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7-23  130



    1.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多个直流输出插座接口,能直接供应直流电器所需要的直流电力来源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就一般不断电装置而言,大都仅为提供交流输出的电源输出种类,主要是供应给一般使用电力公司所提供的市电电源的交流电源型态使用上的需要。对于现今常被使用的电器用品而言,例如使用cctv的网络摄影机、无线网络分享器、wifi分享器、数字电话机或监视摄影机等等使用直流电源的电器耗能产品而言,若要使用一般的不断电装置,往往必须于输入端再通过连接一个适配器(adapter)将直流转换成交流之后,再将输入端插接到不断电装置之中。更甚者,目前亦缺乏具有多组直流电源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就现有市场上的产品而言,并无直接提供有多组直流输出电源插座的不断电装置。因此,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缺憾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除了具有一般交流电源的输出端之外,还具备有直流负载所需要的直流输出电源供应,所述的直流输出电源供应,例如,实际运用上可以包括有dc3v、dc5v、dc12v、dc15v或dc24v等不同电压值的直流输出电源,以提供给不同的直流电器负载使用。例如,本发明能够提供给网络监视器的摄影镜头所需要的直流电源,亦能提供无线网络路由器、wifi分享器、无线网络服务器及数字电话机等直流负载所需要的直流电源供应。通过本发明的不断电装置能够达成在不同电力来源提供不同电源供应的情形下,有效地控制所述不同电源供应状态的不同功率路径之间的切换,稳定而不中断的提供给直流电器负载所需要的直流电源。避免所述需要持续供应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器负载,因为电源供应的中断而产生摄像数据遗失、网络联机突然被中断或是数字电话中止运作的风险,能有效的提升相关数字数据处理的安全性。
    4.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设有一市电电源输入端、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及一组直流电源输出端,该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包括有:一功率转换整合电路,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该市电电源输入端,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有一交流输出端;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组连接至该市电电源输入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组连接至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的该交流输出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三端组连接至该交流电源输出端;一第一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产生有一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连接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一直流/直流转换器,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有一第二功率路径;该第二功率路径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所形成的路径;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该组直流电源输出端;一第二控制器,设在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内部,该第二控制器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一控制器中的一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二
    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二开关;及一电池组,该电池组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相连接形成有一第一功率路径;该电池组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相连接形成有一第三功率路径。
    5.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方块连接示意图;
    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市电供电的功率路径示意图;
    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组供电且市电不作用的功率路径示意图;
    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市电供电且电池组不作用的功率路径示意图;
    10.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连接示意图;
    11.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市电供电及太阳能供电的功率路径示意图;
    12.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电池组供电及太阳能供电且市电不作用的功率路径示意图;
    13.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市电供电及太阳能供电且电池组不作用的功率路径示意图;
    14.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本发明的不断电装置能够达成在不同电力来源提供不同电源供应的情形下,有效地控制所述不同电源供应状态的不同功率路径之间的切换,稳定的提供给直流电器负载所需要的直流电源。避免所述需要持续供应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器负载,因为直流电源供应的中断而产生摄像数据遗失、网络联机突然被中断或是数字电话中止运作的风险。
    16.在下文中将参阅所附附图,借以更充分地描述各种例示性实施例,并在所附附图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加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仅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确切而言,提供此等例示性实施例使得本发明将为详尽且完整,且将向熟习此项技术者充分传达本发明概念的范畴。在诸附图中,可为了清楚表达元件的结构而夸示某部位、物体或某影像大小以及相对的尺寸大小与连接或耦接之间的关系;此外,类似的数字始终指示为类似元件。
    17.应理解,虽然在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前方(侧)、后方(侧)、上方或下方、左侧或右侧等等,此等术语乃用以清楚地区分一个元件位置与该元件相对位置关系,或为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之间位置上的差异,或是不同元件之间的位置相对关系的不相同,其并非用以限制该文字、序号或本身字义所呈现的顺序或绝对位置的关系。因此,下文论述的左侧(或前侧)元件可称为右侧(或后侧)元件而不偏离本发明概念的教示;且非必然有文字用语上或数字上连续或次序的关系;又,本文可能使用有术语“多个”或“复数个”来描述具有设置多个元件,但此等多个元件并不仅限于实施有二个、三个或四个及四个以上的元件数目表示所实施的技术。以上,合先叙明。
    18.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1,设有一市电电源输
    入端、一交流电源输出端(ac o/p)及一组直流电源输出端(dc o/p),所述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1中包括有一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一第一开关s1、一第一控制器12、一直流/直流转换器20、一第二控制器22及一电池组14。其中,该市电电源输入端在实际运用上,为一交流型态的市电电源(utility power source)。所述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的输入端即为连接至该市电电源输入端,且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有一交流输出端是连接至第一开关s1之中,同时市电电源亦直接连接到第一开关s1中。所述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在实际制作上是包括有一转换器10a、一逆变器10b以及一充电器10c所组成,其中转换器10a用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逆变器10b是将直流电源逆变为交流电源,充电器10c则是针对电池组14执行充电的作用;且本发明是将转换器10a、逆变器10b以及充电器10c等三种电路切换作用整合为一个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即如图1所示。
    19.所述的一组直流电源输出端(dc o/p)在实际制作上指包含有多个不同的直流输出态样,包括但不限定具有多种不同的直流电压值输出,或是包括有不同接头插座型态的直流电源输出接口;亦即所述的一组直流电源输出端(dc o/p)并非单一个直流电源输出,而是具有多个直流电源输出。
    20.图1所示中,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组(如图1中第一开关s1的左侧上方端点)连接至该市电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组(如图1中第一开关s1的左侧下方端点)连接至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的交流输出端,而第一开关s1的第三端组(如图1中第一开关s1的左侧下方端点)连接至前述的交流电源输出端。本发明所述第一控制器12产生有一第一控制信号a及一第二控制信号b;其中第一控制信号a连接至直流/直流转换器20中的第二控制器22,所述第二控制信号b则是连接于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第一控制信号a及第二控制信号b乃是作为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1在不同的输入电源或供应电源的条件之下,对应的产生针对所述不断电装置1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与直流电源输出端的不同功率路径加以控制,借此达成提供输出稳定的交流电源及直流电源的目的。
    21.图1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输入端连接有一第一功率路径x及一第二功率路径y;其中第一功率路径x为电池组14连接至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输入端所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功率路径y则为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所形成的功率路径,至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则连接至该组直流电源输出端。在一实施例中,亦即,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输出端能为本发明不断电装置1中的该直流电源输出端(dc o/p)。所述电池组14与直流/直流转换器20相连,并且接形成所述第一功率路径x,同时电池组14与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相连接形成一第三功率路径p。其中包括有一电池组连接端14作为该电池组14与外部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
    22.所述第二控制器22设置在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内部,第二控制器22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一控制器12中的一第一控制信号a,而第二控制器2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二开关s2。所述第二开关s2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能够直接控制该直流电源输出端的开启或关闭的一个切换开关,在实际控制运用上,第二开关s2能由一实体的按键或按钮开关,或者是一单刀开关,提供给操作者直接选择开启直流电源输出端的直流供电,或者是停止直流电源输出端的直流供电。另一方面,第二开关s2的控制亦能由第二控制器22直接控制该第二开关s2的开启(on)或关闭(off);当然,第二开关s2的控制亦能由第一控制器12通过控制第二控制器22进而间接控制该第二开关s2的开启(on)或关闭(off)。至于所述第一开关s1的作用在
    于为了提供一个稳定的交流输出电源传送到该交流电源输出端,而在不同的电力来源情形下,执行且控制切换给能够不中断且有效率供应电源的来源处,借此使该交流电源输出端避免产生断电现象。
    23.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控制器12在实际制作上,能为一单芯片的一微控制芯片或一微控制器;或者是能将第一控制器12的控制功能,一并整合于该不断电装置1的一中央处理运算单元(cpu)(图中未标示)中;再或者是,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控制12本身即为是所述不断电装置1的一微控制器的芯片,亦即,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控制器12的制作态样,而第一控制器12能进一步控制所述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电池组14以及直流/直流转换器20在市电电源供电或不供电的情形下,执行不同功率路径传输的切换操作。所述的第二控制器22同样的亦能为单一微控制芯片或一微控制器,或者是整合至该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切换电路控制器(图中未标示)之中。
    24.参阅图2所示,进一步说明在市电电源正常供应电源的情形下的电力电源功率路径方向的说明。当市电电源正常供应交流电源时,不断电装置1的交流输出电源是由该市电电源直接供应,即第一开关s1切换到第一端组以供应不断电装置1的该交流电源输出端(ac o/p)所需要的交流电源。同时第一控制器12通过第二控制信号b控制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中的转换器10a将市电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经由第二功率路径y传送到直流/直流转换器20中,再通过第一控制信号a控制第二控制器22让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直流输出端能够输出使用者所需要的直流电源输出型态,例如直流输出:有dc3v、dc5v、dc12v、dc15v或dc24v等不同电压值的直流输出电源,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于此同时第二开关s2为开启(on)的状态,如此能提供诸如:网络分享器、数字电话机、数字音箱、数字3c产品、网络摄影机、网络监视器以及服务器等等终端直流电器用品所需要的直流电源。另一方面,在图2中除了第一控制器12通过第二控制信号b控制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中的转换器10a将市电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之外,亦同时控制该充电器10c,经由第三功率路径p的链接,让充电器10c持续的对电池组14持续充电。
    25.参阅图3所示,当市电电源故障停止供应交流电源的时候,本发明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1则由电池组14作为该不断电装置1的主要电力供应来源。其中,第一控制器12的第二控制信号b控制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中的逆变器10b将电池组14所提供的直流电源逆变为交流电源,且电池组14的直流电源是通过第三功率路径p传送到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中,再由逆变器10b逆变为交流电源之后输出到该交流电源输出端(ac o/p);同时所述第一开关s1会通过第一控制器12的控制将输出端切换为前述的第二端组(如图1中第一开关s1的左侧下方端点)进而供应交流电源,借此持续且连续的供应交流电源输出给一些需要交流电源型态的家电用品所使用。
    26.同时在图3中,第一控制器12的第一控制信号a控制直流/直流转换器20中的第二控制器22,借此将电池组14的直流电源经由第一功率路径x传送至直流/直流转换器20中,且该第二控制器22进一步控制直流/直流转换器20输出端所输出的直流电源型态,例如,能控制输出的直流电压值为:dc3v、dc5v、dc12v、dc15v或dc24v等不同电压值的直流输出电源。此时,第二开关s2为被控制为开启(on)的状态。
    27.参阅图4所示,当市电电源正常供电而电池组14故障无法运作时候,则本发明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1主要还是由市电的交流电源作为该不断电装置1的主要电力
    供应来源,所差异于图2的实施例之处,在于虽然电池异常,但是第一控制器12的第二控制信号b仍然可以通过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将充电能量移转至直流/直流转换器20,以输出直流电源至直流电源输出端(dc o/p);甚至于在完全无电池的系统中,本发明的第二控制信号b仍然可以经由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将充电能量移转至直流/直流转换器20,以输出直流电源至直流电源输出端(dc o/p)。
    28.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将图1中的不断电装置1使用到太阳能光电能量作为电力电源来源之一的运用实施例。亦即,图5所公开的实施例在实际运用上能为一个具有不断电作用的太阳能逆变器2,此时,就本发明所使用的名称而言,亦能够将不断电装置1的名称,直接另外的改称为太阳能逆变器2。因为其中的主要电路并不改变,除了由市电供应交流电源之外,还能通过一太阳能光电装置,以提供直流型态的直流电源输入,有鉴于具有两种不同的输入电源,此时更需要有本发明的智能控制作用让不同的电源输入做有效的使用,提供具有不断电特性的直流电源输出及交流电源输出。图5的太阳能逆变器2实施例中,亦同样设有市电电源输入端、交流电源输出端及一组直流电源输出端,所差异者,是太阳能逆变器2中还设有一直流电源输入端,该直流电源输入端用以连接一太阳能光电板所产生的直流电源;且将图1的电池组14另外设置为外接的状态,所以设置有一电池组连接端14a。
    29.图5实施例的太阳能逆变器2的内部同样包括有: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第一开关s1、第一控制器12、直流/直流转换器20、第二控制器22、电池组连接端14a以及有一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其中电池组连接端14a再另外以外接的型态而外接电池组14。太阳能逆变器2所差异于不断电装置1之处在于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同时连接于第一控制器12、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直流/直流转换器20以及电池组连接端14a。再者,一第三控制信号c连接于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与该第一控制器之间;以及一第四功率路径q连接于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与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之间,一第五功率路径r连接于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与直流/直流转换器20之间,一第六功率路径z连接于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与前述电池组连接端14a之间。至于太阳能逆变器2中的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第一开关s1、第一控制器12、直流/直流转换器20、第二控制器22以及电池组连接端14a等元件的相互连接关系,基本上与图1中的不断电装置1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30.图5中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内包括有一最大功率追踪器32(mppt)以及一脉宽调变控制器34(pwm),其中最大功率追踪器32用以执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的太阳光电能最大功率追踪的操作;脉宽调变控制器34则是用以执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的功率开关电路的脉宽调变操作。
    31.参阅图6所示,当所使用的不同电源来源皆为正常供电时,亦即市电正常供应交流电源,且太阳光电能正常供应直流电源的状态下,则太阳能逆变器2的交流输出电源是由该市电电源直接供应,即第一开关s1切换到第一端组以供应太阳能逆变器2的该交流电源输出端(ac o/p)所需要的交流电源。同时第一控制器12通过第二控制信号b控制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中的转换器10a将市电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再经由第二功率路径y传送到直流/直流转换器20中,之后再通过第一控制信号a控制第二控制器22让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直流输出端能够输出使用者所需要的直流电源输出型态,例如直流输出:有dc3v、dc5v、dc12v、dc15v或dc24v等不同电压值的直流输出电源,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于此同时第二
    开关s2为开启(on)的状态,如此能提供诸如:网络分享器、数字电话机、数字音箱、数字3c产品、网络摄影机、网络监视器以及服务器等等终端直流电器用品所需要的直流电源。此外,在图6中除了第一控制器12通过第二控制信号b控制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中的转换器10a将市电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之外,亦同时控制该充电器10c,进一步的经由第三功率路径p的链接传输电力功率,让充电器10c持续的对电池组14持续充电。
    32.重要的是在图6中,第一控制器12通过前述的第三控制信号c进而控制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将太阳能光电装置所产生的直流输入电源(dc i/p)加以调变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20所需要的直流电源型态,再经由第一控制信号a进一步控制第二控制器22,通过第六功率路径z的传输,使得直流/直流转换器20能持续的输出直流电源,当然此时的第二开关s2为开启(on)的状态。如此能够稳定的提供直流输出电源给所需要的直流负载型态的电器产品使用。
    33.图7中,当市电电源故障停止供应交流电源时,本发明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太阳能逆变器2则由电池组14以及太阳光电装置所提供的直流输入电源(dc i/p)作为该太阳能逆变器2的主要电力供应来源。其中,第一控制器12的第二控制信号b控制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中的逆变器10b将电池组14所提供的直流电源逆变为交流电源,且电池组14的直流电源是通过第三功率路径p传送到功率转换整合电路20中,再由逆变器10b逆变为交流电源之后输出到该交流电源输出端(ac o/p);同时所述第一开关s1会通过第一控制器12的控制将输出端切换为前述的第二端组(如图1中第一开关s1的左侧下方端点)进而供应交流电源,借此持续且连续的供应交流电源输出给一些需要交流电源型态的家电用品所使用。在图7中,第一控制器12的第一控制信号a控制直流/直流转换器20中的第二控制器22,借此将电池组14的直流电源经由第一功率路径x传送至直流/直流转换器20中,且该第二控制器22进一步控制直流/直流转换器20输出端所输出的直流电源型态,例如,能控制输出的直流电压值为:dc3v、dc5v、dc12v、dc15v或dc24v等不同电压值的直流输出电源。此时,第二开关s2为被控制为开启(on)的状态。
    34.重要的在图7中,第一控制器12通过前述的第三控制信号c进而控制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将太阳能光电装置所产生的直流输入电源(dc i/p)加以调变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20所需要的直流电源型态,再经由第一控制信号a进一步控制第二控制器22,通过第六功率路径z的传输,使得直流/直流转换器20能持续的输出直流电源,第二开关s2则为开启(on)的状态,能够稳定的提供直流输出电源给所需要的直流负载型态的电器产品使用。
    35.图8所示,当市电电源正常供电且太阳能光电装置也正常供电,而电池组14故障无法运作时候,则本发明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太阳能逆变器2是由市电的交流电源及太阳能光电装置的直流电源作为该太阳能逆变器2的主要电力供应来源,所差异于图6的实施例之处,在于虽然电池异常,但是第一控制器12的第二控制信号b仍然可以通过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将充电能量移转至直流/直流转换器20,以输出直流电源至直流电源输出端(dc o/p);甚至于在完全无电池的系统中,本发明的第二控制信号b仍然可以经由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将充电能量移转至直流/直流转换器20,以输出直流电源至直流电源输出端(dc o/p)。
    36.重要的在图8中,第一控制器12通过前述的第三控制信号c进而控制太阳能充电控制器30将太阳能光电装置所产生的直流输入电源(dc i/p)加以调变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20所需要的直流电源型态,再经由第一控制信号a进一步控制第二控制器22,使得直流/直
    流转换器20能持续的输出直流电源,第二开关s2则为开启(on)的状态,如此能够稳定的提供直流输出电源给所需要的直流负载型态的电器产品使用。
    37.上述的图6至图8的实施例说明中,将该太阳光电能的直流输入电源(dc i/p)加以控制而作为辅助该直流电源输出端(dc o/p)使用,故,所述的第四功率路径q以及第五功率路径r等路径并无描述提及。但是,若在一具有大功率直流输出电源的太阳能光电装置的运用实施例之下,例如是太阳能光电发电厂,通过第四功率路径q的作用,则太阳能光电装置的直流电源亦能通过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的逆变作用,持续的对交流电源输出端(ac o/p)供应交流电源;或者是将该太阳能光电装置的直流电源,直接通过第五功率路径p对电池组14充电,又或者是通过功率转换整合电路10的充电作用,持续的对电池组14执行充电的操作。亦即,当本发明的太阳能光电装置的电能量或电功率大到足以供应给交流电源输出(ac o/p)以及对电池组14充电的时候,则除了供应给直流负载电器所需要的直流电源之外,也能同时供应交流电源输出以及进行电池组的充电作业。
    38.图9所示,进一步公开本发明的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其中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20内设有一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26、一辅助电源供应器24、一串行通信接口23、以及至少有二个直流输出接口op1、op2。所述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26与第二控制器22相连接;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26的输入端连接至该第一功率路径x及该第二功率路径y,进一步的,连接至前述的第六功率路径z中,亦即为图9中所标示的直流输入的位置,主要是接受第一功率路径x、第二功率路径y及第六功率路径z的电力功率传输作用,再者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26的输出端能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输出端,该输出端实际上具有多个直流输出,之后再进一步连接到不同直流输出型态的插座上。在实际运用制作上,所述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26为buck converter的电路拓朴态样,为一降压型的功率转换器,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所述辅助电源供应器24(auxiliary power supply)与第二控制器22相连接;所述该辅助电源供应器24的输入端连接至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26的输入端,亦即为连接至图9中所示的直流输入,该直流输入即连接第一功率路径x及第二功率路径y。串行通信接口23则连接于该第二控制器22,且与该辅助电源供应器24相连接。在图9中,公开有四组的直流输出接口分别是第一直流输出接口op1、第二直流输出接口op2、第三直流输出接口op3以及第四直流输出接口op4。在实际运用上,本发明是至少有两个二直流输出接口(亦指op1至op4中的其中任意两个),所述的至少二直流输出接口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26的输出端;进一步而言,前述有关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输出端连接至不断电装置1或太阳能逆变器2中所输出的该组直流电源输出端,实际上即为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26的输出端连接至该第一至第四直流输出接口op1-op4的直流电源输出端。
    39.在实际制作上,所述的第一至第四直流输出接口op1-op4为直流型态的插座,又或者是一般adapter供应直流12v、15v或5v的圆形插孔的插座型态,以提供给不同的直流电器负载所使用。在一实施中,所述第一至第四直流输出接口op1-op4与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26的输出端之间包括个别对应串连有第一至第四保险丝f1-f4,作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20的电路输出过电流或过载的保护作用。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四直流输出接口op1-op4个别地并联有第一-第四led灯l1-l4,用以作为显示第一至第四直流输出接口op1-op4直流输出工作与否的显示作用。进一步而言,第一-第四led灯l1-l4又分别串连有第一-第四电阻r1-r4,即如图9所示。
    40.综上所述,本发明中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能够达成在不同电力来源提供不同电源供应的情形下,不论是仅有市电电源,或是有市电及太阳能电源,或是仅有太阳能,更甚者仅剩下电池组的电能供应时,本发明皆能有效地控制所述不同电源供应状态的不同功率路径之间的切换,除了持续提供交流电源之外,仍然能够稳定而不中断的提供给直流电器负载所需要的直流电源。避免所述需要持续供应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器负载,例如网络摄影机或是wifi无线分享器,因为直流电源供应的中断而产生摄像数据遗失、网络联机突然被中断,或是数字电话中止运作的风险。显见,本发明技术内容具有极强的专利申请要件。
    41.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设有一市电电源输入端、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及一组直流电源输出端,该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包括有:一功率转换整合电路,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该市电电源输入端,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有一交流输出端;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组连接至该市电电源输入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组连接至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的该交流输出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三端组连接至该交流电源输出端;一第一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产生有一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连接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一直流/直流转换器,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有一第二功率路径;该第二功率路径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所形成的路径;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该组直流电源输出端;一第二控制器,设在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内部,该第二控制器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一控制器中的一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二开关;及一电池组,该电池组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相连接形成一第一功率路径;该电池组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相连接形成一第三功率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内设有:一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与该第二控制器相连接;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该第一功率路径及该第二功率路径;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及一辅助电源供应器,与该第二控制器相连接;该辅助电源供应器的输入端连接至该第一功率路径及该第二功率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内还设有:一串行通信接口,连接于该第二控制器,且与该辅助电源供应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包括有:至少二直流输出接口,该至少二直流输出接口的输入端连接至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其中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该组直流电源输出端,为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该至少二直流输出接口的直流电源输出。5.一种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设有一市电电源输入端、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及一组直流电源输出端,但还设有一直流电源输入端,该直流电源输入端用以连接一太阳能光电板所产生的直流电源;且将电池组另外设置为外接的状态;该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的内部包括有:一功率转换整合电路,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该市电电源输入端,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有一交流输出端;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组连接至该市电电源输入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组连接至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的该交流输出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三端组连接至该交流电源输出端;一第一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产生有一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连接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一直流/直流转换器,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有一第二功率路径;该第二功率路径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所形成的路径;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该组直流电源输出端;一第二控制器,设在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内部,该第二控制器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一控制器中的一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二开关;一电池组连接端,该电池组连接端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相连接形成一第一功率路径;该电池组连接端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相连接形成一第三功率路径;及一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连接于该第一控制器、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该直流/直流转换器以及该电池组连接端;一第三控制信号连接于该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该第一控制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内设有:一最大功率追踪器,用以执行该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太阳光电能最大功率追踪的操作;及一脉宽调变控制器,用以执行该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功率开关电路的脉宽调变操作;其中,一第四功率路径连接于该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之间;一第五功率路径连接于该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之间;一第六功率路径连接于该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该电池组连接端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内设有:一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与该第二控制器相连接;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该第一功率路径及该第二功率路径;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为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一辅助电源供应器,与该第二控制器相连接;该辅助电源供应器的输入端连接至该第一功率路径及该第二功率路径;及一串行通信接口,连接于该第二控制器,且与该辅助电源供应器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包括有:至少二直流输出接口,该至少二直流输出接口的输入端连接至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其中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该组直流电源输出端,为该降压型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该至少二直流输出接口的直流电源输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控制直流输出的不断电装置,其包括一功率转换整合电路、一第一开关、一第一控制器、一直流/直流转换器、一第二控制器及一电池组。第一控制器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连接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该第一控制信号连接至该直流/直流转换器中所设的第二控制器。该电池组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相连接形成第一功率路径,该直流/直流转换器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相连接形成第二功率路径,该电池组与该功率转换整合电路相连接形成第三功率路径。本发明能在不同电力来源提供不同电源供应的情形下,有效地控制不同电源供应状态的不同功率路径之间的切换,稳定而不中断的提供给直流电器负载所需要的直流电源。所需要的直流电源。所需要的直流电源。


    技术研发人员:卢育成 谢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旭贵明电子有限公司 旭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7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