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幕安装框架以及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2.激光电视通常配合一投影软幕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软幕张开,将显示画面投射至软幕,为了使得投射效果更好,需要保证软幕平整。但由于软幕是柔性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等情形,影响显示效果。这就需要软幕安装框架设置得更大,能够将软幕完全张紧,但随着激光电视尺寸的增大,软幕的尺寸也较大,这又导致软幕安装框体的尺寸过大,而不便于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幕安装框架以及投影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幕安装框架,包括内框和外框,内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两个可折叠的第二边框以及多个铰接装置,两个第二边框相对设置,第二边框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框。每个第二边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铰接装置与一个第一边框铰接,以使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对折叠或展开,且当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展开至相互垂直时,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相抵。外框连接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并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外侧,外框用于安装软幕。
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包括投影机和投影显示装置,投影显示装置包括软幕以及上述的软幕安装框架,软幕安装于软幕安装框架。
6.本技术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以及投影系统,内框可以沿短边方向折叠收纳,便于整个软幕安装框架的储存、运输。同时,内框在展开过程中,可以从内侧将外框完全张紧,使得设置于外框的软幕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不会出现褶皱或者折叠现象。
7.本技术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一种内框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一种内框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一种铰接装置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
示意图。
1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一种铰接装置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一种第二边框在展开状态的状态图。
1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一种第二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8是图7示出的第二边框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一种第二边框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另一种第二边框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另一种内框在折叠状态下的状态图。
20.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幕安装框架中的再一种内框在展开状态下的状态图。
21.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强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4是图13提供的一种加强杆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边框在折叠状态下的状态图。
24.图16是图15提供的第一边框在展开状态下的状态图。
25.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幕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相关技术中,软幕通常是与投影画面的尺寸相匹配的,例如采用4:3、16:9的比例设置,因此具有长边框和短边框。此外,相关技术中的部分软幕安装框架虽然也可以实现部分的折叠收纳功能,但通常是将长边框折叠设置,而短边框无法折叠,这种设置方式,在将安装框架折叠时,仍然存在体积较大,不便于收纳的问题。
30.基于此,本技术的发明人提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软幕安装框架以及投影系统,以使收纳软幕安装框架更便于收纳。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技术的各实施例。
31.第一实施例
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投影机以及投影显示装置,投影机出射的图像光可以投射于投影显示装置。其中,投影显示装置包括软幕40(图19中示出)以及软幕安装框架1,软幕40安装并张紧于软幕安装框架1上。
33.具体的,参阅图1,软幕安装框架1包括内框20和外框10,外框10连接于内框20并位
于内框20外侧。如图2和图3所示,内框20包括两个第一边框21、两个可折叠的第二边框23以及多个铰接装置25,每个第二边框2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铰接装置25与一个第一边框21铰接,以使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3相对折叠或展开。两个第一边框21相对设置,两个第二边框23相对设置,当第二边框23为展开状态时,内框20大致形成矩形结构,两个第一边框21以及两个第二边框23围成一矩形区域,矩形区域位于第一边框21以及第二边框23的内侧。第二边框23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框21的长度,即第一边框21为长边框,第二边框23为短边框。
34.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3均可以是金属材质、木质、塑料等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定。在一种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3均可以是铝合金型材制成。
35.参阅图4,每个铰接装置25包括第一安装板251、第二安装板252以及枢轴253,第一安装板251和第二安装板252相对设置,第一安装板251以及第二安装板252均连接于第一边框21,并且第一安装板251和第二安装板252分别位于第一边框21的两侧,第一安装板251和第二安装板252夹持第一边框21且部分突出于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3伸入第一安装板251和第二安装板252之间,枢轴253穿过第一安装板251、第二边框23以及第二安装板252,以使第二边框23相对于第一边框21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枢轴253也可以穿设于第一边框21、第一安装板251以及第二安装板252,同样可以实现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3之间的相对转动。
36.枢轴253可以采用螺杆与螺母的结构,通过螺母将螺杆沿其轴线方向固定。本实施例中,参阅图5,枢轴253可以为杆状结构,在枢轴253的端部设置卡槽14,卡槽14内设置卡簧254,卡簧254实现对枢轴253的轴线定位,防止枢轴253沿其轴线方向脱出。可以理解的是,枢轴253的两端都可以采用卡簧254限位结构,也可以仅一端设置卡簧254,枢轴253的另一端设置凸台或者法兰274结构,实现轴线方向上的定位。进一步地,为了消除枢轴253与第第一安装板251之间的间隙,卡簧254与第一安装板251之间还可以设置弹性垫片255,弹性垫片255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多个,弹性垫片255套设于枢轴253上并与第一安装板251相互贴合,天线垫片可以是金属垫片也可以是塑料垫片,在此不做限定。
37.为了使得第二边框23在相对于第一边框21转动的过程中的转动阻力更小,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5,铰接装置25还包括安装套256,安装套256设置于第二边框23,安装套256具有通孔,枢轴253穿设于通孔内并与第一安装板251以及第二安装板252固定连接。这样,当第二边框23相对于第一边框21转动时,枢轴253位于安装套256内,不与第一边框21或第二边框23之间产生干涉,进而降低转动阻力。其中,安装套256例如可以是铜套或者其他金属材质的套,在此不做限定。
38.在第二边框23相对于第一边框21转动至展开状态时,第二边框23与第一边框21之间大致呈90
°
,为了保证软幕40在使用时能够保持张紧状态,因此需要第二边框23与第一边框21在展开状态时,能够保持稳定。因此第二边框23与第一边框21展开至相互垂直时,第二边框23与第一边框21相抵实现两者的相对固定,避免第二边框23与第一边框21继续转动。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二边框23的端面包括平面区域231和弧形区域232,平面区域231位于弧形区域232的外侧,当第二边框23与第一边框21展开至相互垂直时,平面区域231与第一边框21相抵,使得第二边框23和第一边框21不能继续朝外侧转动。而由于弧形区域232与第一边框21之间不会存在干涉,因此第二边框23可以相对于第一边框21朝向内侧转动,实现相对折叠。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第二边框23与第一边框21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能够被精
确的控制,同时在第二边框23与第一边框21相对展开时,第二边框23可以保持稳定,避免在张紧投影软幕40的过程中出现晃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其他的锁止机构,使得在第二边框23相对第一边框21展开时,锁止第一边框21以及第二边框23,使得两者不能相对转动。
39.第二边框23是可折叠的,这样当需要收纳时,不仅可以将第二边框23相对于第一边框21进行折叠,还可以将第二边框23本身进行折叠,这样可以进一步缩小软幕安装框架1的体积和空间占用。
40.作为一种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7,第二边框23包括第一框体241、第二框体242以及连接装置243,连接装置243包括第一连接板244、第二连接板245以及转动销247,第一连接板244和第二连接板245相对设置并形成间隙,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均伸入间隙,并分别通过一个转动销247铰接于第一连接板244以及第二连接板245,第一框体241的远离第二框体242的一端以及第二框体242的远离第一框体241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铰接装置25与一个第一边框21铰接。第一框体241的远离第二框体242的一端通过一个铰接装置25连接一个第一边框21,第二框体242的远离第一框体241的一端通过一个铰接装置25连接另一个第一边框21。
41.其中,当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相对转动至最大角度时,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共线,形成一直线型的边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243还包括固定销248,第一连接板244设置有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第二固定孔的轴线均与转动销247的轴线平行。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第一框体241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三固定孔2411,第二框体242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孔配合的第四固定孔2421,固定销248用于在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相对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插接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2411,以及第二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2421,使得第一框体241以及第二框体242与连接装置243相对固定。当需要折叠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时,只需将固定销248取下即可。
4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7,连接装置243还包括挡板246,挡板246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44和第二连接板245之间,并位于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的内侧,当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相对转动至最大角度时,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均与挡板246抵接,使得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不能继续发生相对转动,同样可以起到与固定销248相同的限位作用。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设置固定销248以及挡板246,这样可以增强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的稳定性。
43.为了使得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在相对转动过程中,不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框体241的靠近第二框体242的端面,以及第二框体242的靠近第一框体241的端面可以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弧形面244。具体地,弧形面244可以是圆弧形面244。这样,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在相对转动过程中,第一框体241的靠近第二框体242的端面,以及第二框体242的靠近第一框体241的端面可以保持贴合状态,并且始终保持打滑状态,减小两者之间的阻力,使得折叠过程更为便捷。
44.在其他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如图10所示,第一框体241的靠近第二框体24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齿轮2412,第二框体242的靠近第一框体24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轮2422,第一齿轮2412和第二齿轮2422啮合,第一齿轮2412的轴线以及第二齿轮2422的轴线均与转动销247的轴线平行。第一框体241和第二框体242在转动时,第一齿轮
2412和第二齿轮2422同时转动,因此在需要折叠时,只需要对第一框体241或第二框体242中的一者施加外力即可,可以方便用户操作。其中,第一齿轮2412和第二齿轮2422可以是半径、齿数相同的齿轮,当然也可以是不同的齿轮,在此不做限定。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边框23还可以设置成多段折叠的形式,即第二边框23可以折叠的次数多于两次,在此不做限定。
46.为了便于软幕安装框架1的内框20进行收纳,如图11所示,第一边框21也可以设置成可折叠的形式。这样在折叠时,可以进一步地缩短内框20的长边框的长度。具体地,第一边框21包括可相对折叠的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通过一合页224实现相对折叠或展开。参阅图12,内框20还包括加强杆223,加强杆223设置于两个第一边框21之间,且同时与第三框体221以及第四框体222可拆卸连接,当加强杆223同时与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连接时,受到加强杆223的限制作用,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限定,因此当需要折叠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时,可以先将加强杆223取下,然后再进行折叠。当需要展开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时,先将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展开,然后将加强杆223安装于两个第一边框21之间,并同时与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连接即可。加强杆223除了可以固定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的作用外,还可以对整个内框20的结构强度起到增强作用。
47.具体地,如图13所示,加强杆223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每个端部设置有第一弹性玻珠291和第二弹性玻珠292,第一弹性玻珠292和第二弹性玻珠292的结构相同。如图14所示,第一弹性玻珠291和第二弹性玻珠292均包括弹簧293和玻珠294,加强杆223的端部设置有盲孔295,弹簧293设置于盲孔295内并弹簧293的一端与加强杆223连接,弹簧293的另一端连接玻珠294,玻珠294的外径小于盲孔295的孔径,使得玻珠294可以被压入盲孔295内,在弹簧293处于自然状态下,玻珠294部分突出于盲孔295外。
48.请一并参阅图15和图16,第三框体221设置有与第一弹性玻珠291配合的第一配合孔2211,第四框体222设置有与第二弹性玻珠292配合的第二配合孔2221,第一配合孔2211和第二配合孔2221均可以供玻珠294伸入。请再次参阅图14,安装时,将加强杆223的端部抵住第一边框21的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此时玻珠294被压入盲孔295内,当玻珠294与第一配合孔2211或第二配合孔2221对应时,在弹簧293的弹力作用下,玻珠294被顶入第一配合孔2211或第二配合孔2221,实现加强杆223与第三框体221和第四框体222的连接。当需要取下加强杆223时,通过外力拉动加强杆223,此时第三框体221或第四框体222对玻珠294施加切向的力,将玻珠294重新压入盲孔295内,即可取下加强杆223。
49.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21也可以采用多段式折叠的方式,此时可以对应的设置相应数量的加强杆223。
50.承前述,外框10安装于内框20的外侧,并且内框20和外框10之间是可拆卸连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21的外侧以及第二边框23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连接件27,弹性连接件27用于连接内框20和外框10。
51.参阅图17,每个弹性连接件27包括直线轴承271、伸缩杆272以及弹簧273,第一边框21以及第二边框23设置有朝向外框10的安装孔,直线轴承271安装于安装孔131内,伸缩杆272设置于直线轴承271并至少部分伸出安装孔,弹簧273套设于伸缩杆272的突出于安装孔131的部分,用于为伸缩杆272提供回复力。具体地,伸缩杆272上设置有法兰274,弹簧273
的两端抵接于法兰274和内框20。在自然状态下,伸缩杆272部分伸出安装孔,受到外力压迫时,伸缩杆272缩回安装孔内,此时弹簧273被压缩形变;当外力消失时,弹簧273回复形变,将伸缩杆272顶出。
52.外框10可以是金属,如铝合金构成的型材结构,如图18所示,外框10具有外侧面11和内侧面12,外侧面11和内侧面12相背设置,外侧面11用于设置软幕40。外框10设置有安装部13,安装部13设置于内侧面12。安装部13的数量与弹性连接件27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安装部13设置有装配孔131,伸缩杆272伸出安装孔的部分可以选择性的嵌入装配孔131或者收回安装孔。当伸缩杆272嵌入装配孔时,内框20和外框10即连接,当伸缩杆272收回安装孔时,内框20和外框10便可以彼此分离。
53.参阅图19,软幕安装框架1还包括衬布30,衬布30张紧于外框10并用于粘贴软幕40。具体地,外框10设置有卡槽14,卡槽14位于外侧面11和内侧面12之间,卡槽14具有开口15,开口15朝向外框10的远离内框20的一侧,开口15的口径小于卡槽14的口径,衬布30的边缘设置有安装杆31,安装杆31设置于卡槽14内,衬布30经由开口15伸出,并张紧于外框10的外侧面11,软幕40粘接于衬布30上。其中安装杆31可以是玻纤杆,为大致的圆形结构。
54.当内框20完全展开时,通过弹性连接件27连接外框10,并从外框10的内侧向外张紧外框10,使得设置于外框10的软幕40被张紧,避免使用过程中,软幕40出现褶皱或折叠情况,进而提高显示效果。同时由于内框20可以进行折叠收纳,因此占用空间少,便于储存、运输。
5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框和外框,所述内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两个可折叠的第二边框,两个所述第二边框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边框;以及多个铰接装置,每个所述第二边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铰接装置与一个所述第一边框铰接,以使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相对折叠或展开,且当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展开至相互垂直时,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相抵;所述外框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并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所述外框用于安装软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枢轴,所述第一安装板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设置,第二边框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枢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边框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以使所述第二边框相对于所述第一边框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还包括安装套,所述安装套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所述安装套具有通孔,所述枢轴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还包括弹性垫片,所述枢轴的端部设置有卡簧,所述弹性垫片设置于所述卡簧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并贴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面包括平面区域和弧形区域,所述平面区域位于所述弧形区域的外侧,当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展开至相互垂直时,所述平面区域与所述第一边框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转动销,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并形成间隙,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均伸入所述间隙,并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转动销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框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框体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框体的远离所述第一框体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铰接装置与一个所述第一边框铰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相对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共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固定销,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轴线均与所述转动销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框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框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的第四固定孔,所述固定销用于在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相对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
的内侧,当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相对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均与所述挡板抵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的靠近所述第二框体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框体的靠近所述第一框体的端面为相互配合的弧形面。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的靠近所述第二框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框体的靠近所述第一框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均与所述转动销的轴线平行。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包括可相对折叠的第三框体和第四框体,所述内框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边框之间,且同时与所述第三框体以及所述第四框体可拆卸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每个端部设置有第一弹性玻珠和第二弹性玻珠,所述第三框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玻珠配合的第一配合孔,所述第四框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弹性玻珠配合的第二配合孔。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外侧以及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连接件,所述外框与所述多个弹性连接件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直线轴承、伸缩杆以及弹簧,所述第一边框以及所述第二边框设置有朝向所述外框的安装孔,所述直线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直线轴承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安装孔,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杆并用于为所述伸缩杆提供回复力,所述外框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装配孔,所述伸缩杆伸出所述安装孔的部分选择性的嵌入所述装配孔或者收回所述安装孔。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外框的远离所述内框的一侧,所述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卡槽的口径,所述软幕安装框架还包括衬布,所述衬布的边缘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衬布经由所述开口伸出,并张紧于所述外框。16.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机;以及投影显示装置,所述投影显示装置包括软幕以及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软幕安装框架,所述软幕安装于所述软幕安装框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幕安装框架,包括内框和外框,内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两个可折叠的第二边框以及多个铰接装置,两个第二边框相对设置,第二边框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框。每个第二边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铰接装置与一个第一边框铰接,以使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对折叠或展开,且当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展开至相互垂直时,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相抵。外框连接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并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外侧,外框用于安装软幕。内框在展开过程中,可以从内测将外框完全张紧,使得设置于外框的软幕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不会出现褶皱或者折叠现象。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统。统。
技术研发人员:唐泽达 李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