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盗型紧固件。
背景技术:
2.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等等行业,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化工、仪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在一些特殊的结构中,需要在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后,防止被人随意打开,普通的固定件只能实现结构的固定,不具有防盗功能,公开号为cn214367200u 的中国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防盗型螺钉紧固件,包括螺钉本体和防盗机构,螺钉本体中开设有t形安装槽;防盗机构安装在t形安装槽中,且防盗机构包括异型螺纹杆、螺纹锁定块、弹性钢片、撑杆和弹簧,异型螺纹杆插设在t形安装槽中并与t形安装槽滑动连接,且异型螺纹杆的螺纹段与两块对称设置的螺纹锁定块螺纹连接,两块螺纹锁定块分别插设在t形安装槽的两侧并均与t形安装槽滑动连接,且螺纹锁定块之间通过两片相同规格的弹性钢片弹性连接,撑杆通过弹簧与t形安装槽的内底壁滑动连接,且撑杆位于异型螺纹杆下方,使得螺钉本体具有防盗性能,但是整体结构复杂,需要从两面进行旋拧,对于只能从一端旋拧的紧固件,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型紧固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包括螺杆和位于螺杆顶部的帽座,所述帽座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和固定柱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固定柱的外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转动环的内壁连接固定,所述转动环外侧壁上设置有棘爪,所述帽座的顶端外侧罩设有防盗盖,所述防盗盖的底端向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顶壁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和棘爪匹配,所述螺杆的顶端设置有轴承,通过所述轴承转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防盗盖的底端之间均对应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内穿设有紧固螺钉。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帽座的侧壁上开设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螺纹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帽座上开设有弧形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位置与固定孔对应,通过连接柱的旋紧旋出实现连接柱与连接槽的连接,从而实现反向旋转时防盗盖与帽座之间的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的外端设置有旋拧头,所述旋拧头上开设有异形旋拧孔,异形孔的设置实现防盗的效果,避免旋拧头被随意旋拧。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绕帽座周圈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连
接槽数量和位置与连接柱对应,加强防盗盖与帽座之间反向旋转时的连接稳定性和受力均匀性。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设置有三个,且均匀呈环形分布在帽座的顶端,所述棘爪数量与固定柱对应,加强防盗盖与帽座之间正向旋转时的连接稳定性和受力均匀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盗盖的截面六边形,且防盗盖的顶端开设有一字型的螺栓槽,便于正向旋拧时的旋拧,同时迷惑偷盗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帽座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的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块在定位滑槽内滑动,通过定位环、定位滑块和定位槽的配合实现防盗盖安装时的快速定位。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杆和位于螺杆顶部的帽座,在帽座的顶部外侧转动罩设有防盗盖,并在防盗盖上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顶壁与帽座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棘轮和棘爪,通过棘轮和棘爪的配合使得防盗盖在向正方向旋拧时可带动帽座能够,反方向旋拧时可以相对于帽座自由转动,同时在防盗盖的顶端设置有一字型的螺纹槽迷惑偷盗者,实现防盗功能;
14.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螺杆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与防盗盖的底端之间通过紧固螺钉连接固定,这样实现防盗盖与帽座之间的转动连接。
15.此外,本实用新型在防盗帽的侧壁上通过固定孔螺纹连接有连接柱,并在帽座上开设有与连接柱位置匹配的连接槽,同时在连接柱的外端设置有旋拧头,旋拧头上开设有异形旋拧孔,工作人员需要旋拧开螺杆时,将外界与异形旋拧孔对应的旋拧件与异形旋拧孔对准并旋拧,从而使得旋拧头转动,通过旋拧头带动连接柱在固定孔内转动,通过连接柱与固定孔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实现连接柱相对于帽座向内移动,使得连接柱伸入连接槽内,此时,旋拧防盗盖,防盗盖带动连接柱转动,转动到合适位置时,连接槽的侧壁会将连接柱挡住,从而实现连接柱带动帽座一起转动,实现螺杆的向外旋拧,从而实现螺杆的拆卸。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便于使用,防盗性能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盗型紧固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中的防盗盖和帽座之间分解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盗盖与棘轮和棘爪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棘爪、扭簧以及固定柱之间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22.图中:1、螺杆;2、帽座;3、固定柱;4、转动环;5、扭簧;6、棘爪; 7、防盗盖;8、安装腔;9、棘轮;10、轴承;11、固定板;12、紧固孔;13、紧固螺钉;14、固定孔;15、连接柱;16、连接槽;17、旋拧头;18、异形旋拧孔;19、螺栓槽;20、定位环;21、定位滑块;22、定位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26.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包括螺杆1和位于螺杆1顶部的帽座2,帽座2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柱3,固定柱3上套设有转动环4,转动环4和固定柱3之间设置有扭簧5,扭簧5的一端与固定柱3的外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转动环4的内壁连接固定,转动环4外侧壁上设置有棘爪6,帽座2的顶端外侧罩设有防盗盖7,防盗盖7的底端向上开设有安装腔8,安装腔8的内顶壁安装有棘轮 9,棘轮9和棘爪6匹配,螺杆1的顶端设置有轴承10,通过轴承10转动安装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与防盗盖7的底端之间均对应开设有紧固孔12,紧固孔12内穿设有紧固螺钉13。
27.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帽座2的侧壁上开设固定孔 14,固定孔14内螺纹设置有连接柱15,帽座2上开设有弧形的连接槽16,连接槽16位置与固定孔14对应,连接柱15的外端设置有旋拧头17,旋拧头 17上开设有异形旋拧孔18,工作人员需要旋拧开螺杆1时,将外界与异形旋拧孔18对应的旋拧件与异形旋拧孔18对准并旋拧,从而使得旋拧头17转动,通过旋拧头17带动连接柱15在固定孔14内转动,通过连接柱15与固定孔 14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实现连接柱15相对于帽座2向内移动,使得连接柱 15伸入连接槽16内,此时,旋拧防盗盖7,防盗盖7带动连接柱15转动,转动到合适位置时,连接槽16的侧壁会将连接柱15挡住,从而实现连接柱 15带动帽座2一起转动,实现螺杆1的向外旋拧,连接柱15绕帽座2周圈设置至少两个,连接槽16数量和位置与连接柱15对应,增加连接柱15与连接槽16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相互产生作用力的位置,增加螺杆1向外旋拧时的连接稳定性。
28.参考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柱3设置有三个,且均匀呈环形分布在帽座2的顶端,棘爪6数量与固定柱3对应,通过增加棘爪6 的数量使得在将螺杆1向内旋拧时增加棘爪6与棘轮9之间的受力点,防盗盖7通过棘轮9与棘爪6的配合带动帽座2转动,通过帽座2带动螺杆1转动,实现螺杆1的向内旋拧。
29.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盗盖7的截面六边形,且防盗盖7 的顶端开设有一字型的螺栓槽19,将一字型的螺栓槽19展示在外面,这样盗窃者会首选采用一字螺丝刀对防帽座进行旋拧,采用常规的紧固件进行反向旋拧的方式旋拧防盗盖7时,由于棘轮9和棘爪6的配合作用,防盗盖7可以自由的相对于帽座2反向转动,从而不会带动帽座2转动,螺杆1的连接不受影响,一字型的螺栓槽19,主要用来迷惑防盗者。
30.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腔8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环20,定位环20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滑块21,帽座2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的定位滑槽22,定位滑块21在定位滑槽22内滑动,通过定位环20的设置,将定位滑块21放入定位滑槽22内,可以快速实现防盗盖7和帽座2之间的定位,便于防盗盖7与固定板11的连接,定位滑槽22和定位滑块21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和精准性。
31.实施例2:
32.参考图1-图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型紧固件,使用时,将螺杆1与外界待固定结构的螺纹孔对准,通过一字螺丝刀或者扳手等旋拧防盗盖7,防盗
盖7带动棘轮9转动个,在棘爪6的作用下,通过防盗盖7带动帽座2转动,从而通过帽座2带动螺杆1转动,使得螺杆1 与外界螺纹孔配合实现连接固定,此装置,当有偷盗者想将螺杆1旋出时,会想到通过一字螺丝刀或者扳手对防盗帽进行旋拧,但是,当反向旋转时,棘爪6不会对棘轮9产生阻挡,在定位滑槽22、定位滑块21以及固定板11 的作用下,防盗盖7可以相对于帽座2自由转动,此时,帽座2不会随着防盗盖7进行反向转动个,从而螺杆1的连接不受影响,实现防盗功能。
33.实施例3:
34.参考图1-图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包括螺杆1、帽座2、防盗盖7和固定板11,固定板11通过轴承10与螺杆1转动连接,并将防盗盖7的底端与固定板11之间通过紧固螺钉13连接固定,实现防盗盖7可相对于帽座2的转动连接,同时在防盗盖7的安装腔8 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环20,在定位环20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滑块21,同时在帽座2顶端开设有与定位滑块21匹配的定位滑槽22,加强防盗盖7相对于帽座 2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便于防盗盖7安装时的快速定位,提高安装便捷性。
35.实施例4:
36.参考图2和图3,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防盗帽的侧壁上通过固定孔14螺纹连接有连接柱15,并在帽座2上开设有与连接柱15位置匹配的连接槽16,同时在连接柱15的外端设置有旋拧头17,旋拧头17上开设有异形旋拧孔18,工作人员需要旋拧开螺杆1时,将外界与异形旋拧孔18对应的旋拧件与异形旋拧孔18对准并旋拧,从而使得旋拧头17转动,通过旋拧头17带动连接柱15在固定孔14内转动,通过连接柱15与固定孔14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实现连接柱15相对于帽座2向内移动,使得连接柱15伸入连接槽16内,此时,旋拧防盗盖7,防盗盖7带动连接柱15转动,转动到合适位置时,连接槽16的侧壁会将连接柱15挡住,从而实现连接柱15带动帽座2一起转动,实现螺杆1的向外旋拧,连接柱15绕帽座2周圈设置至少两个,连接槽16数量和位置与连接柱15对应,增加连接柱15与连接槽16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相互产生作用力的位置,增加螺杆1向外旋拧时的连接稳定性。
37.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先考虑焊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包括螺杆(1)和位于螺杆(1)顶部的帽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座(2)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上套设有转动环(4),所述转动环(4)和固定柱(3)之间设置有扭簧(5),所述扭簧(5)的一端与固定柱(3)的外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转动环(4)的内壁连接固定,所述转动环(4)外侧壁上设置有棘爪(6),所述帽座(2)的顶端外侧罩设有防盗盖(7),所述防盗盖(7)的底端向上开设有安装腔(8),所述安装腔(8)的内顶壁安装有棘轮(9),所述棘轮(9)和棘爪(6)匹配,所述螺杆(1)的顶端设置有轴承(10),通过所述轴承(10)转动安装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与防盗盖(7)的底端之间均对应开设有紧固孔(12),所述紧固孔(12)内穿设有紧固螺钉(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座(2)的侧壁上开设固定孔(14),所述固定孔(14)内螺纹设置有连接柱(15),所述帽座(2)上开设有弧形的连接槽(16),所述连接槽(16)位置与固定孔(14)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5)的外端设置有旋拧头(17),所述旋拧头(17)上开设有异形旋拧孔(1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5)绕帽座(2)周圈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槽(16)数量和位置与连接柱(15)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3)设置有三个,且均匀呈环形分布在帽座(2)的顶端,所述棘爪(6)数量与固定柱(3)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盖(7)的截面六边形,且防盗盖(7)的顶端开设有一字型的螺栓槽(1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8)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环(20),所述定位环(20)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滑块(21),所述帽座(2)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的定位滑槽(22),所述定位滑块(21)在定位滑槽(22)内滑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型紧固件,包括螺杆和位于螺杆顶部的帽座,帽座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套设有转动环,转动环和固定柱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固定柱的外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转动环的内壁连接固定,固定柱外侧壁上设置有棘爪,帽座的顶端外侧罩设有防盗盖,防盗盖的底端向上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顶壁安装有棘轮,棘轮和棘爪匹配,螺杆的顶端设置有轴承,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与防盗盖的底端之间均对应开设有紧固孔,紧固孔内穿设有紧固螺钉,通过棘轮和棘爪的配合使得防盗盖在正向旋转时可以带动帽座转动,从而实现螺杆的旋紧,当防盗盖反向旋拧时,不能带动帽座反向旋转,实现防盗功能。实现防盗功能。实现防盗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海 蒋爱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东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