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线缆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目前人类已知的电磁干扰条件当中最为常见的是电场干扰、静电干扰和射频干扰这三大种类,而现在大多数信号线缆仅使用纯铜导电材料制造了“法拉第笼”以屏蔽电场/射频干扰以及在线缆表面形成等电位面以释放静电干扰,而实际上,磁干扰对于信号传输的严重性不亚于电干扰,因为磁生电、电生磁,因此在计算器机壳制造上,即使铝材具有散热好,重量轻的优点数据中心级别的服务器仍然大量使用“导磁性物质”制造机壳,而这类材质通常是钢铁材料,具有磁导能力,也是电导体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兼容性,在线缆固定安装时,对于电磁干扰要求较高的场合,通常要求需配置emt管以作为屏蔽同时充做防火材料,但是一方案不具有可挠性与活动性,没办法用到现在的线缆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结构简单,使经常挠动弯曲的弱信号线缆仍需具有一定程度的磁屏蔽能力。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导体,所述的导体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导体均设置在一混合编织层内,所述的混合编织层由电导体和磁导体组成,所述的混合编织层的外侧设置有外被绝缘层。
5.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编织层为单层结构,由电导体和磁导体相互交替间隔排列组成。
6.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编织层为双层结构,分别为由电导体组成的电屏蔽层和由磁导体组成的磁屏蔽层。
7.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导体采用铜材料制成。
8.作为优选,所述的磁导体采用铜包钢材料制成。
9.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编织层与绝缘层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填充材料。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结构简单,在线缆的内部设置混合编织层,导体设置在混合编织层内部,混合编织层由电导体和磁导体组成,可以实现电磁双重屏蔽功能,混合编织层为软性结构,可以随着线缆进行挠动弯曲。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截面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混合编织层的局部截面结构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截面结构图。
15.附图标记:
16.1、导体,2、绝缘层,3、填充材料,4、混合编织层,5、外被绝缘层,6、电导体,7、磁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导体1,所述的导体1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层2,所述的导体1均设置在一混合编织层4内,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由电导体6和磁导体7组成,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的外侧设置有外被绝缘层5,电导体6和磁导体7进行混编后可以形成同时具有电屏蔽功能和磁屏蔽功能的屏蔽层,混合编织层4将导体1包裹在内,达到需求。
19.实施例1:
20.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为单层结构,由电导体6和磁导体7相互交替间隔排列组成,如图1-2所示,电导体6和磁导体7是沿着圆周进行交替间隔排列,电导体6和磁导体7紧密排列,焊接一起,屏蔽无间隙。
21.实施例2:
22.如图3所示,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为双层结构,分别为由电导体6组成的电屏蔽层和由磁导体7组成的磁屏蔽层,电屏蔽层和磁屏蔽层内外紧密布置,可以有效先行阻绝磁干扰,避免对于内部导体造成磁感应。
23.在上述实施例1和2中,所述的电导体6采用铜材料制成,所述的磁导体7采用铜包钢材料制成,便于加工焊接将其布置在内层屏蔽可以降低磁-电感应比例,并确保线缆具有足够的电屏蔽能力。
24.作为补充,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与绝缘层2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填充材料3,因为电缆的缆芯是有多根绝缘线芯绞合组成的,在成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缝隙,如果这些缝隙不用材料填充密实的话,电缆的缆芯不稳地,减少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在电缆挤护套时候,电缆护套料必然会嵌入缆芯中间,导致电缆成本的上升,所以填充材料必不可少,填充材料保证电缆的圆整,避免挤出护套时电缆表面出现麻花形状,就是减少电缆护套在挤出过程中护套材料的过多使用,填充材料可以采用pp绳、麻绳、或者是回收利用的橡皮加工而成的等一般比较便宜材料,也可以采用聚丙烯网状填充绳,阻燃电缆有玻璃纤维绳,无机纸绳,橡胶电缆用的是麻绳填充,高压电缆用的扇形填充条。
25.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导体(1),所述的导体(1)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1)均设置在一混合编织层(4)内,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由电导体(6)和磁导体(7)组成,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的外侧设置有外被绝缘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为单层结构,由电导体(6)和磁导体(7)相互交替间隔排列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为双层结构,分别为由电导体(6)组成的电屏蔽层和由磁导体(7)组成的电磁屏蔽层。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导体(6)采用铜材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导体(7)采用铜包钢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编织层(4)与绝缘层(2)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填充材料(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线缆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导体,所述的导体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导体均设置在一混合编织层内,所述的混合编织层由电导体和磁导体组成,所述的混合编织层的外侧设置有外被绝缘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经常挠动弯曲的弱信号线缆仍需具有一定程度的磁屏蔽能力。信号线缆仍需具有一定程度的磁屏蔽能力。信号线缆仍需具有一定程度的磁屏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日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