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7-07  9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2.起重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中使用的油缸缸体部分比较长、比较重,对缸底和缸筒焊接的同轴度要求比较高,如果焊接前缸底和缸筒同轴度不能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后期应用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断裂隐患,如何高效、精确地将缸底和缸筒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组对拼装完成,一直是困扰工厂制造的难题。
    3.在现有技术情况下,油缸缸底与缸体的组对主要是在机械设备上通过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校准组对,每次组对需要人工干预,利用铜棒敲击缸底以适应缸体完成组对;现场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组对精度差,生产效率很低。
    4.在对缸底与缸体组对进行自动化设计过程中,缸底的中心轴线与加工装置的中心轴线的重合度是保证缸底与缸体组对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利用相应测量及算法补偿校准,实现自动校准组对,保证产品组对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包括,接渣盒、气缸、校准接触轮、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支撑结构、伺服顶升机构、数字式跳动测量表,以及控制单元,其中,
    7.所述接渣盒、所述气缸、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8.所述气缸与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相连接;
    9.所述校准接触轮,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上部,并与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的所述伺服顶升机构相连接;
    10.所述控制单元,其分别与所述数字式跳动测量表、所述伺服顶升机构相连接。
    11.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下部的轴向移动机构,所述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滑板、丝杠组件、伺服电机、电机支架和带轮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结构沿轴向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底板、支撑竖板和支撑平台,其中,
    13.两个所述支撑竖板,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板的上方;
    14.所述接渣盒、所述气缸、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
    1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数字式跳动测量表采集的跳动数据,控制所述伺服顶升机构上升,从而带动所述校准接触轮上升。
    16.进一步地,在进行校正时,所述气缸将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平移让出所
    述校准接触轮上升的校准空间;校准完成后,所述气缸带动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回到原位,保护所述校准接触轮表面。
    17.进一步地,所述校准接触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校准接触轮与缸底工件接触,随着缸底工件转动,所述校准接触轮随动转动,并对工件偏心状态进行校准,从而实现工件组对要求精度。
    18.进一步地,将缸底工件偏心校准之后,所述伺服顶升机构和所述校准接触轮回到初始位置。
    19.更进一步地,所述伺服顶升机构为伺服电机。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数字测量技术与伺服驱动技术,缸底工件由变位机驱动回转,通过数字测量跳表与缸底工件外圆接触,对缸底外圆进行一周的测量;记录缸底直径跳动变化量,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相应计算分析,得出校正补偿措施,从而驱动伺服电动推杆对缸底进行校正补偿。实现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需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3.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的立体图;
    24.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包括,移动滑板1、丝杠组件2、伺服电机3、接渣盒4、校准接触轮5、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6、电机支架7、带轮组件8、伺服顶升机构9、气缸10、拖链组件11、支撑底板12、支撑竖板13、支撑平台14,其中,
    27.支撑底板12、支撑竖板13和支撑平台14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在支撑底板1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2个支撑竖板13;支撑平台14安装在2个支撑竖板13上方。
    28.校准接触轮5位于支撑结构的支撑平台14的上部。
    29.气缸10、接渣盒4和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6,分别设置在支撑结构的支撑平台14上。
    30.接渣盒4和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6设置在校准接触轮5的两侧。
    31.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6与气缸10 相连接,在进行伺服校正时,气缸10中的气缸杆伸出,将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6平移一定距离,让出校准接触轮5上升的校准空间;校准完成后,气缸10的气缸杆缩回,带动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回到原位,保护校准接触
    轮表面,防止校准接触轮表面受损伤,影响校准精度。
    32.伺服顶升机构9,设置在支撑结构内部、支撑底板12上,并与校准接触轮5相连接,用于对校准接触轮进行顶升。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伺服顶升机构9为伺服电机。
    34.移动滑板1、丝杠组件2、伺服电机3、电机支架7和带轮组件8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轴向移动机构。
    35.支撑结构的支撑底板12固定在轴向移动机构上部,在轴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轴向移动。
    36.拖链组件11的一端与装置固定端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滑板1连接,电机电缆、信号电缆及气管从拖链组件11穿过,在移动滑板1来回滑动时,用于防护电缆及气管,防止电缆及气管损伤。
    3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还包括,数字式跳动测量表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数字式跳动测量表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伺服顶升机构9相连接。控制单元根据数字式跳动测量表反馈的测量数值计算伺服顶升机构的顶升量,根据顶升量,进而驱动校准接触轮5。两个校准接触轮5与工件接触,随着工件转动,驱动校准接触轮5随动转动,并对工件偏心状态进行校准,从而实现工件组对要求精度。
    38.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工作示意图,如图2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进行缸底校正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39.①
    利用机械手将数字式跳动测量表移至与工件接触;
    40.②
    变位机旋转带动工件绕轴旋转,数字式跳动测量表根据旋转时工件圆跳动数值变化,实时反馈测量数值至控制单元;
    41.③
    伺服顶升机构9根据测量后数值经过系统计算后的补偿值进行顶升量校正并顶升到位;
    42.④
    完成测量校准后机械手将数字式跳动测量表移走;
    43.⑤
    完成校准后伺服校准机构(伺服顶升机构9和校准接触轮5)回位至零位(初始位置)。
    4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主要用于校准圆形工件圆跳动精度,通过对圆跳动的校准,以实现两组工件的组对作业,在油缸缸底组对领域或者两个圆柱(筒、缸)形工件组对装配领域均可应用。
    45.在缸底工件和缸筒工件组队完成后,可以对整体再次进行测量、校正补偿,以将工件组队后的跳动精度控制在所需范围内,例如,控制在φ0.2mm以内。
    46.本实用新型对缸体工件的同轴度圆跳动进行检测、反馈检测数值以及进行跳动偏差误差补偿的精度控制;本实用新型选用高精度数字式跳动测量表及伺服顶升机构,通过plc系统计算对比误差,实时调整伺服进给量,实现测量与实际校准的结合。
    4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的控制参数可被修改,以对统一控制流程中的伺服关键位置(伺服关键位置因产品不同而各异)等参数进行数据块扩充,并对应每个单独产品的程序号,在plc中调用相应产品关键参数,从而达到多产品程序切换应用。以实现适应多种尺寸规格工件的校准。
    4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
    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渣盒、气缸、校准接触轮、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支撑结构、伺服顶升机构、数字式跳动测量表,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接渣盒、所述气缸、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气缸与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相连接;所述校准接触轮,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上部,并与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的所述伺服顶升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其分别与所述数字式跳动测量表、所述伺服顶升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下部的轴向移动机构,所述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滑板、丝杠组件、伺服电机、电机支架和带轮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结构沿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底板、支撑竖板和支撑平台,其中,两个所述支撑竖板,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板的上方;所述接渣盒、所述气缸、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数字式跳动测量表采集的跳动数据,控制所述伺服顶升机构上升,从而带动所述校准接触轮上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校正时,所述气缸将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平移让出所述校准接触轮上升的校准空间;校准完成后,所述气缸带动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回到原位,保护所述校准接触轮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接触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校准接触轮与缸底工件接触,随着缸底工件转动,所述校准接触轮随动转动,并对工件偏心状态进行校准,从而实现工件组对要求精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缸底工件偏心校准之后,所述伺服顶升机构和所述校准接触轮回到初始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顶升机构为伺服电机。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包括,接渣盒、气缸、校准接触轮、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支撑结构、伺服顶升机构、数字式跳动测量表,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接渣盒、所述气缸、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气缸与所述移动式护罩及接渣盒组件相连接;所述校准接触轮,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上部,并与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的所述伺服顶升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其分别与所述数字式跳动测量表、所述伺服顶升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缸底定位的校正装置,能够实现缸底工件的自动校准组对以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需求,保证产品组对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蒋忠军 王铁 吴诗文 郭震 刘道洪 王晓琳 王卓 寇利国 刘利利 杨树银 王国敏 赵贵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4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