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近年来,国家对于建筑的抗震效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房屋建筑中,会用到支撑梁,而目前大多数的支撑梁结构较为简单,缺少抗震结构,从而导致支撑梁的抗震效果较差,从而在承受较大等级的地震时支撑梁容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从而大大降低了支撑梁的安全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支撑梁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支撑梁的抗震效果较差带来支撑梁的安全性低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四周外侧壁均固设有套壳,所述套壳内呈水平向活动贯穿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贯穿所述套壳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安装有与外界支撑梁进行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套壳上安装有作用于所述连接块的缓冲件,其用于对所述连接块沿所述套壳向其外部或向其内部的滑动速度进行缓冲。
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套壳内的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壳和所述连接块相固接。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铰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作用于所述安装块的稳定件,当所述稳定件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安装块与所述连接块位于同一水平面。
8.进一步地,所述稳定件包括壳体以及两个分别活动贯穿壳体两端的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安装块相铰接,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壳体的相对侧之间安装有套设在所述连接杆外部的迫紧弹簧,所述壳体内且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侧之间安装有作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的抵触件。
9.进一步地,所述抵触件为抵触弹簧,且所述抵触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相抵触。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安装块上均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的铰接块。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柱、固定块、套壳、连接块、安装块和缓冲件,取代了现有的结构较为简单的支撑梁,可以对连接块向套壳内滑动的速度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支撑梁的抗震效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承受较大等级的地震时支撑梁坍塌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支撑梁的安全性,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18.附图标记:1、支撑柱;2、固定块;3、套壳;4、连接块;5、安装块;6、缓冲件;601、缓冲弹簧;7、稳定件;701、壳体;702、连接杆;703、迫紧弹簧;704、抵触件;7041、抵触弹簧;8、固定件;9、铰接块;10、安装板;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顶部固设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四周外侧壁均固设有套壳3,套壳3内呈水平向活动贯穿有连接块4,且连接块4贯穿套壳3远离固定块2的一端安装有与外界支撑梁进行连接的安装块5,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两个支撑柱1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安装块5上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横梁,套壳3上安装有作用于连接块4的缓冲件6,其用于对连接块4沿套壳3向其外部或向其内部的滑动速度进行缓冲,在遇到地震时,支撑柱1发生晃动,由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柱1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安装块5上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横梁,安装块5安装在连接块4上,且连接块4活动贯穿于套壳3内,此时,在两个支撑柱1发生晃动时,支撑横梁通过安装块5使两个连接块4分别沿两个套壳3进行滑动,由于套壳3上安装有用于对连接块4沿套壳3向其外部或向其内部的滑动速度进行缓冲的缓冲件6,从而可实现对两个连接块4向两个套壳3内进行滑动的速度进行缓冲,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代了现有的结构较为简单的支撑梁,可以对连接块4向套壳3内滑动的速度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支撑梁的抗震效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承受较大等级的地震时支撑梁坍塌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支撑梁的安全性,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21.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6包括多个安装于套壳3内的缓冲弹簧601,且缓冲弹簧601的两端分别与套壳3和连接块4相固接,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弹簧601处于自然状态时,连接块4可沿套壳3向其外部进行滑动,在使用时,连接块4沿套壳3向其外部或内部进行滑动均可使缓冲弹簧601发生形变,从而对连接块4沿套壳3向其外部或向其内部滑动的速度进行缓冲,实用性高。
22.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块5铰接在连接块4上,支撑柱1上安装有作用于安装块5的稳定件7,当稳定件7处于原始状态时,安装块5与连接块4位于同一水平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安装块5在连接块4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时,稳定件7的状态发生变化,在本实施例中,当遇到地震时,支撑横梁通过安装块5使两个连接块4分别沿两个套壳3进行滑动的同时,安装块5可在连接块4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此时稳定件7的状态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提高支撑梁的抗震效果,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3.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件7包括壳体701以及两个分别活动贯穿壳体701两端的连接杆702,且两个连接杆702分别与支撑柱1和安装块5相铰接,壳体701内且位于连接杆702与壳体701的相对侧之间安装有套设在连接杆702外部的迫紧弹簧703,壳体701内且位于两个连接杆702的相对侧之间安装有作用于两个连接杆702的抵触件70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壳体701内且位于连接杆702与壳体701的相对侧之间安装有套设在连接杆702外部的迫紧弹簧703,且壳体701内且位于两个连接杆702的相对侧之间安装有作用于两个连接杆702的抵触件704,因此在不对两个连接杆702施加作用力时,可实现两个连接杆702与壳体701之间的稳定,从而即可实现安装块5与连接块4之间的稳定,在发生地震支撑横梁带动安装块5使其在连接块4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时,此时两个连接杆702分别在支撑柱1和安装块5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且两个连接杆702沿壳体701向其外部或内部滑动,从而可带动两个迫紧弹簧703不断的发生形变,且使抵触件704的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对两个连接杆702沿壳体701向其外部或内部滑动速度进行缓冲,从而提高支撑梁的抗震效果,实用性高。
24.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抵触件704为抵触弹簧7041,且抵触弹簧70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702相抵触,在本实施例中,抵触弹簧7041推动两个连接杆702分别沿壳体701向其外部进行滑动,两个迫紧弹簧703分别推动两个连接杆702分别沿壳体701向其内部进行滑动,从而可实现在不对两个连接杆702施加作用力时,可实现两个连接杆702与壳体701之间的稳定。
25.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柱1和安装块5上均通过固定件8固定安装有用于与连接杆702相铰接的铰接块9,在稳定件7发生损坏时,通过固定件8即可取消两个铰接块9分别与支撑柱1和安装块5之间的固定,从而即可实现对稳定件7进行拆卸更换,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稳定件7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6.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8为螺栓,需要说明的是:铰接块9上构造有穿孔,螺栓贯穿铰接块9上的穿孔且与支撑柱1螺纹连接,在使用时,转动螺栓使其与支撑柱1螺纹连接即可实现对铰接块9与支撑柱1之间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实用性高。
27.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柱1的底部固设有安装板10,安装块5上开设有安装孔11,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10上构造有用于将支撑柱1与地面进行固定的螺栓孔,在使用时,将螺栓穿过安装板10上的螺栓孔与地面进行固定,使用方便,通过安装孔11的设计,方便了将安装块5与外界支撑横梁进行固定,从而使本装置更具实用性。
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设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四周外侧壁均固设有套壳(3),所述套壳(3)内呈水平向活动贯穿有连接块(4),且所述连接块(4)贯穿所述套壳(3)的一端安装有与外界支撑梁进行连接的安装块(5),所述套壳(3)上安装有作用于所述连接块(4)的缓冲件(6),其用于对所述连接块(4)沿所述套壳(3)向其外部或向其内部的滑动速度进行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6)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套壳(3)内的缓冲弹簧(601),且所述缓冲弹簧(6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壳(3)和所述连接块(4)相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5)铰接在所述连接块(4)上,所述支撑柱(1)上安装有作用于所述安装块(5)的稳定件(7),当所述稳定件(7)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安装块(5)与所述连接块(4)位于同一水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件(7)包括壳体(701)以及两个分别活动贯穿壳体(701)两端的连接杆(702),且两个所述连接杆(702)分别与所述支撑柱(1)和所述安装块(5)相铰接,所述壳体(701)内且位于所述连接杆(702)与所述壳体(701)的相对侧之间安装有套设在所述连接杆(702)外部的迫紧弹簧(703),所述壳体(701)内且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杆(702)的相对侧之间安装有作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702)的抵触件(7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件(704)为抵触弹簧(7041),且所述抵触弹簧(70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702)相抵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和所述安装块(5)上均通过固定件(8)固定安装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杆(702)相铰接的铰接块(9)。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8)为螺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固设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块(5)上开设有安装孔(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四周外侧壁均固设有套壳,所述套壳内呈水平向活动贯穿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贯穿所述套壳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安装有与外界支撑梁进行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套壳上安装有作用于所述连接块的缓冲件。本实用新型取代了现有的结构较为简单的支撑梁,可以对连接块向套壳内滑动的速度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支撑梁的抗震效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承受较大等级的地震时支撑梁坍塌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支撑梁的安全性,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樊学芳 张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樊学芳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