在活性组分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
    10.选择目标药效活性贡献度最高的组分,实现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
    11.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分离或制备中药潜在活性组分包括通过色谱分离不同极性的潜在活性组分。
    12.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分离或制备中药潜在活性组分包括通过成分性质分离不同母核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
    13.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不同母核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多糖类、苯丙素类、醌类、萜类、挥发油和多酚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分离或制备中药潜在活性组分包括通过单体成分配比制备不同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
    15.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分离或制备中药潜在活性组分包括通过组分配比制备不同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
    16.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建立目标药效活性评价模型包括生理模型和非生理模型。
    17.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生理模型包括细胞模型,组织模型和动物模型。
    18.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获得潜在活性组分的多个药效评价指标结果,包括空白组,模型组和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的结果。
    19.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药效评价指标不少于3个。
    20.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空白组和模型组中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极值分析。
    21.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空白组和模型组的样本数应不少于3个。
    22.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包括如下步骤:
    23.根据一致性参数,构建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对比矩阵a;
    24.计算矩阵a的特征矩阵w和特征值向量λ;
    25.提取最大的特征值λ
    max
    对应的特征向量w
    max

    26.归一化处理后获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w1,w2,w3,
    ……
    ,wn];
    [0027]
    利用λ
    max
    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当cr<0.1时,权重系数有效,否则应增减指标数量或重新采集模型组和实验组数据,重新计算权重系数。
    [0028]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通过权重系数计算其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包括如下步骤:
    [0029]
    计算空白组和模型组数据确定各个药效评价指标在95%置信区间的取值范围,均值
    ±
    1.645标准差;
    [0030]
    计算标准值xn和对应权重系数wn的乘积和,获得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x。
    [0031]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1)分离或制备中药潜在活性组分
    [0033]
    通过色谱分离不同极性的潜在活性组分,或通过成分性质分离不同母核结构的中药组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多糖类,苯丙素类,醌类,萜类,挥发油,多酚类等,目的在于实现针对目标药效活性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另外,通过单体成分配比制备不同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或通过组分配比制备不同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目的在于实现针对目标药效活性的中药组分结构优化。
    [0034]
    (2)建立目标药效活性评价模型,获得潜在活性组分的多个药效评价指标结果
    [0035]
    通过生理模型和非生理模型综合评价潜在活性组分的目标药效活性,其中生理模型包括细胞模型,组织模型和动物模型,获取空白组,模型组和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的结果,所述多个药效评价指标不少于3个。
    [0036]
    (3)分别计算空白组和模型组中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参数
    [0037]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极值分析等分别计算空白组和模型组中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参数。
    [0038]
    (4)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0039]
    根据一致性参数,构建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对比矩阵a;计算矩阵a的特征矩阵w和特征值向量λ;提取最大的特征值λ
    max
    对应的特征向量w
    max
    ;归一化处理后获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w1,w2,w3,
    ……
    ,wn];利用λ
    max
    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当cr<0.1时,权重系数有效,否则应增减指标数量或重新采集模型组和实验组数据,重新计算权重系数。
    [0040]
    (5)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数据经标准化处理
    [0041]
    计算空白组和模型组数据确定各个药效评价指标在95%置信区间的取值范围,均值
    ±
    1.645标准差;通过取值范围分别对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数据的各个药效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各个指标的标准值xn。
    [0042]
    (6)通过权重系数计算其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
    [0043]
    计算标准值xn和对应权重系数wn的乘积和,获得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x。
    [0044]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根据潜在活性组分的获取方式不同而实现不同功能,即通过从中药制剂中分离获得潜在活性组分时,可以实现针对目标药效活性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当通过单体成分或组分配比制备不同结构的潜在活性时,可以实现针对目标药效活性的中药组分结构优化。进一步,根据实验目的建立目标药效活性评价模型,获得潜在活性组分的多个药效评价指标结果。其中,针对多个药效评价指标如何整合的问题,本发明开发了综合评价模型用于计算各个药效评价指
    标的权重系数,并通过空白组和模型组数据确定各个药效评价指标在95%置信区间的取值范围,对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采用标准值和权重系数的乘积和表征不同潜在活性组分的贡献度,实现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
    [0045]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在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0046]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0047]
    通过乙醇提取淫羊藿饮片,获取其中的淫羊藿总黄酮组分;
    [0048]
    借助体外酶解技术,采用纤维素酶酶解淫羊藿总黄酮成分,转化并获取酶解产物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
    [0049]
    通过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精制获取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
    [0050]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骨质疏松药效活性评价模型为维甲酸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
    [0051]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骨质疏松药效活性评价模型的造模方法为大鼠每天灌胃100mg/kg维甲酸溶液,连续2周。
    [0052]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骨质疏松药效活性评价模型的阳性药物为仙灵骨葆胶囊。
    [0053]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骨质疏松药效活性评价指标包括脏器指数和骨组织特征蛋白。
    [0054]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脏器指数包括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睾丸。
    [0055]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脏器指数的计算方法为脏器指数=脏器质量/体质量
    ×
    100%。
    [0056]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脏器指数中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睾丸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02、0.12、0.46、0.14和0.26。
    [0057]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骨组织特征蛋白包括bmp-2、runx2和osterix蛋白。
    [0058]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骨组织特征蛋白含量的计算方法为取左侧胫骨抽提蛋白,蛋白样品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至pvdf膜,加入含5%脱脂奶粉的pbst溶液封闭2h,分别加入bmp-2,runx2,osterix抗体(1:1000)和gapdh抗体(1:5000),4℃孵育过夜;pbst洗涤5次,6min/次,加入hrp标记的抗体(1:10000),室温孵育1h,pbst洗涤后,加入ecl发光液,显影,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灰度值。
    [0059]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骨组织特征蛋白中bmp-2、runx2和osterix蛋白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41、0.39和0.20。
    [0060]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的给药剂量为70mg/kg。
    [0061]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与传统中药物质基础解析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科学严谨,简便明确,结果可靠,可操作性强,实现了中药药效活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从而指导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对中药物质基础解析和发现具有现
    实意义,为中药组分制剂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0062]
    图1为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流程图;
    [0063]
    图2为中药组分药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原理图;
    [0064]
    图3为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脏器指数的权重系数;
    [0065]
    图4为脏器指数的综合评价结果;
    [0066]
    图5为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组织特征蛋白的权重系数;
    [0067]
    图6为骨组织特征蛋白的综合评价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和特点,不作为对本案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0069]
    实施例1: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
    [0070]
    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通过色谱分离不同极性的潜在活性组分,或通过成分性质分离不同母核结构的中药组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多糖类,苯丙素类,醌类,萜类,挥发油,多酚类等,目的在于实现针对目标药效活性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另外,通过单体成分配比制备不同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或通过组分配比制备不同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目的在于实现针对目标药效活性的中药组分结构优化。进一步,通过生理模型和非生理模型综合评价潜在活性组分的目标药效活性,其中生理模型包括细胞模型,组织模型和动物模型,获取空白组,模型组和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的结果,所述多个药效评价指标不少于3个。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不同潜在活性组分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选择目标药效活性贡献度最高的组分,实现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实施例2:中药组分药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0071]
    中药组分药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的原理如图2所示,首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空白组和模型组中n个指标的t值,引入层次分析法,构建多指标的成对比较矩阵a。进一步,计算矩阵a的特征矩阵w和特征值向量λ,提取最大的特征值λ
    max
    对应的特征向量w
    max
    ,归一化处理后获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w1,w2,w3,
    ……
    ,wn]。同时,利用λ
    max
    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当cr<0.1时,表明权重系数有效,否则所计算的权重系数无效,应增减指标数量或重新采集模型组和实验组数据。
    [0072]
    对于实验组的m个样本,分别测定上述n个指标,通过空白组和模型组数据确定各指标在95%置信区间的取值范围并对实验组m个样本的n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去除量纲对结果的影响,获得各个指标的标准值xn。进一步,计算标准值xn和对应权重系数wn的乘积和,获得各样本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xm,表征各样本的药效贡献度。
    [0073]
    实施例3:一种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的制备方法
    [0074]
    取淫羊藿饮片1kg,加入20倍的50%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两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得淫羊藿总黄酮浓缩液;将淫羊藿总黄酮浓缩液用纤维素酶于65
    ±
    3℃条件下酶解3h,得总黄酮酶解反应液;总黄酮酶解反应液于4000r/min条件下,离心20min,弃去上清;得离心沉淀物;然后用5倍体积95%乙醇复溶,得沉淀混悬液;
    将沉淀混悬液于4000r/min条件下,离心20min,弃去沉淀;得离心上清液;收集离心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离心上清液至无醇味;得上清液浓缩液;再用约5倍体积纯水复溶上清液浓缩液;得混悬液,最后循环纯化富集得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流浸膏,对其进行干燥并称重。
    [0075]
    实施例4:一种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的骨质疏松药效综合评价模型
    [0076]
    1实验方法
    [0077]
    1.1仪器与材料skyscan 1176小动物micro-ct(美国布鲁克道尔顿公司);1510酶标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microfuge 20r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股份有限公司);tanon 5200全自动化学发光/荧光凝胶成像仪(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维甲酸(纯度99%,批号kyehk01,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仙灵骨葆胶囊(批号201016,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粉末(中试大生产自制,批号dtg200703,纯度69%)。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0078]
    1.2实验动物3月龄spf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体重200
    ±
    20g,购于杭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浙)2019-0002,饲养于中国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房,室温25
    ±
    0.5℃,每日12h光照/12h黑暗,自由饮食饮水,适应性喂养一周。
    [0079]
    1.3灌胃溶液配制维甲酸灌胃溶液:临用前用含0.5%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蒸馏水配制成10mg/ml的混悬液,即得。仙灵骨葆胶囊灌胃溶液:临用前用含0.5%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蒸馏水配制成37.8mg/ml的混悬液,即得。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灌胃溶液:临用前用含0.5%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蒸馏水配制成3.5、7和14mg/ml的混悬液,即得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低、中和高剂量组灌胃溶液。
    [0080]
    1.4动物造模、分组与给药36只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笼饲养,包括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仙灵骨葆胶囊组(xlgb,378mg/kg)、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低(lg-l,35mg/kg)、中(lg-m,70mg/kg)和高(lg-h,140mg/kg)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天按照100mg/kg剂量灌胃维甲酸溶液,连续2周,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组灌胃对应药物8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含0.5%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蒸馏水。
    [0081]
    1.5样本收集最后一次灌胃给药后,大鼠禁食不禁水过夜,按照0.3ml/100g剂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血样静置30min,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于-80℃冰箱保存,备用;取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睾丸等各脏器;取完整左右侧胫骨,充分剔除残余结缔组织及肌肉,用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包裹,于-80℃冰箱保存,备用。
    [0082]
    1.6脏器指数的测定对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睾丸脏器分别称重计算各脏器指数。脏器指数=脏器质量/体质量
    ×
    100%。
    [0083]
    1.7骨组织中bmp-2、runx2和osterix蛋白的检测取左侧胫骨抽提蛋白,蛋白样品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至pvdf膜,加入含5%脱脂奶粉的pbst溶液封闭2h,分别加入bmp-2,runx2,osterix抗体(1:1000)和gapdh抗体(1:5000),4℃孵育过夜;pbst洗涤5次,6min/次,加入hrp标记的抗体(1:10000),室温孵育1h,pbst洗涤后,加入ecl发光液,显影,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灰度值。
    [0084]
    2实验结果
    [0085]
    2.1脏器指数的综合评价结果
    [0086]
    采用中药组分药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脏器指数的权重系数,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心指数的权重系数最低,脾指数的权重系数最高,表明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与正常大鼠的脾指数差异较大。进一步,计算不同实验组脏器指数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如图4所示,xlgb、lg-l、lg-h和lg-m组的脏器指数药效贡献度无显著差异,表明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是仙灵骨葆胶囊的关键活性组分。
    [0087]
    2.2骨组织特征蛋白的综合评价结果
    [0088]
    采用中药组分药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组织特征蛋白的权重系数,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osterix的权重系数最低,bmp-2和runx2的权重系数均较高,表明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与正常大鼠的bmp-2和runx2蛋白表达量差异较大。进一步,计算不同实验组骨组织特征蛋白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如图6所示,lg-h和lg-m组的骨组织特征蛋白药效贡献度显著高于xlgb和lg-l组,表明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是仙灵骨葆胶囊的关键活性组分,当给药剂量达到70mg/kg时,继发性骨质疏松疗效优于仙灵骨葆胶囊。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离或制备中药潜在活性组分;建立目标药效活性评价模型,获得潜在活性组分的若干个药效评价指标结果;计算空白组和模型组中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参数,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通过权重系数计算其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实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不同潜在活性组分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选择目标药效活性贡献度最高的组分,实现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或制备中药潜在活性组分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色谱分离不同极性的潜在活性组分;通过成分性质分离不同母核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通过单体成分配比制备不同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通过组分配比制备不同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母核结构的潜在活性组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多糖类、苯丙素类、醌类、萜类、挥发油和多酚类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效评价指标结果不少于3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组和模型组中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极值分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一致性参数,构建各个药效评价指标的对比矩阵a;计算矩阵a的特征矩阵w和特征值向量λ;提取最大的特征值λ
    max
    对应的特征向量w
    max
    ;归一化处理后获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w1,w2,w3,
    ……
    ,w
    n
    ];利用λ
    max
    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当cr<0.1时,权重系数有效,否则应增减指标数量或重新采集模型组和实验组数据,重新计算权重系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通过权重系数计算其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包括如下步骤:计算空白组和模型组数据确定各个药效评价指标在95%置信区间的取值范围,均值
    ±
    1.645标准差;计算标准值x
    n
    和对应权重系数w
    n
    的乘积和,获得潜在活性组分实验组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x。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在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结构优化中的应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乙醇提取淫羊藿饮片,获取其中的淫羊藿总黄酮组分;借助体外酶解技术,采用纤维素酶酶解淫羊藿总黄酮成分,转化并获取酶解产物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通过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精制获取淫羊藿黄酮低糖苷组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分离或制备中药潜在活性组分;建立目标药效活性评价模型,获得潜在活性组分的多个药效评价指标结果;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不同潜在活性组分对目标药效活性的贡献度;选择目标药效活性贡献度最高的组分,实现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与传统中药物质基础解析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科学严谨,简便明确,结果可靠,可操作性强,实现了中药药效活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从而指导中药组分结构解析与优化,对中药物质基础解析和发现具有现实意义,为中药组分制剂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制剂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制剂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斌 封亮 曾敬其 毛玉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药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3.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7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