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床身和机床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床床身及包括该床身的机床。
背景技术:
2.为了配合机床床身上工件的移动,进行激光加工,机床床身上一般设置有导轨、滑块、电机、丝杠、螺母等部件,上述部件在移动或转动时为了降低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摩擦力,需添加润滑油,而多余的润滑油容易积聚在机床床身上或流至机床床身的侧壁,造成机床床身脏污,污染工作环境,加大清理的难度。
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床身及包括该床身的机床,旨在解决难以对机床床身上的润滑油进行清理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机床床身,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机床床身周向设置的挡边,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面,其从前往后向下倾斜,其最低点处设置有集油通孔;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设置为倾斜面,其设置在所述机床床身的倾斜面上,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
7.所述的机床床身,其中,位于后方的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到所述挡边顶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机床床身上表面到所述挡边顶端的距离,所述集油通孔设置在所述集油槽中。
8.所述的机床床身,其中,所述安装座包括沿所述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安装座,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座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座左右对称设置。
9.所述的机床床身,其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沿所述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安装座,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的后方设置有电机安装座,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安装座。
10.所述的机床床身,其中,位于前方的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有中心转台安装面。
11.所述的机床床身,其中,所述机床床身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机床床身的第一通孔;所述机床床身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机床床身的第二通孔。
12.所述的机床床身,其中,所述机床床身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且贯穿所述机床床身的天车通孔。
13.所述的机床床身,其中,所述机床床身的下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机床床身的周向
设置的地脚安装孔。
14.所述的机床床身,其中,所述机床床身为矿物质机床床身。
15.一种机床,包括所述的机床床身。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床床身及包括该床身的机床,所述机床床身通过设置用于围住流至机床床身上表面的润滑油的挡边,防止润滑油流至机床床身的侧壁;通过将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使机床床身上表面的润滑油从高处自流至位于低处的集油通孔中,便于回收处理润滑油,使机床床身的上表面不会积聚大量的润滑油;通过将安装座的下表面设置为倾斜的安装座以及将其上表面设置为平行于地面,保证安装座上各部件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床床身的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为机床床身的结构示意图二。
20.图3为机床床身的俯视图。
21.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视图。
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机床床身、11-挡边、12-集油通孔、13-集油槽、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天车通孔、17-地脚安装孔、2-第一导轨安装座、3-第二导轨安装座、4-电机安装座、5-轴承座安装座、6-中心转台安装面。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床床身及包括该床身的机床,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本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座4朝向第二导轨安装座3的方向为“前”,“前”与“后”反向;机床床身1上主轴的运动方向,按照图1中显示的x轴、y轴、z轴进行运动。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床床身1,所述机床床身1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机床床身1周向设置的挡边11,所述机床床身1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面,其从前往后向下倾斜,其最低点处(本实施例为后方的位置处)设置有集油通孔12;所述机床床身1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设置为倾斜面,其设置在所述机床床身1的倾斜面上,即安装座下表面的倾斜面同样是从前往后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
26.在实际使用时,安装座上设置有多种需要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的部件,多余的润滑油流经安装座后汇集在机床床身1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用于围住流动至机床床身1上表面的润滑油的挡边11,防止润滑油流至机床床身1的侧壁;通过将机床床身1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使机床床身1上表面的润滑油具有向低处流动的趋势,从而使润滑油汇集在机床床身1倾斜面的低位处,然后流至集油通孔12中,集油通孔12可通过管道与集油桶连接,集油桶的设置便于回收废润滑油。通过将安装座的上表面设置平行于地面,使部件能够水平地设
置在安装座的上表面,保证部件运行正常。
27.请参阅图1-3,进一步的,位于后方的所述机床床身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集油槽13,所述集油槽13到所述挡边11顶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机床床身1上表面到所述挡边11顶端的距离,所述集油通孔12设置在所述集油槽13中。通过上述设置,使集油槽13的深度较深,从而使集油槽13的容积变大,能够容纳较多的润滑油,防止流至集油槽13的润滑油溢出挡边11。
28.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沿所述机床床身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安装座2,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座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座2左右对称设置。在实际使用时,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座2分别用于安装第一导轨,两条第一导轨上分别设置有滑块,两个滑块上分别与同一条横梁连接,横梁上设置有可沿z轴移动的部件。
29.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沿所述机床床身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安装座3,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3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3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3的后方设置有电机安装座4,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3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安装座5。在实际使用时,横梁体积较大,需设置多条导轨用于使横梁平稳移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3分别用于安装第二导轨,两条第二导轨上分别设置有滑块,两个滑块上分别与同一条横梁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座4用于安装输出端朝向前方设置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丝杠,丝杠上连接有螺母,螺母与横梁连接,丝杠的自由端与轴承座安装座5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横梁平稳地沿机床床身1的前后方向移动。
30.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位于前方的所述机床床身1的上表面设置有中心转台安装面6。中心转台安装面6用于安装中心转台。
31.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所述机床床身1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机床床身1的第一通孔14。设置第一通孔14用于对机床床身1进行减重,便于后续运输。
32.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所述机床床身1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机床床身1的第二通孔15。同样的,第二通孔15与第一通孔14配合,使机床床身1的重量降低,有利于运输。
33.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所述机床床身1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且贯穿所述机床床身1的天车通孔16。在实际使用时,每一个天车通孔16中均穿过一条钢管,钢管的长度大于机床床身1的宽度,使钢管的两端凸出机床床身1,然后用钢缆连接钢管的两端和天车,便于通过天车将包括该机床床身1的机床移动至生产区域中。
34.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所述机床床身1的下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机床床身1的周向设置的地脚安装孔17。地脚安装孔17为地脚的安装提供了安装空间。
35.进一步的,所述机床床身1为矿物质机床床身。矿物质机床床身具有吸震性好,振动阻尼系数大,降噪效果好;温度变化对机床床身1的尺寸精度几乎没有影响;无内应力、精度高;整合性好;对油、冷却液和其他腐蚀性液体有很好的耐腐蚀性等特点。通过设置上述机床床身1,使机床床身1的吸震性好、精度高、耐腐蚀。
3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所述的机床床身1。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围住流至机床床身1上表面的润滑油的挡边11,防止润滑油流至机床床身1的侧壁;通过将机床床身1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使机床床身1上表面的润滑油从高处自流至位于低处的集油通孔12中,便于回收处理润滑油,使机床床身1的上表面不会积聚大量的润滑油;通过将安装座的下表面设置为倾斜以及将其上表面
设置为平行于地面,保证安装座上各部件的正常运作。通过设置集油槽13,用于容纳更多的润滑油。通过设置第一导轨安装座2和第二导轨安装座3,用于为横梁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设置电机安装座4和轴承座安装座5,用于为横梁的移动提供驱动力。通过设置中心转台安装面6用于安装中心转台。通过设置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用于降低机床床身1的重量,便于后续运输。通过设置天车通孔16,用于通过天车运输包括该机床床身1的机床。通过限定机床床身1的材质,使机床床身1的吸震性好、精度高、耐腐蚀。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机床床身周向设置的挡边,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面,其从前往后向下倾斜,其最低点处设置有集油通孔;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设置为倾斜面,其设置在所述机床床身的倾斜面上,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位于后方的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到所述挡边顶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机床床身上表面到所述挡边顶端的距离,所述集油通孔设置在所述集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沿所述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安装座,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座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座左右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沿所述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安装座,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的后方设置有电机安装座,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座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安装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方的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有中心转台安装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床身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机床床身的第一通孔;所述机床床身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机床床身的第二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床身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且贯穿所述机床床身的天车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床身的下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机床床身的周向设置的地脚安装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床身为矿物质机床床身。10.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床床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机床床身及包括该床身的机床,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机床床身周向设置的挡边,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面,其从前往后向下倾斜,其最低点处设置有集油通孔;所述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设置为倾斜面,其设置在所述机床床身的倾斜面上,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所述机床床身通过设置用于围住流至机床床身上表面的润滑油的挡边;通过将机床床身的上表面设置为倾斜,使机床床身上表面的润滑油从高处自流至位于低处的集油通孔中;通过将安装座的下表面设置为倾斜的安装座以及将其上表面设置为平行于地面,保证安装座上各部件的正常运作。件的正常运作。件的正常运作。
技术研发人员:闵飞虎 杨东恒 彭维勇 曾超峰 刘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