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样机,尤其涉及一种花样机压合系统。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电脑花样机用于在面料上缝纫花样,使得面料的造型更具多样性,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3.其中,在花样机中,离不开夹板的使用,借助夹板对面料的压合固定,以确保面料缝纫的可靠性。
4.目前,夹板一般由两片亚克力板组成,它对面料压合固定过程是:将面料放置于下方亚克力板上,接着,再将上方亚克力板从上方与下方亚克力板压合而固定面料,然后,工人再将亚克力板连同面料一起放置于花样机上,由花样机对被亚克力板压合固定的面料进行缝合。
5.但是,工人在固定面料时容易产生偏差,从而造成面料的报废;同时,上述面料压合固定过程的程序多,生产耗时长。
6.因此,急需要一种花样机压合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样机压合系统,以取代过去使用亚克力板固定物料在花样机上进行缝合,减少人工作业的程序,减少人工固定物料时因物料歪斜而造成物料的报废,减少生产耗时。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设于花样机中,包含架体、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及压合结构。第一驱动器安装于架体,第二驱动器安装于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第一驱动器驱使第二驱动器沿第一方向相对架体运动;压合结构安装于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第二驱动器驱使压合结构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相对架体运动,压合结构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配合下先运动至与物料相对应的位置再压紧物料。
9.较佳地,压合结构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配合下先滑移至与物料相对应的位置再从物料的侧边压紧物料。
10.较佳地,第一驱动器在架体上呈竖立布置,第二驱动器呈平躺布置,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沿第一方向做往复滑移,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沿第二方向做往复滑移。
11.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还包含滑移架,滑移架与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装配连接,第二驱动器安装于滑移架,以使第二驱动器通过滑移架安装于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
12.较佳地,第一驱动器至少为两个,一个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滑移架的一端装配连接,另一个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滑移架相对的另一端装配连接。
13.较佳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朝下布置。
14.较佳地,第二驱动器为两个,两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呈彼此面对或背对的布置,每
个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装配有一个压合结构。
15.较佳地,两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沿第二方向彼此对齐。
16.较佳地,第一驱动器为双轴气缸或双轴液压缸,第二驱动器为单轴气缸或单轴液压缸。
17.较佳地,第一驱动器在架体上呈平躺布置,第二驱动器呈竖立布置,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沿第一方向做往复滑移,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沿第二方向做往复滑移。
18.较佳地,第一驱动器为两个,两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在架体上呈彼此面对或背对的布置,每个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装配有一个第二驱动器,每个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装配有一个抵压结构。
19.较佳地,一个压合结构为直杆结构,另一个压合结构为部分带直杆的梯形框架。
20.较佳地,第一驱动器为单轴气缸或单轴液压缸,第二驱动器为双轴气缸或双轴液压缸。
21.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要对花样机中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进行压合固定时,此时的压合结构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配合下先运动至与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相对应的位置再压紧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取代过去先使用亚克力板将面料压合固定再将亚克力板连同被其压合固定后的面料一起放置于花样机上进行缝合的作业流程,减少人工作业的程序,减少人工固定物料时因物料歪斜而造成物料的报废,减少生产耗时。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设于花样机中并与花样机的工作台相对位置关系的立体图,该示意图显示出放置于工作台上的面料被该实施例的花样压合系统压合固定时的状态。
23.图2是图1在俯视方向的平面图。
24.图3是图1所示的花样机压合系统的立体图。
25.图4是图3在俯视方向的平面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28.请参阅图1至图2,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设于花样机中,使得花样机中的工作台210位于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匹配的下方,状态见图1和图2所示,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花样机中的工作台210与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之间相对关系还可以为其它,故不以图1和图2所示为限。其中,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包含架体10、第一驱动器20、第二驱动器30及压合结构40。第一驱动器20安装于架体10,由架体10为第一驱动器20提供支撑的作用及装配的场所,第二驱动器30安装于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第一驱动器20驱使第二驱动器30沿第一方向(见双箭头a所指)相对架体10滑移;压合结构40安装于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31,第二驱动器30驱使压合结构40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见双箭头b所指)相对架体10滑移,压合结构40在第一驱动器20和第二驱动
器30的配合下先滑移至与面料220相对应的位置再压紧面料220,状态见图1至图3所示。具体地,在图1至图3中,压合结构40从面料220的侧边压紧面料220,为面料220的中间位置提供避让空间,以确保放置于工作台210且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220缝纫的可靠性。更具体地,如下:
29.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驱动器20在架体10上呈竖立布置,第二驱动器30呈平躺布置,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沿第一方向做往复滑移,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31沿第二方向做往复滑移;这样设计使得第一驱动器20驱使第二驱动器30连同压合结构40相对架体10做上下滑移,还使得第二驱动器30驱使压合结构40相对架体10做水平滑移;因此,压合结构40通过上下滑移和水平滑移的配合,先滑移至与置于工作台210且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220相对齐的上方,再向下将面料220进行压紧。具体地,在图1至图4中,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还包含滑移架50,滑移架50与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装配连接,较优的是,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朝下布置,以简化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与滑移架50之间的装配连接,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也可朝上布置,故不以此为限;第二驱动器30安装于滑移架50,以使第二驱动器30通过滑移架50安装于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以借助滑移架50而便于第二驱动器30与第一驱动器20之间的装配连接。更具体地,在图1至图4中,第一驱动器20为两个,一个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与滑移架50的一端装配连接,另一个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与滑移架50相对的另一端装配连接,以将第一驱动器20与滑移架50之装配连接处分散于滑移架50相对的两端(例如左端和右端),一方面增加第一驱动器20驱使滑移架50上下滑移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避免当第一驱动器20与滑移架50之装配连接处位于滑移架50的中部而占用滑移架50之中部所对应的上方空间,进而影响到花样机中的其它部件布置及工作。举例而言,在图1至图4中,第一驱动器20为双轴气缸或双轴液压缸,使得第一驱动器20具有抗弯曲和抗扭矩的特性,可以校正压合结构40的直线滑移,确保压合结构40于压合过程中行程的固定;第二驱动器30为单轴气缸或单轴液压缸,例如迷你气缸或迷你液压缸,可以弥补于受空间限制的优势且安装方便,但不以上述举例为限。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第一驱动器2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不等。
30.如图1至图4所示,架体10呈倒“ㄇ”字形,以便于一个第一驱动器20竖立地安装于架体10的一竖立侧壁10a而另一个第一驱动器20竖立地安装于架体10相对的另一竖立侧壁10a,从而使得两个第一驱动器20于架体10上的布置更合理和更紧凑,为架体10位于两竖直侧壁10a之间的位置提供充足的避让空间。具体地,在图1至图4中,两竖立侧壁10a各固定有上下滑轨11,对应地,滑移架50相对的两端各安装有上下滑块52,上下滑块52滑套于上下滑轨11,以确保滑移架50相对架体10滑移的顺畅性和平稳性。另,滑移架50和架体10两者各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且架体10的两竖立侧壁10a各沿第二方向凸出滑移架50,以使得滑移架50与架体10之间更紧凑。
31.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驱动器30为两个,两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呈彼此背对的布置,以更好地适应于空间受限的场合;每个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31装配有一个压合结构40,由每个第二驱动器30控制对应的一个压合结构40在第二方向的滑移,使得两压合结构40从面料220相对的两侧方向滑移至与面料220相对齐的位置,并扩大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的适用范围。具体地,在图1至图4中,两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31沿第二方向彼此对齐,以使得两个压合结构40更好地平齐。更具体地,在图1至图4中,滑移架50安装
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水平滑轨51,每个压合结构40安装有滑套于水平滑轨51上的水平滑块41,以确保每个压合结构40水平滑移的顺畅性和平稳性。举例而言,一个压合结构40为直杆结构,另一个压合结构40为部分带直杆的梯形框架,但不以此为限。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两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31朝背对的布置,故不以图1至图4所示为限。
32.结合图1至图2,对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首先,第二驱动器30驱使压合结构40滑移至与置于工作台210且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220正上方,接着,由第一驱动器20驱使滑移架50连同第二驱动器30和压合结构40一起向下滑移,由向下滑移的压合结构40从上方将工作台210上的面料220压合固定,完成压料的目的。当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要复位时,此时的第一驱动器20驱使滑移架50连同第二驱动器30和压合结构40一起向上滑移而松开对工作台210上的面料220的压紧作用;然后,由第二驱动器30驱使压合结构40移离面料220的正上方而复位。
33.请参阅图5,第二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与第一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如下:
34.(1)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20`在架体10`上呈平躺布置,第二驱动器30`呈竖立布置,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沿第一方向做往复滑移,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31`沿第二方向做往复滑移,即是说,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沿水平方向做往复滑移,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31`沿架体10`的上下方向做往复滑移,使得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架体10`的上下方向;而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沿架体10的上下方向做往复滑移,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31沿水平方向做往复滑移。
35.(2)于第二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驱动器20`在架体10`上呈平躺布置,对应地,第二实施例中的架体10`可相对第一实施例中的架体10不设有两竖立侧壁10a。
36.(3)于第二实施例中,两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在架体10`上呈背对的布置,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计成呈面对的布置;每个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装配有一个第二驱动器30`,每个第二驱动器30`的输出端31`装配有一个压合结构40;而于第一实施例中,两第一驱动器20的输出端21呈朝下布置。
37.(4)由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器20`在架体10`上呈平躺布置和第二驱动器30`呈竖立布置,故使得滑移架50`沿水平方向滑设于架体10`上;而于第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驱动器20在架体10上呈竖立布置而第二驱动器30呈平躺布置,故滑移架50沿架体10的上下方向滑设于架体10上;因此,第二实施例中的滑移架50`设计得比第一实施例中的滑移架50短;对应地,可在滑移架50`和架体10`之间设有水平滑轨和水平滑块去替代第一实施例中的架体10与滑移架50之间的上下滑轨11和上下滑块52,可在滑移架50`与压合结构40之间设有上下滑轨和上下滑块去替代第一实施例中的滑移架50与压合结构40之间的水平滑轨51和水平滑块41。
38.除了上述的区别外,其它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39.请阅图5,对第二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首先,第一驱动器20`驱使第二驱动器30`连同压合结构40一起滑移至与置于工作台210且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220正上方,接着,由第二驱动器30`驱使压合结构40向下滑移,由向下滑移的压合结构40从上方将工作台210上的面料220压合固定,完成压料的目的。当第二实施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100`要复位时,此时的第二驱动器30`驱使压合结构40向上滑移而松开对工作台210
上的面料220的压紧作用;然后,由第一驱动器20`驱使第二驱动器30`连同压合结构40一起移离面料220的正上方而复位。
40.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要对花样机中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220进行压合固定时,此时的压合结构40在第一驱动器20(20`)和第二驱动器30(30`)的配合下先运动至与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220相对应的位置再压紧处于缝纫位置的面料220,取代过去先使用亚克力板将面料压合固定再将亚克力板连同被其压合固定后的面料一起放置于花样机上进行缝合的作业流程,减少人工作业的程序,减少人工固定物料时因物料歪斜而造成物料的报废,减少生产耗时。
41.值得注意者,虽然附图展示第一驱动器20(20`)驱使第二驱动器30(30`)相对架体10(10`)滑移,以及第二驱动器30(30`)驱使压合结构40相对架体10(10`)滑移,但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第一驱动器20(20`)设计成驱使第二驱动器30(30`)相对架体10(10`)翻转,再配合第二驱动器30(30`)驱使压合结构40相对架体10(10`)滑移的方式;或者,可将第二驱动器30(30`)设计成驱使压合结构40相对架体10(10`)翻转,再配合第一驱动器20(20`)驱使第二驱动器30(30`)相对架体10(10`)滑移的方式,故不以上述说明为限。另,虽然实施例以面料220作为物料的一种进行说明,当然,除了面料220外,物料还可为其它。
42.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花样机压合系统,设于花样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样机压合系统包含架体、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及压合结构,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架体,所述第二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器驱使所述第二驱动器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架体运动,所述压合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器驱使所述压合结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架体运动,所述压合结构在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配合下先运动至与物料相对应的位置再压紧该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结构在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配合下先滑移至与所述物料相对应的位置再从所述物料的侧边压紧所述物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在所述架体上呈竖立布置,所述第二驱动器呈平躺布置,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做往复滑移,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做往复滑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滑移架,所述滑移架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装配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滑移架,以使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所述滑移架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至少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滑移架的一端装配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滑移架相对的另一端装配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朝下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为两个,两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呈彼此面对或背对的布置,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装配有一个所述压合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对齐。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为双轴气缸或双轴液压缸,所述第二驱动器为单轴气缸或单轴液压缸。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在所述架体上呈平躺布置,所述第二驱动器呈竖立布置,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做往复滑移,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做往复滑移。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为两个,两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在所述架体上呈彼此面对或背对的布置,每个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装配有一个所述第二驱动器,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装配有一个所述抵压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压合结构为直杆结构,另一个所述压合结构为部分带直杆的梯形框架。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为单轴气缸或单轴液压缸,所述第二驱动器为双轴气缸或双轴液压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设于花样机中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包含架体、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及压合结构。第一驱动器安装于架体,第二驱动器安装于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第一驱动器驱使第二驱动器沿第一方向相对架体运动;压合结构安装于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第二驱动器驱使压合结构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相对架体运动,压合结构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配合下先运动至与物料相对应的位置再压紧该物料。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压合系统取代过去使用亚克力板固定物料在花样机上进行缝合,减少人工作业的程序,减少人工固定物料时因物料歪斜而造成物料的报废。而造成物料的报废。而造成物料的报废。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聘 林江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