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站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充电站是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一种充电设施,为电力耗尽的汽车补足充足的电量,与现有的加油站功能类似,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化发展,市面上涌现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种类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就比如:
3.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从而导致装置内部的充电结构无法保障干燥的状态,继而易在充电时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且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通常设置有太阳能板对光能进行吸收利用,但是现有的太阳能板角度固定,从而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不具有防撞保护功能,从而易与车辆之间产生碰撞,继而导致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装置不具有去湿防潮,且不方便调节太阳能位置,并且不具有防撞保护功能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
7.优选的,所述墙体为装置的外部框架,对装置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且墙体内部安装有充电器;
8.限位板,其安装在所述墙体内部,且墙体外表面设置有充气阀;
9.电响铃,其设置在所述墙体外表面,且墙体内部安装有支撑板;
10.电机,其安装在所述墙体内部,且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
11.优选的,所述充气阀末端连接有气囊,且气囊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板,并且导向板末端贯穿至限位板内部。
12.优选的,所述导向板末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末端与限位板内壁相连接,并且导向板通过弹簧与限位板构成弹性结构。
13.优选的,所述导向板外表面的中心两侧对称设置有顶杆,且顶杆末端从限位板内部贯穿,并且顶杆的安装位置与电响铃和充气阀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侧板,且支撑板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15.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端外表面安装有传送链,且传送链末端设置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与另一侧与螺纹杆相连接。
16.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块,且螺纹杆设置在空腔内部,并且空腔开设在墙体内部。
1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末端连接有导向杆,并且
导向杆末端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板。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侧板外表面由网状结构组成,使用者可在其内部添加有现有的膏状干燥物质,其挥发时产生的气体可散发到墙体内部,对装置起到干燥除湿的功能,从而保证装置的干燥性,避免充电时意外情况的发生,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20.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连接块调节太阳能板的安装位置,其次支撑杆和导向杆为现有的伸缩型结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太阳能板的安装高度,同时由于太阳能板与导向杆之间为转动连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2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限位板的设计对汽车的移动起到导向限位作用,当汽车与气囊接触时,可使得气囊带动导向板通过弹簧的弹性与限位板进行伸缩,从而使得气囊带动顶杆进行移动,当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时,顶杆可将充气阀外表面的阀门按开,对气囊内部填充气体,并且将电响铃按响,对使用者起到提示功能,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导向板与弹簧安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导向杆与太阳能板安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传送链与连接轴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26.零件名称
27.1、墙体;2、充电器;3、限位板;4、充气阀;5、气囊;6、导向板;7、弹簧;8、顶杆;9、电响铃;10、支撑板;11、侧板;12、蓄电池;13、电机;14、螺纹杆;15、空腔;16、传送链;17、连接轴;18、连接块;19、支撑杆;20、导向杆;21、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墙体1为装置的外部框架,对装置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且墙体1内部安装有充电器2;
30.限位板3,其安装在墙体1内部,且墙体1外表面设置有充气阀4;
31.电响铃9,其设置在墙体1外表面,且墙体1内部安装有支撑板10;
32.电机13,其安装在墙体1内部,且电机13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14;
33.充电器2在墙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方便不同方向的汽车接口进行充电,充气阀4与电响铃9采用的是现有的结构,螺纹杆14在空腔15内部设置有2个,且螺纹杆14之间的型号相同。
34.充气阀4末端连接有气囊5,且气囊5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板6,并且导向板6末端贯穿至限位板3内部;
35.充气阀4的外表面开始有阀门,且充气阀4通过现有的伸缩型管道与气囊5相连接,气囊5的设计可对使用者起到减震缓冲的功能。
36.导向板6末端设置有弹簧7,且弹簧7的末端与限位板3内壁相连接,并且导向板6通过弹簧7与限位板3构成弹性结构;
37.当气囊5外表面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可带动导向板6在弹簧7的弹性与限位板3进行伸缩移动,对装置起到初步的减震缓冲功能。
38.导向板6外表面的中心两侧对称设置有顶杆8,且顶杆8末端从限位板3内部贯穿,并且顶杆8的安装位置与电响铃9和充气阀4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39.当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时,可使得导向板6将充气阀4外表面的阀门打开,从而对气囊5内部进行充气,并且可将电响铃9按响,对使用者起到提示功能。
40.支撑板10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侧板11,且支撑板10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2;
41.侧板11外表面由网状结构构成,使用者可在其内部填充有现有的膏状干燥物质,其挥发产生的气体可散发到装置内部,对装置起到去湿除防潮的功能,保证装置的干燥性。
42.电机13输出端外表面安装有传送链16,且传送链16末端设置有连接轴17,并且连接轴17与另一侧与螺纹杆14相连接;
43.电机13转动的同时可带动传送链16进行转动,传送链16转动时可通过连接轴17带动另一侧的螺纹杆14进行转动。
44.螺纹杆14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8,且螺纹杆14设置在空腔15内部,并且空腔15开设在墙体1内部;
45.螺纹连接有一个自锁功能,可提高螺纹杆14和连接块18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该装置的正常使用,且连接块18下端与空腔15内壁之间为滑动连接,对连接块18的移动起到导向限位作用,使得连接块18始终保持在这一平面内进行移动。
46.连接块18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9,且支撑杆19末端连接有导向杆20,并且导向杆20末端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板21;
47.支撑杆19与连接块18之间为活动连接,同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其次支撑杆19与导向杆20之间同为现有的伸缩型结构,且支撑杆19与导向杆20之间为活动连接,同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48.工作原理:
49.如图1所示,蓄电池12的设计可对充电器2提供电能,使得充电器2对外界的车辆进行充电,当蓄电池12正常工作时,其会产生一定的热能,可加速侧板11内部干燥物质的挥发,使得其挥发产生的物质分散到装置内部,对装置起到干燥除湿的功能;
50.如图2所示,当车辆充电时进入到墙体1内部时,限位板3的设计可对车辆的移动起到导向限位作用,当车辆进库的过程中与限位板3的距离较近时,气囊5的设计可对车辆起到初始的防撞功能,当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时,可使得气囊5带动导向板6在限位板3内部进行移动,使得导向板6通过弹簧7的弹性与限位板3进行伸缩,同时可使得导向板6带动顶杆8进行移动,使得顶杆8将充气阀4外表面的阀门按开,使得充气阀4对气囊5内部进行气体的填充,提高该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同时可使得顶杆8将电响铃9按响,对使用者起到提示功
能;
51.如图3和图4所示,使用者可将电机13通电,使得电机13带动一侧螺纹杆14进行转动,电机13转动的同时可通过传送链16带动连接轴17进行转动,连接轴17转动时可带动另一侧的螺纹杆14进行转动,螺纹杆14转动时可带动连接块18沿着其外表面的螺纹进行移动,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太阳能板21的安装位置,其次使用者可通过支撑杆19和导向杆20调节太阳能板21的安装角度,提高该装置的光能收集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5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是,所述墙体(1)为装置的外部框架,对装置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且墙体(1)内部安装有充电器(2);限位板(3),其安装在所述墙体(1)内部,且墙体(1)外表面设置有充气阀(4);电响铃(9),其设置在所述墙体(1)外表面,且墙体(1)内部安装有支撑板(10);电机(13),其安装在所述墙体(1)内部,且电机(13)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是:所述充气阀(4)末端连接有气囊(5),且气囊(5)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板(6),并且导向板(6)末端贯穿至限位板(3)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板(6)末端设置有弹簧(7),且弹簧(7)的末端与限位板(3)内壁相连接,并且导向板(6)通过弹簧(7)与限位板(3)构成弹性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板(6)外表面的中心两侧对称设置有顶杆(8),且顶杆(8)末端从限位板(3)内部贯穿,并且顶杆(8)的安装位置与电响铃(9)和充气阀(4)的安装位置相对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10)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侧板(11),且支撑板(10)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是:所述电机(13)输出端外表面安装有传送链(16),且传送链(16)末端设置有连接轴(17),并且连接轴(17)与另一侧与螺纹杆(14)相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是:所述螺纹杆(14)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8),且螺纹杆(14)设置在空腔(15)内部,并且空腔(15)开设在墙体(1)内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块(18)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9),且支撑杆(19)末端连接有导向杆(20),并且导向杆(20)末端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板(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墙体为装置的外部框架,对装置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且墙体内部安装有充电器;限位板,其安装在所述墙体内部,且墙体外表面设置有充气阀;电响铃,其设置在所述墙体外表面,且墙体内部安装有支撑板;电机,其安装在所述墙体内部,且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该具有去湿防潮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由于侧板外表面由网状结构组成,使用者可在其内部添加有现有的膏状干燥物质,其挥发时产生的气体可散发到墙体内部,对装置起到干燥除湿的功能,从而保证装置的干燥性,避免充电时意外情况的发生,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火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火贵
技术研发日:2021.07.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