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
背景技术:
2.co/vi检测仪是一种检测隧道中一氧化碳含量和对射式能见度的仪器。
3.但是现有技术中,co/vi检测仪测量能见度采用650nm波长,测量co采用4650nm波长,光信号比较弱,调试过程中人眼很难观测,导致在检测过程中,测量co波难以被捕捉到,需要进行多次调试才可完成试验,使得检测过程速度缓慢、检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在使用上,实现了设置了红外激光器位于co/vi检测器底部,因为新加入的激光二极管的光路和co/vi的光路非常接,调整调节机构,当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通过反射镜返回到指定位置时,co/vi的光路的光信号,已经能够通过软件看到采集的光路数值,关闭激光辅助装置,操作调节机构下降高度,就能使传感器收到的信号达到需要的强度,利用人肉眼易于观察到的红外线确定检测位置,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且避免出现误测,提升了检测精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整隧道 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检测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供电设备,所述主杆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管,每个所述支撑管的内部均开设有压缩槽,且所述压缩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压缩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强磁铁。
6.优选的,所述强磁铁的外壁与压缩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顶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偏转件,所述检测仪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的内壁与偏转件的一端活动安装。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活动安装有防滑座,所述立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与支撑座的底部活动安装。
9.优选的,所述检测仪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co/vi检测器,且所述检测仪的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激光器。
10.优选的,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握把,且所述握把的底部与支撑座的轴心处插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红外激光器,实现了设置了红外激光器位于co/vi检测器底部,因为新加入的激光二极管的光路和co/vi的光路非常接,调整调节机构,当激光
二极管发射的激光通过反射镜返回到指定位置时,co/vi的光路的光信号,已经能够通过软件看到采集的光路数值,关闭激光辅助装置,操作调节机构下降高度,就能使传感器收到的信号达到需要的强度,利用人肉眼易于观察到的红外线确定检测位置,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且避免出现误测,提升了检测精度。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通过打开供电设备,使得电磁铁产生强大的磁力,与顶部的强磁铁之间产生磁吸力,将强磁铁以及其顶部的顶杆向下拉动,并压缩压缩槽内的气体,使得气体压力与磁吸力保持平衡后,顶杆带动其顶部的检测仪整体下降一定距离,就能使传感器收到的信号达到需要的强度,机械传动调节高度易因部件磨耗而产生高度误差,利用磁力和气压的配合,提高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正视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的顶部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的调节机构的使用原理图。
19.1、支撑座;3、支撑杆;2、调节机构;4、检测仪;25、主杆;27、供电设备;24、支撑管;28、压缩槽;29、电磁铁;23、顶杆;291、强磁铁;22、偏转件;42、滑槽;30、立杆;31、第一转轴;32、防滑座;33、第二转轴;40、co/vi检测器;41、红外激光器;26、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激光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3,支撑座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检测仪4,调节机构2包括主杆25,主杆2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供电设备27,主杆25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管24,每个支撑管24 的内部均开设有压缩槽28,且压缩槽2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29,压缩槽28的内壁滑动安装有顶杆23,顶杆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强磁铁291,强磁铁291的外壁与压缩槽28的内壁滑动连接,检测仪4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co/vi检测器40,且检测仪4的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激光器41。
23.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电路板上增加辅助激光二极管来调节光路,设置了红外激光器位于co/vi检测器底部,因为新加入的激光二极管的光路和co/vi的光路非常
接,调整调节机构2,当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通过反射镜返回到指定位置时,co/vi的光路的光信号,已经能够通过软件看到采集的光路数值,关闭激光辅助装置,然后通过打开供电设备27,使得电磁铁29产生强大的磁力,与顶部的强磁铁291之间产生磁吸力,将强磁铁291以及其顶部的顶杆23向下拉动,并压缩压缩槽28内的气体,使得气体压力与磁吸力保持平衡后,顶杆23带动其顶部的检测仪4整体下降一定距离,就能使传感器收到的信号达到需要的强度。
24.实施例2,如图1-3所示,顶杆2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偏转件22,检测仪4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2,且滑槽42的内壁与偏转件22的一端活动安装,支撑杆3包括立杆30,立杆3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31,且第一转轴3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防滑座32,立杆30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 33,且第二转轴33的顶部与支撑座1的底部活动安装,主杆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握把26,且握把26的底部与支撑座1的轴心处插接。
25.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可通过第二转轴33调节立杆30之间的角度,使得立杆30能更加平稳的支撑支撑座1,方便检测仪4进行检测,并且可将检测仪4及其底部的调节机构2从支撑座1顶部取下,方便收纳和携带,也可通过调节偏转件22方便调节检测仪4的照射角度。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检测仪(4);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主杆(25),所述主杆(2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供电设备(27),所述主杆(25)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管(24),每个所述支撑管(24)的内部均开设有压缩槽(28),且所述压缩槽(2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29),所述压缩槽(28)的内壁滑动安装有顶杆(23),所述顶杆(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强磁铁(2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铁(291)的外壁与压缩槽(28)的内壁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偏转件(22),所述检测仪(4)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2),且所述滑槽(42)的内壁与偏转件(22)的一端活动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包括立杆(30),所述立杆(3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31),且所述第一转轴(3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防滑座(32),所述立杆(30)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33),且所述第二转轴(33)的顶部与支撑座(1)的底部活动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4)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co/vi检测器(40),且所述检测仪(4)的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激光器(4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握把(26),且所述握把(26)的底部与支撑座(1)的轴心处插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整隧道CO/VI检测仪光学信号的结构,涉及光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检测仪,在使用上,实现了设置了红外激光器位于CO/VI检测器底部,因为新加入的激光二极管的光路和CO/VI的光路非常接,调整调节机构,当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通过反射镜返回到指定位置时,CO/VI的光路的光信号,已经能够通过软件看到采集的光路数值,关闭激光辅助装置,操作调节机构下降高度,就能使传感器收到的信号达到需要的强度,利用人肉眼易于观察到的红外线确定检测位置,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且避免出现误测,提升了检测精度。了检测精度。了检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 武清涛 谢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朗思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8030.html