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现有城市及大部分污水处理系统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其中好氧及厌氧工序废气处理大多采用吸收法、生物膜法等废气处理工艺,处理废气中的vocs及恶臭气体。但吸收法往往会伴随新的废水产生,一定程度增大了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负担,生物法又存在维护运行要求高的问题,且两种处理工艺为了提高处理能力,每个工序均需要配套建设一级及多级塔,投资成本较高;特别是沉淀池废气浓度较高,虽然经过多级废气处理设施,但仍很难达到国家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处理方法投资成本高,处理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包括氧化沟,所述氧化沟底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氧化沟的一端连接在沉淀池内,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风机,所述氧化沟顶部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氧化沟的一端连接有单级吸收塔。
6.优选地,所述氧化沟内部通过多个多孔陶瓷吸附板分隔成多个等距分布的腔室,所述进气管靠近氧化沟的一端分设出多个分支管,所述多个分支管分别与多个腔室连通。
7.优选地,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以及与曝气机相连的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位于氧化沟的内底部且贯穿氧化沟侧壁和多个多孔陶瓷吸附板,所述曝气管道远离曝气机的一端固设在氧化沟的内壁上,所述曝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头,所述多个曝气头均与分布在多个腔室内。
8.优选地,所述多个腔室的顶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多个腔室内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为曲折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内设置有紫光灯。
9.优选地,所述氧化沟的顶部为圆顶结构,所述圆顶内壁中心设置有气体检测仪,所述气体检测仪与排气管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氧化沟上端还连接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入口位于多个腔室的上方,所述循环管路远离氧化沟的一端连接在进气管上。
11.优选地,所述导流板为不锈钢材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减少沉淀池废气处理装置建设成本,提高废气治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并减少环保设施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的氧化沟内部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氧化沟、2-进气管、3-沉淀池、4-风机、5-排气管、6-单级吸收塔、7-多孔陶瓷吸附板、8-腔室、9-分支管、10-曝气机、11-曝气管道、12-曝气头、13-第一导流板、14-第二导流板、15-导流通道、16-紫光灯、17-气体检测仪、18-循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内容作出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如图1-2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包括氧化沟1,所述氧化沟1底部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远离氧化沟1的一端连接在沉淀池3内,所述进气管2上设置有风机4,所述氧化沟1顶部连接有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远离氧化沟1的一端连接有单级吸收塔6。
20.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风机4将沉淀池3内的废气通过进气管2引至氧化沟1内进行曝气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5进入单级吸收塔6内。
21.所述氧化沟1内部通过多个多孔陶瓷吸附板7分隔成多个等距分布的腔室8,所述进气管2靠近氧化沟1的一端分设出多个分支管9,所述多个分支管9分别与多个腔室8连通。
22.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多孔陶瓷吸附板7将氧化沟1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8,利于提高曝气效率,充分利用氧化沟1内的空间;通过设置分支管9单独与腔室8连通,利于废气进入腔室8比较均匀。
23.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10以及与曝气机10相连的曝气管道11,所述曝气管道11位于氧化沟1的内底部且贯穿氧化沟1侧壁和多个多孔陶瓷吸附板7,所述曝气管道11远离曝气机10的一端固设在氧化沟1的内壁上,所述曝气管道11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头12,所述多个曝气头12均匀分布在多个腔室8内。
24.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曝气机10对废气进行曝气,利于减少恶臭气味及vocs浓度,具体地,通过在每个腔室8内均设置有曝气头12,利于提高曝气效率。
25.所述多个腔室8的顶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多个腔室8内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所述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均为曲折板,所述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之间形成导流通道15,所述导流通道15内设置有紫光灯16。
26.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分别与其腔室8的左右侧壁相贴合,致使气体只能通过导流通道15向外排出,经曝气处理后的气体经导流通道15向外排出,导流通道15内设置紫光灯16利于对气体进行杀菌,从而保证气体得到进一步
净化。
27.所述氧化沟1的顶部为圆顶结构,所述圆顶内壁中心设置有气体检测仪17,所述气体检测仪17与排气管5连接。
28.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体经导流通道15进入氧化沟1的顶部,氧化沟1顶部设置为圆顶结构利于存放气体,气体经气体检测仪17检测合格后通过排气管5排出,最后进入单级吸收塔6内。
29.所述氧化沟1上端还连接有循环管路18,所述循环管路18的入口位于多个腔室8的上方,所述循环管路18远离氧化沟1的一端连接在进气管2上。
30.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循环管路18利于将经气体检测仪17检测后不合格的气体重新进行曝气处理,气体通过循环管路18进入进气管2,再从进气管2的多个分支管9进入氧化沟1内进行曝气。
31.工作原理:污水在沉淀池3内沉淀,产生的废气在风机4的作用下经进气管2和多个分支管9进入氧化沟1内的多个腔室8,打开曝气机10,通过曝气头12对各腔室8内的废气进行曝气处理,处理后的气体经导流通道15进入氧化沟1顶部,导流通道15内的紫光灯16能够对气体进行杀菌,气体聚集在氧化沟1内顶部,当气体检测仪17检测气体达到排放标准后,气体通过排气管5向外排出进入单级吸收塔6内;当气体检测仪17检测气体达不到排放标准后,氧化沟1内顶部的气体通过循环管路18再次进入进气管2,通过多个分支管9进入腔室8内重新进行曝气处理,直至处理后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排出。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申请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包括氧化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1)底部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远离氧化沟(1)的一端连接在沉淀池(3)内,所述进气管(2)上设置有风机(4),所述氧化沟(1)顶部连接有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远离氧化沟(1)的一端连接有单级吸收塔(6)。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1)内部通过多个多孔陶瓷吸附板(7)分隔成多个等距分布的腔室(8),所述进气管(2)靠近氧化沟(1)的一端分设出多个分支管(9),所述多个分支管(9)分别与多个腔室(8)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10)以及与曝气机(10)相连的曝气管道(11),所述曝气管道(11)位于氧化沟(1)的内底部且贯穿氧化沟(1)侧壁和多个多孔陶瓷吸附板(7),所述曝气管道(11)远离曝气机(10)的一端固设在氧化沟(1)的内壁上,所述曝气管道(11)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头(12),所述多个曝气头(12)均匀分布在多个腔室(8)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腔室(8)的顶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多个腔室(8)内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所述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均为曲折板,所述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之间形成导流通道(15),所述导流通道(15)内设置有紫光灯(16)。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1)的顶部为圆顶结构,所述圆顶内壁中心设置有气体检测仪(17),所述气体检测仪(17)与排气管(5)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1)上端还连接有循环管路(18),所述循环管路(18)的入口位于多个腔室(8)的上方,所述循环管路(18)远离氧化沟(1)的一端连接在进气管(2)上。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一种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氧化沟,所述氧化沟底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氧化沟的一端连接在沉淀池内,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风机,所述氧化沟顶部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氧化沟的一端连接有单级吸收塔,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以及与曝气机相连的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位于氧化沟的内底部且贯穿氧化沟侧壁和多个多孔陶瓷吸附板,所述曝气管道远离曝气机的一端固设在氧化沟的内壁上,所述曝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头,所述多个曝气头均与分布在多个腔室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沉淀池废气处理装置建设成本,提高废气治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并减少环保设施运行成本。行成本。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师星辰 张德强 王彦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昆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