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在接线前都需要进行处理,其中,用线束胶带对电线线束进行缠绕,使线束包裹一层线束胶带很有必要;缠绕一层线束胶带在线束外既可以提高绝缘效果,又起到防水等保护作用,还能够将一些散乱的线束束缚在一起,便于使用、搬运和提高美观。
3.线束工业生产中,针对线束绕胶带工序需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缠绕作业,所用人员配比较高,同时手工缠绕时胶带的间距性及拉伸长度很难把控,若遇外观质量要求高的产品,操作费时费力,日产出率低,无法满足现有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两根滑轨,两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移动盘,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盘沿所述滑轨延伸方向平移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盘上设置有胶带固定座;一所述滑轨两侧对称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在两所述支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两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分别对应连接有快速夹持组件,两所述快速夹持组件分别夹持线束的两端部;所述胶带固定座与所述线束之间具有夹角。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两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相同,且其转动方向相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滑轨平行的两根导杆以及螺杆,所述导杆穿过位于所述移动盘底部的导座;所述螺杆位于两导杆之间,且在所述移动盘底部固定有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座;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螺杆一端连接第二电机的驱动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胶带固定座与所述线束夹角为30
°
~60
°
。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快速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轴相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线束端部置于容置槽内;所述固定座上方固定有快速定位夹,所述快速定位夹压紧所述线束端部于所述容置槽内。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夹持组件将线束夹持于两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两第一电机同轴设置且其转速相同、转向相反,能够保证在线束转动的过程中不出现扭线的情况;先将胶带端部粘覆在线束表面,然后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带动胶带沿线束轴向匀速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线束转动拖动胶带脱离胶带卷,并且逐渐缠绕包覆线束,完成包胶带的工作;同时,两支架间距离可调整,适用于多种长度的线束包胶带操作。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提高线束包胶带的工作效率,且缠绕时胶带的间距性及拉伸长度均
匀,产品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14.实施例1
15.参照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两根滑轨2,两所述滑轨2之间设置有移动盘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盘3沿所述滑轨2延伸方向平移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盘3上设置有胶带固定座5,在胶带固定座5上固定有胶带卷4;一所述滑轨2两侧对称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6,在两所述支架6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7,两所述第一电机7的驱动轴上分别对应连接有快速夹持组件,两所述快速夹持组件分别夹持线束8的两端部;所述胶带固定座5与所述线束8之间具有夹角以使其上安装的胶带卷与线束之间具有夹角。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设置,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一电机7的转速相同,且其转动方向相反。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并与所述滑轨2平行的两根导杆9以及螺杆10,所述导杆9穿过位于所述移动盘3底部的导座;所述螺杆10位于两导杆9之间,且在所述移动盘3底部一侧固定有与所述螺杆10螺纹配合的螺纹座11;还包括第二电机12,所述螺杆10一端连接第二电机12的驱动轴。
1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胶带固定座5与所述线束8夹角为30
°
~60
°
。
19.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快速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7驱动轴相连接的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上设置有容置槽14,所述线束8端部置于容置槽14内;所述固定座13上方固定有快速定位夹15,所述快速定位夹15压紧所述线束8端部于所述容置槽14内。所述第一电机7,在快速定位夹15压紧所述线束8端部于所述容置槽14内后,带动固定座13转动,同步带动线束8、快速定位夹15同步转动。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夹持组件将线束夹持于两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两第一电机同轴设置且其转速相同、转向相反,能够保证在线束转动的过程中不出现扭线的情况;先将胶带端部粘覆在线束表面,然后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带动胶带沿线束轴向匀速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线束转动拖动胶带脱离胶带卷,并且逐渐缠绕包覆线束,完成包胶带的工作;同时,两支架间距离可调整,适用于多种长度的线束包胶带操作。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提高线束包胶带的工作效率,且缠绕时胶带的间距性及拉伸长度均匀,产品质量更高。
21.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提高线束包胶带的工作效率,且缠绕时胶带的间距性及拉伸长度均匀,产品质量更高。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23.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两根滑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移动盘,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盘沿所述滑轨延伸方向平移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盘上设置有胶带固定座;一所述滑轨两侧对称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在两所述支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两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分别对应连接有快速夹持组件,两所述快速夹持组件分别夹持线束的两端部;所述胶带固定座与所述线束之间具有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相同,且其转动方向相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滑轨平行的两根导杆以及螺杆,所述导杆穿过位于所述移动盘底部的导座;所述螺杆位于两导杆之间,且在所述移动盘底部固定有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座;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螺杆一端连接第二电机的驱动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固定座与所述线束夹角为30
°
~60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轴相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线束端部置于容置槽内;所述固定座上方固定有快速定位夹,所述快速定位夹压紧所述线束端部于所述容置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自动包胶带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两根滑轨,两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移动盘,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盘沿所述滑轨延伸方向平移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盘上设置有胶带固定座;一所述滑轨两侧对称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在两所述支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两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分别对应连接有快速夹持组件,两所述快速夹持组件分别夹持线束的两端部;所述胶带固定座与所述线束之间具有夹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提高线束包胶带的工作效率,且缠绕时胶带的间距性及拉伸长度均匀,产品质量更高。产品质量更高。产品质量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叶琳 孙彩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唯恩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