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7-17  9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提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


    背景技术:

    2.常见烟草相关研究使用体外烟熏模式,无法体外定向研究焦油、尼古丁等烟草内含量较多的主要物质对具体的细胞系甚至动物模型等的作用。
    3.近年来,烟草浸出物体外研究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并进一步开启了体外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现有的体外研究仅仅从烟草燃烧的某一种物质出发,还没有一种能够将烟草燃烧浸出物整体提取出对细胞系等研究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包括沿烟雾流经的方向依次布设的烟雾收集器、活芯气体采集管以及尾气收集瓶,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中灌注有烟草浸提液,所述烟雾收集器和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之间以及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与所述尾气收集瓶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尾气收集瓶和与其连接的连接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尾气收集瓶具有供所述烟雾收集器插入以吸取尾气的气孔,所述气孔具有可封堵或开启孔口的活动门;所述烟雾收集器、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以及所述尾气收集瓶均安装在固定架上。
    6.进一步,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有多根,相邻的活芯气体采集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各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中,第一个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与所述烟雾收集器连通,最后一个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与所述尾气收集瓶连通。
    7.进一步,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为大泡式活芯气体采集管,其中一根所述连接管接在所述大泡式活芯气体采集管的膨大的泡壁上。
    8.进一步,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中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所述连接管连接,另一端伸至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的管底。
    9.进一步,所述烟雾收集器为注射器。
    10.进一步,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和与其连接的连接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固定架具有供活芯气体采集管以及尾气收集瓶的底部卡入的固定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使用方便,可用于各种成品烟草浸出物的浸提;安装简单,便于更换零件以及装置清洗,浸出液成分含量稳定,实验误差较小,同时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的示意图(未示出固定架);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的固定架的俯视图;
    15.附图标记中:1-烟雾收集器;2-活芯气体采集管;3-尾气收集瓶;4-连接管;5-固定架;6-导流管;7-固定孔;8-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包括沿烟雾流经的方向依次布设的烟雾收集器1、活芯气体采集管2以及尾气收集瓶3,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中灌注有烟草浸提液,所述烟雾收集器1和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之间以及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与所述尾气收集瓶3之间均通过连接管4连接,所述尾气收集瓶3和与其连接的连接管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尾气收集瓶3具有供所述烟雾收集器1插入以吸取尾气的气孔,所述气孔具有可封堵或开启孔口的活动门;所述烟雾收集器1、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以及所述尾气收集瓶3均安装在固定架5上。在本实施例中,烟雾被烟雾收集器1收集后输入活芯气体采集管2,该活芯气体采集管2中灌装有烟草浸提液,该烟草浸提液为现有技术,它能够浸提烟雾,提取其中的焦油、尼古丁,其能够充分溶解焦油、尼古丁且含量均匀不易发生沉积。烟雾经过烟草浸提液后还会有没有被处理完的物质随烟雾进入到尾气收集瓶3,然后再利用烟雾收集器1从尾气收集瓶3的气孔插入取得尾气,再重新注入到活芯气体采集管2中浸提,多次循环即可完成烟雾中的所有物质的浸提,而该重复浸提,减少了烟雾损失,提高浸提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尾气收集瓶3可以在烟气处理完毕后,集中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在气孔上设活动门,既方便了烟雾收集器1插入吸取烟雾,又可以防止烟雾逸散。该活动门可以采用活动门板和弹簧配合,活动门板在烟雾收集器1的挤压下会打开,当撤去烟雾收集器1后,弹簧再将活动门板推回至初始位置,该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就不再详述其具体的工作原理。设固定架5,可以将烟雾收集器1、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以及所述尾气收集瓶3固定住,方便了进行浸提。优选的,连接管4采用软性塑胶管,密闭性更好,不易产生烟雾泄露。
    18.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19.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有多根,相邻的活芯气体采集管2通过连接管4连接,各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中,第一个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与所述烟雾收集器1连通,最后一个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与所述尾气收集瓶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活芯气体采集管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多根,如图1所示设了两根。
    20.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为大泡式活芯气体采集管2,其中一根所述连接管4接在所述大泡式活芯气体采集管2的膨大的泡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活芯气体采集管2采用大泡式,可以方便进入到烟草浸提液中的烟
    雾逸出后再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2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中设有导流管6,所述导流管6的一端与其中一根所述连接管4连接,另一端伸至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的管底。在本实施例中,设此导流管6,可以将烟雾直通烟草浸提液中。
    2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烟雾收集器1为注射器。在本实施例中,烟雾收集器1可以采用注射器,方便吸取烟雾。
    2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2和与其连接的连接管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设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便于增加或减少活芯气体采集管2的数量。
    24.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固定架5具有供活芯气体采集管2以及尾气收集瓶3的底部卡入的固定孔7。优选的,所述固定孔7的孔径可变。例如可以采用卡爪8配合弹簧的形式。具体地,多个卡爪8围合形成供瓶底插入的固定腔,每个卡爪8对应安装有弹簧,弹簧设在固定板内并与固定板内的板壁抵接,当卡爪8被压缩时,固定腔变大,方便任何尺寸的瓶底插入,然后通过弹簧的推力将瓶底固定住。固定架5具有一定的深度,供烟雾收集器1、活芯气体采集管2以及尾气收集瓶3插入后处于图1所示的高度水平。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烟雾流经的方向依次布设的烟雾收集器、活芯气体采集管以及尾气收集瓶,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中灌注有烟草浸提液,所述烟雾收集器和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之间以及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与所述尾气收集瓶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尾气收集瓶和与其连接的连接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尾气收集瓶具有供所述烟雾收集器插入以吸取尾气的气孔,所述气孔具有可封堵或开启孔口的活动门;所述烟雾收集器、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以及所述尾气收集瓶均安装在固定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有多根,相邻的活芯气体采集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各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中,第一个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与所述烟雾收集器连通,最后一个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与所述尾气收集瓶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为大泡式活芯气体采集管,其中一根所述连接管接在所述大泡式活芯气体采集管的膨大的泡壁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中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所述连接管连接,另一端伸至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的管底。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收集器为注射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芯气体采集管和与其连接的连接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具有供活芯气体采集管以及尾气收集瓶的底部卡入的固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提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包括沿烟雾流经的方向依次布设的烟雾收集器、活芯气体采集管以及尾气收集瓶,活芯气体采集管中灌注有烟草浸提液,烟雾收集器和活芯气体采集管之间以及活芯气体采集管与尾气收集瓶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尾气收集瓶和与其连接的连接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尾气收集瓶具有供烟雾收集器插入以吸取尾气的气孔,气孔具有可封堵或开启孔口的活动门;烟雾收集器、活芯气体采集管以及尾气收集瓶均安装在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一种烟草烟雾浸提装置,使用方便,可用于各种成品烟草浸出物的浸提;安装简单,便于更换零件以及装置清洗,浸出液成分含量稳定,实验误差较小,同时不对环境造成危害。不对环境造成危害。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技术研发人员:汪景 卢燕云 段思琪 杨帆帆 李琪琪 彭婷 关珊 李华渊 何峰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云克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5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