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2.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的门板较大,而且两侧门板分别通过气缸进行推动,两个气缸同步性差,导致两侧门板往往难以同步闭合。
3.此外,门板的开关门速度难以调节,如果气缸供气压力高,伸缩速度较快,可以提升开关门的速度和生产效率,但是后半段不能减速,快速开门时门板与机床外罩上的限位机构撞击较大,快速关门时,两侧门板容易发生猛烈撞击以及夹人问题,安全机构来不及工作,导致安全性差,如果气缸供气压力低,则开关门的速度较慢,增加了自动化节拍时间,影响生产的效率。
4.另外,如使用电机驱动自动门,可以实现变速,但是成本太大,相比较于气缸的机械结构,电机也容易出现电气故障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在开关门时,提升初段速度,降低末端速度,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安全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控制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高压阀、低压阀、气缸、同步带、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固定座横向设置在机床外罩顶部,所述固定座两端分别设置有同步轮,所述同步带设置在两个同步轮之间进行联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错位设置在同步带两侧并与左侧门和右侧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气缸横向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接支架或者第二连接支架相连接,所述气缸上设置有气缸磁性感应开关,所述第一电磁阀和高压阀通过气路串联后与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和低压阀通过气路串联后与气缸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相连接,进行切换控制。
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电波开关,所述压力电波开关分别竖向设置在左侧门和右侧门相对侧面上。
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电波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缸磁性感应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进行活塞杆伸出到位后的信号传输。
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床外罩上设置有与左侧门及右侧门一一对应的安全门开关,所述左侧门及右侧门上分别设置有与安全门开关对应的锁舌。
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门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
动门驱动机构,特别设计了气缸和同步带,利用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的反向运行实现左侧门和右侧门同步开启与闭合,并利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进行高压阀和低压阀的切换,实现气缸的变速伸缩,气缸伸缩初段开启第一电磁阀,利用高压阀提升气缸的供气压力和流量,提升伸缩速度,数秒后关闭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利用低压阀降低气缸的供气压力和流量,降低末段速度,提升左侧门和右侧门动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对设备的撞击和夹人问题,增加操作的安全性和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安装在加工中心上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中气缸的控制原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中安全门开关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20.如图1~图3所示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1、控制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高压阀、压力电波开关9、低压阀、气缸2、同步带5、第一连接支架4和第二连接支架3,固定座1横向设置在机床外罩顶部,可以采用螺丝固定,结构牢固。
21.固定座1两端分别设置有同步轮6,同步带5设置在两个同步轮6之间进行联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支架4和第二连接支架3错位设置在同步带5两侧并与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一一对应连接,同步带5顺时针旋转时,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同步反向内移,实现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的闭合,同步带5逆时针旋转时,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同步反向外移,实现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的同步移动开启。
22.气缸2横向设置在固定座1上,气缸2的活塞杆7与第一连接支架4或者第二连接支架3相连接,通过气缸2伸缩,使得第一连接支架4或者第二连接支架3的前后移动,利用同步带5实现第一连接支架4和第二连接支架3的同步。
23.气缸2上设置有气缸磁性感应开关8,气缸磁性感应开关8与控制器相连接进行活
塞杆7伸出到位后的信号传输,在本实施例中,气缸2的活塞杆7与第一连接支架4相连接,气缸磁性感应开关8位于气缸2前部,进行活塞杆7伸出到位的检测,也就是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开启到位检测。
24.如图3所示,第一电磁阀和高压阀通过气路串联后与气缸2相连接,第二电磁阀和低压阀通过气路串联后与气缸2相连接,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相连接,进行切换控制,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闭合时,第一电磁阀开启,气流通过高压阀进入气缸2,实现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初段的高速闭合,数秒后,在接近两门闭合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通过低压阀供气,降低末段闭合速度,确保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安全、快速闭合。
25.压力电波开关9分别竖向设置在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相对侧面上,压力电波开关9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进行信号传输,左侧门10和右侧门11闭合过程中,如果有异物阻挡,压力电波开关9发送信号给控制器,门会停止关闭,并回退打开两门,避免夹人问题。控制器可以共用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或者采用单独的plc,实现与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的互联。
26.如图4所示,机床外罩上设置有与左侧门10及右侧门11一一对应的安全门开关12,左侧门10及右侧门11上分别设置有与安全门开关12对应的锁舌13,左侧门10与右侧门11闭合后,锁舌13进入安全门开关12,安全门开关12与控制器相连接,进行闭合锁定的信号的发送,方便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进行下一步动作,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锁定,避免误开的问题。
27.综上,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通过高低压切换控制开关门速度,提升开关门效率,节省加工等待时间,并防止由于气压过大出现冲击及夹伤操作人员的问题,提升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关门无需伺服电机,避免使用伺服电机而产生较高的电气成本。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用于加工中心的机床外罩上左侧门和右侧门的同步驱动及安全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控制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高压阀、低压阀、气缸、同步带、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固定座横向设置在机床外罩顶部,所述固定座两端分别设置有同步轮,所述同步带设置在两个同步轮之间进行联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错位设置在同步带两侧并与左侧门和右侧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气缸横向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接支架或者第二连接支架相连接,所述气缸上设置有气缸磁性感应开关,所述第一电磁阀和高压阀通过气路串联后与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和低压阀通过气路串联后与气缸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相连接,进行切换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电波开关,所述压力电波开关分别竖向设置在左侧门和右侧门相对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电波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磁性感应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进行活塞杆伸出到位后的信号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外罩上设置有与左侧门及右侧门一一对应的安全门开关,所述左侧门及右侧门上分别设置有与安全门开关对应的锁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控制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高压阀、低压阀、气缸、同步带、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错位设置在同步带两侧并与左侧门和右侧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接支架或者第二连接支架相连接,所述气缸上设置有气缸磁性感应开关,所述第一电磁阀和高压阀通过气路串联后与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和低压阀通过气路串联后与气缸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高低压自动门驱动机构,实现了左侧门和右侧门同步开启与闭合,提升开关门的初段速度,降低末段速度,确保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益华 张媛媛 姜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