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城市隧道的开发占基建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城市隧道建设进度的要求,因此对轨道交通隧道各部件的安装进度有了更高、更快的要求。然而现有的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安装较为麻烦,且承载力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上端固定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转接件下端连接中隔墙固定件;
4.所述转接件包括上平板、下平板和加劲肋,所述加劲肋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上平板和下平板,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呈直角分布,且一端相连,所述上平板上开有上平板开孔,所述下平板上开有下平板开孔,所述上平板开孔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下平板开孔连接中隔墙固定件;
5.所述中隔墙固定件包括带齿预埋槽,所述带齿预埋槽预埋于中隔墙上,所述带齿预埋槽上安装有带齿t型螺栓,所述带齿t型螺栓的一端穿过下平板开孔,并通过垫片和防松螺母锁紧下平板。
6.优选地,所述管片固定件包括切底锚栓,所述切底锚栓的上部安装于管片内部,所述切底锚栓的底端穿过上平板开孔,并通过垫片ⅰ和防松螺母ⅰ锁紧上平板,所述上平板和垫片ⅰ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7.优选地,所述管片固定件包括带齿预埋槽ⅰ,所述带齿预埋槽ⅰ预埋于管片上,所述带齿预埋槽ⅰ上安装有带齿t型螺栓ⅰ,所述带齿t型螺栓ⅰ下端穿过上平板开孔,并通过垫片ⅱ和防松螺母ⅱ锁紧上平板,所述上平板和垫片ⅱ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8.优选地,所述下平板开孔设有三个,并沿下平板横向排列。
9.优选地,所述下平板与垫片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装置可以通过转接件实现管片和中隔墙的连接,安装方便,承载力高;单个转接件重量较小,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安装的轻便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12.图2为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齿t型螺栓与带齿预埋槽连接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齿预埋槽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劲肋与下平板的连接示意图;
16.图6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加劲肋与上平板的连接示意图;
17.图7为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加劲肋与上平板的连接示意图;
1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平板与垫片的安装示意图。
19.图中:1-转接件,2-上平板,3-下平板,4-加劲肋,5-上平板开孔,6-下平板开孔,7-带齿预埋槽,8-中隔墙,9-带齿t型螺栓,10-垫片,11-防松螺母,12-切底锚栓,13-管片,14-垫片ⅰ,15-防松螺母ⅰ,16-防火岩棉,17-带齿预埋槽ⅰ,18-带齿t型螺栓ⅰ,19-垫片ⅱ,20-防松螺母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21.实施例1
22.如图1、图3-图6和图8所示的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包括转接件1,所述转接件1上端固定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转接件1下端连接中隔墙固定件;
23.所述转接件1包括上平板2、下平板3和加劲肋4,所述加劲肋4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上平板2和下平板3,所述上平板2和下平板3呈直角分布,且一端相连,所述上平板2上开有上平板开孔5,所述下平板3上开有下平板开孔6,所述上平板开孔5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下平板开孔6连接中隔墙固定件,所述下平板开孔6设有三个,并沿下平板3横向排列;
24.所述中隔墙固定件包括带齿预埋槽7,所述带齿预埋槽7预埋于中隔墙8上,所述带齿预埋槽7上安装有带齿t型螺栓9,所述带齿t型螺栓9的一端穿过下平板开孔6,并通过垫片10和防松螺母11锁紧下平板3,所述下平板3与垫片10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25.所述管片固定件包括切底锚栓12,所述切底锚栓12的上部安装于管片13内部,所述切底锚栓12的底端穿过上平板开孔5,并通过垫片ⅰ14和防松螺母ⅰ15锁紧上平板2,所述上平板2和垫片ⅰ14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26.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的连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7.(1)根据需要在中隔墙8上进行带齿预埋槽7的定位,然后完成带齿预埋槽7在中隔墙8混凝土中的预置安装;
28.(2)当管片13无法定位12点钟方向位置时,在管片13表面上通过钻孔机进行打孔,然后将切底锚栓12固定安装于孔内;
29.(3)待现场的中隔墙8和管片13安装到位后,进行一侧转接件1的安装,将转接件1的下平板3的下平板开孔6对准带齿t型螺栓9,再通过垫片10和防松螺母11的配合,实现下平板3固定连接带齿预埋槽7,且下平板3与垫片10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可以避免连接的松动;
30.(4)在中隔墙8和管片13的间隙内部进行防火岩棉16施工,并在此侧的表面喷涂防
火漆;
31.(5)将转接件1的上平板2的上平板开孔5对准切底锚栓12,再通过垫片ⅰ14和防松螺母ⅰ15的配合,实现上平板2固定连接切底锚栓12;
32.(6)最后完成另一侧的防火漆喷涂作业。
33.实施例2
34.如图2、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的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包括转接件1,所述转接件1上端固定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转接件1下端连接中隔墙固定件;
35.所述转接件1包括上平板2、下平板3和加劲肋4,所述加劲肋4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上平板2和下平板3,所述上平板2和下平板3呈直角分布,且一端相连,所述上平板2上开有上平板开孔5,所述下平板3上开有下平板开孔6,所述上平板开孔5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下平板开孔6连接中隔墙固定件,所述下平板开孔6设有三个,并沿下平板3横向排列;
36.所述中隔墙固定件包括带齿预埋槽7,所述带齿预埋槽7预埋于中隔墙8上,所述带齿预埋槽7上安装有带齿t型螺栓9,所述带齿t型螺栓9的一端穿过下平板开孔6,并通过垫片10和防松螺母11锁紧下平板3,所述下平板3与垫片10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37.所述管片固定件包括带齿预埋槽ⅰ17,所述带齿预埋槽ⅰ17预埋于管片13上,所述带齿预埋槽ⅰ17上安装有带齿t型螺栓ⅰ18,所述带齿t型螺栓ⅰ18下端穿过上平板开孔5,并通过垫片ⅱ19和防松螺母ⅱ20锁紧上平板2,所述上平板2和垫片ⅱ19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38.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的连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39.(1)根据需要在中隔墙8上进行带齿预埋槽7的定位,然后完成带齿预埋槽7在中隔墙8混凝土中的预置安装;
40.(2)当管片13可以定位12点钟方向位置时,根据需要在管片13上进行带齿预埋槽ⅰ17的定位,然后完成带齿预埋槽ⅰ17在管片13中的预置安装;
41.(3)待现场的中隔墙8和管片13安装到位后,进行一侧转接件1的安装,将转接件1的下平板3的下平板开孔6对准带齿t型螺栓9,再通过垫片10和防松螺母11的配合,实现下平板3固定连接带齿预埋槽7,且下平板3与垫片10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可以避免连接的松动;
42.(4)在中隔墙8和管片13的间隙内部进行防火岩棉16施工,并在此侧的表面喷涂防火漆;
43.(5)将转接件1的上平板2的上平板开孔5对准带齿t型螺栓ⅰ18,再通过垫片ⅱ19和防松螺母ⅱ20的配合,实现上平板2固定连接带齿预埋槽ⅰ17;
44.(6)最后完成另一侧的防火漆喷涂作业。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包括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上端固定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转接件下端连接中隔墙固定件;所述转接件包括上平板、下平板和加劲肋,所述加劲肋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上平板和下平板,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呈直角分布,且一端相连,所述上平板上开有上平板开孔,所述下平板上开有下平板开孔,所述上平板开孔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下平板开孔连接中隔墙固定件;所述中隔墙固定件包括带齿预埋槽,所述带齿预埋槽预埋于中隔墙上,所述带齿预埋槽上安装有带齿t型螺栓,所述带齿t型螺栓的一端穿过下平板开孔,并通过垫片和防松螺母锁紧下平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固定件包括切底锚栓,所述切底锚栓的上部安装于管片内部,所述切底锚栓的底端穿过上平板开孔,并通过垫片ⅰ和防松螺母ⅰ锁紧上平板,所述上平板和垫片ⅰ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固定件包括带齿预埋槽ⅰ,所述带齿预埋槽ⅰ预埋于管片上,所述带齿预埋槽ⅰ上安装有带齿t型螺栓ⅰ,所述带齿t型螺栓ⅰ下端穿过上平板开孔,并通过垫片ⅱ和防松螺母ⅱ锁紧上平板,所述上平板和垫片ⅱ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板开孔设有三个,并沿下平板横向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板与垫片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中隔墙连接结构,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上端固定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转接件下端连接中隔墙固定件;所述转接件包括上平板、下平板和加劲肋,所述加劲肋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上平板和下平板,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呈直角分布,且一端相连,所述上平板上开有上平板开孔,所述下平板上开有下平板开孔,所述上平板开孔连接管片固定件,所述下平板开孔连接中隔墙固定件。本装置可以通过转接件实现管片和中隔墙的连接,安装方便,承载力高;单个转接件重量较小,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安装的轻便性。度上保证安装的轻便性。度上保证安装的轻便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中坤 刘丽 付健 伊长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韬品精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