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及分流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8-09  1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及分流井。


    背景技术:

    2.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硬化路面的增加,城镇内涝积水问题逐渐凸显,我国多座城市出现严重内涝积水问题。内涝积水治理工程往往受现场条件或工程投资限制而无法一次性解决整个汇水范围内的排水管网扩建,为满足内涝防治要求改造段排水管线需扩大其管径,由此易造成上游改造后的排水管高程低于下游未改造段雨水管线高程,容易造成排水不畅、管道淤堵。
    3.初期雨水一般是指地面10至15mm厚已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经雨水管直接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4.雨水调蓄是控制城镇雨水径流污染,加强雨水综合利用、防治城镇内涝、提高城镇排水安全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通过在雨水调蓄池内分别设置初期雨水池及雨水储蓄池,降雨过后将可初期雨水排至污水管网,最终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雨水储蓄池内干净雨水可排放至江流湖泊或者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及冲洗、景观娱乐等。
    5.目前在防止污水中废物进入江流湖泊或者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及冲洗、景观娱乐时,其主要采用的方式时在雨水进口处设置滤网阻挡废物进入到分流井内,采用该方式,极度不便于废物的处理和排放,久而久之会堵塞雨水进口,同时会滋生细菌,造成雨水的污染,且很难实现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便于废物排出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及分流井。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包括闸门板、驱动件和排渣板,闸门板设置在污水口一侧,驱动件驱动闸门板沿污水口径向移动,排渣板铰接设置在井体内且位于污水口上方,排渣板旋转轴线与污水口轴线平行,驱动件在驱动闸门板移动的同时驱动排渣板转动,驱动件驱动闸门板打开或关闭污水口同时驱动排渣板旋转一周。
    8.更进一步地,排渣板包括转轴、设置在转轴上两块相互垂直的过滤网板,两块过滤网板的网孔孔径一大一小。
    9.更进一步地,排渣板靠近污水口一侧设置有刷毛。
    10.更进一步地,转轴上设置有齿轮,驱动件包括设置在井体顶部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上设置有与闸门板连接的连接杆和与齿轮配合的齿条。
    11.更进一步地,转轴贯穿井体一侧设置,齿轮设置在井体外部,齿条对应设置在井体外部。
    12.更进一步地,井体外侧设置有与齿条滑动配合的导向套。
    13.更进一步地,驱动件还包括设置在井体上的导向杆,驱动板滑动设置在导向杆内。
    14.更进一步地,转轴上设置有齿轮,闸门板一侧设置有齿条,闸门板在移动时其齿条驱动齿轮转动。
    15.更进一步地,井体位于污水口的两侧设置有导槽,闸门板滑动设置在导槽内。
    1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流井,包括井体、设置在井体内的污水口、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以及智能化截污闸门,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相对设置且位于井体上部,污水口设置在井体下部,污水口轴线与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的轴线垂直。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设置排渣板,以及通过驱动件同步驱动闸门板和排渣板工作,并在闸门板工作一个行程时排渣板旋转一周,实现在开启污水口进行排污时,排渣板旋转推动井体液体上漂浮或者悬浮的废物至污水口侧,并配合水流将废物流入污水口连接的污水处理站,可有效避免井体内废物滞留的问题,将排渣板设置在井体的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之间,即可有效防止在正常排水时废物从雨水出口流入河内,并且在正常排水时,可通过排渣板截留废物,在需要通过污水口排污时,雨水出口关闭,且闸门板打开的同时,排渣板同时转动,在转动至下方时配合水流将废物冲入污水口内,以此,实现智能的废物主动排出,提高井体内的洁净度,避免堵塞和污染河流。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分流井的局部剖视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分流井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分流井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及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的截污闸门中排渣板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闸门板;2、驱动件;21、驱动气缸;22、驱动板;23、连接杆;24、导向杆;25、导向套;26、齿条;3、排渣板;31、转轴;32、滤网板;33、齿轮;34、刷毛;4、井体;5、污水口;6、雨水进口;7、雨水出口;8、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装置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装置、电路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8.【实施例一】
    29.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主要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包括闸门板1、驱动件2和排渣板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截污阀门需要结合分流井的井体同步予以阐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示中以闸门板1、驱动件2和排渣板3示意智能化的截污闸门的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单独的截污闸门还是结合分流井,均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涵盖的保护范围内。
    30.其中,闸门板1设置在污水口5一侧,驱动件2驱动闸门板1沿污水口5径向移动,即闸门板1用于封堵和开启污水口5,排渣板3铰接设置在井体4内且位于污水口5上方,排渣板3旋转轴线与污水口5轴线平行,驱动件2在驱动闸门板1移动的同时驱动排渣板3转动,驱动件2驱动闸门板1打开或关闭污水口5同时驱动排渣板3旋转一周,即驱动件2驱动闸门板1打开污水口5时,闸门板1从下极限位置移动至上极限位置,排渣板3旋转一周,在驱动件2驱动闸门板1封堵污水口5时,闸门板1从上极限位置移动至下极限位置,排渣板3再旋转一周。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排渣板3,以及通过驱动件2同步驱动闸门板1和排渣板3工作,并在闸门板1工作一个行程时排渣板3旋转一周,实现在开启污水口5进行排污时,排渣板3旋转推动井体4液体上漂浮或者悬浮的废物至污水口5侧,并配合水流将废物流入污水口5连接的污水处理站,可有效避免井体4内废物滞留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排渣板3设置在井体4的雨水进口6和雨水出口7之间,可有效防止在正常排水(污水口5封堵,雨水进口6和雨水出口7打开状态)时废物从雨水出口7流入河内,并且在正常排水时,可通过排渣板3截留废物,在需要通过污水口5排污时,雨水出口7关闭,且闸门板1打开的同时,排渣板3同时转动,在转动至下方时配合水流将废物冲入污水口5内,以此,实现智能的废物主动排出,提高井体4内的洁净度,避免堵塞和污染河流。
    32.具体地,排渣板3包括转轴31、设置在转轴31上两块相互垂直的过滤网板32,两块过滤网板32的网孔孔径一大一小,通过设置两块滤网板32,且其孔径一大一小,有效提高废物的拦截效果,如图1,在初始状态时,优选将大孔径的滤网板32设置在雨水进口6和雨水出口7之间,小孔径的滤网板32设置在雨水出口7和污水口5之间,采用该设置,可在正常排水状态将雨水出口7独立出来,有效避免废物从雨水出口7流至江河,污染水质。
    33.排渣板3靠近污水口5一侧设置有刷毛34,为了避免排渣板3靠近闸门板1一侧与闸门板1想干涉,距离闸门板1一定距离,并配合刷毛34实现废物的拦截。
    34.具体地,转轴31上设置有齿轮33,驱动件2包括设置在井体4顶部的驱动气缸21,驱动气缸21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板22,驱动板22上设置有与闸门板1连接的连接杆23和与齿轮33配合的齿条26,在驱动闸门板1开启污水口5时,驱动气缸21推动驱动板22上移,驱动板22同时带动连接杆23和齿条26上移,连接杆23带动闸门板1上移打开污水口5,齿条26上移带动齿轮33旋转,齿轮33带动转轴31转动,进而驱动两块滤网板32转动,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结构稳定可靠,便于由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与闸门板1的移动进行搭配,简化控制复杂性和难度。
    35.转轴31贯穿井体4一侧设置,齿轮33设置在井体4外部,齿条26对应设置在井体4外
    部,通过将齿轮33和齿条26设置在井体4外部,避免井体4内废物干扰齿轮齿条的工作,降低维护次数和成本,保证齿轮齿条工作的可靠性。
    36.井体4外侧设置有与齿条26滑动配合的导向套25,利于齿条26与齿轮33的紧密配合度,提高稳定性。
    37.驱动件还包括设置在井体4上的导向杆24,驱动板22滑动设置在导向杆24内,通过设置导向杆24,为驱动板22的移动提供导向性,避免其出现弯折,优选地,导向杆24设置有四根,导向杆24的端部还设置有固定板,保证四根导向杆24的稳定性。
    38.【实施例二】
    39.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相同之处不予重复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不同之处在于:
    40.转轴31上设置有齿轮33,闸门板1一侧设置有齿条,闸门板1在移动时其齿条驱动齿轮33转动,本实施例中,齿轮33设置在井体4内部,而齿条则设置在闸门板1的一侧,以此,在闸门板1移动的同时直接带动转轴31旋转,进而驱动转轴31旋转,带动滤网板32旋转,采用该手段,其井体4的密封性好,无需像实施例一需要具有至少一个贯穿井体4的通孔以安装转轴31,同时结构相对于实施例一而言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但是齿轮和齿条的受干扰可能性会加大。
    41.井体4位于污水口5的两侧设置有导槽8,闸门板1滑动设置在导槽8内,通过设置导槽8,提高闸门板1的滑动效果。
    4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分流井,包括井体4、设置在井体4内的污水口5、雨水进口6和雨水出口7以及智能化截污闸门,雨水进口6和雨水出口7相对设置且位于井体4上部,污水口5设置在井体4下部,污水口5轴线与雨水进口6和雨水出口7的轴线垂直。
    43.更进一步地,该分流井将雨水进口6和雨水出口7对应设置并设置在井体4上方,将污水口5设置在一侧且位于井体4的下方,便于配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其中,采用该安装方式,其排渣板3在正常排放雨水的过程中可有效阻挡废物从雨水出口7流至江河湖泊,同时不会影响其排放效率。
    44.具体地,排渣板3包括设置在转轴31上两块相互垂直的过滤网板32,两块过滤网板32的网孔孔径一大一小,在默认状态(即闸门板1位于上极限位置或者下极限位置时),大孔径的滤网板32垂直与雨水进口6和雨水出口7的轴线设置且位于两者之间,而小孔径的滤网板32位于雨水出口7和污水口5之间,两个滤网板32将井体4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个区域,而雨水出口7部分所在的位置通过井体4的四个侧壁以及两块滤网板32围合形成,在正常雨水排放过程中,尺寸大于滤网板32孔径的废料会滞留在滤网板32或者悬浮在其较大的区域内,不会通过雨水出口7进入江河湖泊,极大的避免了污染江河,另外,当需要使用污水口5进行排污时,雨水出口7关闭,同时驱动件2驱动闸门板1向上移动,开启污水口5,闸门板1在向上移动的同时,两块滤网板32同时转动;
    45.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优选采用逆时针方向转动,将滞留在滤网板32上的废物和悬浮在外侧区域内的废物推动至污水口5,同时配合水流将污水和废物同时通过污水口5流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闸门板1从底部移动至上极限距离的过程,两块滤网板32会旋转一周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从雨水进口6进入的污水通过外侧较大区域直接流至污水口5,其废物同样通过改路径直接通过污水口5排出,体现了智能化,在此过程中,可首先将滞留在滤
    网板32上以及悬浮在井体4底部的废物排出,在提供污水流经的途径,不会影响污水排放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流井,相对于目前在雨水进口设置滤网阻挡废物从雨水出口7流出而言(其废物排出及其不便,久而久之雨水进口会封堵严重,严重影响排放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废物的排出效率和效果,无需频繁的进行废物清理,降低了维护成本,体现了智能化,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排污排水的效率。
    46.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截污阀门,即通过设置排渣板,以及通过驱动件同步驱动闸门板和排渣板工作,并在闸门板工作一个行程时排渣板旋转一周,实现在开启污水口进行排污时,排渣板旋转推动井体液体上漂浮或者悬浮的废物至污水口侧,并配合水流将废物流入污水口连接的污水处理站,可有效避免井体内废物滞留的问题,将排渣板设置在井体的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之间,即可有效防止在正常排水时废物从雨水出口流入河内,并且在正常排水时,可通过排渣板截留废物,在需要通过污水口排污时,雨水出口关闭,且闸门板打开的同时,排渣板同时转动,在转动至下方时配合水流将废物冲入污水口内,以此,实现智能的废物主动排出,提高井体内的洁净度,避免堵塞和污染河流。
    47.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当理解,如果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截污阀门、经过简单变化、在其上述方法增添功能进行组合、或者在其装置上进行替换,如各组件进行型号材料上的替换、使用环境进行替换、各组件几何关系进行简单替换等;或者将其所构成的产品一体设置;或者可拆卸设计;凡组合后的组件可以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方法/设备/装置,用这样的方法/设备/装置替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和装置均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48.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流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几何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流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板、驱动件和排渣板,所述闸门板设置在污水口一侧,驱动件驱动闸门板沿污水口径向移动,所述排渣板铰接设置在井体内且位于污水口上方,排渣板旋转轴线与污水口轴线平行,所述驱动件在驱动闸门板移动的同时驱动排渣板转动,驱动件驱动闸门板打开或关闭污水口同时驱动排渣板旋转一周,所述排渣板包括转轴、设置在转轴上两块相互垂直的过滤网板,两块过滤网板的网孔孔径一大一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板靠近污水口一侧设置有刷毛。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井体顶部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上设置有与闸门板连接的连接杆和与齿轮配合的齿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贯穿井体一侧设置,所述齿轮设置在井体外部,齿条对应设置在井体外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外侧设置有与齿条滑动配合的导向套。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设置在井体上的导向杆,所述驱动板滑动设置在导向杆内。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闸门板一侧设置有齿条,闸门板在移动时其齿条驱动齿轮转动。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位于污水口的两侧设置有导槽,所述闸门板滑动设置在导槽内。9.一种分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设置在井体内的污水口、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化的截污闸门,所述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相对设置且位于井体上部,所述污水口设置在井体下部,污水口轴线与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的轴线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化的截污闸门及分流井,包括闸门板、驱动件和排渣板,闸门板设置在污水口一侧,驱动件驱动闸门板沿污水口径向移动,所述排渣板铰接设置在井体内且位于污水口上方,排渣板旋转轴线与污水口轴线平行,所述驱动件在驱动闸门板移动的同时驱动排渣板转动,驱动件驱动闸门板打开或关闭污水口同时驱动排渣板旋转一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渣板,以及通过驱动件同步驱动闸门板和排渣板工作,并在闸门板工作一个行程时排渣板旋转一周,实现在开启污水口进行排污时,排渣板旋转推动井体液体上漂浮或者悬浮的废物至污水口侧,并配合水流将废物流入污水口连接的污水处理站,可有效避免井体内废物滞留的问题。内废物滞留的问题。内废物滞留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彦彬 马荣昌 黄为 王征 彭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金龙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0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