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驱动系统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7-13  115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驱动系统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3.相关技术中,窄框(narrow border,nb)显示屏在应用屏下摄像头技术时,摄像头下方需要搭配单独的一块或者多块小背光,以便为摄像头处的显示区域单独提供背光光源。然而,由于背光膜材及led驱动方案不同,导致不同区域背光的光学特性以及led驱动的转换效率不同,进而导致摄像头处的小背光区域的亮度与该摄像头周围主背光区域的亮度不一致的问题,影响用户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背光驱动系统及显示终端,能够改善不同背光区域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使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相匹配,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而提升观看体验。
    5.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驱动系统,所述背光驱动系统应用于显示面板,所述背光驱动系统包括:亮度获取单元,所述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亮度处理单元,与所述亮度获取单元电连接,所述亮度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亮度确定多个背光驱动信号,其中,各个所述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多个亮度中的至少一个亮度相关联;驱动输出单元,与所述亮度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多个背光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6.进一步地,所述亮度获取单元包括灰阶获取单元以及第一映射单元,所述灰阶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映射单元电连接,其中,灰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不同背光区域对应的多个灰阶;第一映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灰阶确定各个灰阶映射的所述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
    7.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映射表生成单元,所述映射表生成单元与所述第一映射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映射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灰阶以及各个灰阶映射的所述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生成映射表。
    8.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一亮度确定单元,所述第一亮度确定单元与所述映射表生成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亮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表确定第一背光区域当前灰阶下的第一亮度,所述第一背光区域为所述不同背光区域中的任意一个背光区域。
    9.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二亮度确定单元,所述第二亮度确定单元与所述第一亮度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亮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确定第二背光区域的亮度。
    10.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与所述第二亮度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确定所述第二亮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占空比。
    11.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二映射单元,所述第二映射单元与所述第一映射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灰阶映射的所述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确定各个背光区域中不同灰阶下的亮度对应的占空比。
    12.进一步地,所述亮度获取单元包括第三亮度获取单元以及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所述第三亮度获取单元与所述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不同背光区域在预设占空比下的多个第三亮度;所述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占空比下的多个第三亮度确定第三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
    13.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二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与所述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确定第四背光区域的目标占空比。
    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所述背光驱动系统,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背光驱动系统相连接。
    15.通过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根据所述多个亮度确定多个背光驱动信号,并将各个所述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多个亮度中的至少一个亮度相关联,从而将所述多个背光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根据本技术的各方面能够改善不同背光区域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使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相匹配,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而提升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17.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不同背光区域的示意图。
    18.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驱动系统的框图。
    19.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20.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
    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4.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技术的主旨。
    25.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不同背光区域的示意图。
    26.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11为屏下摄像头的小背光区域,12为屏下摄像头周围的主背光区域。由于屏下摄像头单独设置有小背光,而屏下摄像头的周围采用主背光,小背光区域与主背光区域采用的是不同的背光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小背光区域与所述主背光区域的亮度难以相互匹配,即所述小背光区域与所述主背光区域的亮度不一致,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从而影响观看体验。
    27.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背光驱动系统,所述背光驱动系统应用于显示面板,所述背光驱动系统包括:亮度获取单元,所述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亮度处理单元,与所述亮度获取单元电连接,所述亮度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亮度确定多个背光驱动信号,其中,各个所述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多个亮度中的至少一个亮度相关联;驱动输出单元,与所述亮度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多个背光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28.通过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根据所述多个亮度确定多个背光驱动信号,并将各个所述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多个亮度中的至少一个亮度相关联,从而将所述多个背光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本技术能够改善不同背光区域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使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相匹配,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而提升观看体验。
    29.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驱动系统的框图。
    30.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驱动系统可包括亮度获取单元21、亮度处理单元22以及驱动输出单元23。亮度处理单元22分别与亮度获取单元21以及驱动输出单元23电连接。
    31.进一步地,所述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其中,所述不同的背光区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背光区域,也可以是三个及以上不同的背光区域。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所述不同的背光区域包括主背光区域以及小背光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小背光区域可以是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头对应的背光区域,主背光区域可以是显示面板的摄像头周边的背光区域。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于背光区域的数量并不限定。
    32.具体的,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可以采用光学测量仪实现,也可以采用光学传感器等其他方式实现。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于如何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并不限定。
    33.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亮度确定多个背光驱动信号,其中,各个所述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多个亮度中的至少一个亮度相关联。例如,所述背光驱动系统可用于驱动三个背光区域a、b、c;背光区域a的亮度为l1,背光区域b的亮度为l2,背光区域c的亮度为l3。若需要确定背光区域c对应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根据l1和l2共同确定;若需要确定背光区域b对应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根据l1和l3共同确定。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目标背光区域的亮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同一个背光区域在不同时刻亮度也可能不同。因此,对于背光区域的亮度与对应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有多种组合,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于背光区域的亮度与对应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之间如何关联并不限定。
    35.进一步地,所述亮度获取单元包括灰阶获取单元以及第一映射单元,所述灰阶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映射单元电连接,其中,灰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不同背光区域对应的多个灰阶;第一映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灰阶确定各个灰阶映射的所述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
    36.举例来说,背光区域a的灰阶范围为0至255,背光区域b的灰阶范围也为0至255。此时,可以获取背光区域a以及背光区域b的各个灰阶,并根据获取的不同背光区域的各个灰阶,确定不同背光区域在各个灰阶下的亮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区域a的灰阶可以与背光区域b的灰阶相同,以便对比不同背光区域在相同灰阶下的亮度差异。
    37.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映射表生成单元,所述映射表生成单元与所述第一映射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映射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灰阶以及各个灰阶映射的所述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生成映射表。例如,在所述映射表中,对于背光区域a,0至255灰阶中的每个灰阶都与该背光区域的一个亮度相对应。此外,所述映射表可以设置在存储器中,以提升处理效率。
    38.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一亮度确定单元,所述第一亮度确定单元与所述映射表生成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亮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表确定第一背光区域当前灰阶下的第一亮度,所述第一背光区域为所述不同背光区域中的任意一个背光区域。
    39.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背光区域可以是所述主背光区域。在所述背光驱动系统应用于三个或以上的背光区域时,所述第一背光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先选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获取第一背光区域的当前灰阶,接着在所述映射表中进行查找,确定该第一背光区域当前灰阶下的第一亮度。
    40.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二亮度确定单元,所述第二亮度确定单元与所述第一亮度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亮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确定第二背光区域的亮度。
    41.示例性的,所述第二背光区域可以是所述小背光区域。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背光区域可以设置多个,本技术实施例以所述第二背光区域为一个进行说明。其中,所述第二背光区域的亮度可以与对应的第一背光区域的第一亮度相同,也可以按照比例将对应的第一背光区域的第一亮度与预设的系数相乘,进而得到所述第二背光区域的亮度。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于如何根据所述第一亮度确定第二背光区域的亮度并不限定。
    42.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与所述第二亮度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确定所述第二亮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占空比。
    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背光区域可以是目标背光区域,所述第二背光区域的亮度可以是目标背光区域的目标亮度,即,所述第二背光区域与所述第一背光区域相匹配的亮度。为了使所述第二背光区域能够按照需要的目标亮度进行显示,需要确定所述第二亮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占空比。示例性的,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亮度来确定所述第二亮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占空比。
    44.例如,所述第一背光区域可以是背光区域a,该背光区域在灰阶为16时的亮度为l1’,所述第二背光区域在灰阶为16时的亮度为l2’,则根据亮度l1’可以确定该背光区域对应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同时也可以根据亮度l1’确定所述第二背光区域对应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即,第一目标占空比),进而利用该第一目标占空比来驱动所述第二背光区域进行显示,以使所述第二背光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一背光区域的亮度相匹配。
    45.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二映射单元,所述第二映射单元与所述第一映射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灰阶映射的所述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确定各个背光区域中不同灰阶下的亮度对应的占空比。例如,对于第一背光区域,在不同灰阶下,所述第一背光区域的亮度可能不同。相应地,在不同灰阶下,所述第一背光区域的各个亮度所对应的占空比也不同。
    46.表1不同背光区域灰阶、亮度以及占空比的对应关系
    [0047][0048][0049]
    如表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背光区域以及小背光区域的灰阶范围均可以从0至
    255。在灰阶为3时,主背光区域的亮度为m-lv3,对应的占空比为m-duty3;小背光区域的亮度为o-lv3,对应的占空比为o-duty3。可以理解,表1是示例性的,对于不同背光区域灰阶、亮度以及占空比的对应关系,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
    [0050]
    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0051]
    如图3所示,图像处理平台可以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初步处理。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可以采用时序控制器(即tcon)实现。图像处理平台可以控制时序控制器的使能,也可以在图像处理平台与时序控制器之间建立主连接(即main-link)。图像处理平台与时序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辅助接口(即aux接口)进行通信。
    [0052]
    进一步地,主背光区域采用主背光控制器进行控制,小背光区域采用小背光区域进行控制。主背光控制器以及小背光控制器可以分别驱动显示面板中对应的主背光区域以及小背光区域进行显示。时序控制器可以获取显示面板不同背光区域的灰阶,然后根据不同背光区域的灰阶来使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相匹配。
    [0053]
    进一步地,所述亮度获取单元包括第三亮度获取单元以及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所述第三亮度获取单元与所述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不同背光区域在预设占空比下的多个第三亮度;所述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占空比下的多个第三亮度确定第三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
    [0054]
    示例性的,所述预设占空比可以为100%。所述第三背光区域可以是所述主背光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所述第三背光区域的当前亮度以及所述预设占空比下的多个第三亮度确定第三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可以理解,对于如何确定第三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本技术并不限定。
    [0055]
    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二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与所述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确定第四背光区域的目标占空比。
    [0056]
    其中,所述第四背光区域可以是所述小背光区域。即,可以根据所述主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确定所述小背光区域的目标占空比,进而利用所述小背光区域的目标占空比驱动所述小背光区域进行显示,以使所述小背光区域的亮度与所述主背光区域的亮度相匹配。
    [005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与对应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之间可以存在线性映射关系,通过基于该线性映射关系,可以根据主背光区域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计算其他小背光匹配该主背光亮度的占空比。可以理解,对于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与对应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之间的映射关系,本技术并不限定。
    [0058]
    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0059]
    如图4所示,图像处理平台可以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初步处理。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可以采用时序控制器(即tcon)实现。图像处理平台可以发送pwm信号至时序控制器。
    [0060]
    进一步地,主背光区域采用主背光控制器进行控制,小背光区域采用小背光区域进行控制。主背光控制器以及小背光控制器可以分别驱动显示面板中对应的主背光区域以及小背光区域进行显示。与图3不同的是,该时序控制器不必考虑不同背光区域的灰阶,而是通过先获取主背光区域的占空比,然后根据所述主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确定所述小背光区域的目标占空比,进而利用所述小背光区域的目标占空比驱动所述小背光区域进行显
    示,以使所述小背光区域的亮度与所述主背光区域的亮度相匹配。
    [0061]
    此外,在图4中,所述背光驱动系统中还可设置有例如flash的存储器,以存储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数据以及占空比数据,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0062]
    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所述背光驱动系统,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背光驱动系统相连接。
    [0063]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根据所述多个亮度确定多个背光驱动信号,并将各个所述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多个亮度中的至少一个亮度相关联,从而将所述多个背光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能够改善不同背光区域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使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相匹配,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而提升观看体验,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显示面板。
    [0064]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65]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驱动系统及显示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驱动系统应用于显示面板,所述背光驱动系统包括:亮度获取单元,所述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亮度处理单元,与所述亮度获取单元电连接,所述亮度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亮度确定多个背光驱动信号,其中,各个所述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多个亮度中的至少一个亮度相关联;驱动输出单元,与所述亮度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多个背光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获取单元包括灰阶获取单元以及第一映射单元,所述灰阶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映射单元电连接,其中,灰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不同背光区域对应的多个灰阶;第一映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灰阶确定各个灰阶映射的所述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映射表生成单元,所述映射表生成单元与所述第一映射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映射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灰阶以及各个灰阶映射的所述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生成映射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一亮度确定单元,所述第一亮度确定单元与所述映射表生成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亮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表确定第一背光区域当前灰阶下的第一亮度,所述第一背光区域为所述不同背光区域中的任意一个背光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二亮度确定单元,所述第二亮度确定单元与所述第一亮度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亮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确定第二背光区域的亮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与所述第二亮度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确定所述第二亮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占空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二映射单元,所述第二映射单元与所述第一映射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灰阶映射的所述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确定各个背光区域中不同灰阶下的亮度对应的占空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获取单元包括第三亮度获取单元以及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所述第三亮度获取单元与所述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不同背光区域在预设占空比下的多个第三亮度;所述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占空比下的多个第三亮度确定第三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处理单元包括第二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与所述当前占空比确定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占空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背光区域当前的占空比确定第四背光区域的目标占空比。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驱动系统,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背光驱动系统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驱动系统及显示终端,其中背光驱动系统包括:亮度获取单元,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应于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亮度处理单元,亮度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多个亮度确定多个背光驱动信号,各个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多个亮度中的至少一个亮度相关联;驱动输出单元,用于将多个背光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以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本申请通过获取不同背光区域的多个亮度,进而确定多个背光驱动信号,并将各个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至少一个亮度相关联,从而将多个背光驱动信号输出来驱动显示面板显示,能够改善不同背光区域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使不同背光区域的亮度相匹配,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升观看体验。看体验。看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焱 彭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5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