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专利查询2023-08-06  9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硬盘防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等,电脑硬盘是计算机的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
    3.传统的计算机硬盘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在计算机机箱的内部,这种固定方式在搬运计算机时会造成螺栓松动的情况,易使硬盘发生晃动,且拆卸过程繁琐,如果在拆卸过程中丢失零件,就会导致硬盘无法重新安装,而且现在的计算机硬盘缺少减震保护结构,通常对于计算机受到的外部冲击力不能够很好地消除掉,从而对计算机硬盘造成损害,影响工作人员办公,且维修费用昂贵,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硬盘拆装机构,且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抗压机构,所述硬盘拆装机构包括固定板、滑杆、弹簧垫、滑槽、第一卡槽、u型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垫,所述弹簧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底板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上,且所述滑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减震抗压机构包括顶板、第一缓冲弹簧、缓冲柱、第二缓冲弹簧、支撑板、凹槽、底杆、活动块、受压弹簧和减震底座,所述顶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滑动连接在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缓冲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减震底座内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下端设置有受压弹簧,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下端。
    5.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垫。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后推动滑杆,滑杆在滑槽内向后滑动,挤压弹簧垫,将硬盘放入到第一卡槽内,松开滑杆,弹簧垫复位,将硬盘插入第二卡槽,将硬盘固定,代替传统的螺纹
    固定法,使拆卸硬盘更加方便;通过缓冲柱上下挤压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使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不断压缩复位,可以到达减震效果;通过支撑板带动活动块向下挤压受压弹簧,可以达到抗压效果,保护硬盘受到挤压碰撞时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的第一视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的第二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的减震抗压机构图。
    12.图中:
    13.1、底板;2、固定板;3、滑杆;4、弹簧垫;5、滑槽;6、第一卡槽;7、u型槽;8、顶板;9、第一缓冲弹簧;10、缓冲柱;11、第二缓冲弹簧;12、支撑板;13、凹槽;14、底杆;15、活动块;16、受压弹簧;17、固定底座;18、第二卡槽;19、减震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图3,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硬盘拆装机构,且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抗压机构。
    16.所述硬盘拆装机构包括固定板2、滑杆3、弹簧垫4、滑槽5、第一卡槽6、u型槽7和第二卡槽18,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垫4,所述弹簧垫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底板1的上端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杆3 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5上,且所述滑杆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6,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槽7,所述u型槽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18,可以使电脑硬盘拆卸更加方便。
    17.所述减震抗压机构包括顶板8、第一缓冲弹簧9、缓冲柱10、第二缓冲弹簧11、支撑板 12、凹槽13、底杆14、活动块15、受压弹簧16和减震底座19,所述顶板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9,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柱10,所述缓冲柱10滑动连接在所述顶板8上,且所述缓冲柱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1,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1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且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1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19,所述减震底座19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2上,所述支撑板12上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减震底座19内设置有底杆14,所述底杆14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5,所述活动块15的下端设置有受压弹簧 16,所述顶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的下端,使硬盘可以达到减震抗压的效果。
    18.所述减震底座1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7,所述第一卡槽6和所述第二卡槽18的形状大小和该电脑型号的硬盘相适配,硬盘可以刚好卡接在第一卡槽6和第二卡槽18内。
    19.所述第一卡槽6和所述第二卡槽18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垫,防护垫为减震海绵,可以保护卡接在第一卡槽6和第二卡槽18内的硬盘发生磨损。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当需要更换新的计算机硬盘时,向后推动滑杆3,
    滑杆3 在滑槽5内向后滑动,挤压弹簧垫4,使第二卡槽18和计算机硬盘分离,将计算机硬盘从第一卡槽6内取出,松开滑杆3,弹簧垫4复位,将旧的计算机硬盘取出,向后推动滑杆3,滑杆3在滑槽5内向后滑动,挤压弹簧垫4,将计算机硬盘卡接在第一卡槽6内,松开滑杆3,弹簧垫4复位,将计算机硬盘卡接在第二卡槽18。
    2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硬盘拆装机构,且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抗压机构,所述硬盘拆装机构包括固定板(2)、滑杆(3)、弹簧垫(4)、滑槽(5)、第一卡槽(6)、u型槽(7)和第二卡槽(18),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垫(4),所述弹簧垫(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底板(1)的上端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杆(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5)上,且所述滑杆(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6),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槽(7),所述u型槽(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18),所述减震抗压机构包括顶板(8)、第一缓冲弹簧(9)、缓冲柱(10)、第二缓冲弹簧(11)、支撑板(12)、凹槽(13)、底杆(14)、活动块(15)、受压弹簧(16)和减震底座(19),所述顶板(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9),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柱(10),所述缓冲柱(10)滑动连接在所述顶板(8)上,且所述缓冲柱(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1),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且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1)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19),所述减震底座(19)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2)上,所述支撑板(12)上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减震底座(19)内设置有底杆(14),所述底杆(14)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5),所述活动块(15)的下端设置有受压弹簧(16),所述顶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底座(1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6)和所述第二卡槽(18)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盘防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校计算机用硬盘防震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硬盘拆装机构,且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抗压机构,所述硬盘拆装机构包括固定板、滑杆、弹簧垫、滑槽、第一卡槽、U型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垫,所述弹簧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底板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上,且所述滑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通过上述结构,不仅使硬盘的拆装更加简单,还能保护机箱在收到碰撞挤压时,保护硬盘不受损坏。保护硬盘不受损坏。保护硬盘不受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田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9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