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7-05  7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型铸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传统的砂型铸模制造过程中,所有过程均为人工操作,随着3d打印在模具制造业领域的应用,3d打印砂型铸模应运而生,随着3d打印砂型铸模的兴起,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因砂型铸模行业的特殊性,种类繁多、生产数量少、频繁换型,且整个砂型铸模工艺流程复杂,各上下工序间协调性要求就高,对自动化的抓取、搬运,处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现有技术通常使用人工进行砂模制造砂芯,人工清理浮砂;人工将砂芯吊到浸涂池浸润,浸涂两遍; 人工将砂芯吊到微波房烘干;人工将干燥后的砂芯入库;有组芯需求时,人工吊取各型号砂芯进行组立,人力成本较大。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包括龙门桁架,所述龙门桁架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龙门桁架的一端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旋转手腕,所述龙门桁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传输装置连接的观察台,所述龙门桁架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修芯辊筒料道。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的一侧防护网,所述支撑柱一端设置有配电柜,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设置有固定底座。
    8.进一步的,所述龙门桁架的上端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部中部设置有齿杆,所述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线材保护壳。
    9.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传输装置壳体,所述传输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杆配合的齿轮。
    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所述传输装置壳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液压支撑杆。
    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手腕包括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安装架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轴配合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夹取手指。
    12.进一步的,所述修芯辊筒料道包括与所述龙门桁架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辊道,所述辊道的中部设置有若干滚轴,所述滚轴的上端设有传输板。
    13.进一步的,所述观察台的下端设置有若加强板,所述观察台的一侧设置有护栏。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砂型制造过程中有些砂型非常大、重,一人无法操作,可能需要-人同时完成,人力成本大;通过龙门桁架代替人工;砂型一般使用固化剂粘连而成,刚性不足,需要在砂型内部增加刚性抓取点,导致后期铸件脱模难度增大,采用旋转手腕进行柔性抓取;通过观察台的设计便于对装置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的龙门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龙门桁架;2、支撑柱;3、观察台;4、爬梯;5、防护网;6、配电柜;7、固定底座;8、导轨;9、齿杆;10、线材保护壳;11、滑块;12、传输装置壳体;13、伺服电机一;14、传动杆;15、齿轮;16、连接杆;17、安装板;18、液压支撑杆;19、安装架;20、安装壳;21、伺服电机二;22、柔性夹取手指;23、底座;24、辊道;25、滚轴;26、传输板;27、加强板;28、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包括龙门桁架1,所述龙门桁架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2,所述龙门桁架1的一端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旋转手腕,所述龙门桁架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传输装置连接的观察台3,所述龙门桁架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修芯辊筒料道。在砂型制造过程中有些砂型非常大、重,一人无法操作,可能需要2-3人同时完成,人力成本大;通过龙门桁架1代替人工;砂型一般使用固化剂粘连而成,刚性不足,需要在砂型内部增加刚性抓取点,导致后期铸件脱模难度增大,采用旋转手腕进行柔性抓取;通过观察台3的设计便于对装置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25.实施例二:
    26.如图1-3所示,包括龙门桁架1,所述龙门桁架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2,所述龙
    门桁架1的一端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旋转手腕,所述龙门桁架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传输装置连接的观察台3,所述龙门桁架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修芯辊筒料道。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爬梯4,所述爬梯4的一侧防护网5,所述支撑柱2一端设置有配电柜6,所述支撑柱2的下端均设置有固定底座7。所述龙门桁架1的上端设置有导轨8,所述导轨8的内部中部设置有齿杆9,所述导轨8的一侧设置有线材保护壳10。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与所述导轨8相配合的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一侧设置有传输装置壳体12,所述传输装置壳体12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一13,所述伺服电机一1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杆14,所述传动杆1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杆9配合的齿轮15。升降装置包括与所述传输装置壳体12连接的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液压支撑杆18。通过爬梯4对装置进行观察,防护网5的设计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通过导轨8与滑块11的设计免于对传输装置的导向,通过伺服电机一13与传动杆14的设计对装置提供传输动力,通过伺服电机一13的设计精准定位达到定位精准的效果。通过连接杆16的设计将旋转手腕与升降装置连接,通过液压支撑杆18与安装板17的设计便于装置的升降。
    27.实施例三:
    28.如图1-3所示,包括龙门桁架1,所述龙门桁架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2,所述龙门桁架1的一端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旋转手腕,所述龙门桁架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传输装置连接的观察台3,所述龙门桁架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修芯辊筒料道。所述旋转手腕包括与所述连接杆16连接的安装架19,所述安装架19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安装架19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轴配合的安装壳20,所述安装壳20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二21,所述伺服电机二21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夹取手指22。所述修芯辊筒料道包括与所述龙门桁架1连接的底座23,所述底座23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辊道24,所述辊道24的中部设置有若干滚轴25,所述滚轴25的上端设有传输板26。所述观察台3的下端设置有若加强板27,所述观察台3的一侧设置有护栏28。通过安装架19的设计便于装置之间的安装,通过传动轴带动安装壳20移动达到夹取的目的,通过伺服电机二21与柔性夹取手指22的设计防止损坏砂芯造成损失,通过底座23的设计便于装置的固定,通过辊道24的设计便于对滚轴25的固定,通过滚轴25与传输板26的配合达到传输砂芯的目的,通过加强板27与护栏28的设计提高观察工人的安全性。
    29.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0.在实际应用时,在砂型制造过程中有些砂型非常大、重,一人无法操作,可能需要2-3人同时完成,人力成本大;通过龙门桁架1代替人工;砂型一般使用固化剂粘连而成,刚性不足,需要在砂型内部增加刚性抓取点,导致后期铸件脱模难度增大,采用旋转手腕进行柔性抓取;通过观察台3的设计便于对装置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通过爬梯4对装置进行观察,防护网5的设计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通过导轨8与滑块11的设计免于对传输装置的导向,通过伺服电机一13与传动杆14的设计对装置提供传输动力,通过伺服电机一13的设计精准定位达到定位精准的效果。通过连接杆16的设计将旋转手腕与升降装置连接,通过液压支撑杆18与安装板17的设计便于装置的升降。通过安装架19的设计便于装置之间的安装,通过传动轴带动安装壳20移动达到夹取的目的,通过伺服电机二21
    与柔性夹取手指22的设计防止损坏砂芯造成损失,通过底座23的设计便于装置的固定,通过辊道24的设计便于对滚轴25的固定,通过滚轴25与传输板26的配合达到传输砂芯的目的,通过加强板27与护栏28的设计提高观察工人的安全性。
    31.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砂型制造过程中有些砂型非常大、重,一人无法操作,可能需要2-3人同时完成,人力成本大;通过龙门桁架1代替人工;砂型一般使用固化剂粘连而成,刚性不足,需要在砂型内部增加刚性抓取点,导致后期铸件脱模难度增大,采用旋转手腕进行柔性抓取;通过观察台3的设计便于对装置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桁架(1),所述龙门桁架(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2),所述龙门桁架(1)的一端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旋转手腕,所述龙门桁架(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传输装置连接的观察台(3),所述龙门桁架(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修芯辊筒料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爬梯(4),所述爬梯(4)的一侧防护网(5),所述支撑柱(2)一端设置有配电柜(6),所述支撑柱(2)的下端均设置有固定底座(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桁架(1)的上端设置有导轨(8),所述导轨(8)的内部中部设置有齿杆(9),所述导轨(8)的一侧设置有线材保护壳(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与所述导轨(8)相配合的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一侧设置有传输装置壳体(12),所述传输装置壳体(12)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一(13),所述伺服电机一(1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杆(14),所述传动杆(1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杆(9)配合的齿轮(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所述传输装置壳体(12)连接的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液压支撑杆(1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腕包括与所述连接杆(16)连接的安装架(19),所述安装架(19)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安装架(19)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轴配合的安装壳(20),所述安装壳(20)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二(21),所述伺服电机二(21)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夹取手指(2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芯辊筒料道包括与所述龙门桁架(1)连接的底座(23),所述底座(23) 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辊道(24),所述辊道(24)的中部设置有若干滚轴(25),所述滚轴(25)的上端设有传输板(2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台(3)的下端设置有若加强板(27),所述观察台(3)的一侧设置有护栏(2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包括龙门桁架,所述龙门桁架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龙门桁架的一端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旋转手腕,所述龙门桁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传输装置连接的观察台。有益效果:在砂型制造过程中有些砂型非常大、重,一人无法操作,可能需要-人同时完成,人力成本大;通过龙门桁架代替人工;砂型一般使用固化剂粘连而成,刚性不足,需要在砂型内部增加刚性抓取点,导致后期铸件脱模难度增大,采用旋转手腕进行柔性抓取;通过观察台的设计便于对装置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失。失。


    技术研发人员:任孟成 孙超 翟霄天 宗鹏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力鼎智能装备(青岛)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3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