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耳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01  6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耳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到人们的生活,电子产品不断地升级迭代,各种类型的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物品。尤其是人们对于耳机类产品的使用需求,例如,线控耳机、tws耳机、头戴式耳机、随身音响等,人们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使用不同类型的耳机,譬如通话时使用线控耳机,通话效果清晰,听歌时使用头戴式耳机,音质效果好。
    3.然而,人们通常只携带一幅耳机出门,例如,携带头戴式耳机出门。当人们佩戴耳机一段时间后,由于耳机会压住耳廓,长时间佩戴会感到疲惫和有略微的痛感。此时,人们还想要继续听歌,想要将歌曲切换为外放,只能切断耳机与手机的连接,使用手机进行外放。但是,手机的外放效果差,而且切换为手机外放的操作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耳机,旨在解决现有耳机的应用场景有限,无法在多种使用场景下切换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耳机,其包括:头戴支架、第一耳罩、第二耳罩、耳机模块、音响模块、切换模块;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分别与所述头戴支架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可相对于所述头戴支架水平偏转;耳机模块,装设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音响模块,装设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切换模块,与所述耳机模块以及所述音响模块连接,且装设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其中,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切换至所述耳机模块播放;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切换至所述音响模块播放。
    6.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切换开关,所述头戴支架的两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周面上具有拨动部,所述拨动部用于抵压所述切换开关以使所述切换开关在所述耳机模块和所述音响模块之间切换播放。
    7.进一步地,所述头戴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转轴之间延伸段,所述支架主体呈弧形以使所述支架主体的内侧围合形成佩戴空间,所述延伸段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前侧方向或后侧方向延伸。
    8.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支架主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前侧方向或后侧方向;和/或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背向所述佩戴空间的方向。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均包括耳罩壳体,所述耳罩壳体上开设
    有供所述转轴穿设的通孔,所述耳罩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转轴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固定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安装槽。
    11.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安装槽设有弧形槽位,所述转轴的周面位于所述弧形槽位,所述第一凸缘穿过所述弧形槽位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抵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切换开关为翘板开关,所述翘板开关包括用于切换播放的翘板,所述翘板开关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翘板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以与所述拨动部相抵压。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均还包括喇叭壳体,所述耳罩壳体为一侧具有开口的筒形壳体,所述喇叭壳体装设于所述耳罩壳体内以封闭所述开口。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均还包括环形罩壳,所述环形罩壳的内环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耳机罩壳的周面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嵌入所述环形槽中。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与头戴支架的两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可相对于头戴支架水平偏转,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内均设置有耳机模块、音响模块和切换模块,当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切换模块切换为耳机模块播放,当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切换模块切换为音响模块播放,由此,通过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相对于头戴支架的水平偏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模块用于在音响模块和切换模块之间切换播放,使得耳机具有多种功能,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既可以适用于隐私场景,还可以适用于外放场景,不需要同时携带各种不同类型的耳机,切换便捷,用户使用体验佳。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功能耳机的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功能耳机的电路示意图;
    19.图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功能耳机的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功能耳机的第二位置时水平放置的示意图;
    21.图5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功能耳机的第二位置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2.图6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功能耳机的爆炸图;
    23.图7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功能耳机的切换开关装配示意图;
    24.图8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功能耳机的耳罩壳体的示意图;
    25.第一耳罩10;耳罩壳体11;通孔111;第一安装槽112;弧形槽位1121;第二安装槽113;第二凸缘114;喇叭壳体12;环形罩壳13;环形槽131;
    26.第二耳罩20;佩戴空间a
    27.头戴支架30;支架主体31;延伸段32;转轴33;拨动部331;第一凸缘332;
    28.切换模块40;翘板开关41;翘板411;
    29.耳机模块50;音响模块6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32.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33.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34.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耳机,其包括:头戴支架30、第一耳罩10、第二耳罩20、耳机模块50、音响模块60、切换模块40;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分别与头戴支架30两端转动连接,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可相对于头戴支架30水平偏转;耳机模块50,装设于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音响模块60,装设于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切换模块40,与耳机模块50以及音响模块60连接,且装设于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其中,切换模块40用于在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切换至耳机模块50播放;以及用于在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切换至音响模块60播放。
    35.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将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相对于头戴支架30的水平偏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模块40用于在音响模块60和切换模块40之间切换播放,使得耳机具有多种功能,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既可以适用于隐私场景,还可以适用于外放场景,不需要同时携带各种不同类型的耳机,切换便捷,用户使用体验佳。
    36.参照图2,具体地,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分别为左耳耳罩和右耳耳罩,每个耳罩内均设置有耳机模块50、音响模块60和切换模块40,耳机模块50具有功率较小的功放电路,其用于隐私播放,用户佩戴多功能耳机时,只有用户本身可以听到声音。音响模块60具有功率较大的功放电路,其用于外放播放,相当于一个便携式的音响,用户不需要佩戴多功能耳机即可听到声音。其中,多功能耳机还具有至少一控制模块和两蓝牙模块,控制模块与蓝牙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可以只设于一耳罩内,也可以设置于两个耳罩内,仅设于一耳罩内时,该耳罩为主机,另一耳罩为从机,主机用于控制从机工作;两个耳罩内均设有控制模块时,两个耳罩不区分主从机。蓝牙模块分别设于每个耳罩内,蓝牙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譬如,与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通信。多功能耳机还包括line-in接口(线路输入接口),line-in接口与切换模块40连接,当外部设备通过line-in接口连接时,多功能耳机可以大幅地提升传输速率,相对于蓝牙传输,极大地降低了延时,可以做到零延时的效
    果,解决了音画不同步的问题,用户在看视频和玩游戏时,体验更佳。
    3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切换模块40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也即本实施例的切换模块40具有多种切换方式,无论是何种切换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两个模块的通断切换即可解决场景切换的问题。例如,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转动的角度,当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转动到预设的角度阈值时切换播放。可选地,本实施例采用机械开关切换的方式实现,具体如下。
    38.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切换模块40包括切换开关,所述头戴支架30的两端设有转轴33,所述转轴33的周面上具有拨动部331,所述拨动部331用于抵压所述切换开关以使所述切换开关在所述耳机模块50和所述音响模块60之间切换播放。其中,切换开关可以是拨动开关、翘板开关41、轻触开关、微动开关等,只要开关能够被转轴33的拨动部331拨动触发即可,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地,转轴33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拨动部331,拨动部331呈片状,拨动部331沿圆柱体的径向延伸,随着转轴33的转动,拨动部331能够拨动切换开关。切换时,拨动部331抵压切换开关使之闭合,由音响模块60播放;拨动部331脱离切换开关使之断开,由耳机模块50播放。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拨动部331抵压切换开关使之闭合,由耳机模块50播放;拨动部331脱离切换开关使之断开,由音响模块60播放,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由此,利用转轴33旋转拨动切换开关以切换播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便捷。
    39.在具体实施中,参照图1,所述头戴支架30包括支架主体31和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31和所述转轴33之间延伸段32,所述支架主体31呈弧形以使所述支架主体31的内侧围合形成佩戴空间a,所述延伸段32朝向所述佩戴空间a的前侧方向或后侧方向延伸。具体地,支架主体31呈弧形,弧形的内侧为佩戴在人体头部的佩戴空间a。该支架主体31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延展扩大佩戴空间a,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头部,同时方便佩戴。佩戴空间a的前侧方向即为人体头部前额朝向的方向,佩戴空间a的后侧方向即为人体头部后脑朝向的方向。延伸段32设置在支架主体31的两端,沿佩戴空间a的前侧或者后侧方向延伸一段距离,转轴33的一端与延伸段3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耳罩10或第二耳罩20连接。设置延伸段32可以使得支架主体31放置在水平的桌面时,延伸段32与水平的桌面具有一定的夹角,由此可以将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支撑起一定的高度,使得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也与水平的桌面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夹角的角度譬如为钝角,从而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可以倾斜出声,声音可以倾斜向上传播,音响效果更好。
    40.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和图5,当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转动到第一位置时,切换模块40切换至耳机模块50播放,由此,用户可以使用隐私模式播放,只有用户自身可以听到声音。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耳罩10和所述第二耳罩20转动至朝向所述佩戴空间a,也即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出音的一侧均朝向用户头部的两侧耳朵,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均罩住用户的耳朵,从而可以实现隐私模式的播放。当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转动到第二位置时,切换模块40切换至音响模块60播放,由此,用户可以使用外放模式播放,用户不需要佩戴耳机就可以听到声音。若以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相对时,相对于转轴33转动的角度为0度作为基准,其中,第二位置可以是所述第一耳罩10和所述第二耳罩20转动至朝向所述佩戴空间a的前侧方向或后侧方向,也即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相对于转轴3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90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位置还可以是所述
    第一耳罩10和所述第二耳罩20转动至背向所述佩戴空间a的方向,也即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相对于转轴33转动18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转动至非相对时,均可以是第二位置,也即只要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非相对时就可以实现切换。
    41.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所述第一耳罩10和所述第二耳罩20均包括耳罩壳体11,所述耳罩壳体11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33穿设的通孔111,所述耳罩壳体11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转轴33的第一安装槽112和用于固定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安装槽113。耳罩壳体11为圆筒状壳体,圆筒状壳体的周面设置通孔111,转轴33伸入至通孔111内,圆筒状壳体的筒底内壁内设置第一安装槽112和第二安装槽113,第一安装槽112和第二安装槽113相邻设置,第一安装槽112对转轴33进行限位,避免转轴33转动时晃动,第二安装槽113安装固定切换开关。
    42.在具体实施中,参照图6,所述转轴33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332,所述第一安装槽112设有弧形槽位1121,所述转轴33的周面位于所述弧形槽位1121,所述第一凸缘332穿过所述弧形槽位1121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2抵接。转轴33的端部的外轮廓大于转轴33柱体的轮廓从而形成第一凸缘332。第一安装槽112的弧形槽位1121与转轴33的周面相适配,转轴33可在该弧形槽位1121中转动,该弧形槽位1121是半封闭的,转轴33转动时,不会阻碍拨动部331的转动。同时,第一凸缘332穿过该弧形槽位1121,第一凸缘332抵接在与该弧形槽位1121邻接的槽壁上,也即第一凸缘332的上沿抵接在第一安装槽112的下沿上,由此,第一凸缘332与第一安装槽112互相抵顶,以支撑整个第一耳罩10或第二耳罩20。
    43.进一步地,参照图7和图8,所述切换开关为翘板开关41,所述翘板开关41包括用于切换播放的翘板,所述翘板开关41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13内,所述翘板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13以与所述拨动部331相抵压。翘板开关41的翘板411下压时即闭合开关,翘板411复位翘起时即断开开关。翘板开关41固定在第二安装槽113内,翘板开关41的翘板411在翘起时相对于圆筒状壳体的筒底内壁的高度,要高于第二安装槽113相对于圆筒状壳体的筒底内壁的高度,也即至少要部分露出于第二安装槽113外。由此,转轴33在转动时,拨动部331即可抵压到翘板开关41的翘板411上,从而实现翘板开关41的闭合和断开,结构简单,切换便捷。
    44.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第一耳罩10和所述第二耳罩20均还包括喇叭壳体12,所述耳罩壳体11为一侧具有开口的筒形壳体,所述喇叭壳体12装设于所述耳罩壳体11内以封闭所述开口。喇叭壳体12用于安装耳机模块50和音响模块60的喇叭,喇叭壳体12的一侧具有出声侧,耳罩壳体11为圆筒形壳体,喇叭壳体12安装在圆筒形壳体内,以封闭该圆筒形壳体,喇叭壳体12的出声侧朝向喇叭壳体12的外侧。
    45.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6,所述第一耳罩10和所述第二耳罩20均还包括环形罩壳13,所述环形罩壳13的内环侧壁开设有环形槽131,所述耳机罩壳的周面设有第二凸缘114,所述第二凸缘114嵌入所述环形槽131中。其中,环形罩壳13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硅胶或者是海绵等,环形罩壳13用于抵压用户头部两侧的耳朵,用于罩设住耳朵防止声音外泄。具体地,沿环形罩壳13的内环开设有环形槽131,圆筒形的耳机罩壳周面设置有第二凸缘114,第二凸缘114嵌入到该环形槽131内,从而将环形罩壳13装设在第一耳机罩或第二耳罩20上。由此,环形罩壳13内环设置环形槽131,与第二凸缘114配合的安装结构,可以减小整个第一耳罩10和第二耳罩20的体积,避免环形罩壳13过于朝向佩戴空间a挤压,提高佩戴
    的舒适度,且更利于耳机的小型化。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支架;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分别与所述头戴支架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可相对于所述头戴支架水平偏转;耳机模块,装设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音响模块,装设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切换模块,与所述耳机模块以及所述音响模块连接,且装设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其中,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切换至所述耳机模块播放;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切换至所述音响模块播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切换开关,所述头戴支架的两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周面上具有拨动部,所述拨动部用于抵压所述切换开关以使所述切换开关在所述耳机模块和所述音响模块之间切换播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转轴之间延伸段,所述支架主体呈弧形以使所述支架主体的内侧围合形成佩戴空间,所述延伸段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前侧方向或后侧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支架主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前侧方向或后侧方向;和/或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转动至背向所述佩戴空间的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均包括耳罩壳体,所述耳罩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设的通孔,所述耳罩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转轴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固定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安装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安装槽设有弧形槽位,所述转轴的周面位于所述弧形槽位,所述第一凸缘穿过所述弧形槽位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为翘板开关,所述翘板开关包括用于切换播放的翘板,所述翘板开关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翘板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以与所述拨动部相抵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均还包括喇叭壳体,所述耳罩壳体为一侧具有开口的筒形壳体,所述喇叭壳体装设于所述耳罩壳体内以封闭所述开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均还包括环形罩壳,所述环形罩壳的内环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耳罩壳体的周面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嵌入所述环形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耳机,其包括:头戴支架、第一耳罩、第二耳罩、耳机模块、音响模块、切换模块;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分别与头戴支架两端转动连接,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可相对于头戴支架水平偏转;耳机模块,装设于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音响模块,装设于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切换模块,与耳机模块以及音响模块连接,且装设于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其中,切换模块用于在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切换至耳机模块播放;以及用于在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切换至音响模块播放。本实用新型使得耳机具有多种功能,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既可以适用于隐私场景,还可以适用于外放场景,切换便捷,用户使用体验佳。体验佳。体验佳。


    技术研发人员:郭世文 杨卉 何桂晓 曹磊 卢玉禄 吴海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8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