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止回阀。
背景技术:
2.止回阀又称止逆阀、单流阀、单向阀或逆止阀,主要用于介质单向流动的管道上,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以防止发生事故。现有技术中,在停止介质输出后,介质会形成很大的动能在阀门关死后冲击止回阀的阀瓣和阀腔,对阀门的安全使用造成危害,现有技术的止回阀抗冲击能力不够良好。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止回阀,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高压止回阀,包括:
8.阀体,阀体上贯通的设有相互接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以及设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并相互接通的活动腔和压力腔,阀体在第一流道和活动腔相接处还设有压力槽;
9.堵件,堵件上设有滑动块和导流块,滑动块滑动设置于压力腔内,滑动块上设有贯通设置的引流孔,导流块活动设于活动腔内;
10.弹性件,弹性件设于压力腔内,并且其一侧抵于滑动块上,另一侧抵于压力腔的壁面上;
11.环形压板,环形压板设于压力槽内,并且导流块的边缘可抵于环形压板上并阻断活动腔与第一流道的连接;
12.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也设于压力槽内,并位于环形压板下方。
13.优选地,压力腔内设有限位凸台,滑动块可抵于限位凸台上。
14.优选地,导流块前端还设有引流块,引流块呈尖锥状设置并可穿过活动腔并伸入第一流道内,导流块外侧面呈弧形设置,活动腔壁面也呈弧形设置,引流块和导流块的过渡处形成第一抵台,第一抵台抵于环形压板上。
15.优选地,阀体上还设有接通第二流道的输出通道,输出通道直径大于第二流道的直径,堵件上还设有止回块,止回块与导流块分别设于滑动块的两侧,止回块可穿过压力腔和第二流道并伸入输出通道内,止回块还可抵于输出通道和第二流道的相接处。
16.优选地,止回块外周侧设有第二抵台,第二流道与输出通道的相接处也设有压力槽以及位于压力槽内的环形压板和弹性密封圈,第二抵台可抵于该环形压板上。
17.优选地,止回块呈锥形设计,止回块的端部于轴心位置上设有锥形槽。
18.优选地,引流孔向滑动块的中心倾斜设计。
19.(三)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压止回阀,包括阀体、堵件、弹性件、环形压板和弹性密封圈;阀体上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及设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并相互接通的活动腔和压力腔,阀体在第一流道和活动腔相接处设有压力槽;堵件上设有滑动块和导流块,滑动块设于压力腔内,导流块设于活动腔内;弹性件两侧分别抵于滑动块和压力腔的壁面上;环形压板设于压力槽内,并且导流块可抵于环形压板上并阻断活动腔与第一流道的连接;弹性密封圈设于压力槽内并位于环形压板下方。水流正流时,顶推导流块,使导流块远离环形压板,同时此过程中弹性件被压缩;当水流开始逆流时,弹性件释能并使导流块快速抵在环形压板上,而水流对堵件的冲击作用会传递到弹性密封圈上进行缓冲。
(四)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2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5.图4为堵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阀体、2堵件、3弹性件、4环形压板、5弹性密封圈、10a第一流道、10b第二流道、11活动腔、12压力腔、13输出通道、120限位凸台、20滑动块、21导流块、22引流块、23止回块、200引流孔、230锥形槽、a压力槽、b第一抵台、c第二抵台。
(五)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参阅附图1至4,一种高压止回阀,包括:
29.阀体1,阀体1上贯通的设有相互接通的第一流道10a和第二流道10b,以及设于第一流道10a和第二流道10b之间并相互接通的活动腔11和压力腔12,阀体1在第一流道10a和活动腔11相接处还设有压力槽a;
30.堵件2,堵件2上设有滑动块20和导流块21,滑动块20滑动设置于压力腔12内,滑动块20上设有贯通设置的引流孔200,导流块21活动设于活动腔11内;
31.弹性件3,弹性件3设于压力腔12内,并且其一侧抵于滑动块20上,另一侧抵于压力腔12的壁面上;
32.环形压板4,环形压板4设于压力槽a内,并且导流块21的边缘可抵于环形压板4上并阻断活动腔11与第一流道10a的连接;
33.弹性密封圈5,弹性密封圈5也设于压力槽a内,并位于环形压板4下方。
34.具体的,水流正流时,水流从第一流道10a内注入,然后顶推堵件2,使导流块21远离环形压板4并接通第一流道10a和活动腔11,同时此过程中弹性件3被压缩,此时水流得以
进入活动腔11内并依次经过压力腔12和第二流道10b后输出;当水流终止输出时,水流的正向压力小时,并产生逆流冲击,此时弹性件3得以释能并使导流块21复位抵在环形压板4上,重新阻断活动腔11和第一流道10a的连接,实现止回的效果,防止活动腔11内的水流再进入第一流道10a内,另外,水流逆流产生的冲击力作用在堵件2上时,会经过环形压板4并传递到弹性密封圈5,由于弹性密封圈5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并且还能实现密封,进一步防止水流逆流,同时提高了该高压止回阀的抗冲击能力。其中,压力槽a的截面形状如附图3所示,环形压板4位于其内时,不会掉落出来,并且还为环形压板4提供一定的移动行程,即可限制挤压弹性密封圈5的程度,防止过量挤压,导致弹性密封圈5寿命降低。
35.进一步的,压力腔12内设有限位凸台120,滑动块20可抵于限位凸台120上。其中,弹性件3为压簧弹簧,用于限制滑动块20在压力腔12内的移动行程,也用于限制滑动块20挤压弹性件3的程度,防止弹性件3的材料疲劳,以防长时间使用造成的弹性件3崩坏。
36.进一步的,为了降低堵件2对水流流通产生的阻碍,本实施例中,导流块21前端还设有引流块22,引流块22呈尖锥状设置并可穿过活动腔11并伸入第一流道10a内,导流块21外侧面呈弧形设置,活动腔11壁面也呈弧形设置,引流块22和导流块21的过渡处形成第一抵台b,第一抵台b抵于环形压板4上。其中,尖锥状的引流块22插入第一流道10a内,水流注入时,首先被引流块22分开,水流沿引流块22圆滑过渡到活动腔11内,而此时导流块21的侧壁和活动腔11的侧壁相互配合又形成一个圆滑的弧形通道,使水流可以继续以低阻碍的方式沿该弧形通道进入压力腔12,以及后续的通过第二流道10b输出。同时,本实施例中,引流孔200向滑动块20的中心倾斜设计,尽可能的避免了涌动的水流直接冲撞到限位凸台120上,以及防止弹性件3对水流的绕动,而是让绝大部分水流直接从压力腔12中部穿过以进入到第二流道10b内,从而最大的降低了堵件2对水流产生的阻碍作用。
37.进一步的,阀体1上还设有接通第二流道10b的输出通道13,输出通道13直径大于第二流道10b的直径,堵件2上还设有止回块23,止回块23与导流块21分别设于滑动块20的两侧,止回块23可穿过压力腔12和第二流道10b并伸入输出通道13内,止回块23还可抵于输出通道13和第二流道10b的相接处。进一步的,止回块23呈锥形设计,止回块23的端部于轴心位置上设有锥形槽230。
38.具体的,逆流的水流从输出通道13中往压力腔12的方向涌动,水流会冲击在止回块23上,通过止回块23驱使堵件2整体移动,直至止回块23抵在输出通道13和第二流道10b的连接处时,止回块23阻断输出通道13,使水流无法再逆流,而止回块23的设置,加强了堵件2对流道的阻断和密封作用。其中,止回块23呈倒锥形设计,输出通道13与第二流道10b连接的一端也呈锥形设计,当止回块23打开第二流道10b口时,止回块23锥形壁面和输出通道13的锥形壁面共同形成了具有导流作用的锥形通道,正向的水流沿其流动,可以减少止回块产生的阻碍作用。另外,从流体力学方面考虑,使逆流的水流更多的作用在止回块23上,本实施例设计了锥形槽230,止回块在被推动到指定位置前,减少逆流的水流从止回块23与阀体1之间的缝隙倒流的水流量。
39.进一步的,止回块23外周侧设有第二抵台c,第二流道10b与输出通道13的相接处也设有压力槽a以及位于压力槽a内的环形压板4和弹性密封圈5,第二抵台c可抵于该环形压板4上,以此进一步加强该高压止回阀的抗冲击能力。
4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限制根据本
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贯通的设有相互接通的第一流道(10a)和第二流道(10b),以及设于第一流道(10a)和第二流道(10b)之间并相互接通的活动腔(11)和压力腔(12),所述阀体(1)在所述第一流道(10a)和活动腔(11)相接处还设有压力槽(a);堵件(2),所述堵件(2)上设有滑动块(20)和导流块(21),所述滑动块(20)滑动设置于所述压力腔(12)内,所述滑动块(20)上设有贯通设置的引流孔(200),所述导流块(21)活动设于所述活动腔(11)内;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设于压力腔(12)内,并且其一侧抵于所述滑动块(20)上,另一侧抵于所述压力腔(12)的壁面上;环形压板(4),所述环形压板(4)设于压力槽(a)内,并且所述导流块(21)的边缘可抵于所述环形压板(4)上并阻断所述活动腔(11)与第一流道(10a)的连接;弹性密封圈(5),所述弹性密封圈(5)也设于所述压力槽(a)内,并位于所述环形压板(4)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腔(12)内设有限位凸台(120),所述滑动块(20)可抵于所述限位凸台(12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21)前端还设有引流块(22),所述引流块(22)呈尖锥状设置并可穿过所述活动腔(11)并伸入所述第一流道(10a)内,所述导流块(21)外侧面呈弧形设置,所述活动腔(11)壁面也呈弧形设置,所述引流块(22)和导流块(21)的过渡处形成第一抵台(b),所述第一抵台(b)抵于所述环形压板(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还设有接通第二流道(10b)的输出通道(13),所述输出通道(13)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流道(10b)的直径,所述堵件(2)上还设有止回块(23),所述止回块(23)与所述导流块(21)分别设于所述滑动块(20)的两侧,所述止回块(23)可穿过所述压力腔(12)和第二流道(10b)并伸入所述输出通道(13)内,所述止回块(23)还可抵于所述输出通道(13)和第二流道(10b)的相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块(23)外周侧设有第二抵台(c),所述第二流道(10b)与输出通道(13)的相接处也设有压力槽(a)以及位于压力槽(a)内的环形压板(4)和弹性密封圈(5),所述第二抵台(c)可抵于该所述环形压板(4)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块(23)呈锥形设计,所述止回块(23)的端部于轴心位置上设有锥形槽(23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200)向滑动块(20)的中心倾斜设计。
技术总结
一种高压止回阀,包括阀体、堵件、弹性件、环形压板和弹性密封圈;阀体上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及设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并相互接通的活动腔和压力腔,阀体在第一流道和活动腔相接处设有压力槽;堵件上设有滑动块和导流块,滑动块设于压力腔内,导流块设于活动腔内;弹性件两侧分别抵于滑动块和压力腔的壁面上;环形压板设于压力槽内,并且导流块可抵于环形压板上并阻断活动腔与第一流道的连接;弹性密封圈设于压力槽内并位于环形压板下方。水流正流时,顶推导流块,使导流块远离环形压板,同时此过程中弹性件被压缩;当水流开始逆流时,弹性件释能并使导流块快速抵在环形压板上,而水流对堵件的冲击作用会传递到弹性密封圈上进行缓冲。圈上进行缓冲。圈上进行缓冲。
技术研发人员:汤雯娟 孙晋 朱金华 倪请顺 石德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圣业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