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景观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水利不再局限于满足防洪除涝要求,其景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河岸护坡长期以来主要采取浆砌或干砌块石挡墙或者钢筋混凝土l型挡墙,不仅造价高,而且不美观,也达不到现代生态城市碳排放的要求。传统挡墙透水性不高,水土之间联系薄弱,降低了河道原始生态的恢复进程,传统的挡墙采用混凝土或者浆砌石材料硬质护岸结构,阻断了堤岸原有的生态链,景观性、亲水性差。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箱式挡墙在使用时,在下雨的天气情况下,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挡墙中的土壤会流失到人行道,造成不美观的景象,导致了挡墙的实用性和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5.2、现有的箱式挡墙在使用时,利用雨水进行墙中的土壤湿润,土壤中的植物灌溉,但雨水的大会导致植物与土壤的脱离,导致了挡墙的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防水土流失的能力,解决在下雨的天气情况下,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挡墙中的土壤会流失到人行道,造成不美观的景象,导致了挡墙的实用性和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在利用雨水的过程中会导致植物与土壤的脱离的问题,以达到提高挡墙的利用效率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包括箱式挡墙主体,所述箱式挡墙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箱式挡墙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箱式挡墙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
9.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有防护装置主体和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与防护装置主体的内壁侧面滑动连接。
10.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有收集装置主体和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与收集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转柄,所述转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滑槽开设在插杆的内侧,所述插杆的表面底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贯穿插杆设置。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漏孔。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集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
一,所述进水口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过滤箱与水箱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二,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两端与过滤箱的内腔侧面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疏流板,所述疏流板的下方设置有消毒柱,所述消毒柱的一端与过滤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通过转动转柄使插杆内部的螺杆进行转动,带动插杆的底部插销活动,利用固定板和顶杆的配合,使防护装置固定在土壤中,然后根据土壤的高度利用滑槽将隔板进行滑动,利用隔板起到土壤流失的固定保护,利用漏孔土壤所渗出的水分进行均匀的流动,防止了水土的流失,避免了在下雨的天气情况下,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挡墙中的土壤会流失到人行道,造成不美观的景象,导致了挡墙的实用性和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挡墙的使用效率和实用性的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雨水通过进水口一和水管的配合,将雨水送入至过滤箱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水管排放至水箱,利用水箱内部的水泵配合导水管导流至喷淋装置,然后通过喷头进行植物的喷淋浇灌,以便节约水资源,避免了雨水的大会导致植物与土壤的脱离,导致了挡墙的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挡墙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防护装置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收集装置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过滤箱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3.图中:1、箱式挡墙主体;2、喷淋装置;21、喷头;
24.3、防护装置;31、转柄;32、固定板;33、插杆;34、滑槽;35、隔板; 36、漏孔;37、顶杆;
25.4、收集装置;41、进水口一;42、水管;43、过滤箱;431、进水口二; 432、过滤管;433、活性炭板;434、过滤板;435、滤网;436、疏流板;437、消毒柱;44、水箱;45、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1
28.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包括箱式挡墙主体1,箱式挡墙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2,喷淋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喷头21,箱式挡墙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防护装置3,箱式挡墙主体1 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4,防护装置3包括有防
护装置主体和滑槽34,滑槽 34的两端与防护装置主体的内壁侧面滑动连接,收集装置4包括有收集装置主体和水箱44,水箱44的底部与收集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防护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转柄31,转柄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固定板3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杆33,滑槽34开设在插杆33的内侧,插杆33的表面底端设置有顶杆37,顶杆37贯穿插杆33设置,滑槽34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35,隔板35的上表面开设有漏孔36。
29.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转柄31、固定板32、插杆33、滑槽34、隔板35、漏孔36和顶杆37之间的配合,通过转动转柄31使插杆33内部的螺杆进行转动,带动插杆33的底部插销活动,利用固定板32和顶杆37的配合,使防护装置3固定在土壤中,然后根据土壤的高度利用滑槽34将隔板35进行滑动,利用隔板35起到土壤流失的固定保护,利用漏孔36土壤所渗出的水分进行均匀的流动,防止了水土的流失,提高了挡墙的使用效率和实用性。
30.实施例2
31.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收集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一41,进水口一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42,水管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3,过滤箱43的一侧设置有水箱44,过滤箱43与水箱4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水箱44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水箱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45。
3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进水口一41、水管42、过滤箱43、水箱44和导水管45之间的配合,雨水通过进水口一41和水管42的配合,将雨水送入至过滤箱43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水管42排放至水箱44,利用水箱44内部的水泵配合导水管45导流至喷淋装置2,然后通过喷头21进行植物的喷淋浇灌,以便节约水资源,提高了挡墙的利用效率。
33.实施例3
34.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过滤箱43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二431,过滤箱4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管432,过滤管43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433,活性炭板433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434,过滤板434的两端与过滤箱43的内腔侧面固定连接,过滤板43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滤网435,过滤板4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疏流板436,疏流板436的下方设置有消毒柱437,消毒柱437的一端与过滤箱43 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35.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进水口二431、过滤管432、活性炭板433、过滤板 434、滤网435、疏流板436和消毒柱437之间的配合,收集的雨水通过进水口二431,配合过滤管432和活性炭板433的过滤性进行过滤,利用过滤板 434和滤网435过滤雨水中掺杂的颗粒,然后经过疏流板436和消毒柱437将雨水进行净化,提高了雨水的利用效率。
36.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箱式生态景观挡墙的工作原理。
37.如图1-4所示,首先转动转柄31使插杆33内部的螺杆进行转动,带动插杆33的底部插销活动,利用固定板32和顶杆37的配合,使防护装置3固定在土壤中,然后根据土壤的高度利用滑槽34将隔板35进行滑动,利用隔板35起到土壤流失的固定保护,利用漏孔36土壤所渗出的水分进行均匀的流动,防止了水土的流失,提高了挡墙的使用效率和实用性,雨水通过进水口一41和水管42的配合,将雨水送入至过滤箱43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水管42排放至水箱44,利用水箱44内部的水泵配合导水管45导流至喷淋装置2,然后通过喷头
21进行植物的喷淋浇灌,以便节约水资源,提高了挡墙的利用效率。
38.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包括箱式挡墙主体(1),所述箱式挡墙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2),所述喷淋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喷头(2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挡墙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防护装置(3),所述箱式挡墙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4);所述防护装置(3)包括有防护装置主体和滑槽(34),所述滑槽(34)的两端与防护装置主体的内壁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收集装置(4)包括有收集装置主体和水箱(44),所述水箱(44)的底部与收集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转柄(31),所述转柄(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杆(33),所述滑槽(34)开设在插杆(33)的内侧,所述插杆(33)的表面底端设置有顶杆(37),所述顶杆(37)贯穿插杆(33)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4)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35),所述隔板(35)的上表面开设有漏孔(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一(41),所述进水口一(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42),所述水管(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3),所述过滤箱(43)的一侧设置有水箱(44),所述过滤箱(43)与水箱(4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水箱(44)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箱(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43)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二(431),所述过滤箱(4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管(432),所述过滤管(43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433),所述活性炭板(433)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434),所述过滤板(434)的两端与过滤箱(43)的内腔侧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43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滤网(435),所述过滤板(4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疏流板(436),所述疏流板(436)的下方设置有消毒柱(437),所述消毒柱(437)的一端与过滤箱(4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涉及生态景观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箱式挡墙主体,所述箱式挡墙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箱式挡墙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箱式挡墙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有防护装置主体和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与防护装置主体的内壁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有收集装置主体和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雨水通过进水口一和水管的配合,将雨水送入至过滤箱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水管排放至水箱,利用水箱内部的水泵配合导水管导流至喷淋装置,然后通过喷头进行植物的喷淋浇灌,以便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斌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