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3-06-14  97



    1.本发明涉及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化工及道路沥青路面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施工中,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多。对于混合料级配及配合比的确定,目前是通过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确定最佳用水量;并在确定最佳用水量后,变化乳化沥青用量,成型小马歇尔试件,通过检测试件的劈裂强度或稳定度值来确定最终的乳化沥青用量。如果强度或者稳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还需要调整级配,再重新确定最佳用水量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一组全套的配合比设计从试件成型到养成再到试验,需要两周的时间,周期过长,效率低下。需要调整乳化沥青或水的用量时,还需要从制备小马歇尔试件开始试验,一组试验下来一周左右,费时费力。
    3.与此同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进行乳化沥青材料选择时,需要比较破乳时间;较长的破乳时间,有利于混合料的运输和施工,目前没有统一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油化工及道路沥青路面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便于操作。
    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包括:
    6.步骤1、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用水量;
    7.步骤2、确定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其中:
    8.当乳化沥青用量少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有花白、裹覆性不好;
    9.当乳化沥青为最佳用量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无花白、裹覆性好、无液体流出;
    10.当乳化沥青用量多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有花白、裹覆性好、有液体流出。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12.步骤3、判断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其中:
    13.在拌和杯中,先将再生料和新集料并与水泥拌和均匀,再加入水进行拌和,最后再加入乳化沥青,并开始记时;在乳化沥青倒入后的最初3s~8s内快速拌和,然后用拌和匙沿杯壁顺时针均匀拌和;
    14.在2min内,混合料变稠,则记录此刻的时间,称为可拌和时间;
    15.在2min内,混合料未见变稠,则搅拌至2min结束,将混合料摊到油毡或报纸上静置,并观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和成型时间;其中,
    16.观察破乳时间时,隔5min后用一张吸水白纸按压混合料的表面;若纸上没有见到褐色的斑点,认为乳化沥青已经破乳;若有褐色斑点,就再隔5min重试;若1h后仍未破乳,就每隔15min测试一次;1h后仍未破乳,则每隔30min测试一次,直至破乳为止;
    17.观察成型时间时,每隔15min用拌和匙搅动乳化沥青混合料,1h后每隔30min测试
    一次,直至混合料完全成团,凝固。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乳化沥青倒入后的最初3s~8s内,搅拌速度为100r/min~200r/min;然后以60r/min~70r/min的搅拌速度均匀拌和。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最佳用水量通过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确定。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2中,
    21.当乳化沥青用量少时,拌和后的混合料:
    22.用水量减少时,有花白料,裹附不完全,粘结性不好,松散;用水量增加时,裹附好,细集料粘结在一起,粘结性好,但混合料颜色浅;
    23.乳化沥青用量为最佳用量时,拌和后的混合料:
    24.用水量减少时,有花白料,润湿完好,粘结性好;用水量增加时,裹附好,细集料粘结在一起,粘结性较好,有明显的水珠;
    25.乳化沥青用量多时,拌和后的混合料:
    26.用水量减少时,无花白料,润湿完好,粘结性、裹附较好,拌和较困难,混合料颜色较深;用水量增加时,裹附好,细集料粘结在一起,粘结性好,但有液体流出。
    2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28.当乳化沥青用量不合格,则重新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29.当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不满足施工需要,则重新确定最佳用水量。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1.本发明可有效、准确的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乳化沥青及水用量的程度进行预判,通过调节乳化沥青和水的用水量并结合拌和情况,调节混合料的破乳时间,以满足拌和站到施工现场不同运距需要的时间,使混合料具有充足的运输和施工时间;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节省成本,经济有效。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33.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乳化沥青拌和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6.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包括:
    37.步骤1、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用水量;其中,
    38.最佳用水量通过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确定。
    39.步骤2、确定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其中:
    40.当乳化沥青用量少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有花白、裹覆性不好;
    41.当乳化沥青为最佳用量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无花白、裹覆性好、无液体流出;
    42.当乳化沥青用量多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有花白、裹覆性好、有液体流出。
    43.更进一步,检测方法可通过不同乳化沥青用量下,拌制的混合料的颜色、裹覆效果和液体的流淌效果进行初判:
    44.当乳化沥青用量少时,拌和后的混合料:
    45.用水量减少时,有花白料,裹附不完全,粘结性不好,松散,如图2-a;用水量增加时,裹附好,细集料粘结在一起,粘结性好,但混合料颜色浅,如图2-b;
    46.乳化沥青用量为最佳用量时,拌和后的混合料:
    47.用水量减少时,有花白料,润湿完好,粘结性好,如图2-c;用水量增加时,裹附好,细集料粘结在一起,粘结性较好,有明显的水珠,如图2-d;
    48.乳化沥青用量多时,拌和后的混合料:
    49.用水量减少时,无花白料,润湿完好,粘结性,裹附较好,混合料颜色较深,如图2-e;用水量增加时,裹附好,细集料粘结在一起,粘结性好,但有液体流出,如图2-f。
    50.本发明的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可通过上述有无花白料、裹附效果、粘结效果、是否有液体流出等要求进行直观判断,或者,也可通过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即:通过对不同乳化沥青用量的拌合效果图进行标注,标注其无花白料、裹附效果、粘结效果、是否有液体等;然后将标注后的大批量图像图像数据以及特征数据作为数据输入学习模型中,将乳化沥青用量(少、最佳、多)等作为输出,对学习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完成收敛后,后续基于拌合效果图像的输入,以获得其所对应的乳化沥青的用量。
    51.同理,在乳化沥青少、最佳、多的前提下,用水量的变化对拌合料效果的影响也可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
    52.步骤3、判断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其中:
    53.在拌和杯中,先将再生料和新集料并与水泥拌和均匀,再加入水进行拌和,最后再加入乳化沥青,并开始记时;在乳化沥青倒入后的最初3s~8s内快速拌和,如搅拌速度为100r/min~200r/min;然后以60r/min~70r/min的搅拌速度用拌和匙沿杯壁顺时针均匀拌和;
    54.在2min内,混合料变稠,则记录此刻的时间,称为可拌和时间;
    55.在2min内,混合料未见变稠,则搅拌至2min结束,将混合料摊到油毡或报纸上静置,并观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和成型时间;其中,
    56.观察破乳时间时,隔5min后用一张吸水白纸按压混合料的表面;若纸上没有见到褐色的斑点,认为乳化沥青已经破乳;若有褐色斑点,就再隔5min重试;若1h后仍未破乳,就每隔15min测试一次;1h后仍未破乳,则每隔30min测试一次,直至破乳为止;
    57.观察成型时间时,每隔15min用拌和匙搅动乳化沥青混合料,1h后每隔30min测试一次,直至混合料完全成团,凝固。
    58.进一步,
    59.当乳化沥青用量不合格,则重新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60.当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不满足施工需要,则重新确定最佳用水量。
    61.实施例1:判断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62.根据确定的混合料级配及确定的最佳用水量进行拌和试验,试验所用的乳化沥青有效含量为63%,所用乳化沥青的乳化剂分别为进口a、进口b和国产c和国产d。再生混合料:水泥:水=400:4:28。
    63.拌和结果见表1
    [0064][0065][0066]
    通过以上试验可以确定美中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在进行后续混合料的力学试验,缩短试验周期。
    [0067]
    实施例2
    [0068]
    根据确定的两组混合料级配a、b、确定的最佳用水量和乳化沥青用量进行拌和试验,试验所用的乳化沥青有效含量为63%,所用乳化沥青的乳化剂分别为进口1、进口2和国产3和国产4。再生混合料:水泥:水:乳化沥青=400:4:28:32。拌和结果见表2。
    [0069]
    表2冷再生混合料拌和试验结果
    [0070][0071][0072]
    本发明的优点为:
    [0073]
    1、相对于现有试验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简便、已操作,省时省力;
    [0074]
    2、通过几组实例可以得出,采用该试验方法确定的乳化沥青、水的用量与施工配合比相差不多,室内确定的可拌和时间可模拟施工拌和的混合料的实际可施工时间。
    [0075]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用水量;步骤2、确定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其中:当乳化沥青用量少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有花白、裹覆性不好;当乳化沥青为最佳用量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无花白、裹覆性好、无液体流出;当乳化沥青用量多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无花白、裹覆性好、有液体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3、判断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其中:在拌和杯中,先将再生料和新集料并与水泥拌和均匀,再加入水进行拌和,最后再加入乳化沥青,并开始记时;在乳化沥青倒入后的最初3s~8s内快速拌和,然后用拌和匙沿杯壁顺时针均匀拌和;在2min内,混合料变稠,则记录此刻的时间,称为可拌和时间;在2min内,混合料未见变稠,则搅拌至2min结束,将混合料摊到油毡或报纸上静置,并观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和成型时间;其中,观察破乳时间时,隔5min后用一张吸水白纸按压混合料的表面;若纸上没有见到褐色的斑点,认为乳化沥青已经破乳;若有褐色斑点,就再隔5min重试;若1h后仍未破乳,就每隔15min测试一次;1h后仍未破乳,则每隔30min测试一次,直至破乳为止;观察成型时间时,每隔15min用拌和匙搅动乳化沥青混合料,1h后每隔30min测试一次,直至混合料完全成团,凝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乳化沥青倒入后的最初3s~8s内,搅拌速度为100r/min~200r/min;然后以60r/min~70r/min的搅拌速度均匀拌和。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用水量通过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确定。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当乳化沥青用量少时,拌和后的混合料:用水量减少时,有花白料,裹附不完全,粘结性不好,松散;用水量增加时,裹附好,细集料粘结在一起,粘结性好,但混合料颜色浅;乳化沥青用量为最佳用量时,拌和后的混合料:用水量减少时,有花白料,润湿完好,粘结性好;用水量增加时,裹附好,细集料粘结在一起,粘结性较好,有明显的水珠;乳化沥青用量多时,拌和后的混合料:用水量减少时,无花白料,润湿完好,粘结性、裹附较好,拌和较困难混合料颜色较深;用水量增加时,裹附好,细集料粘结在一起,粘结性好,但有液体流出。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乳化沥青用量不合格,则重新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当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不满足施工需要,则重新确定最佳用水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效果室内检测方法,包括: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用水量确定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其中:当乳化沥青用量少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有花白、裹覆性不好;当乳化沥青为最佳用量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无花白、裹覆性好、无液体流出;当乳化沥青用量多时,拌和后的混合料,无花白、裹覆性好、有液体流出。本发明可有效、准确的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乳化沥青及水用量的程度进行预判,通过调节乳化沥青和水的用水量并结合拌和情况,调节混合料的破乳时间,以满足拌和站到施工现场不同运距需要的时间,使混合料具有充足的运输和施工时间;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节省成本,经济有效。经济有效。经济有效。


    技术研发人员:弓锐 向豪 韩浩强 马文斌 郭彦强 徐鹏 弥海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华泽道路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9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