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ON通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07  103


    一种pon通讯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源光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on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2.可视对讲通讯系统由早年间的普通对讲机变为现在可视对讲,由基本的能听到声音,到现在的实现声音和图像的同时呈现。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及安全需求的不断提升对可视对讲通讯系统的视频画质要求也在逐步提升。
    3.现有技术中的可视对讲装置一般没有补光灯或者补光灯设计不合理,在夜晚、阴天等光照强度较低时无法提供充足的光照,并且目前的可视对讲通讯系统受带宽限制,难以实现将高画质的视频数据传输,无法满足人们逐渐提高的使用需求。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改善补光效果,提升传输速率,实现高画质视频传输,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pon通讯系统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补光效果,提升传输速率,实现高画质视频传输,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pon通讯系统。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pon通讯系统,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上连接有控制终端及交换机,所述交换机上连接有olt,所述olt上连接有分路器,所述分路器上连接有若干onu,所述onu上连接有1至4个可视对讲装置;所述可视对讲装置具有圆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补光模块,所述补光模块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前侧的环形补光灯。
    7.所述控制电路还具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供电模块、光敏感应模块、摄像模块、键盘输入模块以太网模块、音频模块、显示模块及所述补光模块,所述以太网模块与所述onu连接。
    8.所述摄像模块具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前侧。
    9.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具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前侧。
    10.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收声扩声孔,所述音频模块与所述收声扩声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11.所述键盘输入模块具有键盘,所述键盘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
    12.所述显示模块具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
    13.所述分路器为1:32或1:64规格的分路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pon系统采用pon组网传输可视对讲视频及声音信息,pon组网能够提供1.25gb/s的带宽,能够满足高画质视频音频数据的传输,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16.(2)通过环形补光灯能够使补光更加均匀,提高补光亮度,提升补光的效果;
    17.(3)pon组网的传输结构抗电磁干扰,成本相对低廉,便于维护,容易拓展,降低搭
    建及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pon通讯系统的原理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可视对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2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3.如图1至3所示,pon通讯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上连接有控制终端及交换机,交换机上连接有olt,olt上连接有分路器,分路器上连接有若干onu,onu上连接有1至4个可视对讲装置;
    24.可视对讲装置具有圆形的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具有补光模块,补光模块具有设置在壳体1前侧的环形补光灯2;本实施例中的pon系统采用pon组网传输可视对讲视频及声音信息,pon组网能够提供1.25gb/s的带宽,能够满足高画质视频音频数据的传输,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环形补光灯2能够使补光更加均匀,提高补光亮度,提升补光的效果;另外,pon组网的传输结构抗电磁干扰,成本相对低廉,便于维护,容易拓展,降低搭建及使用成本;其中olt作为局端设备一般放置在中心机房处,它在下行方向提供对无源光纤网络的光纤接口,上行方向提供与交换机进行交互的接口;onu位于用户端,主要使用以以太网协议,将可视对讲装置采集到的视频信息及音频信息进行传输,olt与onu之间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满足多用户、高画质的视频信息及音频信息。
    25.作为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控制电路还具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连接有供电模块、光敏感应模块、摄像模块、键盘输入模块以太网模块、音频模块、显示模块及补光模块,以太网模块与onu连接;其中供电模块用于连接市电,并将市电调理后为控制电路供电,光敏感应模块用于采集可视对讲装置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当亮度达到设定阈值时,输出信号至控制器处,控制器接收到光敏感应模块的输出信号时发出启动信号至补光模块,补光模块及开启补光灯2进行补光,摄像模块用于采集视频信息,键盘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信息,以太网模块用于与onu之间连接通信,音频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视频信息。
    26.进一步的,摄像模块具有摄像头4,摄像头4设置在外壳1的前侧,通过摄像头4能够采集视频信息。
    27.进一步的,光敏感应模块具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5设置在外壳1的前侧,光敏感应模块通过光敏传感器检测环境光线的亮度,光敏感应模块在环境光线亮度达不到设定阈值时,向控制器输出高电平,当外界环境光线亮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向控制器输出低电平。
    28.进一步的,壳体1的前侧开设有收声扩声孔6,音频模块与收声扩声孔6对应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音频模块具有麦克风及扬声器,麦克风及扬声器均设置在壳体1内部与收声扩声孔6相对应的位置,方便麦克风收声及扬声器扩声。
    29.进一步的,键盘输入模块具有键盘5,键盘5设置在壳体1的前侧,通过键盘5便于向控制器输入信息。
    30.进一步的,显示模块具有显示屏3,显示屏3设置在壳体1的前侧,显示屏3可选用液晶显示屏,通过显示屏能够显示视频信息。
    31.进一步的,分路器为1:32或1:64规格的分路器,其中分路器可根据进行用户数量进行确定。
    32.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33.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pon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上连接有控制终端及交换机,所述交换机上连接有olt,所述olt上连接有分路器,所述分路器上连接有若干onu,所述onu上连接有1至4个可视对讲装置;所述可视对讲装置具有圆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补光模块,所述补光模块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前侧的环形补光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n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具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供电模块、光敏感应模块、摄像模块、键盘输入模块以太网模块、音频模块、显示模块及所述补光模块,所述以太网模块与所述onu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on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具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on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具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on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收声扩声孔,所述音频模块与所述收声扩声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on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输入模块具有键盘,所述键盘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on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具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n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器为1:32或1:64规格的分路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ON通讯系统,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上连接有控制终端及交换机,所述交换机上连接有OLT,所述OLT上连接有分路器,所述分路器上连接有若干ONU,所述ONU上连接有1至4个可视对讲装置;所述可视对讲装置具有圆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补光模块,所述补光模块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前侧的环形补光灯。PON系统采用PON组网传输可视对讲视频及声音信息,PON组网能够提供1.25Gb/s的带宽,能够满足高画质视频音频数据的传输,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通过环形补光灯能够使补光更加均匀,提高补光亮度,提升补光的效果。提升补光的效果。提升补光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肖尚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德铂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79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