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6-14  92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量也越来越大,而水资源又异常珍贵,如果对水资源不进行很好的监测与治理,这对环境和资源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3.在现阶段室内装修领域,经常需要进行墙面进行水平开槽,而现在的开槽情况多数都是先使用多切割片对墙体进行切割,开槽的过程中通过加水对切割片进行降温,但流失的水与切割的粉尘混合形成泥浆,淤积在槽内需要及时清理,工作人员需要二次处理工作,耽误了工作效率也浪费了珍贵的资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可以在操作开槽的时候通过收集使用的废水进行过滤再利用,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包括防护组件、切磨组件、除尘组件和蓄水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安装于切磨组件的表面,所述蓄水组件安装于防护组件的表面,所述除尘组件安装于蓄水组件的表面,所述除尘组件安装于切磨组件的表面;
    7.所述除尘组件包括刮板,所述刮板固定连接于切磨组件的内壁,所述切磨组件的内壁固定连通有导尘盒,所述导尘盒的下端连通有转动网桶,所述转动网桶的表面设置有积水桶,所述积水桶的下端连通于蓄水组件的上端;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开始操作的时候,通过补充冷却液,对多层切磨盘进行降温,进而延长了多层切磨盘的使用寿命,当开槽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灰尘会伴随冷却液流动,进而形成泥浆半流体在槽内流动,通过刮板在装置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将槽内的泥浆刮下进入导尘盒内部,导尘盒内部的泥浆会随着重力流向转动网桶的内部,通过转动网桶的自身转动,泥浆内部的冷却水滴会随着转动网桶的网眼甩向外面,落在积水桶的内壁,冷却水滴会在重力的影响下,向下流淌进入蓄水组件的内部。
    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网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切磨组件的下端;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网桶的转动会随着转动轴的轴心转动,进而使得转动网桶在转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效果,也使得转动网桶可以在转动轴的支持下,始终固定在切磨组件的下方不会轻易发生滑落现象,保持了转动网桶良好的转动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切磨组件包括切磨机体,所述切磨机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多层切磨盘;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切磨组件在其切磨的时候可以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多层切磨盘进行转动,进而达到将墙体水平切割出切割槽,切割的槽内壁平整且无起伏,方便后期的使用。
    13.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网桶的表面与电机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直齿轮,两个所述直齿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开槽装置运行的过程中,泥浆在收集进入转动网桶的内部后随着电机的转动,通过皮带的传动可以在电机转动的同时保持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转动,进而将转动网桶表面的齿轮带动,使得转动网桶随着转动,而后将泥浆内部的水分在转动的工程中甩出至积水桶的内壁上流入蓄水组件内。
    15.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组件包括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泵壳,所述泵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泵机叶轮,所述泵机叶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泵机转轴,所述泵机转轴的一端贯穿泵壳的内壁并延伸至泵壳的外部;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的内部设置的水泵可以将蓄积的回收废水再次利用起来,将收集过滤的废水通过水泵的带动再次使用可以达到持续利用冷却切磨组件的效果。
    17.进一步地,所述泵机转轴的表面与电机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两个所述锥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泵壳的上端连通有出水管;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得到转动带动了电机输出轴的锥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了另一个锥齿轮的转动,而后实现在电机转动的同时可以将泵机转轴带动转动,使得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持续的对切磨组件进行冷却降温的作用。
    1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于切磨机体的下端,所述蓄水箱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内壁,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组件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护除尘组件与蓄水组件的水分逸散的速度,同时防护组件还起到支撑蓄水箱与切磨机体的作用,也在同时保护了操作人员不会被切割槽时候飞溅的飞尘击中,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通过设置除尘组件,当开槽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灰尘会伴随冷却液流动,进而形成泥浆的半流体在槽内流动,通过刮板在开槽装置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将槽内的泥浆刮下进入导尘盒内部,导尘盒内部的泥浆会随着重力流向转动网桶的内部,通过转动网桶的自身转动,泥浆内部的冷却水滴会随着转动网桶的网眼甩向外面,落在积水桶的内壁,向下流淌进入蓄水组件的内部,转动网桶的转动会随着转动轴的轴心转动,进而使得转动网桶在转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效果不会轻易发生滑落现象,保持了转动网桶良好的转动效果。
    23.2、通过设置蓄水组件,蓄水箱的内部设置的水泵可以将蓄积的回收废水再次利用起来,将收集过滤的废水通过水泵的带动再次使用可以达到持续利用冷却切磨组件的效果,通过电机得到转动带动了电机输出轴的锥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了另一个锥齿轮的转动,而后实现在电机转动的同时可以将泵机转轴带动转动,泵机转轴的转动带动泵机叶轮的转动,进而可以将水流向上流出使得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持续的对切磨组件进行冷却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施例切磨组件与除尘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施例转动轴与转动网桶的连接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施例泵机转轴与泵机叶轮的连接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施例刮板与切磨机体的连接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防护组件;101、握把;102、外壳;2、切磨组件;201、电机;202、多层切磨盘;203、切磨机体;3、除尘组件;301、刮板;302、导尘盒;303、转动网桶;304、积水桶;305、转动轴;306、皮带;307、直齿轮;4、蓄水组件;401、蓄水箱;402、出水管;403、泵机转轴;404、泵机叶轮;405、泵壳;406、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
    32.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包括防护组件1、切磨组件2、除尘组件3和蓄水组件4,防护组件1安装于切磨组件2的表面,蓄水组件4安装于防护组件1的表面,除尘组件3安装于蓄水组件4的表面,除尘组件3安装于切磨组件2的表面,当操作人员开始操作的时候,通过补充冷却液,对切磨组件2进行降温,进而延长了切磨组件2的使用寿命,当开槽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灰尘会伴随冷却液流动,进而形成泥浆半流体在槽内流动,除尘组件3包括刮板301,刮板301固定连接于切磨组件2的内壁,切磨组件2的内壁固定连通有导尘盒302,通过刮板301在装置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将槽内的泥浆刮下进入导尘盒302内部,导尘盒302的下端连通有转动网桶303,导尘盒302内部的泥浆会随着重力流向转动网桶303的内部,转动网桶303的表面设置有积水桶304,通过转动网桶303的自身转动,泥浆内部的冷却水滴会随着转动网桶303的网眼甩向外面,落在积水桶304的内壁,积水桶304的下端连通于蓄水组件4的上端,冷却水滴会在重力的影响下,向下流淌进入蓄水组件4的内部,转动网桶30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05,转动网桶303的转动会随着转动轴305的轴心转动,进而使得转动网桶303在转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效果,转动轴305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切磨组件2的下端,也使得转动网桶303可以在转动轴305的支持下,始终固定在切磨组件2的下方不会轻易发生滑落现象,保持了转动网桶303良好的转动效果;
    34.切磨组件2包括切磨机体203,切磨机体2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01,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多层切磨盘202,切磨组件2在其切磨的时候可以通过电机201的转动带动多层切磨盘202进行转动,进而达到将墙体水平切割出切割槽,切割的槽内壁平整且无起伏,方便后期的使用,转动网桶303的表面与电机201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直齿轮307,在开槽装置运行的过程中,泥浆在收集进入转动网桶303的内部后随着电机201的转动,两个直齿轮307通过皮带306传动连接,通过皮带306的传动可以在电机201转动的同时保持电机201输出轴上的齿轮转动,进而将转动网桶303表面的齿轮带动,使得转动网桶303随着转动,而后将泥浆内部的水分在转动的工程中甩出至积水桶304的内壁上流入蓄水组件4内。
    35.蓄水组件4包括有蓄水箱401,蓄水箱4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泵壳405,泵壳405的
    内壁滑动连接有泵机叶轮404,泵机叶轮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泵机转轴403,泵机转轴403的一端贯穿泵壳405的内壁并延伸至泵壳405的外部,蓄水箱401的内部设置的水泵可以将蓄积的回收废水再次利用起来,将收集过滤的废水通过水泵的带动再次使用可以达到持续利用冷却切磨组件2的效果,泵机转轴403的表面与电机201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406,通过电机201得到转动带动了电机201输出轴的锥齿轮406的转动进而带动了另一个锥齿轮406的转动,两个锥齿轮406的表面啮合连接,泵壳405的上端连通有出水管402,而后实现在电机201转动的同时可以将泵机转轴403带动转动,使得在电机201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持续的对切磨组件2进行冷却降温的作用,防护组件1包括有外壳102,防护组件1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护除尘组件3与蓄水组件4的水分逸散的速度,外壳102固定连接于切磨机体203的下端,蓄水箱40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外壳102的内壁,同时防护组件1还起到支撑蓄水箱401与切磨机体203的作用,外壳1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101,也在同时保护了操作人员不会被切割槽时候飞溅的飞尘击中,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36.工作原理:当操作人员需要对室内进行开槽切割时,启动开槽装置,握住握把101将开槽装置贴合在需要开槽的区域,电机201的转动带动多层切磨盘202转动切割区域,出水管402将水流持续地喷洒在多层切磨盘202的表面对其尽心降温,切磨机体203内部的刮板301可以将槽体内部的泥浆刮下进入转动网桶303内,通过电机201的转动带动转动网桶303转动进行泥水分离,将甩出的冷却水滴收集进入蓄水箱401内,在通过蓄水箱401内部的泵机将冷却水再次喷洒在多层切磨盘202的表面,从而达到可以使得装置在一次加冷却液可以持续地进行作业。
    3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包括防护组件(1)、切磨组件(2)、除尘组件(3)和蓄水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1)安装于切磨组件(2)的表面,所述蓄水组件(4)安装于防护组件(1)的表面,所述除尘组件(3)安装于蓄水组件(4)的表面,所述除尘组件(3)安装于切磨组件(2)的表面;所述除尘组件(3)包括刮板(301),所述刮板(301)固定连接于切磨组件(2)的内壁,所述切磨组件(2)的内壁固定连通有导尘盒(302),所述导尘盒(302)的下端连通有转动网桶(303),所述转动网桶(303)的表面设置有积水桶(304),所述积水桶(304)的下端连通于蓄水组件(4)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网桶(30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05),所述转动轴(305)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切磨组件(2)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磨组件(2)包括切磨机体(203),所述切磨机体(2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01),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多层切磨盘(2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网桶(303)的表面与电机(201)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直齿轮(307),两个所述直齿轮(307)通过皮带(306)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组件(4)包括有蓄水箱(401),所述蓄水箱(401)的内底壁设置有泵壳(405),所述泵壳(40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泵机叶轮(404),所述泵机叶轮(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泵机转轴(403),所述泵机转轴(403)的一端贯穿泵壳(405)的内壁并延伸至泵壳(405)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机转轴(403)的表面与电机(201)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406),两个所述锥齿轮(406)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泵壳(405)的上端连通有出水管(40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1)包括有外壳(102),所述外壳(102)固定连接于切磨机体(203)的下端,所述蓄水箱(40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外壳(102)的内壁,所述外壳(1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1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室内墙面开槽装置,包括防护组件、切磨组件、除尘组件和蓄水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安装于切磨组件的表面,所述蓄水组件安装于防护组件的表面,所述除尘组件安装于蓄水组件的表面,所述除尘组件安装于切磨组件的表面。该实用新型当开槽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灰尘会伴随冷却液流动,进而形成泥浆半流体在槽内流动,通过刮板在装置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将槽内的泥浆刮下进入导尘盒内部,导尘盒内部的泥浆会随着重力流向转动网桶的内部,通过转动网桶的自身转动,泥浆内部的冷却水滴会随着转动网桶的网眼甩向外面,落在积水桶的内壁,冷却水滴会在重力的影响下,向下流淌进入蓄水组件的内部。向下流淌进入蓄水组件的内部。向下流淌进入蓄水组件的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74)专利代理机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穆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9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