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水电工程中地下厂房等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间的通风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基本上没有成熟的设计、计算理论,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少,施工中往往由于通风结构设计不当,给施工增加不必要的投入或造成通风效果差,施工空气环境恶劣,严重制约了工程进展,地下工程是指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它包括地下房屋和地下构筑物,具体包括地下铁道、水电工程、公路隧道、水下隧道、地下共同沟和过街地下通道等。
3.本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存在地下厂房洞室群规模大、岔口多、线路长、出口少、埋深大、湿度大以及施工支洞和引水洞采用独头掘进、尾水洞采用悬臂式掘进机开挖而导致的通风散烟困难问题,通风管道布设线路长,存在地下通道通风效果差,且轴流风机中部电机容易进灰进而影响旋转顺畅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风机出风端设置周期性转动的排风管,利用自动更换方向的排风管作为风机出风端口,进而有助于对大尺寸洞室内部区域进行均匀通风,进而改善现有地下洞室通风效果差的问题,并在风筒进风端设置过滤盘以及对过滤盘自动清理的清洁组件,以保持风机内部旋转件的防尘效果,避免地下洞室的灰尘问题影响通风设备正常使用,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包括风筒和排风管,所述排风管设置于所述风筒端部外侧,所述排风管与所述风筒之间连通有波纹罩,所述风筒外部转动配合有辅助环,且所述风筒顶侧固定有驱动该辅助环旋转的双轴电机,所述排风管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限位杆;所述风筒靠近所述波纹罩一端外圆周侧对应限位杆设置有多组定位架,该定位架中部横向贯通有容纳所述限位杆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风筒径向延伸,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排风管相接处通过转动座相铰接,且所述限位杆穿出所述定位槽一端固定有压板,该压板为开口背向所述辅助环的c形弧状结构,所述压板与所述定位架之间的所述限位杆外侧套设有压簧,所述辅助环外圆周侧固定有横向延伸的推杆,所述推杆外端部转动设置有用以滚压所述压板的导轮。
6.作为优选,所述风筒靠近所述波纹罩一端内侧竖向固定有竖架,所述排风管内侧
环绕固定有多组向所述风筒端部延伸的加固杆,多组所述加固杆靠近所述竖架一端向内侧聚拢且共同连接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固定于所述竖架中部。
7.作为优选,所述风筒中部外侧同轴设置有环形辅助槽,所述辅助环套设于外辅助槽外侧,所述双轴电机输出端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辅助环外侧固定有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的辅助齿圈。
8.作为优选,所述双轴电机输出端中部下方的所述风筒上竖向贯穿有连通槽,所述风筒中部转动设置有风扇,该风扇转轴与所述双轴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扇叶传动带,该扇叶传动带竖向贯穿所述连通槽,且所述风筒顶侧的所述双轴电机输出端外侧设置有封闭所述连通槽的护罩。
9.作为优选,所述风筒内部远离所述波纹罩一端设置有过滤组件,该过滤组件中部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风筒顶侧竖向贯通有滑槽,所述双轴电机远离所述波纹罩一侧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该减速器输出端设置有引导齿圈。
10.作为优选,所述引导齿圈下方的所述风筒上侧设置有两组纵向排列的转动耳,且两组所述转动耳之间转动设置有半齿轮,该半齿轮后侧同轴固定有全齿轮,所述全齿轮与所述引导齿圈相啮合。
11.作为优选,所述引导齿圈远离所述双轴电机一侧的所述减速器输出端固定有皮带轮,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部的滑块,该滑块顶侧固定有横向延伸的齿条,所述半齿轮包括齿轮部和圆盘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12.作为优选,所述滑块底部伸入所述风筒内部,且所述滑块底侧固定有过滤盘,该过滤盘中部密布有滤孔,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波纹罩一端固定有横向穿出所述风筒端部的撑杆,该撑杆穿出风筒一端固定有端块,所述端块与所述风筒之间的所述撑杆外侧套设有弹簧。
13.作为优选,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风筒端部的中轴,该中轴伸入风筒内一端固定有矩形长条状导条,该导条中部外侧横向滑动配合有清洁筒,所述清洁筒横向贯穿所述过滤盘且与该过滤盘通过止推轴承转动配合,所述过滤盘靠近所述中轴一侧的所述清洁筒外部固定有刮杆,所述刮杆外侧密布有抵紧到所述过滤盘外侧的刷毛,所述中轴外端部与所述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单槽皮带。
14.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双轴电机输出端带动扇叶传动带旋转,以在扇叶传动带的传动作用下驱动风筒内部风扇旋转,实现地下工程洞室内排风过程,同时双轴电机输出端驱动齿轮带动辅助齿圈和辅助环旋转,利用辅助环带动外侧限位杆转动,限位杆外部导轮跟随旋转过程中依次顶推多组压板,进而依次对排风管外圆周侧不同位置进行顶推,实现排风管向外排风方向的周期性调整过程;b、双轴电机远离驱动电机一侧输出端经过减速器减速,风扇吸入风筒内的空气被过滤盘阻挡过滤,滤出的灰尘杂质聚集到过滤盘外侧,此时减速器输出端带动皮带轮转动,利用皮带轮与中轴的皮带传动连接作用,进而通过中轴带动导条旋转,通过矩形长条状导条与清洁筒的横向滑动作用,以及利用清洁筒与过滤盘的转动配合,进而通过导条驱动清洁筒及其外侧刮杆在过滤盘外侧旋转,利用刮杆外侧刷毛将过滤盘表面聚集的灰尘扫下;c、减速器输出端带动引导齿圈旋转,引导齿圈通过与全齿轮的啮合作用,进而通
过全齿轮带动半齿轮转动,半齿轮通过与齿条的啮合作用,进而推动齿条、滑块及其底侧过滤盘向靠近波纹罩方向滑移;d、半齿轮的半圆形齿轮部作为驱动滑块以及底侧过滤盘的驱动结构,在半齿轮驱动滑块横移过程中,滑块牵引撑杆带动端块对弹簧进行压缩,当半齿轮外侧圆盘部旋转到靠近齿条一侧时,半齿轮的齿轮部对齿条的锁紧驱动作用消失,此时利用压缩状态的弹簧顶推端块牵引撑杆以及滑块复位,以利用通过滑块带动过滤盘快速复位,以通过过滤盘将刮杆刮下且聚集到风筒内的灰尘杂质向外推动送出,完成过滤盘外侧粘附杂质的清洁过程。
15.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风机出风端设置周期性转动的排风管,利用驱动风扇旋转的双轴电机同步带动辅助环旋转,进而通过辅助环外侧的推杆以及导轮依次推动多组限位杆上压板进行移动,在限位杆的推动作用下实现排风管的角度调整过程,以自动更换方向的排风管作为风机出风端口,进而有助于对大尺寸洞室内部区域进行均匀通风,改善现有地下洞室空间尺寸大引起的通风效果差的问题;在风筒进风端设置过滤盘以及对过滤盘自动清理的清洁组件,利用双轴电机输出端驱动减速器进而带动半齿轮支撑过滤盘横向往复摆动,并设置跟随减速器输出端转动的刮杆对过滤盘外侧滤出的杂质进行刮下,在过滤盘的横向摆动过程中将聚集到风筒内部杂质向外推出,以保持风机内部旋转件的防尘效果,无需人工清理风机滤网,避免地下洞室的灰尘问题影响通风设备正常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风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过滤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风筒;101、定位架;101a、定位槽;102、竖架;103、辅助槽;104、连通槽;105、护罩;106、扇叶传动带;107、风扇;108、滑槽;109、半齿轮;109a、转动耳;109b、全齿轮;2、排风管;201、加固杆;202、万向球;3、波纹罩;4、双轴电机;401、驱动齿轮;402、减速器;403、引导齿圈;404、皮带轮;5、辅助环;501、辅助齿圈;502、推杆;503、导轮;6、限位杆;601、转动座;602、压板;603、压簧;7、过滤组件;701、滑块;701a、齿条;702、过滤盘;703、撑杆;704、弹簧;705、端块;8、清洁组件;801、中轴;802、导条;803、清洁筒;804、刮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20.参见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包括风筒1和排风管2,排风管2设置于风筒1端部外侧,排风管2与风筒1之间连通有波纹罩3,波纹罩3为柔性材质,以确保排风管2调整出风方向时可通过波纹罩3保持风筒1与排风管2的连通状态,风筒1外部转动配合有辅助环5,且风筒1顶侧固定有驱动该辅助环5旋转的双轴电机4,排风管2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限位杆6。
21.风筒1靠近波纹罩3一端外圆周侧对应限位杆6设置有多组定位架101,该定位架101中部横向贯通有容纳限位杆6的定位槽101a,定位槽101a开口宽度大于限位杆6直径,确保限位杆6可在定位槽101a内旋转活动,定位槽101a沿风筒1径向延伸,限位杆6与排风管2相接处通过转动座601相铰接,且限位杆6穿出定位槽101a一端固定有压板602,该压板602为开口背向辅助环5的c形弧状结构,压板602与定位架101之间的限位杆6外侧套设有压簧603,辅助环5外圆周侧固定有横向延伸的推杆502,推杆502外端部转动设置有用以滚压压板602的导轮503,导轮503用以增加推杆502端部抵紧到压板602外侧时的转动顺畅性,进而确保通过旋转状态的推杆502顶推多组弧形压板602使其推动限位杆6横移,进而利用限位杆6远离压板602一端顶推排风管2进行转动,实现排风管2出风方向的周期性调整动作,压簧603用以导轮503抵紧压板602时受压产生压缩,并在导轮503旋转脱离压板602时,利用压簧603顶推压板602以及限位杆6复位。
22.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风筒1靠近波纹罩3一端内侧竖向固定有竖架102,排风管2内侧环绕固定有多组向风筒1端部延伸的加固杆201,多组加固杆201靠近竖架102一端向内侧聚拢且共同连接有万向球202,万向球202固定于竖架102中部,以便于通过该万向球202以及多组加固杆201对排风管2进行辅助支撑,辅助多组限位杆6以增加对排风管2的支撑稳定性。
23.风筒1中部外侧同轴设置有环形辅助槽103,辅助环5套设于外辅助槽103外侧,利用辅助槽103支撑辅助环5转动并进行限位,双轴电机4输出端固定有驱动齿轮401,辅助环5外侧固定有啮合驱动齿轮401的辅助齿圈501,双轴电机4输出端中部下方的风筒1上竖向贯穿有连通槽104,风筒1中部转动设置有风扇107,该风扇107转轴与双轴电机4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扇叶传动带106,该扇叶传动带106竖向贯穿连通槽104,且风筒1顶侧的双轴电机4输出端外侧设置有封闭连通槽104的护罩105,护罩105用以对连通槽104进行封闭,避免外界空气以及灰尘沿连通槽104进入风筒1内部。
24.风筒1内部远离波纹罩3一端设置有过滤组件7,该过滤组件7中部设置有清洁组件8,风筒1顶侧竖向贯通有滑槽108,双轴电机4远离波纹罩3一侧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402,减速器402用以降低双轴电机4远离波纹罩3一侧输出端的旋转速度,该减速器402输出端设置有引导齿圈403,引导齿圈403下方的风筒1上侧设置有两组纵向排列的转动耳109a,且两组转动耳109a之间转动设置有半齿轮109,该半齿轮109后侧同轴固定有全齿轮109b,转动耳109a用以支撑半齿轮109和全齿轮109b同步转动,全齿轮109b与引导齿圈403相啮合,引
导齿圈403远离双轴电机4一侧的减速器402输出端固定有皮带轮404,过滤组件7包括横向滑动设置于滑槽108内部的滑块701,该滑块701顶侧固定有横向延伸的齿条701a,半齿轮109包括齿轮部和圆盘部,齿轮部和圆盘部均为半圆形,齿轮部与齿条701a相啮合,滑块701底部伸入风筒1内部,且滑块701底侧固定有过滤盘702,该过滤盘702中部密布有滤孔,过滤盘702用以过滤风机吸入风筒1内空气中的杂质,滑块701远离波纹罩3一端固定有横向穿出风筒1端部的撑杆703,该撑杆703穿出风筒1一端固定有端块705,端块705与风筒1之间的撑杆703外侧套设有弹簧704,清洁组件8包括转动设置于风筒1端部的中轴801,该中轴801伸入风筒1内一端固定有矩形长条状导条802,该导条802中部外侧横向滑动配合有清洁筒803,清洁筒803横向贯穿过滤盘702且与该过滤盘702通过止推轴承转动配合,过滤盘702靠近中轴801一侧的清洁筒803外部固定有刮杆804,刮杆804外侧密布有抵紧到过滤盘702外侧的刷毛,中轴801外端部与皮带轮404之间传动连接有单槽皮带,清洁筒803可在导条802外侧横向往复滑动,同时导条802可支撑清洁筒803在过滤盘702中部持续旋转,进而在过滤盘702横向往复滑移过程中,可保持清洁筒803外侧刮杆804对过滤盘702外侧的旋转清扫清洁动作。
25.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双轴电机4输出端带动扇叶传动带106旋转,以在扇叶传动带106的传动作用下驱动风筒1内部风扇107旋转,实现地下工程洞室内排风过程,同时双轴电机4输出端驱动齿轮401带动辅助齿圈501和辅助环5旋转,利用辅助环5带动外侧限位杆6转动,限位杆6外部导轮503跟随旋转过程中依次顶推多组压板602,进而依次对排风管2外圆周侧不同位置进行顶推,实现排风管2向外排风方向的周期性调整过程。
26.b、双轴电机4远离驱动电机一侧输出端经过减速器402减速,风扇107吸入风筒1内的空气被过滤盘702阻挡过滤,滤出的灰尘杂质聚集到过滤盘702外侧,此时减速器402输出端带动皮带轮404转动,利用皮带轮404与中轴801的皮带传动连接作用,进而通过中轴801带动导条802旋转,通过矩形长条状导条802与清洁筒803的横向滑动作用,以及利用清洁筒803与过滤盘702的转动配合,进而通过导条802驱动清洁筒803及其外侧刮杆804在过滤盘702外侧旋转,利用刮杆804外侧刷毛将过滤盘702表面聚集的灰尘扫下。
27.c、减速器402输出端带动引导齿圈403旋转,引导齿圈403通过与全齿轮109b的啮合作用,进而通过全齿轮109b带动半齿轮109转动,半齿轮109通过与齿条701a的啮合作用,进而推动齿条701a、滑块701及其底侧过滤盘702向靠近波纹罩3方向滑移。
28.d、半齿轮109的半圆形齿轮部作为驱动滑块701以及底侧过滤盘702的驱动结构,在半齿轮109驱动滑块701横移过程中,滑块701牵引撑杆703带动端块705对弹簧704进行压缩,当半齿轮109外侧圆盘部旋转到靠近齿条701a一侧时,半齿轮109的齿轮部对齿条701a的锁紧驱动作用消失,此时利用压缩状态的弹簧704顶推端块705牵引撑杆703以及滑块701复位,以利用通过滑块701带动过滤盘702快速复位,以通过过滤盘702将刮杆804刮下且聚集到风筒1内的灰尘杂质向外推动送出,完成过滤盘702外侧粘附杂质的清洁过程。
29.通过在风机出风端设置周期性转动的排风管2,利用驱动风扇107旋转的双轴电机4同步带动辅助环5旋转,进而通过辅助环5外侧的推杆502以及导轮503依次推动多组限位杆6上压板602进行移动,在限位杆6的推动作用下实现排风管2的角度调整过程,以自动更换方向的排风管2作为风机出风端口,进而有助于对大尺寸洞室内部区域进行均匀通风,改
善现有地下洞室空间尺寸大引起的通风效果差的问题。
30.在风筒1进风端设置过滤盘702以及对过滤盘702自动清理的清洁组件8,利用双轴电机4输出端驱动减速器402进而带动半齿轮109支撑过滤盘702横向往复摆动,并设置跟随减速器402输出端转动的刮杆804对过滤盘702外侧滤出的杂质进行刮下,在过滤盘702的横向摆动过程中将聚集到风筒1内部杂质向外推出,以保持风机内部旋转件的防尘效果,无需人工清理风机滤网,避免地下洞室的灰尘问题影响通风设备正常使用,实用性强。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1)和排风管(2),所述排风管(2)设置于所述风筒(1)端部外侧,所述排风管(2)与所述风筒(1)之间连通有波纹罩(3),所述风筒(1)外部转动配合有辅助环(5),且所述风筒(1)顶侧固定有驱动该辅助环(5)旋转的双轴电机(4),所述排风管(2)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限位杆(6);所述风筒(1)靠近所述波纹罩(3)一端外圆周侧对应限位杆(6)设置有多组定位架(101),该定位架(101)中部横向贯通有容纳所述限位杆(6)的定位槽(101a),所述定位槽(101a)沿所述风筒(1)径向延伸,所述限位杆(6)与所述排风管(2)相接处通过转动座(601)相铰接,且所述限位杆(6)穿出所述定位槽(101a)一端固定有压板(602),该压板(602)为开口背向所述辅助环(5)的c形弧状结构,所述压板(602)与所述定位架(101)之间的所述限位杆(6)外侧套设有压簧(603),所述辅助环(5)外圆周侧固定有横向延伸的推杆(502),所述推杆(502)外端部转动设置有用以滚压所述压板(602)的导轮(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靠近所述波纹罩(3)一端内侧竖向固定有竖架(102),所述排风管(2)内侧环绕固定固定有多组向所述风筒(1)端部延伸的加固杆(201),多组所述加固杆(201)靠近所述竖架(102)一端向内侧聚拢且共同连接有万向球(202),所述万向球(202)固定于所述竖架(102)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中部外侧同轴设置有环形辅助槽(103),所述辅助环(5)套设于外辅助槽(103)外侧,所述双轴电机(4)输出端固定有驱动齿轮(401),所述辅助环(5)外侧固定有啮合所述驱动齿轮(401)的辅助齿圈(5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4)输出端中部下方的所述风筒(1)上竖向贯穿有连通槽(104),所述风筒(1)中部转动设置有风扇(107),该风扇(107)转轴与所述双轴电机(4)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扇叶传动带(106),该扇叶传动带(106)竖向贯穿所述连通槽(104),且所述风筒(1)顶侧的所述双轴电机(4)输出端外侧设置有封闭所述连通槽(104)的护罩(1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内部远离所述波纹罩(3)一端设置有过滤组件(7),该过滤组件(7)中部设置有清洁组件(8),所述风筒(1)顶侧竖向贯通有滑槽(108),所述双轴电机(4)远离所述波纹罩(3)一侧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402),该减速器(402)输出端设置有引导齿圈(4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齿圈(403)下方的所述风筒(1)上侧设置有两组纵向排列的转动耳(109a),且两组所述转动耳(109a)之间转动设置有半齿轮(109),该半齿轮(109)后侧同轴固定有全齿轮(109b),所述全齿轮(109b)与所述引导齿圈(403)相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齿圈(403)远离所述双轴电机(4)一侧的所述减速器(402)输出端固定有皮带轮(404),所述过滤组件(7)包括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108)内部的滑块(701),该滑块(701)顶侧固定有横向延伸的齿条(701a),所述半齿轮(109)包括齿轮部和圆盘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齿条(701a)相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01)底部伸入所述风筒(1)内部,且所述滑块(701)底侧固定有过滤盘(702),该过滤盘
(702)中部密布有滤孔,所述滑块(701)远离所述波纹罩(3)一端固定有横向穿出所述风筒(1)端部的撑杆(703),该撑杆(703)穿出风筒(1)一端固定有端块(705),所述端块(705)与所述风筒(1)之间的所述撑杆(703)外侧套设有弹簧(70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8)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风筒(1)端部的中轴(801),该中轴(801)伸入风筒(1)内一端固定有矩形长条状导条(802),该导条(802)中部外侧横向滑动配合有清洁筒(803),所述清洁筒(803)横向贯穿所述过滤盘(702)且与该过滤盘(702)通过止推轴承转动配合,所述过滤盘(702)靠近所述中轴(801)一侧的所述清洁筒(803)外部固定有刮杆(804),所述刮杆(804)外侧密布有抵紧到所述过滤盘(702)外侧的刷毛,所述中轴(801)外端部与所述皮带轮(404)之间传动连接有单槽皮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双轴电机(4)输出端带动扇叶传动带(106)旋转,以在扇叶传动带(106)的传动作用下驱动风筒(1)内部风扇(107)旋转,实现地下工程洞室内排风过程,同时双轴电机(4)输出端驱动齿轮(401)带动辅助齿圈(501)和辅助环(5)旋转,利用辅助环(5)带动外侧限位杆(6)转动,限位杆(6)外部导轮(503)跟随旋转过程中依次顶推多组压板(602),进而依次对排风管(2)外圆周侧不同位置进行顶推,实现排风管(2)向外排风方向的周期性调整过程;b、双轴电机(4)远离驱动电机一侧输出端经过减速器(402)减速,风扇(107)吸入风筒(1)内的空气被过滤盘(702)阻挡过滤,滤出的灰尘杂质聚集到过滤盘(702)外侧,此时减速器(402)输出端带动皮带轮(404)转动,利用皮带轮(404)与中轴(801)的皮带传动连接作用,进而通过中轴(801)带动导条(802)旋转,通过矩形长条状导条(802)与清洁筒(803)的横向滑动作用,以及利用清洁筒(803)与过滤盘(702)的转动配合,进而通过导条(802)驱动清洁筒(803)及其外侧刮杆(804)在过滤盘(702)外侧旋转,利用刮杆(804)外侧刷毛将过滤盘(702)表面聚集的灰尘扫下;c、减速器(402)输出端带动引导齿圈(403)旋转,引导齿圈(403)通过与全齿轮(109b)的啮合作用,进而通过全齿轮(109b)带动半齿轮(109)转动,半齿轮(109)通过与齿条(701a)的啮合作用,进而推动齿条(701a)、滑块(701)及其底侧过滤盘(702)向靠近波纹罩(3)方向滑移;d、半齿轮(109)的半圆形齿轮部作为驱动滑块(701)以及底侧过滤盘(702)的驱动结构,在半齿轮(109)驱动滑块(701)横移过程中,滑块(701)牵引撑杆(703)带动端块(705)对弹簧(704)进行压缩,当半齿轮(109)外侧圆盘部旋转到靠近齿条(701a)一侧时,半齿轮(109)的齿轮部对齿条(701a)的锁紧驱动作用消失,此时利用压缩状态的弹簧(704)顶推端块(705)牵引撑杆(703)以及滑块(701)复位,以利用通过滑块(701)带动过滤盘(702)快速复位,以通过过滤盘(702)将刮杆(804)刮下且聚集到风筒(1)内的灰尘杂质向外推动送出,完成过滤盘(702)外侧粘附杂质的清洁过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地下工程洞室施工通风结构,包括风筒和排风管,所述排风管设置于所述风筒端部外侧,所述排风管与所述风筒之间连通有波纹罩,所述风筒外部转动配合有辅助环,且所述风筒顶侧固定有驱动该辅助环旋转的双轴电机。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风机出风端设置周期性转动的排风管,利用驱动风扇旋转的双轴电机同步带动辅助环旋转,进而通过辅助环外侧的推杆以及导轮依次推动多组限位杆上压板进行移动,在限位杆的推动作用下实现排风管的角度调整过程,以自动更换方向的排风管作为风机出风端口,进而有助于对大尺寸洞室内部区域进行均匀通风,改善现有地下洞室空间尺寸大引起的通风效果差的问题。寸大引起的通风效果差的问题。寸大引起的通风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竹波 张帆 张旭 潘军伟 杨明涛 于刚 周廷江 崔帅帅 陈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