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6-28  67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与该雾化器可拆卸地连接的主机,该雾化器可用于将诸如烟油、药液等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并供使用者吸食。该主机用于给该雾化器供电,并控制整个电子雾化装置的运行模式。主机通常呈柱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该壳体中的主机本体,主机本体通常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的电池组件、控制组件等。主机本体与壳体通过螺丝或胶水连接。该常规的主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电子雾化装置的需求,但是主机本体和壳体之间的装卸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机,用于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壳体以及经由该开口可拆卸地嵌设于该壳体中的柱状主机本体;该主机还包括将该主机本体可操作性地限定在该壳体中的限位件;所述主机本体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件嵌入的限位槽,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限位槽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件经由所述限位孔可拆卸地嵌入所述限位槽,对所述主机本体在纵向上进行限位,而将所述主机本体锁定于所述壳体中。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呈片状,其部分厚度经由该限位孔可拆卸地嵌入到该限位槽中,部分厚度可拆卸地位于所述限位孔中。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本体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该支架上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装置以及将该发光装置固定于该支架上的导光固定架,所述限位槽形成于该导光固定架上,所述限位件能够透光。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可导光的本体部,所述限位槽形成于该本体部的外表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部两端的卡脚,所述卡脚卡设于所述支架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本体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电池组件和/或控制组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标识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呈扁平筒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本体呈扁平柱状。
    13.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权上述任一项中的主机。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可拆卸的限位件对所述主机本体在纵向上进行限位,可方便主机本体和壳体之间装卸。
    附图说明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底部朝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3所示雾化器另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图3所示雾化器另一状态下的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雾化器主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雾化器主体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7.图12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28.图13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机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9.图14是图13所示主机的主机本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1.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1,该电子雾化装置1可用于将诸如烟油、药液等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并供使用者吸食。其在一些实施例可呈扁平条状,并包括雾化器10以及主机20,雾化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沿纵向可拆卸地插接于该雾化器10上端。雾化器10用于收容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及将该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该主机20用于给雾化器10供电,并用于控制整个电子雾化装置1的运行。雾化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一次性雾化器,以便里面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消耗完时,可以更换新的雾化器10。
    32.如图3至图8所示,雾化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扁平柱状雾化器主体11以及细长柱状雾化组件13。雾化器主体11包括用于收容液态气溶胶基质的储液腔110,雾化组件13插设于雾化器主体11中,并可以于一个突出于雾化器主体11的第一位置(图4所示位置)移动到一个完全嵌入雾化器主体 11的第二位置(图3所示位置)。当雾化组件13位于第一位置时,雾化器主体11中储液腔110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无法流入雾化组件13内部。当雾化组件13位于第二位置时,雾化组件13内部与雾化器主体11的储液腔110 导液连接。于此,当雾化组件13位于第一位置时,雾化器10更不容易漏液,特别适合运输。等需要使用时,再将雾化组件13由第一位置推至第二位置。雾化组件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柱状。
    33.一同参阅图8至图10,雾化器主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个可供雾化组件13插设的雾化座111、套接于该雾化座111顶部的密封盖112以及套接于该雾化座111和该密封盖112上的储液壳113,密封盖112的顶面和储液壳113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一个储液腔110。雾化座111和密封盖112一道形成一个雾化座组合。
    34.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可呈横截面为跑道型的柱状,其包括底部1111、顶部1113以及连接于底部1111和顶部1113之间的腰部1112,其中,腰部 1112的横截面尺寸较小,以便腰部1112的外壁面和储液壳113的内壁面之间以形成气流通道,并可容纳其他的零件。
    35.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1110,以供雾化组件13穿设于其中。通孔1110的内壁面靠近雾化座111底面处设置一对相邻近的限位环1114,以形成一道限位槽,将雾化组件13限制在第一位置上。通孔1110内远离雾化座111底面处还设置有一限位台阶1115,以将雾化组件 13限制在第二位置上。
    36.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形成于腰部1112上、将通孔1110与腰部1112外表面相连通的进气孔1116。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由底面向上延伸的进气管道1117,该进气管道1117经过腰部1112的外壁面和储液壳113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与进气孔1116相连通。
    37.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上下贯通的注液孔1118以及一对由底面向上延伸的安装孔1119,注液孔1118用于往储液腔110内注入液态气溶胶基质,该一对安装孔1119分别设置于该通孔1110的两相对侧,以分别供一对磁吸件115嵌置于其中。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一个避让孔 1110a(如图3及图4所示)。
    38.密封盖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其紧密地覆盖在雾化座111的顶部1113上,并包括覆盖于顶部1113顶面的第一密封部1121 以及覆盖于顶部1131外壁面的环形第二密封部1122。第一密封部1121还对应通孔1110和注液孔1118设置有第一穿孔1120和第二穿孔1124,第一穿孔 1120还朝向下延伸有第三密封部1123,该第三密封部1123紧密地覆盖在通孔1110的内壁面上,可用于封堵雾化组件13。第一穿孔1120与通孔1110一道形成供雾化组件13嵌置的收容孔。
    39.储液壳1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扁平筒状壳体1131、形成于壳体1131 上端的吸嘴孔1130以及一体连接于壳体1131内部并与吸嘴孔1130相连通的导气管1132,导气管1132用于与雾化组件13相连通。
    40.雾化器主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吸液件114、一对磁吸件115、注液塞116、密封筒117以及底盖118。吸液件114可采用棉条制成,其设置于腰部1111和储液壳13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中,以吸取可能的漏液,防止漏液外泄。一对磁吸件115在一些实施例可呈圆柱状,其分别嵌置于雾化座111 的一对安装孔1119中,用于与主机20磁吸。密封筒117塞设于储液壳113 的导气管1132内,并套设于雾化组件13上,以实现雾化组件13的外壁面和导气管1132内壁面之间的密封。底盖118倒扣在雾化座111的底部,并与储液壳113的下端卡扣,以将雾化座111与储液壳113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再如图10所示,密封筒117的内壁面上下各有一道密封环1171、1172,以便雾化组件13上下移动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密封。底盖118在一些实施例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开设有与通孔1110、进气管道1117以及避让孔1110a 对应的穿孔。
    41.一同参阅图8、图11及图12,雾化组件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柱状的底座131、安装于底座131上端的雾化芯132、套接于底座131上端并紧密地包覆雾化芯132的通气管133以及相互电绝缘地嵌置于底座131下端的一对电极柱134,该一对电极柱134分别与该雾化芯132电性连接。雾化组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套接于底座131上的密封圈135。
    42.底座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硬质塑胶等材料一体成型,其可包括横断面呈跑
    道型的基座1311、圆柱状的安装座1312以及将安装座132安装于基座1311上的一对支腿1313,安装座1312与基座1311之间的形成进气孔1310。
    43.基座13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对上下贯通的收容孔1314以及形成于上端侧壁面的环形收容槽1315,该一对收容孔1314用于供该一对电极柱 134嵌置于其中,该收容槽1315用于供密封圈135收容于其中。该一对支腿 1313间隔地立设于基座1311的上端面上,并分别位于该上端面的靠近长边侧。
    44.安装座13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中部的上下贯通的通气孔1316 以及一对上下贯通的引线孔1317,该一对引线孔1317分别位于该通气孔1316 的两相对侧,并分别与基座1311上的一对收容孔1314对应,以便雾化芯132 的两个电极引线穿过后分别与该一对电极柱134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安装座1312的下端还突设有环缘1318,以支撑于通气管133的下端。
    45.雾化芯1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筒状的吸液体1321以及设置于该吸液体1321内壁面的发热体1322,发热体1322包括两个向下伸出的电极引线。吸液体13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棉片缠绕而成,其具有优良的吸液性能。吸液体1321中部形成一个气流通道1320,以供空气经过。
    46.通气管1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其可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管段 1331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管段1332,第二管段1332的内径和外径均小于第一管段1331的内径和外径。第一管段1331的内径与安装座131的直径和雾化芯132的外径相适配,以便第一管段1331的下端能够紧密地套接于安装座 131上,与此同时,第一管段1331紧密地包覆雾化芯132的吸液体1321。第一管段1331与吸液体1321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一对进液孔1330,以让储液腔110中的液体能够与吸液体1321导液连接。
    47.再如图5、图6及图8所示,当雾化器10组装时,将雾化组件13经由雾化器主体11的通孔1110逐步塞入雾化器主体11。当雾化组件13移动到图6 所示位置时,雾化组件13卡合在通孔1110内的两个限位环1114之间,实现了雾化组件13的预定位。此时,雾化组件13的通气管133上端伸入到位于储液壳113的导气管1132中的密封筒117中,并被密封环1172加强密封;通气管133上的进液孔1330则被密封盖112的第三密封部1123封堵,使得雾化芯132与储液腔110隔离。
    48.当对雾化组件13施加一个外力,克服限位环1114对雾化组件13的阻力,让雾化组件13进一步往雾化器主体11移动,直至雾化组件13的基座1311 顶面抵靠到台阶1115时,进液孔1330暴露到储液腔110,让雾化芯132与储液腔110导液连接,使得雾化器10进入使用状态。此时,雾化组件13的底面可与雾化器主体11的底面齐平。
    49.如图13所示,主机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上端具有开口210的扁平筒状壳体21、经由该开口210可拆卸地嵌设于该壳体21中的扁平柱状主机本体22以及将该主机本体22限定在壳体21内的限位件23。主机本体22上可开设有供限位件23嵌入的限位槽2270,壳体21上对应该限位槽2270设有限位孔212。限位件23的部分厚度经由该限位孔212嵌入到该限位槽2270,部分厚度位于限位孔212中,对主机本体22在纵向上进行限位,而将主机本体 22锁定于壳体21中。当需要拆卸主机本体22时,可以将限位件23撬出,主机本体22在壳体21中在纵向上的限位解除,而可从壳体21中取出,以方便主机本体22上的电池的更换、或电子元器件的维修。主机20采用限位件23 对主机本体22和壳体21进行限位,可以不用在主机本体22
    和壳体21之间打胶或者锁螺丝,提升了拆装效率。限位件2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片状,且可为商标等标识件,并可以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50.主机本体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扁平柱状支架221以及安装于支架 221中的电池组件223、控制组件225以及发光组件227。电池组件223用于给雾化器10供电,控制组件225用于控制电气的通断及整个电子雾化装置1 的运行模式等,发光组件227用于给出光电指示信号,同时具备美观效果。支架221一侧边上可形成用于收容发光组件227的led发光装置2271的收容槽2210。
    51.如图14所示,发光组件2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led发光装置2271、以及将发光装置2271固定于支架221上的固定架2273,固定架227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本体部2272以及分别连接于本体部2272两端的卡脚2274,本体部2272的外表面可形成有供限位件23嵌置的限位槽2270。本体部227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导光材料制成,以便led发光装置2271发光的光线可传递给限位件23。
    52.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主机,用于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壳体以及经由该开口可拆卸地嵌设于该壳体中的柱状主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该主机还包括将该主机本体可操作性地限定在该壳体中的限位件;所述主机本体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件嵌入的限位槽,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限位槽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件经由所述限位孔可拆卸地嵌入所述限位槽,对所述主机本体在纵向上进行限位,而将所述主机本体锁定于所述壳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呈片状,其部分厚度经由该限位孔可拆卸地嵌入到该限位槽中,部分厚度可拆卸地位于所述限位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本体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该支架上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装置以及将该发光装置固定于该支架上的导光固定架,所述限位槽形成于该导光固定架上,所述限位件能够透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可导光的本体部,所述限位槽形成于该本体部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部两端的卡脚,所述卡脚卡设于所述支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本体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电池组件和/或控制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标识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扁平筒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本体呈扁平柱状。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主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该主机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壳体以及经由该开口可拆卸地嵌设于该壳体中的柱状主机本体;该主机还包括将该主机本体可操作性地限定在该壳体中的限位件;所述主机本体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件嵌入的限位槽,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限位槽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件经由所述限位孔可拆卸地嵌入所述限位槽,对所述主机本体在纵向上进行限位,而将所述主机本体锁定于所述壳体中。本实用新型由可拆卸的限位件对所述主机本体在纵向上进行限位,可方便主机本体和壳体之间装卸。壳体之间装卸。壳体之间装卸。


    技术研发人员:ꢀ(74)专利代理机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未族科技(中国)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2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