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片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实验室许多试剂抗原抗体一般包被在玻片上,以玻片为载体进行试验,而玻片为载体的试验过程根据具体的试验设置有所不同,有些试验包括加样、孵育、洗涤等过程,有些则是包括染色、加样、洗涤等过程。现有技术中,这些试验过程一般无法全部集中在一个装置中完成,需要对玻片进行转移至其他装置中进行进一步操作,在对玻片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玻片损坏或者玻片混淆,影响试验进程及试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片试验装置,用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玻片较难集中于一个装置中完成,需要对玻片进行转移,在玻片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玻片损坏或者玻片混淆,导致影响试验进程及试验效果的缺点。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玻片试验装置,所述玻片试验装置包括本体、玻片架和驱动装置;
6.所述本体与所述玻片架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玻片架相对所述本体运动,以使所述玻片架活动至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所述玻片架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玻片架位于较低处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按压装置,所述按压装置与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按压装置按压带动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相对所述本体转动至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均设置有滑动件;
9.对应于所述滑动件的位置,所述本体沿自身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端延伸方向,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二端延伸方向,所述玻片架的第二端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件;
11.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四个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动件一一对应设置。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座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活动设置于所述按压座上形成按压状态或者松开状态,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延伸方向,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朝外伸出支撑部,所述玻片架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按压座的一端呈弧形或者流线形结构。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顶端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滑槽。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片架开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槽,各所述放置槽沿所述玻片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放置槽对应设置有一所述排水口。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盒体以及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的盒盖;所述盒盖活动至盖合于所述盒体时形成容置腔,所述玻片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1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9.该玻片试验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相对本体活动至水平状态或倾斜状态。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活动至水平状态,此时可以进行加样、染色、孵育等操作,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活动至倾斜状态,此时可以进行洗涤等操作,洗涤完成后废液通过位于玻片架较低处一端的排水口排出。故此,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相对本体活动改变状态,能够使玻片架形成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以能够进行染色、加样、孵育或者洗涤等过程,从而使玻片集中在该玻片试验装置中完成各种操作,无需对玻片进行转移,有效避免玻片损坏或者混淆影响试验进程及试验效果。
附图说明
20.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21.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片试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片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0、玻片试验装置;
27.1、本体;11、滑槽;12、盒体;13、盒盖;2、玻片架;21、排水口;22、滑动件;23、支撑部;24、放置槽;3、按压装置;31、按压部;32、按压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29.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30.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31.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
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3.需要说明的是,该玻片试验装置100可以用于放置玻片,以能够在该玻片试验装置100中进行加样、孵育、洗涤、染色等操作,当然,在该玻片试验装置100中也可以进行其他的试验操作,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3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片试验装置100,如图1至图3所示,该玻片试验装置100包括本体1、玻片架2和驱动装置。其中玻片架2用于承载玻片。所述本体1与所述玻片架2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玻片架2相对所述本体1运动,以使所述玻片架2活动至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所述玻片架2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玻片架2位于较低处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21。可以理解地,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2活动至水平状态,此时可以进行加样、染色、孵育等操作,当加样、染色、孵育等操作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2活动至倾斜状态,此时可以进行洗涤操作,洗涤完成后的废液通过位于玻片架2较低处一端的排水口21排出。
35.综上,该玻片试验装置100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2相对本体1活动至水平状态或倾斜状态。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2活动至水平状态,此时可以进行加样、染色、孵育等操作,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2活动至倾斜状态,此时可以进行洗涤等操作,洗涤完成后废液通过位于玻片架2较低处一端的排水口21排出。故此,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2相对本体1活动改变状态,能够使玻片架2形成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以能够进行染色、加样、孵育或者洗涤等过程,从而使玻片集中在该玻片试验装置100中完成各种操作,无需对玻片进行转移,有效避免玻片损坏或者混淆影响试验进程及试验效果。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1上的按压装置3,所述按压装置3与所述玻片架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按压装置3按压带动所述玻片架2的第一端相对所述本体1转动至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可以理解地,通过按压装置3控制玻片架2相对本体1的转动状态,能够通过对按压装置3进行按压以带动玻片架2的第一端相对本体1转动至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从而能够快速根据玻片的染色、加样、孵育或者洗涤等过程相应对按压装置3进行按压以使玻片架2转动至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操作简单便捷。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可以通过旋钮等装置对玻片架2进行运动控制,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玻片架2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均设置有滑动件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玻片架2的第一端为玻片架2靠近操作人员的前端,第二端为玻片架2远离操作人员的后端,也即该玻片架的宽度方向,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对应于所述滑动件22的位置,所述本体1沿自身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动件22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11中。可以理解地,玻片架2通过滑动件22滑动设置于本体1的滑槽11上,以使玻片架2能够通过滑动件22相对本体1上下灵活活动,通过按压装置3按压玻片架2的第一端,能够使玻片架2的第一端通过滑动件22沿滑槽11移动至与第二端水平的状态或者相对第二端呈倾斜状态,从而使玻片架2整体呈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体1上的滑槽11形状或者宽度需适应玻片架2的第一端在按压装置3带动
下的运动,如该滑槽11可以为弧形槽,或者滑槽11的宽度大于滑动件22的宽度,以使滑动件22具有活动空间进行摆动运动,以使玻片,2的第一端能够向上或者向下运动形成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玻片架2的第二端相当于玻片架2的旋转轴,玻片架2的第一端以玻片架2的第二端为旋转轴进行转动运动,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玻片架2的第二端并不限制于通过滑动件22与本体1的滑槽11滑动连接,该玻片架2的第二端也可以通过旋转轴与本体1转动连接,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所述玻片架2第一端延伸方向,所述玻片架2的第一端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件22;沿所述第二端延伸方向,所述玻片架2的第二端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件22;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四个滑槽11,所述滑槽11与所述滑动件22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地,通过四个滑动件22和四个滑槽11一一对应设置,能够使玻片架2在按压装置3的带动下平稳并顺畅地使玻片架2第一端转动至相对第二端形成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按压装置3包括按压座32和按压部31,所述按压部31活动设置于所述按压座32上形成按压状态或者松开状态,所述按压部31与所述玻片架2的第一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按压部31的外壁设置有凸起,按压座32设置有凹槽,按压部31活动插接于按压座32的凹槽中,且按压部31的凸起在按压状态时能够卡紧于凹槽中,按压部31和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按压处于按压状态时,再次按压该按压部31以使按压部31的凸起脱离凹槽,此时按压部31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形成松开状态。故此,通过按压该按压部31相对按压座32处于按压卡紧状态或者松开状态,能够带动与按压部31连接的玻片架2第一端相对第二端呈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沿所述玻片架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延伸方向,所述玻片架2的第一端朝外伸出支撑部23,所述玻片架2通过所述支撑部23与所述按压部31连接。故此,该玻片架2以该支撑部23作为支点与按压部31连接,以使玻片架2的第一端能够以支撑部23为支点进行摆动以摆动至水平位置或者倾斜位置。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按压部31远离所述按压座32的一端呈弧形或者流线形结构。可以理解地,弧形或者流线形结构的按压部31能够降低阻力,以避免按压部31相对按压座32松开过程中不易被卡住,提高按压部31按压或者松开的流畅性。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的顶端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滑槽11,以使该滑槽11形成顶端开口的槽型。滑动件22滑动至滑槽11的开口处时能够脱离滑槽11,以使玻片架2相对本体1拆卸,故此,能够使玻片架2相对本体1形成可拆卸结构,玻片架2通过滑动件22相对本体1的滑槽11开口滑出即可使玻片架2相对本体1拆卸出来,玻片架2通过滑动件22相对本体1的滑槽11开口滑入即可使玻片架2与本体1形成活动连接。因此,该本体1通过顶端向下凹陷形成该滑槽11,以使玻片架2相对本体1可拆卸连接并在连接时可相对活动,从而一方面能够将染色、加样、孵育或者洗涤等过程集中在一个装置中完成,另一方面能够使玻片架2便于拆卸,利于实验结束后的清洗及消毒工作。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玻片架2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玻片架2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槽24,各所述放置槽24沿所述玻片架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该放置槽24用于放置玻片,并将玻片稳固放置玻片架2中进行各种操作,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玻片发生位移,导致影响实验效果,且便于拆装。每一所述放置槽24对应设置有一所述排水
口21。可以理解地,可以在一个玻片架2上放置多个玻片,以能够同时进行各项操作,提高实验效率。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包括盒体12以及与所述盒体12活动连接的盒盖13;所述盒盖13活动至盖合于所述盒体12时形成容置腔,所述玻片架2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可以理解地,通过盒盖13活动至盖合于盒体12后,玻片架2可以容置于封闭的容置腔内,玻片此时可以进行孵育等操作,配合玻片架2的运动状态,能够进一步使该玻片试验装置100适应该玻片的染色、加样、孵育或者洗涤等过程。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盒体12与盒盖13对应于所述玻片架2的第二侧的位置转动连接,以使盒体12和盒盖13之间能够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或者封闭状态,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玻片架2的第一端进行按压操作以形成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此外,该本体1形成方形体结构,便于制备,且便于对玻片架2进行拆装。
45.引用图纸说明时,是对出现的新特征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引用图纸导致描述不够简洁,在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已描述的特征,图纸不再一一引用。
46.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7.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试验装置包括本体、玻片架和驱动装置;所述本体与所述玻片架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玻片架相对所述本体运动,以使所述玻片架活动至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所述玻片架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玻片架位于较低处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按压装置,所述按压装置与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按压装置按压带动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相对所述本体转动至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均设置有滑动件;对应于所述滑动件的位置,所述本体沿自身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端延伸方向,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二端延伸方向,所述玻片架的第二端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四个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动件一一对应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座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活动设置于所述按压座上形成按压状态或者松开状态,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延伸方向,所述玻片架的第一端朝外伸出支撑部,所述玻片架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按压座的一端呈弧形或者流线形结构。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顶端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滑槽。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架开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槽,各所述放置槽沿所述玻片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放置槽对应设置有一所述排水口。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盒体以及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的盒盖;所述盒盖活动至盖合于所述盒体时形成容置腔,所述玻片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片试验装置,该玻片试验装置包括本体、玻片架和驱动装置;本体与玻片架活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相对所本体运动,以使玻片架活动至水平状态或者倾斜状态;玻片架处于倾斜状态时,玻片架位于较低处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该玻片试验装置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玻片架相对本体活动改变状态,能够使玻片架形成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以能够进行染色、加样、孵育或者洗涤等过程,从而使玻片集中在该玻片试验装置中完成各种操作,无需对玻片进行转移,有效避免玻片损坏或者混淆影响试验进程及试验效果。坏或者混淆影响试验进程及试验效果。坏或者混淆影响试验进程及试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珍 姚少濠 李玲 苏坤华 张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