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灭火式锅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06  91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灭火式锅座。


    背景技术:

    2.市面上人们在食用过程中一般会先将食物烧好,并在装入锅中上桌后采用锅具小火加热保温,但这种小火保温一般采用固体酒精进行短时加热,而这种短时加热往往在使用者还未食用完即燃烧完全,极大的影响了使用者的食用口感与食用效果,而且这个采用单一固体酒精的加热方式其加热的温度并不高,加热温度的持续时间更不稳定,并且常规这种固体酒精燃烧方式一般只能等到酒精完全才能将火源熄灭,无法让使用者即时控制,很难保证食物高温烧煮后的口感,更是影响了使用者长时间食用的口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加热温度,保证加热温度稳定性与加热时间,并便于使用者即时灭火与清洁处理的可灭火式锅座。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包括外壳,及可拆卸连接在外壳内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油座与杯体,所述油座的上方设置有连轴,连轴的两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为l型结构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连轴的外侧套接有套管,套管的侧方连接有用于密封油座的封盖,所述封盖远离油座的一侧连接有导杆,所述油座上方设置有与底座相连的扣盖,所述扣盖的侧方设置有与封盖相配合的封槽,扣盖的上方配合连接有油盖,所述油盖表面设置有与油座相连通的油线孔与气孔。
    6.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内表面连接有连板,连板中央连接有卡条,底座位于连板上方并套接在卡条外侧,使得底座能够放置在外壳内部的连板上方,并让底座套接在卡条外部,让连板中央的卡条对底座进行限位,以便于底座能够稳定的存放在外壳内部。
    7.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旋孔,所述连轴一端的转轴位于旋孔中央贯穿外壳并连接有拨钮,使得转轴一端的拨钮能够穿过旋孔位于外壳外部,便于使用者能够拨钮对转轴及与转轴相连的连轴进行旋转活动。
    8.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花孔,外壳的下方连接有撑脚,花孔的设置不仅增加了外壳的美观性,也提高了外壳表面散热效果,而撑脚的设置则便于外壳及其内部的底座能够得以平稳放置。
    9.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中心与油座中心处于同一平面,且轴座与转轴之间活动连接,使得转轴能够绕着轴座旋转,并通过转轴的旋转驱动连轴在油座翻转移动,以便于连接在套管侧方的封盖能够在连轴翻转的过程中让封盖闭合在油座上。
    10.作为优选,所述杯体与油座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油座与两个杯体之间相互交错排列,两个杯体之间设置有贯穿底座的握孔,通过杯体进行酒精杯的存放,通过油座进行
    煤油的存放,便于让使用者进行多种火源的选择及燃烧,以便于该锅座对食物的加热效果与加热稳定性,而握孔的设置则便于使用者握持取出底座。
    11.作为优选,所述扣盖下方与油座相连,扣盖外侧与底座相互卡接,扣盖中央与油盖之间相互卡接,扣盖外侧的封槽为内凹型结构,所述封盖与封槽之间间隙配合,通过扣盖让油座能够连接在底座上,并便于油盖连接在扣盖中,且封槽的设置则便于封盖密闭在油座上方,所述油盖中央的气孔为与外界环境交换气体的导气口,油线孔为煤油燃烧线的放置孔用以煤油的引燃。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通过连板的支撑放置在外壳内部,并通过连板中央的卡条得以限位,避免底座出现晃动偏移,保障底座所提供火源位置的稳定性,让底座得以简单且稳定的存放在外壳内部,通过底座中央的握孔便于让使用者即时将底座从外壳内部取出,方便使用者将底座与外壳进行分离清洁,而底座中央油座与杯体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将固体酒精等燃烧物放置在杯体中燃烧,将煤油等液体燃烧物放置在油座中燃烧,通过不同的燃烧方式延长底座所能燃烧的时限,并有效提高底座燃烧的温度稳定性与燃烧温度,同时杯体与油座的设置更是有效提高该锅座的燃烧加热温度,油座的设置保证了该锅座加热温度稳定性与持续时间,且油座上设置有连轴,连轴两端连接有l型结构的转轴,连轴的外部套接有套管,套管侧方连接有封盖,让使用者得以旋转转轴驱动连轴翻转活动,进而通过连轴的翻转带动封盖闭合在油座上方用以熄灭油座上的火源,而封槽的设置更是有效保障封盖密闭在油座上时的气密性,提高油座灭火效果,便于使用者即时灭火处理,有效保障使用者的食用口感,避免食物长时间燃烧所可能出现的碳化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灭火式锅座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灭火式锅座中外壳的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灭火式锅座的结构剖视图;
    16.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17.图5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包括外壳1,及可拆卸连接在外壳1内部的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连接有油座3与杯体6,所述油座3的上方设置有连轴4,连轴4的两端连接有转轴42,所述转轴42为l型结构并与底座2活动连接,所述连轴4的外侧套接有套管41,套管41的侧方连接有用于密封油座3的封盖5,所述封盖5远离油座3的一侧连接有导杆51,所述油座3上方设置有与底座2相连的扣盖32,所述扣盖32的侧方设置有与封盖5相配合的封槽321,扣盖32的上方配合连接有油盖31,所述油盖31表面设置有与油座3相连通的油线孔311与气孔312。
    20.所述外壳1内表面连接有连板12,连板12中央连接有卡条13,底座2位于连板12上方并套接在卡条13外侧,使得底座2能够放置在外壳1内部的连板12上方,并让底座2套接在卡条13外部,让连板12中央的卡条13对底座2进行限位,以便于底座2能够稳定的存放在外壳1内部。
    21.所述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旋孔11,所述连轴4一端的转轴42位于旋孔11中央贯穿外壳1并连接有拨钮11,使得转轴42一端的拨钮43能够穿过旋孔11位于外壳1外部,便于使用者能够拨钮11对转轴42及与转轴42相连的连轴4进行旋转活动。
    22.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花孔,外壳1的下方连接有撑脚14,花孔的设置不仅增加了外壳1的美观性,也提高了外壳1表面散热效果,而撑脚14的设置则便于外壳1及其内部的底座2能够得以平稳放置。
    23.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连接有轴座43,所述轴座43中心与油座3中心处于同一平面,且轴座43与转轴42之间活动连接,使得转轴42能够绕着轴座43旋转,并通过转轴42的旋转驱动连轴4在油座3翻转移动,以便于连接在套管41侧方的封盖5能够在连轴4翻转的过程中让封盖5闭合在油座3上。
    24.所述杯体6与油座3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油座3与两个杯体6之间相互交错排列,两个杯体6之间设置有贯穿底座2的握孔21,通过杯体6进行酒精杯的存放,通过油座3进行煤油的存放,便于让使用者进行多种火源的选择及燃烧,以便于该锅座对食物的加热效果与加热稳定性,而握孔21的设置则便于使用者握持取出底座2。
    25.所述扣盖32下方与油座3相连,扣盖32外侧与底座2相互卡接,扣盖32中央与油盖31之间相互卡接,扣盖32外侧的封槽321为内凹型结构,所述封盖5与封槽321之间间隙配合,通过扣盖32让油座3能够连接在底座2上,并便于油盖31连接在扣盖32中,且封槽321的设置则便于封盖5密闭在油座3上方,所述油盖31中央的气孔312为与外界环境交换气体的导气口,油线孔311为煤油燃烧线或棉线的放置孔用以煤油的引燃。
    26.该可灭火式锅座通过连板12对外壳1内部的底座2进行支撑,连板12中央的卡条13则贴合在底座2内表面用以将底座2进行限位,同时底座2中央通过转轴42活动连接有连轴4,且连轴4一端的转轴42端部连接有拨钮43,且拨钮43通过旋孔11贯穿外壳1,而底座2表面的油座3则用于存放煤油,底座2表面的杯体6则用于存放固体酒精,底座2表面的握孔21则用于使用者的握持抓取,油座3上连接有与底座2相连的扣盖32,扣盖32上方配合连接有油盖31,油盖31中央分别设置有用于煤油燃烧线或棉线穿过的油线孔311与用于空气流通的气孔312,使用者能够将油盖31从扣盖32上取出用于调节棉线或添加煤油,油盖31与扣盖32之间可以为卡扣式配合连接也可以为简单的间隙配合,而扣盖32表面设置有环绕油盖31的封槽321,让使用者在转动拨钮43时能够带动转轴42转动,进而驱动连轴4进行翻转并同时带动套接在连轴4外侧的套管41进行移动,使得与套管41相连的封盖5得以嵌入到封槽321内并密闭在油座3的上方。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通过连板的支撑放置在外壳内部,并通过连板中央的卡条得以限位,避免底座出现晃动偏移,保障底座所提供火源位置的稳定性,让底座得以简单且稳定的存放在外壳内部,通过底座中央的握孔便于让使用者即时将底座从外壳内部取出,方便使用者将底座与外壳进行分离清洁,而底座中央油座与杯体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将固体酒精等燃烧物放置在杯体中燃烧,将煤油等液体燃烧物放置在
    油座中燃烧,通过不同的燃烧方式延长底座所能燃烧的时限,并有效提高底座燃烧的温度稳定性与燃烧温度,同时杯体与油座的设置更是有效提高该锅座的燃烧加热温度,油座的设置保证了该锅座加热温度稳定性与持续时间,且油座上设置有连轴,连轴两端连接有l型结构的转轴,连轴的外部套接有套管,套管侧方连接有封盖,让使用者得以旋转转轴驱动连轴翻转活动,进而通过连轴的翻转带动封盖闭合在油座上方用以熄灭油座上的火源,而封槽的设置更是有效保障封盖密闭在油座上时的气密性,提高油座灭火效果,便于使用者即时灭火处理,有效保障使用者的食用口感,避免食物长时间燃烧所可能出现的碳化问题。
    28.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可拆卸连接在外壳内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油座与杯体,所述油座的上方设置有连轴,连轴的两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为l型结构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连轴的外侧套接有套管,套管的侧方连接有用于密封油座的封盖,所述封盖远离油座的一侧连接有导杆,所述油座上方设置有与底座相连的扣盖,所述扣盖的侧方设置有与封盖相配合的封槽,扣盖的上方配合连接有油盖,所述油盖表面设置有与油座相连通的油线孔与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表面连接有连板,连板中央连接有卡条,底座位于连板上方并套接在卡条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旋孔,所述连轴一端的转轴位于旋孔中央贯穿外壳并连接有拨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花孔,外壳的下方连接有撑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中心与油座中心处于同一平面,且轴座与转轴之间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与油座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油座与两个杯体之间相互交错排列,两个杯体之间设置有贯穿底座的握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下方与油座相连,扣盖外侧与底座相互卡接,扣盖中央与油盖之间相互卡接,扣盖外侧的封槽为内凹型结构,所述封盖与封槽之间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灭火式锅座,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油座与杯体,底座的中央设置有握孔,所述油座的上方设置有连轴,所述连轴的外侧套接有套管,且连轴两端连接有与底座活动连接的转轴,所述套管的侧方连接有用于密封油座的封盖,且封盖远离油座的一侧连接有导杆,所述油座上方设置有与底座相连的扣盖,所述扣盖的外侧设置有与封盖相配合的封槽,扣盖的上方设置油盖,所述油盖表面设置有与油座相连通的油线孔与气孔;该锅座能够将多种不同燃料分开放置在油座或杯体内,并便于使用者将油座进行密封灭火处理,还便于使用者将底座进行整体拆卸清洁,有效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果与使用便利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奋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9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