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防撞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或间歇自主的操作。
3.无人机经常需要进行拍摄等工作,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当中,经常也会出现因为操作者不慎或者是气流等原因造成无人机碰撞和撞击的现象,特别是无人机扇叶的碰撞,极易造成无人机的损伤,使得无人机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防护环和防护网分别环绕机臂和扇叶设置,防止扇叶与机臂被碰撞,并且防护网的设置减少了对周围气流的影响,减少了防撞装置的设置对无人机正常飞行的影响。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环绕无人机的四个机臂设置的防护环、设置在防护环顶部的环绕四个机臂上的扇叶设置的防护网以及设置在防护环内侧的四个连接件;
6.四个连接件分别对应四个机臂,连接件包括两连接杆以及设置在两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管,连接杆和连接管同轴设置,两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插入到连接管的两端,连接杆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7.两连接杆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防护环内侧以及机臂和支腿的连接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环和防护网,能够分别对机臂和扇叶进行防护,使得无人机在进行飞行的时候,机臂和扇叶不容易被碰撞,从而不容易造成无人机的损伤,从而使得无人机不容易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通过设置连接管和连接杆,能够调节连接件的长度,从而能够将防撞装置安装在不同型号的无人机上。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靠近支腿的连接杆背离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连接板插入到固定板与机臂之间,连接板上的螺栓的螺杆穿过连接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板,便于将防撞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两段内螺纹,两段内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两段内螺纹分别与两连接杆螺纹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管内设置两段内螺纹,通过转动连接管,能够同时调节两连接杆从连接管内伸出和伸入。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网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向下贯穿防护环的竖杆,竖杆上螺纹连接有抵紧在防护环底部的螺母,防护网设置有多个,不同防护网的高度不同。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竖杆和螺母,能够根据扇叶与机臂之间的高度差,更换不同高度的防护网,从而使得扇叶与机臂之间高度差不同的扇叶适应不同的防护网,从而使得扇叶与机臂之间高度差不同的扇叶都能够得到防护。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环和防护网,能够分别对机臂和扇叶进行防护,使得无人机在进行飞行的时候,机臂和扇叶不容易被碰撞,从而不容易造成无人机的损伤,从而使得无人机不容易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通过设置连接管和连接杆,能够调节连接件的长度,从而能够将防撞装置安装在不同型号的无人机上。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二进行使用时的示意图;
19.图4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图4的c部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机体;11、机臂;12、转轴;13、扇叶;14、支腿;141、固定板;2、防护环;3、防护网;31、竖杆;32、螺母;4、连接件;41、连接管;42、连接杆;4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一: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1、固定连接在机体1外侧并且环绕机体1设置的机臂11、转动连接在机臂11背离机体1一端并且轴线竖直设置的转轴12、固定连接在转轴12外侧的多个扇叶13以及设置在机臂11底部靠近机体1位置的竖直设置的支腿14;扇叶13位于机臂11的上方。支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板141,固定板141上设置有多个螺栓,螺栓的螺杆从固定板141底部向上穿过固定板141后与机臂11螺纹连接在一起,螺栓的螺栓头能够抵紧在固定板141的底部。
23.实施例二,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环绕无人机的四个机臂11设置的防护环2、设置在防护环2顶部的环绕四个机臂11上的扇叶13设置的防护网3以及设置在防护环2内侧的四个连接件4;
24.四个连接件4分别对应四个机臂11,连接件4包括两连接杆42以及设置在两连接杆42之间的连接管41,连接杆42和连接管41同轴设置,两连接杆4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插入到连接管41的两端,连接杆42与连接管41螺纹连接;
25.两连接杆42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防护环2内侧以及机臂11和支腿14的连接处。
26.靠近支腿14的连接杆42背离连接管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43,连接板43插入到固定板141与机臂11之间,连接板43上的螺栓的螺杆穿过连接板43。
27.连接管41内设置有两段内螺纹,两段内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两段内螺纹分别与两连接杆42螺纹配合。
28.防护网3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向下贯穿防护环2的竖杆31,竖杆31上螺纹连接有抵紧在防护环2底部的螺母32,防护网3设置有多个,不同防护网3的高度不同。
29.该无人机防撞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设置防护环2和防护网3,能够分别对机臂11和扇叶13进行防护,使得无人机在进行飞行的时候,机臂11和扇叶13不容易被碰撞,从而不容易造成无人机的损伤,从而使得无人机不容易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通过设置连接管41和连接杆42,能够调节连接件4的长度,从而能够将防撞装置安装在不同型号的无人机上。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绕无人机的四个机臂(11)设置的防护环(2)、设置在防护环(2)顶部的环绕四个机臂(11)上的扇叶(13)设置的防护网(3)以及设置在防护环(2)内侧的四个连接件(4);四个连接件(4)分别对应四个机臂(11),连接件(4)包括两连接杆(42)以及设置在两连接杆(42)之间的连接管(41),连接杆(42)和连接管(41)同轴设置,两连接杆(4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插入到连接管(41)的两端,连接杆(42)与连接管(41)螺纹连接;两连接杆(42)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防护环(2)内侧以及机臂(11)和支腿(14)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支腿(14)的连接杆(42)背离连接管(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43),连接板(43)插入到固定板(141)与机臂(11)之间,连接板(43)上的螺栓的螺杆穿过连接板(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1)内设置有两段内螺纹,两段内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两段内螺纹分别与两连接杆(42)螺纹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3)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向下贯穿防护环(2)的竖杆(31),竖杆(31)上螺纹连接有抵紧在防护环(2)底部的螺母(32),防护网(3)设置有多个,不同防护网(3)的高度不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环绕无人机的四个机臂设置的防护环、设置在防护环顶部的环绕四个机臂上的扇叶设置的防护网以及设置在防护环内侧的四个连接件;四个连接件分别对应四个机臂,连接件包括两连接杆以及设置在两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管,连接杆和连接管同轴设置,两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插入到连接管的两端,连接杆与连接管螺纹连接;两连接杆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防护环内侧以及机臂和支腿的连接处;防护环和防护网分别环绕机臂和扇叶设置,防止扇叶与机臂被碰撞,并且防护网的设置减少了对周围气流的影响,减少了防撞装置的设置对无人机正常飞行的影响。无人机正常飞行的影响。无人机正常飞行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南鑫力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