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油的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6-10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防油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规雾化器的在运输过程中或高低温环境下会产生漏油,漏油会通过吸烟口流出雾化器外造成污染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油的雾化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器的在运输过程中或高低温环境下会产生漏油,漏油会通过吸烟口流出雾化器外造成污染和浪费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防油的雾化器,包括储油器主体,所述储油器主体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吸烟的吸烟口,所述吸烟口内安装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一端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吸收漏油的吸油件。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密封塞将吸烟口密封,可将雾化器内产生的漏油密封在雾化器内,并通过密封塞内的吸油棉将漏油吸收,防止抽烟时拔出密封塞后烟油从吸烟口流出雾化器外造成污染和浪费。其中,吸油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有机棉、惰性棉、卫生棉、复合棉、亚麻棉中的至少一种。
    5.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储油器主体内形成有加热腔和漏油积存空间,所述漏油积存空间位于所述加热腔之下,所述加热腔内横向安装有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上套设有用于防所述发热元件飞油的挡油件,所述挡油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的通孔。需要说明的是,将发热元件横向安装在加热腔内,可使发热元件不受挤压,不会使发热元件滴油和烧坏,并且漏油积存空间位于加热腔之下可以收集漏油,防止烟油流出雾化器外造成污染;其中,所述发热元件上套设有用于防所述发热元件飞油的挡油件,需要说明的是,抽烟时发热元件发热会使吸收在发热元件上的烟油发生飞溅,挡油罩可遮挡飞溅的烟油,防止抽烟时吸进用户口中。
    6.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储油器主体包括储油仓,所述储油仓内形成了储油腔,所述储油仓内安装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封油件,所述封油件内部中空形成了加热腔。
    7.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封油件一端缩颈沿轴向延伸形成了凸台体,所述凸台体外壁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进油的进油孔,每个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加热腔相通,所述发热元件两端分别位于每个所述进油孔处。
    8.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吸烟口开设在所述储油仓一端端部上,所述储油仓从所述吸烟口处朝内凸伸形成导烟管,所述导烟管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
    9.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储油仓远离所述吸烟口的一端内安装有导气件,所述导气件一端端部内凹形成了内凹空间,所述内凹空间形成了所述漏油积存空间,所述导气件另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注油的至少两个注油孔和用于进气的至少一个进气孔。其中,所述导气
    件另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注油的至少两个注油孔和用于进气的至少一个进气孔。进一步优选的是,注油孔为两个,进气孔为一个,需要说明的是,从其中一个注油孔注油,另一个注油孔可排气,可加快注油效率;一个进气口可减少进气量,防止进气量过多淡化烟雾口感。
    10.在一优选例中,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漏油积存空间相通,所述漏油积存空间与所述加热腔相通,每个所述注油孔与所述储油腔相通。
    11.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导气件另一端端部上相互隔离的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是由金属导电材质制成。
    12.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储油器主体还包括封油塞,所述封油塞安装在每个所述注油孔内用于注完油后密封所述注油孔。
    1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技术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技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14.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油的雾化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油的雾化器,通过密封塞内安装吸油棉,利用密封塞将雾化器的吸烟口密封,可将雾化器内产生的漏油密封在雾化器内,并通过密封塞内的吸油棉将漏油吸收,解决了抽烟时拔出密封塞后烟油从吸烟口流出雾化器外造成污染和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防油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防油的雾化器的立体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防油的雾化器的使用前剖视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防油的雾化器的使用时剖视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防油的雾化器的气流走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2.雾化器包括储油器主体,储油器主体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吸烟的吸烟口201,吸烟口201内安装有密封塞1,密封塞1一端端部开设有凹槽101,凹槽101内设有用于吸收漏油的
    吸油件102。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密封塞1将吸烟口201密封,可将雾化器内产生的漏油密封在雾化器内,并通过密封塞1内的吸油件102将漏油吸收,防止抽烟时拔出密封塞1后烟油从吸烟口201流出雾化器外造成污染和浪费。其中,吸油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有机棉、惰性棉、卫生棉、复合棉、亚麻棉中的至少一种。
    23.储油器主体内形成有加热腔503和漏油积存空间601,漏油积存空间601位于加热腔503之下,加热腔503内横向安装有发热元件4,发热元件4上套设有用于防发热元件4飞油的挡油件3,挡油件3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的通孔301。需要说明的是,将发热元件4横向安装在加热腔503内,可使发热元件4不受挤压,不会使发热元件4滴油和烧坏,并且漏油积存空间601位于加热腔503之下可以收集漏油,防止烟油流出雾化器外造成污染;其中,发热元件4上套设有用于防发热元件4飞油的挡油件3,需要说明的是,抽烟时发热元件4发热会使吸收在发热元件4上的烟油发生飞溅,挡油罩可遮挡飞溅的烟油,防止抽烟时吸进用户口中。
    24.储油器主体包括储油仓2,储油仓2内形成了储油腔202,储油仓2内安装有用于密封储油腔202的封油件5,封油件5内部中空形成了加热腔503。
    25.封油件5一端缩颈沿轴向延伸形成了凸台体501,凸台体501外壁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进油的进油孔502,每个进油孔502与加热腔503相通,发热元件4两端分别位于每个进油孔502处。
    26.吸烟口201开设在储油仓2一端端部上,储油仓2从吸烟口201处朝内凸伸形成导烟管203,导烟管203与加热腔503相连通。
    27.储油仓2远离吸烟口201的一端内安装有导气件6,导气件6一端端部内凹形成了内凹空间,内凹空间形成了漏油积存空间601,导气件6另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注油的至少两个注油孔602和用于进气的至少一个进气孔603。其中,导气件6另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注油的至少两个注油孔602和用于进气的至少一个进气孔603。进一步优选的是,注油孔602为两个,进气孔603为一个,需要说明的是,从其中一个注油孔602注油,另一个注油孔602可排气,可加快注油效率;一个进气口可减少进气量,防止进气量过多淡化烟雾口感。
    28.进气孔603与漏油积存空间601相通,漏油积存空间601与加热腔503相通,每个注油孔602与储油腔202相通。
    29.导气件6另一端端部上相互隔离的安装有用于与发热元件4电连接的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9,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9均是由金属导电材质制成。
    30.储油器主体还包括封油塞7,封油塞7安装在每个注油孔602内用于注完油后密封注油孔602。
    31.实施例1
    32.如图1-3,本实施例的可防油的雾化器包括:密封塞1、储油仓2、挡油件3、发热元件4、封油件5、导气件6、封油塞7、第一电极8、第二电极9,其中储油仓2内形成有储油腔202用于储油,封油件5安装在储油仓2内用于密封储油腔202的,封油件5内部中空形成了加热腔503用于通气流和容纳烟雾,封油件5上缩颈沿轴向延伸形成了凸台体501,凸台体501外壁两侧开设有两个用于进油的进油孔502,每个进油孔502与加热腔503相通,发热元件4横向安装在加热腔503内且发热元件4两端分别位于每个进油孔502处,挡油件3套在发热元件4上且位于加热腔503内用于防止发热元件4移位,挡油件3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通气流和排烟
    雾的通孔301,储油仓2顶部开设有用于吸烟的吸烟口201,储油仓2从吸烟口201处朝内凸伸形成导烟管203,导烟管203与加热腔503相连通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密封塞1安装在吸烟口201内用于密封吸烟口201,密封塞1底部开设有凹槽101,凹槽101内设有吸油件102用于吸收导烟管203内的漏油,其中,利用密封塞1将吸烟口201密封,可将雾化器内产生的漏油密封在导烟管203内,并通过密封塞1内的吸油件102将漏油吸收,防止抽烟时拔出密封塞1后烟油从吸烟口201流出雾化器外造成污染和浪费,导气件6安装在储油仓2底部内用于固定封油件5和导气,导气件6上端内凹形成了内凹空间601,内凹空间601与加热腔503相通用于收集加热腔503内产生的漏油,导气件6底部开设有用于注油的两个注油孔602和用于进气的一个进气孔603,进气孔603与内凹空间601相通用于通气流,每个注油孔602与储油腔202相通用于通过注油孔602往储油腔202内注油,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9相互隔离的安装在导气件6底部上用于与发热元件4电连接通电后使发热元件4发热加热烟油,封油塞7安装在每个注油孔602内用于注完油后密封注油孔602。
    33.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防油的雾化器的气流走向具体实施说明,抽烟时从吸烟口201拔出密封塞1,然后从吸烟口201吸烟,气流从导气件6底部的进气孔603进入,然后通过内凹空间601进入到封油件5内部中空形成的加热腔503内,带动发热元件4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从挡油件3上的通孔301进入到导烟管203内,再经过导烟管203内的吸油棉1过滤后从吸烟口201被吸食。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防油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器主体,所述储油器主体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吸烟的吸烟口,所述吸烟口内安装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一端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吸收漏油的吸油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主体内形成有加热腔和漏油积存空间,所述漏油积存空间位于所述加热腔之下,所述加热腔内横向安装有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上套设有用于防所述发热元件飞油的挡油件,所述挡油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主体包括储油仓,所述储油仓内形成了储油腔,所述储油仓内安装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封油件,所述封油件内部中空形成了加热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件一端缩颈沿轴向延伸形成了凸台体,所述凸台体外壁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进油的进油孔,每个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加热腔相通,所述发热元件两端分别位于每个所述进油孔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烟口开设在所述储油仓一端端部上,所述储油仓从所述吸烟口处朝内凸伸形成导烟管,所述导烟管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仓远离所述吸烟口的一端内安装有导气件,所述导气件一端端部内凹形成了内凹空间,所述内凹空间形成了所述漏油积存空间,所述导气件另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注油的至少两个注油孔和用于进气的至少一个进气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漏油积存空间相通,所述漏油积存空间与所述加热腔相通,每个所述注油孔与所述储油腔相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件另一端端部上相互隔离的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是由金属导电材质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主体还包括封油塞,所述封油塞安装在每个所述注油孔内用于注完油后密封所述注油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油的雾化器,包括储油器主体,所述储油器主体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吸烟的吸烟口,所述吸烟口内安装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一端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吸收漏油的吸油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防油的雾化器,利用密封塞将吸烟口密封,可将雾化器内产生的漏油密封在雾化器内,并通过密封塞内的吸油棉将漏油吸收,防止抽烟时拔出密封塞后烟油从吸烟口流出雾化器外造成污染和浪费。染和浪费。染和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刘团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8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