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电梯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7-19  11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控制柜。


    背景技术:

    2.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加,无机房电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无机房控制柜作为整个电梯运行控制电气部件的承载装置,其安全性、稳定性对于电梯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随着我国城市高层住宅及观光电梯的普及,电梯的现场安装条件面临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电梯控制柜作为电梯正常运行的主要控制系统,因而对电梯控制柜的防护要求也不断提高。现有的普通电梯控制柜的外壳上通常会设置大量拉铆螺母来安装电气元件,控制柜外壳上还需要开设过线孔和通风口,并且柜门闭合时通常也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以上均会严重影响电梯控制柜的防水防尘性能。当电梯安装环境存在不利因素时,上述电梯控制柜的设计缺陷非常容易导致电梯控制柜内电气元件的损害,进而造成电梯的故障,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引发电梯危险事故的发生。
    4.现有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大部分防护等级为ip20,能够满足大多数的建筑物的安装使用工况。随着电梯的普及和使用场景的多样化,现有ip20的无机房控制柜无法满足需要高防护的安装场景。比如地铁、景区、消防等场景。
    5.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防护效果好的电梯控制柜。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用于嵌入墙体;
    8.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柜体;以及
    9.围框挡板,所述围框挡板围设于所述柜体一侧的外沿,并凸出于所述柜体外表面;
    10.其中,在所述柜体嵌入所述墙体时,所述围框挡板抵接于所述墙体的墙面。
    11.可选地,所述柜体的上端部和所述柜体的下端部朝向所述柜体内部凹陷,用以分别在所述柜体外部形成避让位。
    12.可选地,所述柜体上设置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进风结构与出风结构;
    13.所述进风结构设于所述柜体的外部,并与所述柜体内部连通,所述出风结构设于所述柜体的内部,并与所述柜体外部连通。
    14.可选地,所述进风结构包括风罩,所述风罩设于所述避让位,所述柜体对应于所述风罩开设有进风口;
    15.所述出风结构包括风扇、风扇安装板,所述风扇安装板设于所述柜体,所述风扇安
    装板朝向所述柜体内部方向凹陷,所述风扇安装板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风扇安装板,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柜体的内部。
    16.可选地,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风扇防护罩,所述风扇防护罩设于所述柜体内部,并罩设于所述风扇;
    17.和/或,所述风扇安装板焊接连接于所述柜体;
    18.和/或,所述柜体内还设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于所述通风组件形成的过风通道内。
    19.可选地,所述柜体的上端部设有上安装支架,所述柜体的下端部设有下安装支架;
    20.所述柜体的上端部于所述避让位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挡板;
    21.所述柜体的上端部设有第一穿墙板,所述柜体的下端部设有第二穿墙板。
    22.可选地,所述柜体包括上盖板结构、下盖板结构、以及连接结构,所述上盖板结构设于所述柜体的上端部,所述下盖板结构设于所述柜体的下端部,所述上盖板结构、所述下盖板结构、以及所述连接结构围合形成所述柜体。
    23.可选地,所述上盖板结构包括上盖板与所述上盖板连接的上盖折弯板;
    24.所述下盖板结构包括下盖板与所述下盖板连接的下盖折弯板;
    25.所述上盖折弯板与所述下盖折弯板分别设于所述柜体的底板的相对两端;
    26.所述上盖折弯板朝向所述柜体内部凹陷,用以在所述柜体外部形成第一避让空间;
    27.所述下盖折弯板朝向所述柜体内部凹陷,用以在所述柜体外部形成第二避让空间。
    28.可选地,所述上盖板结构、所述下盖板结构、以及所述连接结构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形成所述柜体;
    29.和/或,所述上安装支架设有上部螺接结构,所述下安装支架设有下部螺接结构。
    30.可选地,所述柜门上设有密封件;
    31.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之间的开合处设置防水导槽,所述防水导槽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外沿,用以遮盖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之间形成的间隙。
    32.可选地,所述柜门的一侧设置铰接件,另一侧设置锁紧件,所述铰接件连接于所述柜体,所述锁紧件于所述柜门闭合于所述柜体时,所述锁紧件锁紧连接于所述柜体;
    33.和/或,所述柜门上设有文件栏、对讲安装板;
    34.和/或,所述柜体的厚度被设置为不大于所述墙体的厚度。
    35.可选地,所述柜体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按钮安装板和接口板支架;
    36.所述按钮安装板与所述柜体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接口板支架与所述柜体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
    37.所述柜体内还设有松闸装置、第一抱闸控制器、第二抱闸控制器、开关电源,所述松闸装置与所述第一抱闸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抱闸控制器与所述开关电源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
    3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柜体、柜门、以及围框挡板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安装方便,且防护效果好,便于在多种场景下实现高防护电梯控制柜的安装。所述柜体用于嵌入墙体,如此,使得柜体不占用额外空间,且墙体能对柜体进行一定的保护,所述柜门的
    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柜体,实现柜门对柜体的开合,所述围框挡板围设于所述柜体一侧的外沿,并凸出于所述柜体外表面,使得在所述柜体嵌入所述墙体时,所述围框挡板抵接于所述墙体的墙面,实现通过围框挡板抵接于墙面,保证柜体准确定位于墙体,方便安装。并且,在柜门闭合于柜体时,柜门被围框挡板围设,通过围框挡板可以实现对柜门的防护,如此,围框挡板将柜体与柜门之间的结合处围设,可以有效减轻水流直接滴落于该结合处的风险,有助于提高该无机房电梯控制柜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机房电梯控制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图1中无机房电梯控制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图1中无机房电梯控制柜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图1中无机房电梯控制柜的剖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5.图6为图1中无机房电梯控制柜与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46.图7为图6中无机房电梯控制柜与墙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7.图8为图1中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内部安装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9为图8中无机房电梯控制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9.图10为图2中上盖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50.附图标号说明:
    51.[0052][005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5]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图1和图2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9]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包括柜体10、柜门30、以及围框挡板50。柜体10用于嵌入墙体20,柜门30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柜体10,围框挡板50围设于柜体10一侧的外沿,并凸出于柜体10外表面;其中,在柜体10嵌入墙体20时,围框挡板50抵接于墙体20的墙面。
    [0060]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墙体20开设有一嵌入槽21,该嵌入槽21用于容纳安装柜体10,如图6所示,墙体20的相对两面是贯通的,如此,使得柜体10的两侧均暴露于空气中,便于散热。
    [0061]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包括柜体10、柜门30、以及围框挡板50,柜体10用于嵌入墙体20,柜门30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柜体10,使得柜门30于扣合关闭柜体10时,柜门30转动靠近墙体20,将柜体10关闭。使得柜门30于打开柜体10时,柜门30转动远离墙体20,将柜体10打开。围框挡板50围设于柜体10一侧的外沿,并凸出于柜体10外表面,使得在柜体10嵌入墙体20时,围框挡板50抵接于墙体20的墙面。如此,使得安装的过程中,防止柜体10从墙体20相对的两侧掉落出来,通过设置围框挡板50,使得柜体10的一侧能限位于墙面,则柜体10的另一侧可准确定位于墙体20的嵌入槽21内,提高安装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0062]
    并且,在柜门30闭合于柜体10时,柜门30被围框挡板50围设,也就是说,围框挡板50可相当于围设于柜门30的四周外缘,可以通过围框挡板50实现对柜门30的防护,例如,避免外物对柜门30四周外缘的磕碰,影响柜门30的密封效果。同时,围框挡板50将柜体10与柜门30之间的结合处围设,在柜体10与柜门30扣合时,可形成类似于门缝的缝隙,在进行消防场景下,有可能会沿着墙体20向下滴水,如此,柜体10与柜门30之间的结合处容易积水,通过将围框挡板50设于该结合处,从上方拦住直接滴落的水,可减轻大量积水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防护效果。
    [0063]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柜体的上端部和柜体的下端部朝向柜体10内部凹陷,用以分别在柜体10外部形成避让位14。使得可在该避让位14设置线缆或散热结构,而避免将线
    缆或散热结构凸出设于柜体10外部,通过将线缆、散热结构或其他需要放置的结构设于该避让位14,可形成有效的防护,提高防护效果。
    [0064]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9所示,柜体10上设置有通风组件70,通风组件70包括进风结构71与出风结构73。进风结构71设于柜体10的外部,并与柜体10内部连通,出风结构73设于柜体10的内部,并与柜体10外部连通。如此,通过从进风结构71处进风到柜体10内部,冷风在柜体10内部通过,经由出风结构73排出柜体10外部,实现对柜体10内部器件的降温。
    [0065]
    进一步地,进风结构71包括风罩711,风罩711设于避让位14,柜体10对应于风罩711开设有进风口1330。
    [0066]
    出风结构73包括风扇731、风扇安装板733,风扇安装板733设于柜体10,风扇安装板733朝向柜体10内部方向凹陷,风扇安装板733上开设有出风口7330,风扇731安装于风扇安装板733,风扇731设于柜体10的内部。
    [0067]
    如图9所示,进风结构71包括风罩711,风罩711设于避让位14,将风罩711设于避让位14,防止风罩711凸出于柜体10外部,提高风罩711的防水效果。并通过风罩711实现风进入柜体10内部,可防止雨水进入柜体10内部。如图2所示,柜体10对应于风罩711开设有进风口1330。
    [0068]
    如图2、图4和图9所示,出风结构73包括风扇731、风扇安装板733,风扇安装板733设于柜体10,风扇安装板733朝向柜体10内部方向凹陷,保持风扇安装板733与柜体10外部预留一定空间,避免雨水直接淋上风扇安装板733。
    [0069]
    风扇安装板733上开设有出风口7330,风扇731安装于风扇安装板733,风扇731设于柜体10的内部。如此,使得出风结构73未超出柜体10的厚度尺寸,使得出风结构73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出风结构73的防护效果。
    [0070]
    进一步地,可以在柜体10外部朝向风扇安装板733的部位设置防水结构(图中未示出)。并且进风结构71与出风结构73均与墙体20外部空气流通,易于在井道内将散发出的热量被井道内的风带走。由于进风结构71与出风结构73设于柜体的底板,柜体的底板暴露于外部,便于维修操作。
    [0071]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出风结构73还包括风扇防护罩735,风扇防护罩735设于柜体10内部,并罩设于风扇731,使得风扇731与柜体10内部器件的隔离。
    [0072]
    进一步地,风扇安装板733焊接连接于柜体10。可以采用满焊的方式焊接,满焊的方式焊接的更稳定,更牢固,密封性更好。
    [0073]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柜体10内还设有变频器616,变频器616设于通风组件70形成的过风通道内,如此,通过过风通道内部产生的流动空气带走变频器616发热产生的热量,利于控制柜内的温度。
    [0074]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柜体的上端部与柜体的下端部上分别设有上安装支架1111与下安装支架1311。上安装支架1111与下安装支架1311用于将柜体10安装于墙体20。
    [0075]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柜体的上端部于避让位1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挡板1131,该第一防水挡板1131可以为避让位14形成的避让空间遮拦雨水,保证设置于避让空间处的线缆的防水性。
    [0076]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柜体的上端部与柜体的下端部上分别设有第一穿墙板1133
    与第二穿墙板1331,第一穿墙板1133与第二穿墙板1331用于穿过线缆,也即线缆通过第一穿墙板1133与第二穿墙板1331连接于柜体10内部的器件。
    [0077]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柜体10包括上盖板结构11、下盖板结构13、以及连接结构15,上盖板结构11设于柜体的上端部,下盖板结构13设于柜体的下端部,上盖板结构11、下盖板结构13、以及连接结构15围合形成柜体10。
    [0078]
    以使得上盖板结构11、下盖板结构13、以及连接结构15可在组装前是分体结构,在安装时再组装,便于安装之前整个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的运输与存放。
    [0079]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盖板结构11包括上盖板111与上盖板111连接的上盖折弯板113。下盖板结构13包括下盖板131与下盖板131连接的下盖折弯板133。上盖折弯板113与下盖折弯板133分别设于柜体的底板的相对两端。上盖折弯板113朝向柜体10内部凹陷,用以在柜体10外部形成第一避让空间140。下盖折弯板133朝向柜体10内部凹陷,用以在柜体10外部形成第二避让空间142。
    [0080]
    也就是说,上盖板结构11朝向柜体10内部凹陷,下盖板结构13朝向柜体10内部凹陷,用以分别在柜体10外部形成避让位14。由于柜体10需要与外部电路结构连通,为柜体10内部的器件进行供电,在柜体10外部会有接线线路,为了对接线线路进行良好的支持与放置,通过在上盖板结构11与下盖板结构13上设置凹陷空间,形成放置该接线线路的避让位14,在将接线线路设置在上盖板结构11与下盖板结构13的凹陷空间时,由于有足够的空间,使得接线线路不会外露于墙体20的墙面之外,实现对接线线路的保护,同时,也避免接线线路暴露墙体20之外,影响井道空间,因为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可以设置于井道所在的墙体20上。
    [0081]
    如图1和2所示,上盖板结构11包括上盖板111与上盖板111连接的上盖折弯板113。下盖板结构13包括下盖板131与下盖板131连接的下盖折弯板133。上盖折弯板113与下盖折弯板133分别设于柜体的底板的相对两端,也就是说上盖折弯板113、下盖折弯板133、以及柜体的底板共同形成柜体10的柜底151,该柜底151的外部暴露于在外,使得人工在维修时可以直接看见上盖折弯板113、下盖折弯板133、以及柜体的底板,便于检修或施工操作。上盖折弯板113朝向柜体10内部凹陷,用以在柜体10外部形成第一避让空间140;下盖折弯板133朝向柜体10内部凹陷,用以在柜体10外部形成第二避让空间142。用于与柜体10内部器件通电的接线线路线缆可以设置于第一避让空间140与第二避让空间142,且第一避让空间140与第二避让空间142直接暴露在外,便于在保持柜体10于墙体20内部不动的情况下对线路进行维护。
    [0082]
    进一步地,上安装支架1111设有上部螺接结构1113,下安装支架1311设有下部螺接结构1313。通过上部螺接结构1113与下部螺接结构1313将上安装支架1111与下安装支架1311固定连接于墙体20的内侧上壁与内侧底壁上。并且当柜体10与墙体20的嵌入槽21的尺寸不适配时,可将上安装支架1111与下安装支架1311折弯,使其接近墙体20的内侧上壁与内侧底壁上,通过上部螺接结构1113与下部螺接结构1313将柜体10固定于墙体20内,上部螺接结构1113与下部螺接结构1313可以是膨胀螺钉。
    [0083]
    进一步地,上盖板结构11、下盖板结构13、以及连接结构15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形成柜体10。可以采用满焊的方式焊接,满焊的方式焊接的更稳定,更牢固,密封性更好。同时,采用上盖板结构11、下盖板结构13采用后组装的方式连接于连接结构15上,有利于在上盖
    板结构11、下盖板结构13上预先设置上安装支架1111或下安装支架1311等结构,使得先将上盖板结构11、下盖板结构13上的结构组装好后再组合焊接于连接结构15上,避免在整体安装过程中因空间狭小导致的安装不便。或者是因尺寸不合适,导致重复更换。
    [0084]
    进一步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柜门30上设有密封件31,该密封件31可以是发泡密封胶,用于在柜门30闭合于柜体10时将两者密封。
    [0085]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柜门30与柜体10之间的开合处设置防水导槽90,防水导槽90设置于柜体10的顶部外沿,用以遮盖柜门30与柜体10之间形成的间隙,防水导槽90引导水流向外部流走,使得避免水流入或浸入柜门30与柜体1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0086]
    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2中上盖板结构11的结构图,为防水导槽90结构的一实施例,防水导槽90设置于上盖板111上,可通过直接折弯上盖板111朝向柜门30一侧的结构,形成防水导槽90,该防水导槽90使得在柜门30闭合于柜体10时,防水导槽90将柜门30与柜体10之间的间隙遮盖,可有效防止水沿着柜门30与柜体10边沿流入柜体10内部。
    [0087]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柜门30的一侧设置铰接件33,另一侧设置锁紧件35,铰接件33连接于柜体10,锁紧件35于柜门30闭合于柜体10时,锁紧件35锁紧连接于柜体10,锁紧件35可以是连杆锁,实现柜门30与柜体10的锁紧。
    [0088]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柜门30上设有文件栏37、对讲安装板39,文件栏37可用于放置记录文件。柜体10的厚度被设置为不大于墙体20的厚度,避免柜体10超出墙体20,影响井道的空间。
    [0089]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柜体10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按钮安装板1514和接口板支架1513。
    [0090]
    如图4所示,按钮安装板1514与柜体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1515,接口板支架1513与柜体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1516。
    [0091]
    如图9所示,柜体10内还设有松闸装置611、第一抱闸控制器612、第二抱闸控制器626、开关电源623,松闸装置611与第一抱闸控制器612设于第二安装空间1516,第二抱闸控制器626与开关电源623设于第一安装空间1515内。
    [0092]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9所示,柜体的底板上设置接口板支架1513、按钮安装板1514,接口板支架1513用于安装接口板613,按钮安装板1514用于安装操作按钮624。接口板支架1513靠近下盖板131设置,按钮安装板1514靠近上盖板111设置,接口板支架1513与柜体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1516、按钮安装板1514与柜体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1515。
    [0093]
    按钮安装板1514靠近上盖板111设置,使得操作按钮624设于上部,满足人机工程,便于操作。
    [0094]
    并且,柜体10内还设有松闸装置611、第一抱闸控制器612、第二抱闸控制器626、开关电源623,松闸装置611、第一抱闸控制器612、第二抱闸控制器626、开关电源623均不需要人工操作,将松闸装置611与第一抱闸控制器612设于第二安装空间1516,第二抱闸控制器626与开关电源623设于第一安装空间1515内。采用由里向外堆叠的方式将不需要操作的器件设于里面,充分利用柜内空间,便于缩小柜体10的尺寸。
    [0095]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柜体10内部还设置有其他器件,例如,对讲安装板39上设置对讲机610。柜体10的最下方设置有信号端子台619、剩余电流保护器620、电路板621。安装
    接口板613上扣设有接口板防护板617。风扇防护罩735上设有主控板618。风扇防护罩735的上方设有主断路器615、继电器614、接触器622;柜体10内侧还设有选配板625。通过将各器件在柜体10内部的合理设置,充分利用柜体10内部的空间,使得在具有高防护效果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的控制柜,本技术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宽度和高度尺寸增大在15%以内。
    [0096]
    该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整体可满足ip54,更换部分器件后能满足ip55防护要求。例如,将第一穿墙板1133、第二穿墙板1331、以及通风组件70更换成ip55防护等级物料后,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可实现ip55防护,可适用于消防梯等防护要求高的场景。本方案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与防水功能,满足高等级要求,符合多种场景的使用。
    [0097]
    该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相比ip20机柜其尺寸稍有增加,厚度尺寸不变,宽度和高度尺寸增大在15%以内。整体成本有竞争力。
    [0098]
    该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可实现嵌墙安装,围框挡板50能将柜体10与墙体20之间的缝隙遮盖,即使柜体10尺寸小于墙体20,也能对柜体10进行定位。并且上安装支架1111与下安装支架1311可以折弯,以靠近墙体20的内侧壁,用以将柜体10固定安装于墙体20内,使得该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可满足不同厚度墙体的安装。安装方便,兼容性好。
    [0099]
    并且,该无机房电梯控制柜100提供了一种器件布局方案和柜内风道散热方案,可有效对柜内温度进行控制。
    [0100]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包括:柜体(10),所述柜体(10)用于嵌入墙体(20);柜门(30),所述柜门(30)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柜体(10);以及围框挡板(50),所述围框挡板(50)围设于所述柜体(10)一侧的外沿,并凸出于所述柜体(10)外表面;其中,在所述柜体(10)嵌入所述墙体(20)时,所述围框挡板(50)抵接于所述墙体(20)的墙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上端部和所述柜体的下端部朝向所述柜体(10)内部凹陷,用以分别在所述柜体(10)外部形成避让位(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上设置有通风组件(70),所述通风组件(70)包括进风结构(71)与出风结构(73);所述进风结构(71)设于所述柜体(10)的外部,并与所述柜体(10)内部连通,所述出风结构(73)设于所述柜体(10)的内部,并与所述柜体(10)外部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71)包括风罩(711),所述风罩(711)设于所述避让位(14),所述柜体(10)对应于所述风罩(711)开设有进风口(1330);所述出风结构(73)包括风扇(731)、风扇安装板(733),所述风扇安装板(733)设于所述柜体(10),所述风扇安装板(733)朝向所述柜体(10)内部方向凹陷,所述风扇安装板(733)上开设有出风口(7330),所述风扇(731)安装于所述风扇安装板(733),所述风扇(731)设于所述柜体(10)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73)还包括风扇防护罩(735),所述风扇防护罩(735)设于所述柜体(10)内部,并罩设于所述风扇(731);和/或,所述风扇安装板(733)焊接连接于所述柜体(10);和/或,所述柜体(10)内还设有变频器(616),所述变频器(616)设于所述通风组件(70)形成的过风通道内。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上端部设有上安装支架(1111),所述柜体的下端部设有下安装支架(1311);所述柜体的上端部于所述避让位(1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挡板(1131);所述柜体的上端部设有第一穿墙板(1133),所述柜体的下端部设有第二穿墙板(133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包括上盖板结构(11)、下盖板结构(13)、以及连接结构(15),所述上盖板结构(11)设于所述柜体的上端部,所述下盖板结构(13)设于所述柜体的下端部,所述上盖板结构(11)、所述下盖板结构(13)、以及所述连接结构(15)围合形成所述柜体(10)。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结构(11)包括上盖板(111)与所述上盖板(111)连接的上盖折弯板(113);所述下盖板结构(13)包括下盖板(131)与所述下盖板(131)连接的下盖折弯板(133);所述上盖折弯板(113)与所述下盖折弯板(133)分别设于所述柜体的底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上盖折弯板(113)朝向所述柜体(10)内部凹陷,用以在所述柜体(10)外部形成第
    一避让空间(140);所述下盖折弯板(133)朝向所述柜体(10)内部凹陷,用以在所述柜体(10)外部形成第二避让空间(14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结构(11)、所述下盖板结构(13)、以及所述连接结构(15)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形成所述柜体(10);和/或,所述上安装支架(1111)设有上部螺接结构(1113),所述下安装支架(1311)设有下部螺接结构(1313)。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30)上设有密封件(31);所述柜门(30)与所述柜体(10)之间的开合处设置防水导槽(90),所述防水导槽(90)设置于所述柜体(10)的顶部外沿,用以遮盖所述柜门(30)与所述柜体(10)之间形成的间隙。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30)的一侧设置铰接件(33),另一侧设置锁紧件(35),所述铰接件(33)连接于所述柜体(10),所述锁紧件(35)于所述柜门(30)闭合于所述柜体(10)时,所述锁紧件(35)锁紧连接于所述柜体(10);和/或,所述柜门(30)上设有文件栏(37)、对讲安装板(39);和/或,所述柜体(10)的厚度被设置为不大于所述墙体(20)的厚度。12.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按钮安装板(1514)和接口板支架(1513);所述按钮安装板(1514)与所述柜体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1515),所述接口板支架(1513)与所述柜体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1516);所述柜体(10)内还设有松闸装置(611)、第一抱闸控制器(612)、第二抱闸控制器(626)、开关电源(623),所述松闸装置(611)与所述第一抱闸控制器(612)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1516),所述第二抱闸控制器(626)与所述开关电源(62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515)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控制领域,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包括柜体、柜门、以及围框挡板。柜体用于嵌入墙体,如此,使得柜体不占用额外空间,且墙体能对柜体进行保护,柜门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柜体,实现柜门对柜体的开合,围框挡板围设于柜体一侧的外沿,并凸出于柜体外表面,使得在柜体嵌入墙体时,围框挡板抵接于墙体的墙面,实现通过围框挡板抵接于墙面,保证柜体准确定位于墙体,方便安装。并且,在柜门闭合于柜体时,柜门被围框挡板围设,通过围框挡板可以实现对柜门的防护,如此,围框挡板将柜体与柜门之间的结合处围设,可以有效减轻水流直接滴落于该结合处的风险,有助于提高该无机房电梯控制柜的防护效果。房电梯控制柜的防护效果。房电梯控制柜的防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陆钦建 朱宝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6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